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京东健康>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

简称:国家康复医院,国康医院,康复医院

公立 二级医院
医院介绍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是一所以“大专科、强综合”三级康复医院为建设目标的公立医院,医院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1号,是北京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业务用房10万余平米。附属医院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06年由11位院士提议,经当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示,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揭牌落成。是一家以康复辅具产品研发、相关基础理论和政策法规研究、临床应用研究、康复辅具行业技术标准拟定、康复辅具质量监督检验和相关培训与信息服务为主要职能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附属医院现有高级职称、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等以上人才近100人,拥有秦泗河、吕泽平、曾现伟、杨敏、冯杜军、郭云慧、田秋姣、刘红英、李景元、焦绍锋、陈晓、魏鹏绪、许亚飞、张力、赵海红、石磊、王振军、郑学建、刘红梅等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医院设置业务科室45个,其中包含三大临床医学中心,分别为骨科中心,康复中心,脑科中心。其中骨科中心包含肢体重建外科、骨创伤与矫形外科、骨关节与运动科、脊柱外科共4个业务科室;康复中心包含神经康复科、康复治疗科、综合康复科、脊髓损伤康复科、儿童康复科、疼痛康复科、康复评定科等业务科室;其他临床科室有普通外科、高压氧科、妇科、中医科、中医骨伤科、中医针灸推拿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肾脏内科、风湿免疫科、血液透析中心、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体检中心、内镜中心、皮肤科、麻醉科、疼痛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医学影像科、超声医学科、输血科、药剂科、精神心理科、老年医学科、预防保健科、社区卫生服务部等。二期工程启用后,开放病床约700张。医院配备有进口3.0MRI、128层CT、高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雅培全自动免疫分析仪、迈瑞全自动血凝分析仪、HOLOGIC双能X线骨密度仪、德国进口德尔格麻醉机、关节镜、椎间孔镜、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综合验光仪、眼底照相机、眼科A/B超、内皮细胞分析仪、ZEISS眼科超声生物测量仪(IOLMaster700)、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OCT)、眼科手术显微镜、标准隔声室、中耳分析仪、耳声发射仪、头脉冲实验仪、鼓膜治疗仪、眼震电图、多导睡眠监测仪、康复机器人等先进的检查检验设备100多台套。骨科中心秦泗河教授团队是国内最早从事矫形外科工作的团队之一,累计主持实施各类肢体畸形残疾手术36109例(截至2020年12月),创建了中国乃至国际上数量最多、病种最全的肢体畸形残疾手术病例数据库。是国际肢体延长与重建学会(ILLRS)执委、中国部主席单位;国际Ilizarov技术研究与推广学会中国组委会(ASAMIChina)主席单位;中国外固定与肢体重建专业委员会(CEFS)创立单位;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肢体重建与外固定委员会(CLRS)主任委员单位;脑科中心,共有床位200张,是由首都医科大学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共建,脑院是2012年北京市政府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支持首都创新中心建设,设立的一家新型研究机构,承担了脑重大疾病诊断、治疗新方法、新技术和新药物的研究工作,以及神经科学相关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脑院成立了由国内外知名教授领衔的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脑肿瘤、癫痫、神经损伤修复、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八个脑重大疾病研究所,形成了低氧适应医学研究、分子医学影像研究、灵长类动物疾病模型研究和互联网智慧大数据研究四个高水平科研平台,以及科技成果开发与转化服务平台。脑院通过协调首都医科大学及其各附属医院神经科学方面的优势资源,以高水平神经科学的学科为基础,以重大发现、重大发明为目标,形成科学研究、成果孵化和人才培养的平台基地,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医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等方面成果显著。建设“首都医科大学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数字化智慧康复中心’,开展医、工、康多学科联合攻关,在再生医学、神经调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动态和反馈的多模态量化评估、康复技术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等方面,共同推进脑重大疾病功能康复基础研究、关键康复技术转化与新型智能康复产品研发,进一步提高临床神经康复疗效,为失能失智患者解决康复难题,提高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包含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重症监护室、心脑血管病中心、心胸外科等业务科室。康复中心在老年痴呆的早期识别及康复、防跌倒的神经机制研究、复杂畸形的矫正、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特别是吞咽功能障碍)、脑血管病恢复期诊治及综合康复、老年骨关节疾病的手术及康复、传统医学治疗内分泌疾病及各种疼痛等方向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医院工作重点是面向老年人和残疾人失能失智等功能障碍,着重解决在医养结合、智慧养老中的医疗难题、科技难题、管理难题,形成以“医工结合、科技助残、智慧养老”为主要特色学科的新型康复医院。医院近年承担了近10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依托中心的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智能控制与康复技术重点实验室、神经功能信息与康复工程重点实验室、人机工程实验室等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老年功能障碍康复辅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在重要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创新及康复辅具的功能需求、产品设计、临床验证、理论创新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作为民政部唯一的直属医院,为规范全国康复医疗质量管理、推动康复学科建设,规范医养康养标准和医工交叉结合标准,发挥了重要作用。医院与英国、德国、美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建立了交流和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技术援助等。作为公立医院,医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医改和北京市医改精神,注重体现龙头引领与示范辐射效应,致力于建成全国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集康复医疗、康复教育、康复科学研究和康复医学工程于一体的示范性现代化三级康复专科医院。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1号
010-58122902
医院科室
推荐医生
孔繁軍
孔繁軍

