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社区卫生服务等于一体的市级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是政府举办的差额事业单位。2022年获批为承德市职业病防治院。2010年12月为推进国家重点中医院国债建设项目,承德市中医院与承德市第五医院合并整合。2014年底,新建13层综合病房楼投入使用,两院区正式合并办公。2016年12月接受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三甲评审,2017年4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批复成为三级甲等中医院,2020年被确定为国家第三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开放住院床位457张,占地面积23亩,建筑面积3.58万平方米,其中新建综合病房楼2.55万平方米。职工718人(在编267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17人,高级职称人员115人,中职189人,研究生以上学历52人。省级名医4名,市级名医10名。科室69个,包括职能科室28个,临床科室30个,医技科室11个。国家级重点专科2个(康复科、老年病科);省级重点专科5个(康复科、脑病科、老年病科、肛肠科、护理学);省级中医重点建设专科3个(肿瘤科、针灸科、皮肤科);河北省中医药重点建设学科1个(中医脑病学);市级医学重点学科6个(骨伤科、脑病科、老年病科、针灸推拿科、康复科、肿瘤科)。河北省中医药脑血管病后遗症重点研究室1个;市级重点专科研究室4个(康复科中医药中风病重点研究室、老年病科中医药消渴痹症重点研究室、肛肠科中医药肛肠病重点研究室、脑病科中医药癫痫病重点研究室)。医院拥有美国GE1.5T超导核磁共振仪、美国GE128排螺旋CT机、美国GE16排螺旋CT机、美国GE移动式C型臂X射线机、荷兰飞利浦悬挂DR机、荷兰飞利浦彩色超声诊断仪、迈瑞RESONA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德国德尔格有创呼吸机、德国“贝朗”血透机、血滤机、日本奥林巴斯电子胃肠检查治疗仪、德国STORZ高清腔镜系统、肿瘤免疫治疗系统、热化疗灌注系统、肿瘤热疗系统、迈瑞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血液细胞分析仪、美国尼高力全数字精确癫痫定位系统和精密显微外科手术器械等先进的医疗设备。拥有6间层流手术间,目前开放3间(1间百级、2间万级),1间负压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极大地满足了临床需求,提升了诊疗水平。医院在心脑血管疾病、肛肠疾病、糖尿病、脾胃病、肝病、肾病、中医肿瘤的治疗方面具有鲜明特色。针灸推拿科、肿瘤科、康复科、肛肠科、治未病科、手足显微外科为医院特色科室。几年来,医院结合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等重点工作部署,深入探索专科专病建设,在“中医立院、名医兴院、特色办院、科教强院”的发展战略指导下,找准方向,锁定目标,强化“全面覆盖补短板,突出特色抓重点”建设思路,促进医院专科建设“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大到强”快速发展,经过倾力打造,目前已经拥有20个专科,60个专病,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便捷的健康服务。中医肿瘤科创立了“六位一体”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模式,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改委、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中国健康产业基金会、中国医师协会以及省市各级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并顺利通过了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组织的权威专家团队的鉴定。2019年,医院先后迎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彭凯平院长带领专家团队来院实地考察;全国人大常委会陈竺副委员长专程来院视察指导工作;原国家卫生部部长、中国民族卫生协会首席顾问高强一行来院实地调研。同时“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癌症临床治疗暨新生医学应用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我院举行,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与承德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为我院授牌,共同建设“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基地”。近年来,医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全面争取技术支持,扩大学术交流,开展业务合作,成果丰硕。先后成为河北中医学院附属中医院、承德医学院附属中医院、承德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教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协作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合作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合作单位、河北省肛肠病诊疗中心承德分中心、北京平谷软硬镜微创医疗中心。医院聘请石学敏院士、陈可冀院士为名誉院长,张大宁国医大师在医院设立肾病、脾胃病、内分泌病工作室,收徒授业,推动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加强、服务项目进一步拓展、诊疗水平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逐年提高。医院秉承“厚德精术,承古纳新”的院训,践行“仁爱济世,服务健康”的宗旨,坚定“中医立院、名医兴院、特色办院、科教强院”的发展战略,坚持“弘扬中医文化,突出中医特色,强化中西医结合”的办院方向,强化“全面覆盖补短板、突出特色抓重点”的办院思路,力行“更新医技器、发展专特优”重大举措,紧紧抓住中医发展大好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承德中医药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躁狂症(Mania)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作为心境(情感)障碍(Mooddisorders)中的一独立单元,与双相障碍并列。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临床相,伴随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严重时伴有幻觉、妄想、紧张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发作时间需持续一周以上,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生物学因素 ①神经生化,精神药理学研究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证实,患者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5-羟色胺(5-HT)功能活动缺乏可能是双相障碍的基础,是易患双相障碍的素质标志;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增强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多巴胺(DA)功能活动异常;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可能存在功能活动异常,因作用于此神经递质的抗癫痫药可以作为心境稳定剂,有效治疗躁狂症和双相障碍。②第二信使平衡失调,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息与细胞内效应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物;③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失调。 遗传学因素 家系调查发现,双相I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双相障碍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中发病率高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遗传学方面,不少学者探讨了与双相障碍可能有关的标记基因,但尚无确切可重复验证的结果,双相障碍的易感基因尚需进一步研究。目前,有关双相障碍遗传方式倾向为多基因遗传。 心理社会因素 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发情感障碍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病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脑,躁郁症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药物治疗,其药物治疗最典型的是锂盐、碳酸锂以及这种不典型的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利培酮等有这种抗躁作用,患躁郁症的患者,治愈后维持一段时间可以逐渐停药,无需抗复发治疗。但是发现复发的症状,如睡眠减少,说话多,活动多,必须立即重新开始治疗。对于反复发作的躁郁症患者,治愈后的抗复发治疗必须遵循复发的规律。,通常需要和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偏执型人格障碍进行鉴别。,无,首先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头颅CT等检查,排除器质性可能。其次,确定患者为心理因素,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不同的心理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