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建院于1983年10月20日,曾为“武汉铁路中心医院”。1996年9月,通过评审,正式跨入卫生部命名的三级甲等医院行列。2004年11月25日,医院由武汉铁路局正式移交武汉科技大学管理,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同时成为“武汉科技大学临床学院”。2008年8月27日省卫生厅同意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以下简称“天佑医院”)。历经39年,医院发展成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学直属附院。医院毗邻武昌火车站东广场,占地面积80多亩,医疗用房90000多平方米,设有41个临床、医技科室,1个分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编制床位1000张,目前开放800张。医院现有职工1200多人,高级职称240多人,硕士、博士学历170多人,在国家、省、市各类专业委员会任委员以上职务的有150多人。医院注重临床与科研、教学并重的发展战略,专科门类齐全;各类诊疗设备先进、完备;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立足重点专科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专科,在临床和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建有高规格的临床科研平台--天佑转化医学中心和专(兼)职的科研团队;拥有功能齐备的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体系和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拥有教育部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20年,医院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同济天佑医院全体干部职工舍生忘死,英勇奋战,被盛赞为“体现了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同时,被各大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医院共有1人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3人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1人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4人被评为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1人被评为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1人被评为武汉杰出护理管理者,2人被评为武昌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医院还获得湖北省和武昌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2022年1月5日,医院新建综合大楼顺利封顶,是一座集门诊、急诊、住院、医技、科研、教学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大楼。新建综合楼兼顾“平战结合”,设置一整层“可转换”床位,并配备隔离抢救室、隔离病房等,可实现传染病全过程独立救治。新大楼集智能化、自动化、节能化为一体,配备楼宇自动系统、杂交手术室、物联网等先进系统。医院拥有3.0T磁共振、超高端CT、3D腹腔镜、血管造影机、乳腺机、四维/三维彩超等先进诊疗手术设备,并且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即将投入使用,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与同济携手的天佑医院将继续秉承“大医精诚、天佑健康”的理念,为广大群众提供有力的医疗技术和贴心的服务,营造“大健康”的良好医疗环境,为全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新的力量。2019年1月25日,武汉科技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正式签订了《武汉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医联体共建协议》。专科帮扶全覆盖,每天都有同济专家来院坐诊、查房、手术,开展了近百项新技术新业务,填补了多项空白。通过同济医院持续全方位帮扶,医院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各项业务指标显著提高,朝着医教研全方位发展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稳步迈进。“同济天佑医院医联体”将助力天佑医院提高综合实力,为创建区域性医学中心,建设健康湖北作出更大贡献。结肠肝曲肿瘤也属于结肠的肿瘤,如果肿瘤发现比较早,分期较早,有治愈的希望。而如果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分期较晚,则治愈的希望很低,但患者还是要积极治疗,尽可能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为避免出现此类情况,需要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后尽早治疗。,大肠癌的具体病因尚未明确。目前认为,大肠癌是环境、饮食习惯、遗传等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结肠,大肠癌侵犯范围不同,治疗原则也相应不同: 原位癌可在内镜下治疗,效果较好,可达到根治的效果。 早期大肠癌,外科手术治疗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部分也可采用内镜治疗达到根治。 中晚期大肠癌,多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即术后辅助应用化疗及靶向治疗、放疗等方法。 对于不能做手术的中晚期大肠癌患者,可采用根据病情选用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以改善患者生存。 复发或者伴远处转移性大肠癌的患者,可以采取化疗或者靶向治疗,部分患者也可采用手术来延长患者的生存,尤其是结肠癌患者。 复发或者转移的直肠癌,则以放化疗或靶向治疗为主,一般不做手术,右侧结肠癌需要注意和肠阿米巴病、肠结核、血吸虫病、阑尾病变、克罗恩病相鉴别;左侧结肠癌及直肠癌需要与直肠结肠息肉、痔疮等鉴别,避免高脂肪饮食,直肠指检、内镜检查、大便隐血试验、肿瘤标志物检查、免疫组化及基因监测、气钡双重对比造影(钡餐X线)、CT、MRI、PET-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