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腦血管病,老年痴呆症,神經心理疾患
石磊
石磊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复杂下肢和足踝畸形的矫正,尤其是神经源性疾病导致的足踝畸形的动静平衡的重建,先天和后天严重足踝残缺畸形的ILizarov外固定矫形重建。
王峥
王峥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超声可视化针刀微创技术,中西医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骨与关节损伤术后康复,运动损伤康复,脊柱侧弯等。 同时擅长儿童发育迟滞、儿童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李小强
李小强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中医内科骨科妇科常见疾病的诊疗。 相关化验报告解读,运用中药针灸治疗内科,骨科、妇科常见疾病。如骨科颈肩腰腿痛,膝关节疼痛,膝关节半月板韧带损伤等常见疾病。妇科月经不调,月经过少,月经过多,周期不规律,痛经,宫寒闭经等。内科胃痛、失眠、头痛、头晕、面瘫、腹痛腹泻等疾病。
刘红英
刘红英

主任医师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神经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脑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控制
许红生
许红生

主治医师

好评率:67%

立即咨询
擅长创伤后肢体畸形,先后天四肢畸形,脑瘫后遗症,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脊柱裂后遗症,关节外科及手外科
李倩文
李倩文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眼科常见疾病诊疗如结膜炎、角膜炎、干眼症、白内障、青光眼、屈光不正、视网膜及黄斑疾病等
曹效
曹效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1.脑梗塞,脑出血,脑外伤引起的肢体,言语,认知吞咽,心理康复;脊髓损伤引起的肢体运动障碍,感觉二便性功能康复; 2.骨折术后康复,半月板,十字韧带,肩关节损伤等运动康复; 3.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头痛,腰背痛,办公室等亚健康康复; 4.产后引起的腹直肌分离,假胯髋,漏尿,腰痛及修复;
张力
张力

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从事骨关节外科、创伤骨科、矫形外科及显微修复重建外科15年余,擅长骨关节外科疾病诊治、骨科创伤救治、四肢肢体畸形矫治、显微外科修复重建,尤其在关节镜诊疗骨关节疾病,肩髋膝踝骨关节炎的保关节治疗,创伤后遗下肢关节畸形、骨不连、骨缺损、膝内外翻等下肢畸形外科矫治及(干)细胞生物治疗等骨科修复重建方面有较高造诣。
王晓翠
王晓翠

主治医师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新生儿听力筛查、耳聋基因筛查的咨询,各种听力损失的诊断与处理,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的诊疗,耳石症的诊断与复位。
赵海红
赵海红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偏瘫、截瘫、吞咽认功能障碍和骨折关节置换术后等的康复,超声引导下注射技术治疗颈腰椎病、骨关节疾病等引起的疼痛
焦绍锋
焦绍锋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骨外固定及Ilizarov技术治疗各种四肢畸形,包括: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脑瘫、脊柱裂后遗各种四肢畸形、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膝内、外翻、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创伤后遗肢体畸形、骨缺损、骨不连、骨髓炎,以及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拇外翻等各种复杂的足踝部畸形等。
郭云惠
郭云惠

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手术麻醉、各类疼痛治疗
患者评价
  • *宇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利鑫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淑仪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子逸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玉英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视频问诊
  • *晓语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归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视频问诊
  • *沁瑜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雨宸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展开更多

