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创建于1980年,是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坚持“根植老区为人民,医者患者一家人”的服务宗旨,塑造医院品牌,打造桂滇黔交界区高水准的医疗、教学、科研中心,成为面向东盟、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大型现代化医院。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一院两区三分院”的集团化发展新格局。目前,全院设置病床位3500张,职工近400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471人,博/硕士52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二级教授7人,广西知名专家60人、广西卓越学者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85人。全院设有35个行政职能科室、95个临床医技科室、16个教研室和1个临床实践能力培训中心,其中建有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一级学科1个(临床医学)、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学科1个(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2个(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中医康复学)、广西一流(培育)学科1个(临床医学)、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2个、广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广西肝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西重点学科4个(内科学、外科学、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广西临床重点专科22个(儿科、肾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麻醉科、产科、感染性疾病科、内分泌科、骨外科、血液内科、检验科、普通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风湿免疫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创伤外科、老年病学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病理科)、广西医药卫生重点学科9个(神经病学、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普通外科、骨科、生殖医学科、肿瘤内科)、广西妇幼健康重点学科2个(儿内科、新生儿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三级实验室各1个、广西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生物医用材料工程中心、广西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基础研究与转化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桂西高发病防治研究实验室、急重症分子免疫研究实验室)。医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医院文化建设创新奖”、“全国卫生系统最具特色科室文化建设奖”、“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示范医院”、2019年度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医院、“2016年医疗扶贫贡献奖”、“全国2014年最受患者好评医院”、“广西继续医学教育先进单位”、“全区卫生系统行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状一等奖”、“家文化建设医院文化载体建设富有特色的典型”等诸多荣誉称号。医院拥有德国西门子256层螺旋CT、美国GE公司SilentMRI静音3.0T磁共振、大型C臂(数字化X射线血管造影系统)、1.5T超导型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德国西门子PET/CT(SienensBiographmCT)、SPECT/CT诊断系统,国际顶级德国鹰视酷眼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大型高压氧舱等尖端医疗和科研设备。率先在桂西地区开展心脏冠脉搭桥手术、脊柱侧弯矫正术、断指再植术、阴茎离断14小时成活再植术、舌再造术等各种国内外高难度手术,在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急危重症及疑难疾病等方面的诊治逐步形成特色优势,在桂滇黔三省交界区属于领先地位。并先后与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全方位提高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医院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和临床教学工作,是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全科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中医学、检验医学及康复治疗等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基地,同时还是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全科医学培训基地。2013年获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开始自主招硕士研究生,2015年开始自主招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并先后与广西医科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硕士,2019年获批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2019年获批为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立项建设单位。近5年来,我院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1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8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74项,获科研经费2802万元;获科技成果奖29项,其中省部级奖1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2019年-2023年在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研究论文320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86篇,核心期刊论文近667篇。医院一向重视科学管理,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注重医院内涵建设,先后在总院区兴建外科综合大楼、改扩建整体装修内科大楼和门诊大楼,在百东院区建设交通便利、流程便捷、环境优雅、设备先进的全新医疗服务院区,使医院成为桂、滇、黔三省交界区规模大、功能全、环境佳的医疗场所,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满意的医疗服务。2022年7月1日抑郁状态,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指没有明确奋斗目标,精神颓废的状态。心中极其压抑,时常感到十分烦躁不安。会走极端。,不明,脑,1.治疗目标 抑郁发作的治疗要达到三个目标:①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关键在于彻底消除临床症状;②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③预防复发。 2.治疗原则 ①个体化治疗;②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③足量足疗程治疗;④尽可能单一用药,如疗效不佳可考虑转换治疗、增效治疗或联合治疗,但需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⑤治疗前知情告知;⑥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⑦可联合心理治疗增加疗效;⑧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他躯体疾病、物质依赖、焦虑障碍等。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中度以上抑郁发作的主要治疗措施。目前临床上一线的抗抑郁药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代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代表药物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代表药物米氮平)等。传统的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由于不良反应较大,应用明显减少。 4.心理治疗 对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抑郁发作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需合并心理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治疗、婚姻和家庭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 27.物理治疗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物理治疗手段——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主要适用于轻中度的抑郁发作。,通常需要和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偏执型人格障碍进行鉴别。,无,首先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头颅CT等检查,排除器质性可能。其次,确定患者为心理因素,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不同的心理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