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创建于1980年,是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坚持“根植老区为人民,医者患者一家人”的服务宗旨,塑造医院品牌,打造桂滇黔交界区高水准的医疗、教学、科研中心,成为面向东盟、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大型现代化医院。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一院两区三分院”的集团化发展新格局。目前,全院设置病床位3500张,职工近400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471人,博/硕士52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二级教授7人,广西知名专家60人、广西卓越学者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85人。全院设有35个行政职能科室、95个临床医技科室、16个教研室和1个临床实践能力培训中心,其中建有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一级学科1个(临床医学)、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学科1个(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2个(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中医康复学)、广西一流(培育)学科1个(临床医学)、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2个、广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广西肝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西重点学科4个(内科学、外科学、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广西临床重点专科22个(儿科、肾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麻醉科、产科、感染性疾病科、内分泌科、骨外科、血液内科、检验科、普通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风湿免疫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创伤外科、老年病学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病理科)、广西医药卫生重点学科9个(神经病学、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普通外科、骨科、生殖医学科、肿瘤内科)、广西妇幼健康重点学科2个(儿内科、新生儿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三级实验室各1个、广西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生物医用材料工程中心、广西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基础研究与转化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桂西高发病防治研究实验室、急重症分子免疫研究实验室)。医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医院文化建设创新奖”、“全国卫生系统最具特色科室文化建设奖”、“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示范医院”、2019年度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医院、“2016年医疗扶贫贡献奖”、“全国2014年最受患者好评医院”、“广西继续医学教育先进单位”、“全区卫生系统行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状一等奖”、“家文化建设医院文化载体建设富有特色的典型”等诸多荣誉称号。医院拥有德国西门子256层螺旋CT、美国GE公司SilentMRI静音3.0T磁共振、大型C臂(数字化X射线血管造影系统)、1.5T超导型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德国西门子PET/CT(SienensBiographmCT)、SPECT/CT诊断系统,国际顶级德国鹰视酷眼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大型高压氧舱等尖端医疗和科研设备。率先在桂西地区开展心脏冠脉搭桥手术、脊柱侧弯矫正术、断指再植术、阴茎离断14小时成活再植术、舌再造术等各种国内外高难度手术,在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急危重症及疑难疾病等方面的诊治逐步形成特色优势,在桂滇黔三省交界区属于领先地位。并先后与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全方位提高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医院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和临床教学工作,是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全科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中医学、检验医学及康复治疗等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基地,同时还是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全科医学培训基地。2013年获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开始自主招硕士研究生,2015年开始自主招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并先后与广西医科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硕士,2019年获批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2019年获批为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立项建设单位。近5年来,我院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1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8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74项,获科研经费2802万元;获科技成果奖29项,其中省部级奖1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2019年-2023年在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研究论文320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86篇,核心期刊论文近667篇。医院一向重视科学管理,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注重医院内涵建设,先后在总院区兴建外科综合大楼、改扩建整体装修内科大楼和门诊大楼,在百东院区建设交通便利、流程便捷、环境优雅、设备先进的全新医疗服务院区,使医院成为桂、滇、黔三省交界区规模大、功能全、环境佳的医疗场所,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满意的医疗服务。2022年7月1日腹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又称主动脉分叉闭塞综合征或末端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渐进性主动脉末端部分血栓形成综合征、终末主动脉髂动脉闭锁综合征、慢性腹主动脉髂动脉阻塞、孤立性腹主动脉髂动脉病。1940年Leriche描述了主动脉分叉处硬化性阻塞引起的下肢缺血综合征,故也称之为Leriche综合征。,本病可能由于动脉硬化、动脉瘤、创伤、肿瘤或异物损害壁而形成血栓,主动脉缓慢闭塞,可能有机会建立侧支循环,一般只引起下肢动脉血运不良。,血管,1、药物治疗 针对跛行症状可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西洛他唑、前列腺素等改善症状。 2、外科手术治疗 主髂动脉内膜剥脱术、主髂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腋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等。 3、血管腔内治疗 介入技术的不断进展,腔内治疗已成为治疗腹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的主要趋势。,腹主动脉闭塞,减少肥肉、油炸食品、零食的摄入,1、多普勒超声 有助于确定主髂动脉病变,往往需要禁食。 2、阶段动脉压 有助于确定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确定闭塞病变的部位。 3、CT血管造影(CTA)及核磁血管造影(MRA) 可作为确定诊断的依据,各有利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检查。 4、动脉血管造影 5、其他检查 (1)内皮素-1检测内皮素-1(ET-1)是惟一由血管内皮合成和分泌的内素,ET-1有强烈的缩血管生物活性和刺激内皮细胞释放t-PA的功能,在人群分布中,老年人ET-1的血浆水平较人群为高可能是老年人易患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 (2)凝血酶调节蛋白增高凝血酶调节蛋白或称血栓调节素是一种作为凝血酶之受体,存在于内皮细胞表面的单链抗凝糖蛋白,TM与凝血酶在内皮细胞表面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特异性地使蛋白C转变为活化蛋白C(APC),TM是反映内皮细胞受损的敏感的特异分子标志物之一,血浆或内皮细胞表面TM增高,表明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 (3)血小板检查包括血小板黏附,聚集性增高;血浆中血小板释放物含量增高,特别是α颗粒中特异蛋白质β血栓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增高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增高,血浆中α血小板致密颗粒的释放物5-羟色胺含量增高而血小板内浓度下降;血浆TXA2的代谢产物TXB2增高和(或)前列环素化时产物(6-酮-PGF1α)减低;都反应血小板被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