问诊记录

展开更多

科普文章
  • 如果您的颈部酸痛不适,伴肩背部疼痛,甚至是手麻的时候,您有可能得了“颈椎病”。如果您经常落枕,伴有头晕、胸闷气短的时候您很可能是由于“颈椎病”造成的。其实颈椎病正在悄无声息的潜入我们的生活中,造成了很多部位的慢性疼痛,让我们痛到无法呼吸。
    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十大顽症”中,颈椎病排名第二。目前,我国报道该病的发病率为17.3%,全国大约2亿人群患病。那么颈椎病是怎样悄无声息来到我们身边的?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积极康复训练?今天就和您来聊一聊!

    想要知道颈椎病是怎么来的,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颈椎病。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它表现为颈部肌肉疼痛,上肢及肩部麻木,恶心,头晕,头痛,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行走不稳及排尿、排便功能障碍。

    颈椎病代表一类相似症状的统称,它有很多分型,比如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性、混合型等。当然,颈椎病不会突然出现,更不会凭空消失,如果我们不进行干预和训练,它会逐步的加重,甚至到需要手术的地步。

    颈椎病的自我判定方法:

    1、双臂前伸,双手迅速抓握,反复抓握后出现双手频率不等为异常。

    2、双手伸直,掌心向外,观察小指是否并拢,如果不能自然并拢为异常。

    3、抬头挺胸,低头用下巴夹住一张A4纸,纸不掉下为正常;抬头后仰可以达到45°为正常。

    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最重要的就是纠正我们不良的生活习惯。首先就是改变弯腰低头的姿势,其次就是注意睡觉时枕头的高度。

    因为姿势异常,会造成一系列生物力学改变,引发颈、肩、胸部肌肉紧张、无力、拉长、缩短的变化。这时候表现为颈部肌肉酸痛、头晕易疲劳、容易落枕、颈后富贵包等症状。同时,由于颈部生物力学的改变,我们的体态出现异常,会引发肩痛、腰痛。

    此外,颈部上段的肌肉群长期紧张也会引起头晕和慢性头疼。研究发现在寰枕间隙中,头后小直肌的纤维和硬脑膜紧密相连,头后大直肌、头下斜肌和项韧带也存在肌硬膜桥,人在头部旋转的过程中,脑脊液的流速会发生改变,如果长期枕下肌群紧张,会引起颅-骶循环的障碍,引发慢性头疼。

    那么如何自我缓解颈部不适呢,在这里王医生教您几个动作能够快速缓解颈部不适症状:

    1、靠墙双手缓慢上举,配合呼吸,呼起吸落,15次为一组,一天3-4组。

    2、靠墙双臂外展,左右缓慢摆头,配合呼吸,呼气转头,吸气还原,5次为一组,一天3-4组。

    3、弹力带扩胸训练,15次为一组,一天3-4组。

    4、弹力带上臂外展训练,15次为一组,一天3-4组。

    5、弹力带头后伸抗阻训练, 维持30秒为一组,一天3-4组。

    6、弹力带头侧屈抗阻训练,维持30秒为一组,一天3-4组。

    此文及图片仅供科普,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我们热爱运动的节奏。疫情的阴霾即将过去,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加入各类运动中,如跑步,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也行你并不知道,运动前、后都是需要进行肌肉的拉伸,这样才会让运动更安全和有效,避免损伤。篮球巨星科比说:“拉伸训练,足以改变一个人的运动状态。”
    运动需要我们关节肌肉具有一定的柔韧性。柔韧性指的得是身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的其他组织的弹性伸展能力。其实最主要的肌肉与韧带的拉伸。通过拉伸练习可以保持肌腱、肌肉及韧带等软组织的弹性。柔韧性得到充分发展后,人体关节会变得更灵活。
       身体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拉伸,保障效率最大化。先拉伸大肌肉群有助于最大可能地伸展小肌肉群,建议从躯干开始进行拉伸:腰背臀部、髋部及大腿部位开始。拉伸顺序依次为:躯干与下肢—腰背—髋关节—臀部—大腿后侧肌群—大腿内侧肌群—股四头肌—腓肠肌—踝关节以及脚部。上肢与颈部:肩部肌群—手臂—手腕、手—颈部。
    拉伸可以有效的保护关节,预防运动损伤。当我们运动做爆发性动作时,若膝关节或者踝关节缺少足够的力量与柔韧性,会导致韧带与肌肉产生运动损伤。通过拉伸可以增强关节的柔韧性,同时通过训练增强肌肉力量,两者在协调运作下能有效的预防运动损伤。
    拉伸对于任何运动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它就是运动的灵魂! 拉伸可分为 动态牵拉与静态拉伸。动态拉伸,在运动前进行,可以帮助运动爱好者快速进入状态,调动肌肉的参与度,激活神经的兴奋性。 静态牵拉在运动后进行,可以肌肉减轻肌肉酸痛、僵硬、缩短,预防延迟性肌肉酸痛发生。
     教大家一个能拉伸大部分的动作,1、从标准站立开始直腿体前屈,双手触地——2、双手慢慢向前爬行至俯卧撑位置,始终保持膝盖伸直——3、右脚向前跨出至右手外侧——4、右手伸直向上旋转至最大幅度,在向下旋转至最大幅度——5、右肘向下压尽量碰触地面——6、腿向上蹬起,双手不要离开地面,双腿尽量蹬直——7、两手直臂向上伸起,重心下压成弓步伸展——8、交换至另一侧做同样的动作。

  • 脑卒中后痉挛是引起脑卒中后高致残率的重要原因,如果痉挛未能得到及时且有效的治疗,不仅会引起患肢疼痛,还会导致患肢肌肉萎缩以及关节挛缩和变形,使关节活动受限,影响其上、下肢、平衡和步行能力,影响其刷牙、穿衣、入厕、社区活动等日常生活,严重的痉挛会影响其睡眠及心理,使患者产生抑郁。

     

    脑卒中发生后,脊髓前角或脑干内的α运动神经元作为所有运动输出传递的通路,其兴奋与抑制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导致γ运动神经元占优势,减弱了中枢性运动抑制系统的作用,从而使低级中枢速度依赖性牵张反射得以释放,出现脑卒中偏瘫后肢体痉挛状态-曹医生。

    脑卒中后,偏瘫侧肢体在急性期多表现为弛缓性瘫痪,而随着病程的进展,偏瘫侧肢体逐渐出现痉挛,达到病程高峰后,偏瘫侧肢体的痉挛程度逐渐减轻,并出现分离运动和随意运动,这就是上世纪70年代的瑞典物理治疗师Signe Brunnstrom提出的“恢复六阶段”理论。

    然而,有许多偏瘫侧肢体痉挛的持续时间会比较长,分离运动出现的不够充分。主要表现为患侧肢体被动运动时阻力增强,上肢表现为肩关节内收和内旋,肘关节屈曲,腕关节和指关节均呈屈曲位,下肢表现为髋、膝和踝关节屈曲困难,足内翻,下垂。

     

    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发生与病灶部位、病灶面积、病程、神经功能 缺损程度以及个人史等相关,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构成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病理生理基础,脑卒中后痉挛相关危险因素脑卒中后痉挛程度可能与神经损伤部位(脑叶、丘脑、基底节、内囊)有关。


     

    脑卒中后偏瘫的痉挛的主观评估,主要包括改良Ashworth 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Brunnstrom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标准、临床痉挛指数、Berg平衡量表和 Fugl-Meyer评定量表等。 

    脑卒中后偏瘫的痉挛的客观评估,主要包括神经生理学检查和生物力学法等,如钟摆试验和表面肌电图。肌电图和生物力学装置来评价痉挛,能区分神经反射性痉挛与肌源性痉挛,并且以更直观的数字形式呈现出来。

     

     

    脑卒中后偏瘫的痉挛的口服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口服抗痉挛药物有盐酸替扎尼定、巴氯芬和丹曲林等。盐酸替扎尼定能够激动肾上腺素能α2 受体。部分的药物可以适度缓解脑卒中后的痉挛和疼痛,但对肢体功能的恢复无明显作用。


     

    脑卒中后偏瘫的痉挛的口服中药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属于传统中医学“筋病”“痉证” 范畴,多数医家认为该病多由肾虚肝旺、水不涵木、筋脉失养所致,为本虚标实之证。口服中药治疗对于缓解脑卒中后痉挛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对肢体康复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脑卒中后偏瘫的痉挛的A 型肉毒毒素注射疗法,目前,A 型肉毒毒素注射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迅速且较持久地降低脑卒中后患者的痉挛状态,同时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也得到部分提高。2016 年美国心脏协会 / 美国卒中协会发布的《成人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指出,对脑卒中后痉挛患者进行 A 型肉毒毒素局部肌肉靶向注射有益于痉挛的治疗,并获得 A 级证据的推荐。

