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山西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隶属于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社区服务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是山西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是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医院地处美丽的汾河河畔,占地面积143亩,医院建筑面积11.5万㎡,目前有门急诊大楼、第一住院部大楼、第二住院部大楼、第三住院部大楼、医技大楼,大楼内环境优雅、设施齐全,服务温馨。医院床位编制1600张,设有临床、医技科室77个,行政职能科室18个,其中,心内21个病区、心外6个病区、神经内科6个病区、神经外科2个病区、老年医学科8个病区、重症医学科3个病区。现有职工1780余人,博士17人,硕士52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山西名医2人,正高职称58人,副高职称193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9名,省委联系高级专家2名,“百千万卫生人才"临床高端领军人才3名和骨干精英人才6名。心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山西省医学重点学科”、“省卫健委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质控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认证的“胸痛中心”、“中国胸痛中心示范基地”、山西省首家“冷冻消融培训基地”、“中国心衰中心”、“中国房颤中心”、“中国房颤中心示范基地”、“心房颤动介入诊疗技术(射频消融、冷冻消融和左心耳封堵)培训示范基地”、“山西省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培育单位”。心导管室是全国首批“国家卫生健康委冠心病和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省卫健委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质量控制部、山西省首家“心血管病专科护理及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心脏康复科是“全国心脏康复培训示范基地(全国首批13家示范基地之一)”。心外科是“山西省医学重点学科”、“山西省临床重点专科”。影像科是“山西省医学重点学科”,神经内科是“山西省临床重点专科”、“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康复科是“全国心脏康复培训基地”,心脏监护病房是“山西省重症监护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药学部是“山西省县级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医院全力建设六个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和肺血管中心)。2022年胸痛中心完成急诊PCI术1856例,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604例;卒中中心完成溶栓252例,脑血管造影2576例,脑血管介入844例,介入取栓术110例,动脉瘤栓塞术59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51例;房颤中心完成房颤消融术537例,左心耳封堵术124例;心衰中心完成CRT60例,ICD103例;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完成先心病介入封堵术241例,心外科瓣膜手术331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R)21例;开展肺动脉球囊扩张术15例,肺血管碎栓术23例,右心漂浮导管检查术37例,下腔静脉滤器植入与取出术79例,肺血管造影术81例。成功开展全国首例临床应用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全球首例“睿刀医疗”脉冲房颤消融术、全国首批以及山西省首例新一代封堵器植入术、首例CCM植入术、全国首批MicraAV无导线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省内首例儿科复杂室速室颤射频消融术、国内首例全球最细除颤电极3TMRICRTD心脏再同步治疗植入术、省内首例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中原地区首例机器人辅助下PCI手术,首例腔镜下左心耳夹闭+复杂房颤射频消融一站式杂交术、山西省首例白塞病患者二次Bentall术、经颈动脉TAVI术、腹主动脉覆膜支架术后腹主动脉替换术、B型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植入同期动脉分支转流术和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矫治术共15项省内领先技术。医院发展坚持走好“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路子,在学科建设上牢固地树立起优先发展大专科的思想,医疗技术逐步向高、精、尖迈进。在“小综合”建设上优先发展与心血管病专业相关的学科,组建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重症医学科、医学影像科、老年医学呼吸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肾内科、眼科、耳鼻喉科、普外科、体检中心、肾内科血液净化室、日间手术部、杂交手术室等,全方位地为心血管病患者服务。胆囊肿瘤(tumorofgallblader)中良性肿瘤不常见,胆囊癌约占胆道肿瘤的2/3。临床上初起时主要表现为胆囊炎和胆石症的表现。后期出现黄疸、发热、右上腹肿块和腹水。当病人年迈又表现类似胆囊炎的症状时,应考虑胆囊癌的可能。B超及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胆囊癌常与胆囊良性疾患同时存在,最常见是与胆囊结石共存,结石的慢性刺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胆囊,根治性手术是胆囊癌治疗的首选确定性方法,是唯一能治愈胆囊癌的方法。对于晚期无法根治性切除或者患者不能耐受手术的胆囊癌患者,多采取姑息性治疗,解除胆囊、胆道内感染所致的症状,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慢性胆囊炎的急性发作或结石性胆囊炎,无,1.B超声检查 B超检查简便无损伤,可反复使用,是首选检查方法。内镜超声用高频率探头仅隔着胃或十二指肠壁对胆囊进行扫描明显提高胆囊癌的检出率,能进一步判定胆囊壁各层结构受肿瘤浸润的程度。 2.CT扫描 CT扫描对胆囊癌的影像改变可分三种类型: (1)壁厚型胆囊壁局限或弥漫不规则增厚; (2)结节型乳头状结节从胆囊壁突入胆囊腔存在; (3)实变型因胆囊壁被肿瘤广泛浸润增厚加之腔内癌块充填形成实质性肿块。如果肿瘤侵犯肝脏或肝门胰头淋巴结转移,多能在CT影像下显示 3.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胆囊肿块和壁内测到异常的高速动脉血流信号是胆囊原发性恶性肿瘤区别于胆囊转移癌或胆囊良性肿块的重要特征 4.ERCP ERCP对于能够显示出胆囊的胆囊癌诊断率可达73%~90%。但ERCP检查有半数以上不能显示胆囊。 5.细胞学检查 (1)细胞学检查可以直接取活检或抽取胆汁查找癌细胞。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不高,但结合影像学检查仍可对半数以上胆囊癌患者作出诊断。 (2)肿瘤标记物在肿瘤标本的CEA免疫组化研究报告中胆囊癌的CEA阳性率为100%。进展期胆囊癌患者血清CEA值可达9.6ng/ml,但在早期诊断无价值。CA19-9、CA125、CA15-3等肿瘤糖链抗原仅能作为胆囊癌的辅助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