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是一所以“大专科、强综合”三级康复医院为建设目标的公立医院,医院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1号,是北京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业务用房10万余平米。附属医院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06年由11位院士提议,经当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示,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揭牌落成。是一家以康复辅具产品研发、相关基础理论和政策法规研究、临床应用研究、康复辅具行业技术标准拟定、康复辅具质量监督检验和相关培训与信息服务为主要职能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附属医院现有高级职称、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等以上人才近100人,拥有秦泗河、吕泽平、曾现伟、杨敏、冯杜军、郭云慧、田秋姣、刘红英、李景元、焦绍锋、陈晓、魏鹏绪、许亚飞、张力、赵海红、石磊、王振军、郑学建、刘红梅等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医院设置业务科室45个,其中包含三大临床医学中心,分别为骨科中心,康复中心,脑科中心。其中骨科中心包含肢体重建外科、骨创伤与矫形外科、骨关节与运动科、脊柱外科共4个业务科室;康复中心包含神经康复科、康复治疗科、综合康复科、脊髓损伤康复科、儿童康复科、疼痛康复科、康复评定科等业务科室;其他临床科室有普通外科、高压氧科、妇科、中医科、中医骨伤科、中医针灸推拿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肾脏内科、风湿免疫科、血液透析中心、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体检中心、内镜中心、皮肤科、麻醉科、疼痛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医学影像科、超声医学科、输血科、药剂科、精神心理科、老年医学科、预防保健科、社区卫生服务部等。二期工程启用后,开放病床约700张。医院配备有进口3.0MRI、128层CT、高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雅培全自动免疫分析仪、迈瑞全自动血凝分析仪、HOLOGIC双能X线骨密度仪、德国进口德尔格麻醉机、关节镜、椎间孔镜、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综合验光仪、眼底照相机、眼科A/B超、内皮细胞分析仪、ZEISS眼科超声生物测量仪(IOLMaster700)、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OCT)、眼科手术显微镜、标准隔声室、中耳分析仪、耳声发射仪、头脉冲实验仪、鼓膜治疗仪、眼震电图、多导睡眠监测仪、康复机器人等先进的检查检验设备100多台套。骨科中心秦泗河教授团队是国内最早从事矫形外科工作的团队之一,累计主持实施各类肢体畸形残疾手术36109例(截至2020年12月),创建了中国乃至国际上数量最多、病种最全的肢体畸形残疾手术病例数据库。是国际肢体延长与重建学会(ILLRS)执委、中国部主席单位;国际Ilizarov技术研究与推广学会中国组委会(ASAMIChina)主席单位;中国外固定与肢体重建专业委员会(CEFS)创立单位;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肢体重建与外固定委员会(CLRS)主任委员单位;脑科中心,共有床位200张,是由首都医科大学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共建,脑院是2012年北京市政府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支持首都创新中心建设,设立的一家新型研究机构,承担了脑重大疾病诊断、治疗新方法、新技术和新药物的研究工作,以及神经科学相关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脑院成立了由国内外知名教授领衔的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脑肿瘤、癫痫、神经损伤修复、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八个脑重大疾病研究所,形成了低氧适应医学研究、分子医学影像研究、灵长类动物疾病模型研究和互联网智慧大数据研究四个高水平科研平台,以及科技成果开发与转化服务平台。脑院通过协调首都医科大学及其各附属医院神经科学方面的优势资源,以高水平神经科学的学科为基础,以重大发现、重大发明为目标,形成科学研究、成果孵化和人才培养的平台基地,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医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等方面成果显著。建设“首都医科大学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数字化智慧康复中心’,开展医、工、康多学科联合攻关,在再生医学、神经调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动态和反馈的多模态量化评估、康复技术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等方面,共同推进脑重大疾病功能康复基础研究、关键康复技术转化与新型智能康复产品研发,进一步提高临床神经康复疗效,为失能失智患者解决康复难题,提高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包含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重症监护室、心脑血管病中心、心胸外科等业务科室。康复中心在老年痴呆的早期识别及康复、防跌倒的神经机制研究、复杂畸形的矫正、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特别是吞咽功能障碍)、脑血管病恢复期诊治及综合康复、老年骨关节疾病的手术及康复、传统医学治疗内分泌疾病及各种疼痛等方向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医院工作重点是面向老年人和残疾人失能失智等功能障碍,着重解决在医养结合、智慧养老中的医疗难题、科技难题、管理难题,形成以“医工结合、科技助残、智慧养老”为主要特色学科的新型康复医院。医院近年承担了近10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依托中心的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智能控制与康复技术重点实验室、神经功能信息与康复工程重点实验室、人机工程实验室等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老年功能障碍康复辅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在重要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创新及康复辅具的功能需求、产品设计、临床验证、理论创新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作为民政部唯一的直属医院,为规范全国康复医疗质量管理、推动康复学科建设,规范医养康养标准和医工交叉结合标准,发挥了重要作用。医院与英国、德国、美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建立了交流和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技术援助等。作为公立医院,医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医改和北京市医改精神,注重体现龙头引领与示范辐射效应,致力于建成全国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集康复医疗、康复教育、康复科学研究和康复医学工程于一体的示范性现代化三级康复专科医院。躁狂症(Mania)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作为心境(情感)障碍(Mooddisorders)中的一独立单元,与双相障碍并列。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临床相,伴随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严重时伴有幻觉、妄想、紧张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发作时间需持续一周以上,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生物学因素 ①神经生化,精神药理学研究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证实,患者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5-羟色胺(5-HT)功能活动缺乏可能是双相障碍的基础,是易患双相障碍的素质标志;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增强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多巴胺(DA)功能活动异常;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可能存在功能活动异常,因作用于此神经递质的抗癫痫药可以作为心境稳定剂,有效治疗躁狂症和双相障碍。②第二信使平衡失调,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息与细胞内效应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物;③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失调。 遗传学因素 家系调查发现,双相I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双相障碍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中发病率高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遗传学方面,不少学者探讨了与双相障碍可能有关的标记基因,但尚无确切可重复验证的结果,双相障碍的易感基因尚需进一步研究。目前,有关双相障碍遗传方式倾向为多基因遗传。 心理社会因素 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发情感障碍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病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脑,躁郁症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药物治疗,其药物治疗最典型的是锂盐、碳酸锂以及这种不典型的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利培酮等有这种抗躁作用,患躁郁症的患者,治愈后维持一段时间可以逐渐停药,无需抗复发治疗。但是发现复发的症状,如睡眠减少,说话多,活动多,必须立即重新开始治疗。对于反复发作的躁郁症患者,治愈后的抗复发治疗必须遵循复发的规律。,通常需要和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偏执型人格障碍进行鉴别。,无,首先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头颅CT等检查,排除器质性可能。其次,确定患者为心理因素,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不同的心理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