      

    脑卒中后偏瘫的痉挛的针灸治疗,包括经筋刺法、电针、刺络拔罐、灸法、针刀疗法和穴位注射法等,通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提高运动功能,降低痉挛指数,已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后各个时期的治疗。

     脑卒中后偏瘫的痉挛的物理疗法,主要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拮抗肌肌力训练、痉挛肌肉牵伸以及神经发育治疗技术等。其中肌内效贴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筋膜刀的松解、功能性电刺激和经颅重复磁刺激可缓解脑卒中后痉挛引起的疼痛和关节挛缩,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预防和减少脑卒中后并发症的产生。

     

     

     

     

  • 随着全民健康意识觉醒,人们对一些食材的态度从"不节制"变成了"过分节制",食用油就是其中之一。一些朋友恨不得"一滴油都不吃",这种做法对吗?人真的可以不吃食用油吗?多项研究表明,利用不饱和脂肪酸替代饱和脂肪酸或碳水化合物后,参与者不仅体重减轻,而且胰岛素抵抗、血脂、血压状况均得到了改善。对糖友而言,脂肪的质量比脂肪的数量更重要

    食用油种类繁多,推荐有降糖、降脂需求的朋友这样选食用油!(1)芝麻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人体吸收,促进胆固醇代谢,消除血管壁上沉积物,让血管更具有弹性,降低糖尿病并发症。

     

    (2)橄榄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丰富的ω-3脂肪酸,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调控血糖。

     

    (3)玉米油:除了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之外,还富含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对血管有保护作用。

     

    (4)葵花籽油:具有高抗氧化能力,被誉为"血管清道夫",对中老人的三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都具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为获得良好的脂肪酸平衡,糖友们需要多样化选择烹调油。建议大家买2~3种不同营养类型的食用油,在同一时期内交替食用。一两个月吃完后,再换一批其他种类的油。

  • 随着体检的普及,很多人会发现不少的异常,比如不少女性体检会发现有宫颈糜烂,不少人听起来就谈虎色变。

    要怪就怪这个医学词儿太吓人,“糜烂”一词很容易给人不好的联想,还容易和宫颈癌联系在一起。

    其实“宫颈糜烂”这个名称是不恰当的,应该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在女性的一生中,随着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上皮覆盖区域会发生动态变化。

    “宫颈糜烂”大部分属于人的生理现象,需要结合宫颈细胞学结果来进一步判断,如果细胞学和HPV检查结果没有异常,就无需特殊处理了。

  • 孩子#扁平足 、#罗圈腿 居然是妈妈选的鞋有问题?#骨科陈超 #硬核健康科普dou来说 #选鞋攻略

  • 有些上了年龄的人经常会出现膝盖痛的情况,之后听闻其他人说骨刺要多锻炼,多做上下蹲来把骨刺磨掉,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一定要记住长了骨刺,如果活动的越多,膝盖磨损就会更厉害,而且这种硬力的刺激,骨刺增生会更厉害。如果是长了骨刺,走路是不可能把它磨平掉的,反而会加重。所以如果老年人发现膝盖疼痛,一定要静养,减少活动,保护好膝盖。

  •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

     

    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手头总会拿一杯水,不自觉想要喝水,说是好下饭。

     

    但是,也有些人认为“吃饭的时候不能喝水,对胃不好。”

     

    实际上,吃饭时,偶尔喝点水是可以的。

     

    如果您养成边吃边喝的习惯,这就是不健康的做法,容易出现很多健康问题。

     

    1、直接影响初级消化功能

     

    胃液里的胃酸可以将我们吃入体内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进行初级消化。

     

    此时喝水,会无形中稀释胃液,降低胃酸浓度,直接影响人体的初级消化功能。

     

    2、影响胃部的蠕动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会通过胃的蠕动来加速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吃饭的过程中,饮入大量的水,会导致胃被撑大,减弱肠胃的蠕动功能。

     

    3、影响牙齿咀嚼并增加肠胃负担

     

    汤泡饭、水泡饭都会使食物软化、更易吞咽,减少牙齿对食物的咀嚼。让那些未经过嚼碎的大块食物直接进入肠胃,为我们的肠胃增加了不少消化负担。

     

    吃饭喝水也行,但喝这些就够了!
     

