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原名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于1963年建院,属卫生事业单位、非营利性医疗机构。60年来,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领导下,在黑龙江省卫生厅和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关怀支持下,经几代人共同努力,使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成为省内规模大、科室设置全、业务水平高、教学实力强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也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全国爱婴医院、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医疗机构定点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省文明单位标兵、全省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直医疗单位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医院党委)、省级优秀临床教学基地、黑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培育单位),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和疫病防治基地依托中医医院,黑龙江省重大疫情中西医结合救治基地、“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集体”。医院坐落于天鹅项下璀璨的明珠--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中医医疗保健中心,也是黑龙江省中医卫生技术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担负着全省13个城市、70多个县(市)的医疗保健责任,同时还辐射省外城市的病患人员。医院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现有业务用房建筑面积15.32万平方米,临床科室55个,医技科室12个,开放床位2800张,设有5个住院处、1个门诊部。门诊共有诊室140余间,医院拥有全国名中医1人,省级名中医45人,长江学者1人,岐黄学者1人,青年岐黄学者1人,获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37人,全省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40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龙江青年学者1人,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1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8个,省级名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17个,国家区域诊疗中心省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4个,专家队伍力量雄厚,中医特色突出,在为患者提供一流的中医治疗及保健服务,同时承担着传统医学的文化传承。建院60年来,医院以医疗为基础,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先导,三位一体,皆有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医院一直以“关爱生命、呵护健康,全心全意服务患者”为医疗工作的理念。注重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文化理念作为全院职工的工作准则贯彻始终。在具体工作中,从创建令患者感动服务入手,进行“人性化服务设计”,做到让患者满意,让家属信任,让社会认可。医院坚持突出中医特色,走中西医结合道路,使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优势互补,经济效益逐年增加,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基本条件得到了改善,诊疗环境旧貌换新颜。同时大力购置先进医疗仪器,现有医疗设备总资产4.26亿元,百万元以上医疗设备55台(套),其中有飞利浦微平板ICT,3.0T磁共振成像系统、C型臂X射线机、电子腹腔镜系统等,2023年我院引进我国中医系统首台国产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外科手术迈入智能机器人手术新时代,引进超高端CT、血管造影X射线机等先进大型医疗设备,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趋势,医疗设施设备全面满足临床、教学、科研救治需求。医院拥有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项目3个:妇科、血液病科、眼科;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项目3个:妇科、血液病科、眼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妇科、外科、血液病科、护理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0个:妇科、外科、心血管科、血液病科、脾胃病科、皮肤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治未病科、护理学;国家更年期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1个:妇科;省级重点专科(专病)18个:肾病科、肺病科、眼科、骨伤科、脑病科、针灸科、肿瘤科、儿科、风湿病科、重症医学科、心病科、老年病科、中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老年性痴呆病、癫痫病、急诊科、推拿科;校级临床重点专科10个:肿瘤科、儿科、风湿科、重症医学科、老年病科、推拿科、神志病科、外科、肛肠科、康复科。现代化的手术室,现代化的化验室,现代化的医技科室,不仅为病人诊治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又为教学、科研提供了优越条件。医院实行了院系合一的体制,担负着临床本科、硕士、博士生的教学任务。我院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涵盖一级学科2个(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及其所属二级学科11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民族医学、中西医结合影像、中西医结合重症);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涵盖一级学科3个(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及其所属二级学科12个(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民族医学、中西医结合影像、中西医结合重症、护理学)。在学位授权点建设方面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我院拥有博士指导教师53名,硕士指导教师190名,导师规模迅速扩大,年龄结构年轻化,学历结构高层次化。