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社区卫生服务等于一体的市级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是政府举办的差额事业单位。2022年获批为承德市职业病防治院。2010年12月为推进国家重点中医院国债建设项目,承德市中医院与承德市第五医院合并整合。2014年底,新建13层综合病房楼投入使用,两院区正式合并办公。2016年12月接受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三甲评审,2017年4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批复成为三级甲等中医院,2020年被确定为国家第三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开放住院床位457张,占地面积23亩,建筑面积3.58万平方米,其中新建综合病房楼2.55万平方米。职工718人(在编267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17人,高级职称人员115人,中职189人,研究生以上学历52人。省级名医4名,市级名医10名。科室69个,包括职能科室28个,临床科室30个,医技科室11个。国家级重点专科2个(康复科、老年病科);省级重点专科5个(康复科、脑病科、老年病科、肛肠科、护理学);省级中医重点建设专科3个(肿瘤科、针灸科、皮肤科);河北省中医药重点建设学科1个(中医脑病学);市级医学重点学科6个(骨伤科、脑病科、老年病科、针灸推拿科、康复科、肿瘤科)。河北省中医药脑血管病后遗症重点研究室1个;市级重点专科研究室4个(康复科中医药中风病重点研究室、老年病科中医药消渴痹症重点研究室、肛肠科中医药肛肠病重点研究室、脑病科中医药癫痫病重点研究室)。医院拥有美国GE1.5T超导核磁共振仪、美国GE128排螺旋CT机、美国GE16排螺旋CT机、美国GE移动式C型臂X射线机、荷兰飞利浦悬挂DR机、荷兰飞利浦彩色超声诊断仪、迈瑞RESONA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德国德尔格有创呼吸机、德国“贝朗”血透机、血滤机、日本奥林巴斯电子胃肠检查治疗仪、德国STORZ高清腔镜系统、肿瘤免疫治疗系统、热化疗灌注系统、肿瘤热疗系统、迈瑞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血液细胞分析仪、美国尼高力全数字精确癫痫定位系统和精密显微外科手术器械等先进的医疗设备。拥有6间层流手术间,目前开放3间(1间百级、2间万级),1间负压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极大地满足了临床需求,提升了诊疗水平。医院在心脑血管疾病、肛肠疾病、糖尿病、脾胃病、肝病、肾病、中医肿瘤的治疗方面具有鲜明特色。针灸推拿科、肿瘤科、康复科、肛肠科、治未病科、手足显微外科为医院特色科室。几年来,医院结合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等重点工作部署,深入探索专科专病建设,在“中医立院、名医兴院、特色办院、科教强院”的发展战略指导下,找准方向,锁定目标,强化“全面覆盖补短板,突出特色抓重点”建设思路,促进医院专科建设“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大到强”快速发展,经过倾力打造,目前已经拥有20个专科,60个专病,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便捷的健康服务。中医肿瘤科创立了“六位一体”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模式,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改委、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中国健康产业基金会、中国医师协会以及省市各级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并顺利通过了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组织的权威专家团队的鉴定。2019年,医院先后迎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彭凯平院长带领专家团队来院实地考察;全国人大常委会陈竺副委员长专程来院视察指导工作;原国家卫生部部长、中国民族卫生协会首席顾问高强一行来院实地调研。同时“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癌症临床治疗暨新生医学应用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我院举行,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与承德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为我院授牌,共同建设“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基地”。近年来,医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全面争取技术支持,扩大学术交流,开展业务合作,成果丰硕。先后成为河北中医学院附属中医院、承德医学院附属中医院、承德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教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协作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合作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合作单位、河北省肛肠病诊疗中心承德分中心、北京平谷软硬镜微创医疗中心。医院聘请石学敏院士、陈可冀院士为名誉院长,张大宁国医大师在医院设立肾病、脾胃病、内分泌病工作室,收徒授业,推动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加强、服务项目进一步拓展、诊疗水平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逐年提高。医院秉承“厚德精术,承古纳新”的院训,践行“仁爱济世,服务健康”的宗旨,坚定“中医立院、名医兴院、特色办院、科教强院”的发展战略,坚持“弘扬中医文化,突出中医特色,强化中西医结合”的办院方向,强化“全面覆盖补短板、突出特色抓重点”的办院思路,力行“更新医技器、发展专特优”重大举措,紧紧抓住中医发展大好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承德中医药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血管炎是以血管炎症及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以受累血管供血的组织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异质性疾病。