    边吃饭边喝水对消化功能确实会产生影响,但医生也同时强调,这并不是代表进食时完全不能喝水,如果饭菜特别干,适当有水有汤或者有粥,反而有利于吞咽和消化,只需要在量上进行控制就好。

     

    一般我们建议,吃饭时控制喝水量在一小杯(100~200 mL)以内,比较合适。

     

    其实,喝水的最佳时间是饭前半小时,饭前喝水有什么作用呢?
     

    1、可以缓解饥饿感

     

    吃饭前半小时补水,既不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还可以缓解饥饿感,帮助我们控制食欲。

     

    对于想要减肥的人士而言,饭前半小时喝一杯水或一碗清汤,就能缓解饥饿感,相应减少正餐的进食量。

     

    2、可以快速补水

     

    吃饭之前喝水,是对你胃肠道的一种很好的清理。 

     

    汤最好也放在饭前喝,有开胃、润胃的效果。

     

    另外,饭后一小时不建议大家立即喝水,特别是凉水,这样会冲淡唾液和胃液,使蛋白酶的活性减弱,不利于消化吸收。

     

    饮水看似简单,其实仍有很多注意事项,我们不仅要喝够足量的水,还要喝对水,吃饭时少量饮水可以将食物软化水解,有利于吞咽和消化。

     

    但过量的饮水,则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稍不注意就会对肠胃造成伤害。

     

    饭前喝水可以,但是大家需要把握好度哦~

     

  • 判断肺结节的良恶性,如果肺结节很小,2-3mm或3-5mm,一般是良性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90%几都是良性。特别是一些3-5mm以下的实性结节,良性的可能性是比较大,恶性的可能性是比较小。如果是6-7mm以上的结节就要注意了,这个时候要定期复查。如果是8-9mm以上的结节,如果是磨玻璃结节往往会考虑是个原位癌,或者是微小浸润性肺腺癌。若是实性结节,要仔细鉴别,看它是恶性还是良性。有时候良性的像炎症结节、结核瘤,或者像错构瘤、畸胎瘤等,不一定需要手术,但是如果考虑是肺癌的实性结节,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 男性尿道口摸上去一排排锯齿状肉芽,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有些人会误认为这是尖锐湿疣,但实际上不一定是,也有可能是其他的一些症状和表现。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尖锐湿疣的症状。尖锐湿疣是一种常见的性病,通常表现为生殖器或肛门周围出现颗粒状或菜花状的疣状增生物。这些增生物通常是不疼痛或瘙痒的,部分人可能伴随有这些症状,有时还会出现出血。对比起来,男性尿道口的锯齿状肉芽并不都是尖锐湿疣。事实上,这种状况也可以被称为“尿道糜烂”。这并不是一种性病,而是由于生活方式和身体健康状况引起的状况。尿道糜烂的主要症状包括尿道口周围出现一排排锯齿状肉芽、灼热感、小便疼痛、尿频、尿急等。而导致尿道糜烂的原因有多种,如:性生活不卫生、过度使用抗生素、异物进入尿道等。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尿道糜烂不是性病,但是在性行为中传播感染肆虐的滴虫病,也会导致类似的症状。而减少性交频率、使用保护工具、保持个人卫生等措施,则是预防这种情况发生的有效方法。还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由于尿道糜烂和尖锐湿疣表现相似,一些人可能会错误地自我诊断或忽视相关状况。如果你发现自己有此类症状,应该立即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得确切诊断和治疗。同时,男性应该掌握一些正常男性尿道特征,以更好地判断自己身体状况。正常男性尿道口应该是粉红色,并且表现出一些不均匀的皱褶。如果发现尿道口表面不光滑,不应该混淆为病症,要进行诊断。

    总之,男性尿道口的锯齿状肉芽并不是一定是尖锐湿疣,可能是尿道糜烂的表现。尿道糜烂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性生活不卫生、使用药物不当等都有可能导致出现这种状况。保持个人卫生和正常的性生活习惯,是防止此类状况发生的有效方法。如果你发现自己有尿道口异常的症状,找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是更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