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坐落在著名侨乡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星河路2号,创建于1952年,是一家集医疗、保健、康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江门市儿童医院、江门市妇幼保健院互联网医院、江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3年搬迁到新院至今,医院业务用房面积从3600㎡增加至2.4万㎡,病床从2013年的198张床位增至2022年的350张。2022年全年门诊85万人次、住院2.2万人次,分娩7000余人次。2021年,我院儿童健康大楼正式动工,总投资6亿元,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的大楼,将在202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预计新增床位数350张,提供日均门急诊量约2300人次,将对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完善医疗保健设施配套、优化医疗卫生环境及科研环境将起到重要作用。截止至2022年12月31日,全院共有员工885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75人,占全院人数87.57%;执业医师267人,占卫生专业技术人数34.45%;执业护士346人,占卫生专业技术人数44.64%。卫生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173人、占比22.32%,中级职称241人、占比31.09%,初级职称339人、占比43.74%,未取得职称22人;全院人员学历中博士6人,硕士50人,本科646人,大专153人,中专及以下30人。医院是全国第四家、全省第一家创建妇幼保健学科体系示范单位,先后获得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五级评价、全国爱婴医院、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单位、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全国“妇孺国医堂标准化建设”单位、广东省“百佳文明医院”、广东省省妇幼保健先进集体、广东省健康促进示范单位、全省公立医院党建“四有”工程示范单位、全省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省级五四红旗团委、江门市精神文明标兵单位,江门市卫生信息化试点示范医院等荣誉称号。2022年荣获国家三级保健院机构绩效考核A+等级;2021年度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广东省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成绩排名第八。医院是广东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药学院、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教学实习基地,暨南大学医学研究生培养基地、暨南大学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医院以儿童保健部、孕产保健部、妇女保健部三大部中心化模式运作,高精尖设备齐全,注重专科内涵发展。我院有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6个市级重点专科、3个省级特色专科以及一批优质特色项目。其中小儿外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产科、儿童保健科是江门市“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的重点科室,产科同时是江门市产科质量控制中心,产科的产前控制中心获评全国优秀产控中心。儿科常年开展危重症转运、监护及救治,开展纤维支气管镜、无痛胃镜检查及治疗,新生儿科是江门市新生儿急危重症救治中心。产科为江门市急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医学遗传中心为江门市医学遗传中心、出生缺陷综合干预中心、地贫诊断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可进行包括高通量测序在内的各种基因检测。生殖医学中心可以开展第一和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高危妊娠管理、产前诊断、孕妇学校、妇女保健、妇科内分泌、中医妇科、乳腺疑难杂症、小儿康复、儿童运动体质监测、儿童生长发育等专科门诊广受欢迎。爱铸善业,心系妇儿。医院以“争创国内一流的区域妇儿医疗保健中心”为目标,持续推进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学科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区域妇儿医疗保健高地,推动侨乡妇女儿童健康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新成绩,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立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溶血性贫血(hemolyticanemia)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骨髓有6~8倍的红系造血代偿潜力。如红细胞破坏速率在骨髓的代偿范围内,则虽有溶血,但不出现贫血,称为溶血性疾患,或溶血性状态。正常红细胞的寿命约120天,只有在红细胞的寿命缩短至15~20天时才会发生贫血。,溶血性贫血的根本原因是红细胞寿命缩短。造成红细胞破坏加速的原因可概括分为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和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前者多为遗传性溶血,后者引起获得性溶血。,血液,溶血性贫血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其治疗应因病因而异。正确的病因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下列是对某些溶血性贫血的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 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如有病因可寻,去除病因后可望治愈。药物诱发的溶血性贫血停用药物后,病情可能很快恢复。感染所致溶血性贫血在控制感染后,溶血即可终止。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应避免食用蚕豆或服用氧化性药物;冷凝集综合征应注意防寒保暖;药物所致溶贫应立即停药;怀疑有溶血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再进一步查明原因;感染亦可引起溶血或加重原有的溶血性缺陷,应注意防治 2.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 主要用于某些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糖皮质激素对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也可应用于PNH有较好的疗效。环孢素和环磷酰胺对某些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或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少数免疫性溶贫有效。 3.输血或成分输血 输血可迅速改善贫血症状,但输血在某些溶血性贫血可造成严重的反应,故其指征应从严掌握。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输血后可能引起急性溶血发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高浓度自身抗体者可造成配型困难。此外,输血后且可能加重溶血。因此,溶血性贫血的输血应视为支持或挽救生命的措施。必要时采用红细胞悬液或洗涤红细胞。 4.脾切除 适用于红细胞破坏主要发生在脾脏的溶血性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绝对适应证)、对糖皮质激素反应不良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需要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者及某些血红蛋白病(丙酮酸酶缺乏及海洋性贫血),切脾后虽不能治愈疾病,但可不同程度地减轻红细胞的破坏,缓解病情。 5.其他治疗 严重的急性血管内溶血可造成急性肾衰竭、休克及电解质紊乱等致命并发症,应予积极处理。某些慢性溶血性贫血叶酸消耗增加,宜适当补充叶酸。慢性血管内溶血增加铁丢失,证实缺铁后可用铁剂治疗。长期依赖输血的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可造成血色病,可采用铁螯合剂驱铁治疗。,贫血伴有骨髓红系造血旺盛和网织红细胞增生或贫血伴有黄疸的疾病可与溶血性贫血混淆,无,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传统上可分为三类: 1.红细胞破坏增加 检查是否存在血红蛋白血症、高胆红素血症(间接胆红素)、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尿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尿、含铁血黄素尿、尿胆原排出增多;粪便检查有粪胆原排出增多。 2.红系造血代偿性增生 检查是否存在网织红细胞增多,一般在5%以上,有时可达50%;周围血液中出现幼红细胞,主要为晚幼红,有时可出现晚幼粒骨髓幼红细胞增生,骨髓内幼红细胞比例明显增加,主要为中、晚幼红,形态正常。 3.各种溶血性贫血的特殊检查 如红细胞形态是否改变(球形、椭圆形、口形、棘形、靶形、碎裂形、镰形)、吞噬红细胞现象及自身凝集现象、海因(Heinz)小体、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寿命检查,用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