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北京针灸医院是一所以中医中药治疗为医疗工作主体,全面承担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社区保健和康复任务的,有着60余年深厚文化底蕴的三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护国寺中医医院是北京市最早的公立中医医疗机构。早在六十年代,就作为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学、实习医院,1994年正式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996年被评为全国示范中医医院,1999年通过国家教学基地验收,同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该院连续五年被评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西城区文明示范窗口单位。2002年通过国家ISO质量认证中心“ISO9001:2000”质量管理的考核验收。2005年,在西城区政府的指导下,以传统的中医中药诊疗为主的护国寺中医医院和以“女儿式服务”著称的厂桥医院强强联合,实现资源的成功整合。2007年被批准为北京市第一家针灸医院—“北京市针灸医院”。2008年6月,我院骨伤科“宫廷正骨”录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医院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的评审验收。医院现处于一院三址状态,占地面积7519平方米,建筑面积21041平方米。目前开放床位365张,在岗职工599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367人,其中博士8人,硕士83人,医务人员高级职称77人,中级职称179人。2018年病床使用率86.7%,年门急诊量498028人次,出院病人5254人次。“女儿式”服务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深受患者的信赖,患者满意度超过98%以上,两个效益同步增长。医院开设有内、外、针灸、肿瘤、骨科8个病区;门诊设有内、外、针、骨、妇、儿、皮、眼、五官、口腔、急诊及放射、CT、检验、心电、超声、心脑功能捡查、手术室、中西药房、中西药制剂等科室20余个;有普通门诊、专家门诊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许彭龄教授等众多专家定期应诊。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北京针灸医院医院大抓重点专科建设,注重名科、名医的打造。目前,我院有国家级重点专科两个:针灸科及骨伤科,北京市级重点专科五个:中医针灸,中医骨伤,中医老年病,中医肿瘤,中风专病。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针灸科、骨伤科。西城区重点专科针灸科、骨伤科、中医内科。我院共有各级各类室站11个,其中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1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2个,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名家研究室1个,名医传承工作站2个,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5个。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医院充分体现中医医院特色,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医院通过两次三年战略目标的调整,将发展中医特色优势提到了重要的地位,确定了发展名医、名科、名院的“三名”战略,全面打造护国寺中医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医院实施了人才发展战略,开展了全员战略目标培训,体现了现代医院人才战略是根本的原则;医院健全了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现代化医院管理模式,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和文化精神的中医药品牌。亚急性肝衰竭是指急性肝损害或慢性肝损害急性发作,并在发病2~26周内出现的肝衰竭综合征。,1.肝炎病毒,如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病毒。在中国,引起肝衰竭的主要病因是乙型肝炎病毒。 2.其他病毒,如巨细胞病毒、肠道病毒、EB病毒。 3.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如异烟肼、利福平、抗代谢药、化疗药物、乙醇等。在欧美国家,药物是引起亚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 4.严重或持续感染,如败血症、血吸虫病等。 5.自身免疫性肝病。 6.其他,如休克、充血性肝衰竭、创伤等。6周,肝,1.治疗原则 (1)识别并去除肝衰竭的病因。 (2)改善内环境和提供器官功能支持,为肝脏再生提供条件。 (3)积极防治并发症。 (4)及时进行肝移植,提高手术成功率。 2.内科治疗 (1)一般支持治疗:卧床休息,加强病情监护,予以高糖、低脂、适量蛋白饮食,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2)病因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的肝衰竭患者,应尽早使用核苷(酸)类药物,如拉米夫定、替比夫定等。对药物性肝衰竭患者,应先停用可能导致肝损害的药物,再给予相应治疗。 (3)免疫调节:可用胸腺素等免疫调节剂,以调节免疫功能,减少感染等并发症。 (4)其他: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减少肠道细菌移位或内毒素血症等。 3.人工肝支持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或联合使用,包括血浆置换、血液透析、持续性血液净化等。 4.肝移植 适用于经内科和人工肝治疗效果欠佳者。 5.并发症防治 亚急性肝衰竭的并发症有肝性脑病、颅内高压、感染等。 (1)肝性脑病:应去除诱因,如感染、出血等;适度限制蛋白质摄入;服用乳果糖等酸化肠道,减少肠源性毒素吸收;使用支链氨基酸纠正氨基酸失衡。 (2)颅内压增高:应用高渗性脱水剂。 (3)合并感染:先联合应用抗生素,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给予新鲜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和纤维蛋白原等,血小板减少显著者可输注血小板并给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1)急性肝衰竭:①急性起病,2周内出现Ⅱ期及以上肝性脑病;②极度乏力,有明显厌食、腹胀、恶心、呕吐;③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④出血倾向明显,PTA≤40%或INR≥1.5,且排除其他原因的出血;⑤肝进行性缩小。与亚急性肝衰竭的主要鉴别是发病特点不同,后者多于起病2~26周内出现肝衰竭综合征,伴或不伴有肝性脑病。 (2)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短期内发生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失代偿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极度乏力,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有失代偿性腹水,可伴有肝性脑病。血清总胆红素超出正常值上限10倍或每天上升≥17.1μmol/L,PTA≤40%或INR≥1.5,且排除其他原因的出血。,禁忌喝酒、吃辛辣食物,1.体格检查 伴有肝性脑病的患者,可有神经活动迟钝、嗜睡、躁动、扑翼样震颤等表现,严重者可表现为神志模糊甚至昏迷。 2.实验室检查 (1)血清总胆红素超出正常值上限10倍或每天上升≥17.1μmol/L。 (2)PTA≤40%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 3.组织病理学检查 (1)急性期(发病约2周):表现为肝脏亚大块坏死或桥接坏死,坏死局部改变与急性重型肝炎一致,可见坏死区肝血窦扩张,内含红细胞。 (2)进展期(发病4周后):肝组织内同时存在新旧坏死灶,较陈旧的坏死区网状纤维塌陷或有少量胶原纤维沉积。坏死范围大者,肝组织内形成宽窄不一的纤维性间隔,部分或全部分割残存肝细胞,后者呈不同程度增生或形成结节状团块。新生或残留肝细胞团周缘带可见细、小胆管增生,腔内有胆汁淤积,管周伴中性粒细胞浸润。再生结节形成和肝内明显胆汁淤积是亚急性肝衰竭的突出特点,同时可见强烈的再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