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建于1919年,是浙江省首批通过三甲评审的四家综合性医院之一,医疗服务辐射浙南闽北赣东近3000万人口。医院位列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综合)第59位,25个学科入围全国学科科技影响力百强,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全国第24位。2021年获批浙江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依托医院。医院现有在岗职工6587人,其中高级职称829人、硕士生导师318人、博士生导师47人。拥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各类人才近500人次。医院南白象和公园路两个院区占地总面积530余亩,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核定床位3380张。南白象院区二期——“温州生命健康医学研究创新中心”项目(第一阶段)于2023年5月28日顺利结顶,将打造区域生命健康产业新高地。医院学科设置齐全,整体综合实力突出。普通外科学、创面修复医学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急危重症救治、心血管介入、造血干细胞移植、神经外科、生殖医学、呼吸系统疾病诊治、急诊医学等多个领域在国内颇具影响力。2022年门急诊量563.6万人次,出院病人23.44万人次,开展手术11.64万台次。医院与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实行院校合一、一体化运作管理机制,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留学生、毕业后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医院现有在校本科生3032人、研究生1279人(含留学生55人)、在培学员1140人。近5年获各类科技奖项48项,其中获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3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18-2022年获国自然、国社科等国家级课题11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1项、重大项目1项;近5年发表SCI论文2988篇,平均影响因子4.089,其中10分以上95篇,最高69.504。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等36个,是浙江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单位,建有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7个,2个专业入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成员单位。医院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先后托管文成县人民医院、永嘉县中医医院、玉环县人民医院、龙港市人民医院、衢州市人民医院等,与贵州省荔波县人民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开展了多项慈善救助项目,在抗震救灾、抗台抢险、传染病防控等重大公共事件中和援外、援疆、援川、援黔、援青的任务执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通报表彰,并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殊荣。医院信息化建设走在国内医院前列,获亚洲医院管理奖金奖。服务流程优化模式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集中报道。医院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杰出青年文明号、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十大医学人文品牌医院等荣誉称号。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起源于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腺体,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不同,可分为非小细胞癌和小细胞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主要包括两个亚型,腺癌和鳞癌。 肺癌无传染性,但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和遗传易感性。,肺癌的病因至今未完全明确,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吸烟、职业暴露、空气污染、电离辐射、饮食、遗传、肺部病史等。,右肺,肺癌的治疗应明确其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对患者整体状态进行全面评估,选择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以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其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小细胞肺癌较早发生转移,主要依赖化疗或放疗;非小细胞肺癌常为局限性病变,多进行外科手术,联合放化疗。,典型的肺癌容易识别,但有时容易与以下疾病混淆。,患者:不吸烟,及早戒烟,减少接触烟尘、车尾气等刺激性有害气体; 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患者鼓励多做吸呼气锻炼以利于术后患肺复张; 掌握服药注意事项,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 定期复诊,如出现咳嗽、胸痛加重、大咯血情况时及时就医。 注意患者情绪,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 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清新,多通风换气; 戒烟或不抽烟,减少患者被动吸烟的几率; 当患者发烧时,温热毛巾敷额头,物理降温;温度高于38.5摄氏度时在医生指导下给予患者退烧药,并嘱咐患者漱口、勤换衣物。 多休息,适当活动,如慢走、太极拳、气功、呼吸操等,避免到人多拥挤处; 改变个人不良生活嗜好,戒烟,同时避免被动吸烟; 调整饮食习惯,多吃瓜果蔬菜以及瘦肉、鱼、鸡蛋等高蛋白。,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病理学检查,基因检查,实验室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