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始建于1972年,2000年组建了妇产科,2005年更名为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是青海省唯一集医疗、急救、预防、康复、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妇女儿童医院,青海大学医学院临床教学医院、全国儿科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院占地面积88亩,南院区于2019年6月1日正式启用,实现“一院两区”格局。医疗建筑面积从5.7万平方米增加到9.4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000张。年门急诊37万多人次,住院患者3.2万人次。现有职工1132名,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55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名,省级专家1名,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9人。医院拥有0.5T磁共振、1.5T磁共振、16排和64排螺旋CT、数字血管造影机、数字化X线摄影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GE-E8、飞利浦EPIQ7)、体外循环机、体外膜肺机、生化分析仪、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全自动过敏原分析仪、西门子乳腺全容积自动成像系统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等设备。医院设临床科室27个,医技科室6个。儿内科开设内分泌科、重症医学科、新生儿、呼吸、感染消化、心血管及介入、神经、肾脏、血液与肿瘤等学科。儿外科开设了新生儿、胃肠、肝胆、泌尿、骨科、脑外等学科。还独立开设了儿童保健科、康复科、耳鼻咽喉科、眼科、口腔科、皮肤科、麻醉科等学科。成人专业设产科、妇科、妇保科、乳腺科。医院设有完善的医技科室:放射、CT、核磁共振(MRI)、介入、超声、心电功能、脑电功能、病理等。现有青海省儿童急救诊疗中心、儿童康复疗愈中心、儿童视光学中心、残疾儿童诊断中心、儿童听力筛查诊断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儿童血液肿瘤诊疗中心、青海省新生儿急危重症救治中心、青海省高原儿科医学诊疗中心、青海省儿科医学培训中心、青海省儿科医学研究中心“十一个中心”,其中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6个。医院是青海省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定点医疗机构和项目管理单位、青海省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定点医疗机构和管理单位、“小天使基金”青海省首家定点医院、中华慈善总会威高爱心工程慈善项目定点医院。近年来,医院以重大技术引进作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抓手,做到“引进一项技术、培养一个团队、发展一个学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儿童脊柱侧弯矫正术、血液净化技术治疗严重脓毒症、脐单孔腹腔镜技术、电子支气管镜应用于肺泡灌洗及支气管发育畸形、异常的检查和治疗等高新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在先心介入治疗的基础上2018年顺利开展心脏外科,2019年在青藏高原首次将ECMO技术应用于儿科领域,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完成了我院首例选择性脊髓神经后根切断术和脑室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2021年成功完成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填补了青海省内空白。医院积极构建以医疗联合体为基础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分级诊疗,让群众就近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医改要求,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优化医疗资源配置。2016年5月26日以我院为牵头单位,联合州(市)、县级医院及社区服务中心医院共41家医院成立了青海儿科医疗联合体。同时积极与国内知名医院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儿研所、北京儿童医院建立了友好帮扶医院,尤其2013年加入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后,与国内41余家儿童及妇幼保健院建立友好关系,为我院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白喉是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乙类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咽、喉部灰白色纤维蛋白性假膜和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炎。,白喉杆菌的侵袭力弱,通常仅在呼吸道黏膜表面繁殖,不侵犯深部组织,也不进入血流。 白喉杆菌主要通过分泌外毒素致病,白喉毒素可引起细胞破坏、纤维蛋白渗出、白细胞浸润,并与坏死组织、炎症 细胞、细菌等混合形成假膜。假膜与膜下组织紧密黏连不易脱落,但在喉、气管黏膜表面的假膜与膜下的纤毛结合不紧,所以可能脱落进入气管,从而引起窒息。 毒素吸收入血,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白喉分泌的外毒素吸收入血的量与假膜所在位置及范围密切相关,喉、气管黏膜白喉毒素吸收少,鼻白喉毒素吸收最多。,鼻咽部,抗毒素治疗,抗生素治疗,樊尚咽峡炎,急性扁桃体炎,鹅口疮,急性喉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气管内异物,鼻腔内异物,先天性梅毒,高热量流质饮食:如鸡蛋羹、牛奶、蛋白粉等。,鼻部、咽喉部检查,颈部淋巴结,心脏检查,血常规,细菌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