有力地推动了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医院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培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7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心病学、中医内分泌病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皮肤病学、中医血液病学、中医眼科学;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学科1个:中西医结合;省政府重点学科5个:中西医结合、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外科学;省级领军人才梯队9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脾胃病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内分必学、中医血液病学、中医眼科学;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6个:中医耳鼻喉学科,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科,中西医结合肾病学科,中西医结合呼吸学科,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学科,中医皮肤学科;校级重点学科6个:中西结合临床神经内科学、中医外科学、医学影像与核医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络病学、中医护理学。医院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2个:中药药理(妇科)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3个:黑龙江省重大疾病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实验室、黑龙江省中医生殖发育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临床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校级重点实验室3个:眼科疾病重点实验室、中西医结合临床实验室、中西医结合肿瘤实验室。省级研究所1个(心肺病研究所),并设有黑龙江省龙江医派研究中心。经过半个多世纪、几代中医人拼搏奋进、艰苦创业,今天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经在规模建设和医疗、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居于全国同行领先水平。全院职工满怀豪情为满足龙江及广大各界患者朋友就医需求而努力工作,为医院明日的辉煌,为中医药美好的明天贡献全部的力量。产后精神病(PPD)亦称产褥期精神病,是指产后6周内发生的精神障碍。目前多数人认为本病并非一独立的疾病单元,而是各种精神疾病发生在产褥期。产褥期内分泌的不平衡和心理因素可能是诱发因素。一般起病较急骤,临床上主要分为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和症状性精神病三类。产后精神分裂症症状波动易变,情感障碍突出。,产后精神病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众多研究认为其发病的相关因素与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有关。 1.生物学因素 (1)产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是其发生的生物学基础。 (2)有研究显示产后HCG水平明显下降、催乳素水平迅速上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改变、甲状腺功能低下均与产后发生PPD有关 (3)另有研究发现,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水平降低与产后抑郁症有关,而这类神经体质增加又与产后躁狂症有关,并认为产后β-内啡肽迅速下降,而α2-肾上腺受体升高与产后抑郁症也有关。 (4)本次分娩因素:临产时间较长、产钳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感染、泌乳不足或新生儿因素,如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等孕产期有并发症与合并症者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也增高 2.心理因素 研究发现妇女在孕产期均有心理变化感情脆弱、依赖性强等变化,故孕产期各种刺激都可能引起心理异常。除上述因素外,非计划妊娠、对分娩的忧虑、恐惧,胎婴儿的健康、婴儿性别非所愿对成为母亲照料孩子的焦虑等均可造成心理压力。 3.社会因素 国内外研究表明,婚姻破裂或关系紧张夫妻分离家庭不和睦、生活困难、缺少丈夫和家人及社会的关心帮助,文化水平低、围生期保健服务少等均可能是PPD发病的诱因。,脑,专家认为轻到中度的产后精神病一般来说不需要治疗。而对产后精神病的最佳治疗方案与同类型的非产褥期精神病的治疗方法相同。这些治疗方法大多包括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心理问题和(或)抗抑郁的药物以及心理治疗(通常着重于心理分析或是从家庭的角度给予治疗)。电痉挛治疗一般来讲很少用。某些产后精神病可以用激素治疗,使用甲状腺素腺垂体激素、性激素以及类固醇对于治疗一般常规方法无效的、表现出甲状腺或肾上腺功能低下的产褥期精神病患者的效果非常好。 1.心理治疗 对产后精神病人的情绪认识与行为有关问题的心理治疗是必需的。针对病人的心理问题予以同情、耐心和蔼解释、鼓励关怀细致,并提出指导性建议或劝告使患者情感得到疏泄释放,正确评估心理社会应激原,消除不良刺激,解除其痛苦,增强自信心,做好自我调整和适应,重视开展人际心理治疗,特别是夫妻间或家人间矛盾冲突的心理治疗。但需要家庭成员及社会各方面的热情支持与协助。 2.药物治疗 三环类抗抑郁药常用于产后精神病患者抑郁状态的治疗,而且最低有效治疗量对母婴是安全的。对有严重自杀企图的病例,使用阿米替林加用碘塞罗宁(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氟哌醇(氟哌啶醇)和氯丙嗪有良好抗幻觉妄想抗躁狂、谵妄作用,而且毒性小,它们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对哺乳的母亲通过减少剂量和对婴儿的仔细检测,母乳喂养相对比较安全。一般每天平均服用最小有效剂量的氟哌醇(氟哌啶醇)或氯丙嗪则母乳中含量极少,但产妇服用氯丙嗪时,要警惕婴儿会出现嗜睡现象。锂盐对狂躁状态治疗效果最好。,其他精神障碍,无,1.包括全身检查、产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以排除与严重的躯体及脑部疾病有关的精神障碍。 2.心理测验 目前国内外尚无专用的辅助诊断产后精神病的心理量表,但是可以参考使用下列心理量表: (1)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MMPI)我国对此表进行了修订,并已广泛使用。 (2)症状评定量表目前使用的有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以了解病人的情绪状态。 (3)事件评定量表生活事件量表(LES)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量表,围生期应激评定量表(PSS)是国内外正在积极探索使用的量表。不仅根据发病时间相关危险因素、病史及临床特征,而且要进行全身和产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辅助心理测试等综合分析方能正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