,抗原抗体复合物会沉积于全身或局部血管基底膜,通过激活补体、吸引中性粒细胞等详细过程,引起血管炎症。,血管,治疗 治疗原则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不可逆的损害。 一般治疗 如有口、咽部感染,注意控制,避免进食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糖皮质激素 血管炎的基础治疗药物,剂量与用法根据病变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定。 全身用药 急性期可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进行冲击治疗,然后逐渐减量至停药。 常用药物:甲泼尼龙、泼尼松龙。 可单用,也可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局部用药 口腔溃疡:局部涂抹糖皮质激素软膏,可减轻炎症性疼痛。 前葡萄膜炎等眼部疾病:局部涂抹糖皮质激素眼药水或眼膏,有一定疗效。 免疫抑制剂 适用情况 肾、肺、神经系统、心脏及其他重要脏器受累时,应加用免疫抑制剂。 单用糖皮质激素疗效不佳时,也可合用免疫抑制剂。 用药选择 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吗替麦考酚酯(霉酚酸酯)等。 他克莫司、环孢素:属于钙调蛋白酶抑制剂,可用于缓解病情。 用药注意事项:环磷酰胺不良反应较多且严重,应用时必须严密监测血常规、肝功能、性腺功能。 免疫球蛋白 有急进性肾、肺部损害和病情危重者可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如川崎病,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有良好疗效。 靶向治疗药 CD20单抗 利妥昔单抗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治疗中被证实有较好疗效。 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 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可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血管炎,如贝赫切特病,具体作用机制与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白细胞介素-1(IL-1)拮抗剂 格维珠单抗(gevokizumab)、卡那单抗、阿那白滞素,有应用这些药物治疗某些血管炎的报道,但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 白细胞介素-6(IL-6)受体单抗 托珠单抗,降低炎症反应,可用于大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贝赫切特病等某些类型的血管炎。 对症用药 抗凝药:皮肤坏死明显或组织学上有明显血栓者,可联用阿司匹林等。 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结节性红斑、溃疡疼痛、炎症症状等,可用布洛芬、萘普生等。 秋水仙碱:对关节病变、结节性红斑、口腔溃疡等有一定疗效。 用药提醒 所有药物均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擅自停药。 糖皮质激素不宜长时间使用,注意体重增加、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 手术治疗 适用情况 因血管狭窄造成重要脏器缺血,严重影响生活者。 有动脉瘤者。 手术方式 具体手术形式视具,无,无,一般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测血白细胞、血小板水平是否正常或轻度升高,是否有贫血。 尿常规:是否有血尿、蛋白尿、红细胞管型、蛋白管型等,了解肾功能情况。 便常规:可提示是否有继发性消化道出血、消化道黏膜病或肠系膜血管病变可能。 血清炎症指标检测 有助于病情诊断。血管炎病情活动期,可见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升高,也可见到血清纤维蛋白原、补体等炎症分子非特异性增高,提示患病可能。 血清自身抗体检测 有利于疾病诊断、病情活动度判断以及估计预后,对分辨不同类型的血管炎有提示作用。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间接免疫荧光法。 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ELISA法、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细胞毒试验等。 其他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可提示是否合并其他综合征。 病理检查 组织活检是确诊血管炎的“金标准”。 根据受累血管和脏器不同,采取不同部位的组织活检。 活检过程中有任何不适,及时告知医生。注意活检后的伤口不要沾水。 影像学检查 血管造影:是诊断大、中血管炎的重要依据,也是了解病变范围最确切、可靠的方法。 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非创伤性检查,宜于检查较大的、较浅表的血管管壁、管腔和狭窄状况。 有助于在病程中进行随诊、比较。 但准确性不如血管造影,且与检查者的经验有关。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观察受累血管管壁和管腔情况,观察病变累及范围。 可以取代血管造影,作为大、中血管炎的诊断依据。 磁共振成像(MRI) 观察大血管的管壁和管腔情况,反映管壁是否存在活动炎症。 对大血管炎的诊断和病情判断很有价值。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可看到血管壁对放射性核素的摄取情况,可用于判断疾病的活动性和活动程度。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能观察到动脉造影或动脉异常,以及管壁是否存在炎性水肿信号。 可用于诊断,也可用于判断疾病的活动状态。 但对发现较小分支病变的敏感性较差。 特殊检查 超声心动图:大动脉炎时用于判断心肌受累情况,是否存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脏改变等。 针刺反应 是贝赫切特病的特异性试验。 消毒皮肤后用无菌针头在前臂屈面中部刺入皮内然后退出,48小时后观察针头刺入处的皮肤反应。 局部若有红丘疹或红丘疹伴有白疱疹,则为阳性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