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河南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河南省肺科医院,河南省结核病医院非器质性睡眠障碍专家

简介:

河南省胸科医院(郑州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干部保健为一体,以治疗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为特色的省属三级医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省级文明单位。是国家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DQI)河南分中心、国家标准化心衰中心、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国家药物临床实验机构,国家级结核病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河南省大血管疾病诊疗中心,河南省纵隔镜诊疗中心,河南省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诊疗工程技术中心,河南省结核病临床治疗中心,河南省结核病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中国地/县域医院肿瘤微创技术推广项目河南省基地,省直干部保健基地,国家海事局指定的郑州市唯一一家海船船员体检医院。医院始建于1978年,前身是河南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1989年成立河南省结核病医院,1993年更名为“河南省肺科医院”,1995年更名为“河南省胸科医院”,2021年纳入郑州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系列,2022年,原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第二门诊部并入胸科医院,形成“一院三区”发展的新格局。目前,医院除本部外,有南院区和西院区两个分院。医院南院区依托院本部的专科优势,打造“小综合、大专科”特色医院,建成以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康复科、综合内科、综合外科为主,含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妇科、体检等诊疗科目的综合性院区,开展心血管介入、神经内科介入、内镜诊疗等诊疗项目,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西院区依托院本部心肺疾病专科优势,建成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综合内科为主,专科特色明显、诊疗能力突出的呼吸病医院。另外,医院开设有7个保健室和3个医务室,承担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及省直机关干部职工和辖区居民的医疗保健任务。同时,下辖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两个校医室,为周边近10万居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医院人才梯队完善,科室设置齐全。编制床位2500张、开放床位1678张,开设临床科室66个、医技科室13个,拥有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结核内科、肿瘤内科、内分泌与老年病科、全科医学科、乳腺科、骨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普外科、消化内科、口腔科等临床科室。其中国家级临床重点学科1个(心内专业),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9个(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结核内科、实验诊断学、医学影像学、重症医学、麻醉学),重点培育学科1个(医学检验科)。现有职工1978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317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513余人,卫生技术人员1712人,医师610人,护理93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1人在职,2人返聘,1人退休),学术带头人7人(6人在职,1人返聘)。医院专科特色突出,技术实力雄厚。心血管外科有11个病区,1个CSICU,年开展心脏外科手术3500多例,常规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大血管等各种复杂、重症心血管外科治疗,多项技术填补省内或国内空白,手术种类、数量及成功率居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大血管外科已成为全省最大、全国较大的大血管诊疗中心。心血管内科有10个病区、1个CCU,年介入手术10000余例,常规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左心耳封堵术、无线射频消融术(绿色电生理)、三维标测下室上速、房扑房速、房颤射频消融术、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及腔内和全皮下ICD植入术、起搏器植入术、冠状动脉病变支架及药物球囊植入、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高危冠脉病变患者介入治疗(CHIP)、主动脉病变覆膜支架置入、腔静脉滤器植入、房间隔造瘘、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等,手术数量和质量居国内领先水平。胸外科有5个病区,手术范围涵盖肺、食管、纵隔等所有亚专科,年开展手术2000多例,其中三、四级手术比例达80%以上,为河南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会长单位。不经胸腔的纵隔镜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同期冠脉搭桥术+胸部肿瘤切除术、巨大纵隔肿瘤切除术、复杂脓胸廓清术等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呼吸科有5个病区,1个RICU,拥有呼吸内镜中心和肺功能室。常规开展同期双肺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和肺泡蛋白沉积症、经纤支镜介入治疗气道疾病、胸腔镜治疗胸膜疾病、ECMO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等先进技术,在菌阴肺结核和肺小结节鉴别诊断等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并承担多项国际合作科研课题。结核科有6个病区,在复杂、重症、耐多药等疑难结核病诊治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在治疗结核病合并糖尿病并发症、心衰等危重症方面不断有新的技术突破。参与完成国际科技合作专项《中美合作结核病诊断与治疗新技术的研究》项目,填补我省空白,获批河南省结核病国际联合实验室。此外,肿瘤内科、康复医学科、乳腺、甲状腺、普外科、骨科、内分泌科与老年病科等学科,独具诊疗特色,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均居省内先进水平。医院科研教学发展迅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承担防微小RNA29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等多项国际合作课题,联合成立河南省生物医学研究院,合作建立省肺纤维化生物学国际联合实验室、省肺纤维化过程与防控杰出外籍科学家工作室等;结核内科承担中美结核病项目。近年来,共开展中美合作项目6项,科技部国际合作1项,省部级项目20项,地厅级项目137项。荣获省部级及地厅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医院诊疗设备先进。拥有上海联影PET-CT、3.0T磁共振成像系统、西门子双源CT、飞利浦64排CT、西门子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DSA)、强生三维电生理导航系统、巴德多导电生理记录仪、飞利浦高档彩色超声诊断系统、GE高档彩色超声诊断系统、奥林巴斯超声内镜系统、贝克曼库尔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罗氏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索林人工心肺机系统、索林ECMO系统、迈柯维麻醉机、德尔格麻醉机、德国史托斯胸腔镜系统、迈柯维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德尔格呼吸机等先进医疗设备。医院急危重症救治水平走在全省前列。设有多个介入手术室、百级层流手术室和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SICU)、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病房(CCU)、综合重症监护病房(GICU)、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和按照国际标准成立的胸痛急救中心。作为河南省胸痛急救网的重要成员,建立了覆盖全省的胸痛急救网络,为全省的急性心梗、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衰患者开辟了绿色通道,实现了急诊转运、急诊救治、急诊入院手术的联合联动,显著提高对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能力,充分体现医院在胸科疑难危重症领域的专科实力。医院CMI(综合技术难度系数)、RW值(病种难度系数占比)连续多年在全省医疗机构中处领先地位。医院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公益性本质。依托医院专科优势,与政府部门、慈善基金会、公益机构及爱心企业紧密合作,开展了各类慈善救助活动:爱佑慈善基金会“爱佑童心”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国家能源爱心行动”项目、省财政厅“彩票公益基金补助社会公益项目”、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天使阳光”项目、河南省慈善总会“心脏病患者医疗救助项目”“水滴大病救治项目”及网络个人筹款项目——水滴筹、轻松筹等。积极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近年来,已救助困难家庭先心病及结核病患者18000余人次,总救助金额达1亿3000多万元。医院的迅速发展、综合实力的增强也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认可。先后荣获省卫生系统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对外合作交流先进集体、改善医疗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工作先进单位、患者满意度提升工程先进单位、卫生系统维稳安保工作先进单位、健康扶贫帮扶定点先进单位、群众满意医院、中原十大慈善公益医院、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河南省胸科医院全体职工秉承“厚德、仁术、和谐、敬业”的院训,遵循“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保障,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理念,以“建成国内最好的胸科医院”为愿景,发扬“吃苦耐劳、务实重干、不屈不挠、谦虚谨慎”的胸科精神,始终把“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护佑健康、奉献社会”作为服务宗旨,将以一流的技术、科学的管理、贴心的服务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努力为人民健康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做出新的贡献。睡眠障碍是一种患病率高、机制复杂的睡眠疾病。概念范围涉及较广,既包含睡眠时间异常、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慢性失眠等疾病症状,也包含睡眠中出现的异常行为。,研究证实,基因掌控哺乳动物的睡眠,并影响脑内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变化。与遗传、基因密切相关的睡眠障碍疾病主要包括Smith-Magenis综合征、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FFI)、发作性睡病(NRL)和家族性睡眠期提前综合征(FASPS)等。 瘙痒、疼痛、疲劳或兴奋等,可能会引起睡眠障碍。 酒精、咖啡、茶叶、甲状腺素、可卡因、皮质激素和抗帕金森病药物对睡眠有干扰作用。一些药物的撤药反应可引起失眠。 躯体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瘙痒、疼痛等,可能导致睡眠障碍。,脑,苯二氮䓬类 这类药物应用广泛,但有一定依赖性,有一定的抑制呼吸作用,对于有严重躯体疾病者慎用。 有胎儿致畸作用,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突然停药可能发生撤药症状(如病情恶化、失眠、呕吐等),应逐渐减量。 严重的精神抑郁患者用药可能使病情加重,甚至产生自杀倾向,应采取预防措施。 第三代镇静催眠药 近些年来,临床上逐渐提倡选用第三代镇静催眠药。该类药物具有成瘾性小,不抑制呼吸,半衰期短的优势。 对于一些伴有情绪不良的患者,也可选用小剂量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如曲唑酮、米氮平等。 应用催眠药可暂时性缓解睡眠障碍,但长期应用可导致依赖、作用丧失和药源性失眠。对于存在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用药可增加发作次数、时间及严重性。 用药提醒:精神类药品为处方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按医嘱使用。用药期间不要从事驾驶、操作危险机械或精密仪器,以免对自己及他人造成身体伤害。,抑郁症 一般的抑郁症患者常伴有失眠等睡眠问题,常表现为整夜不能深睡且有多次觉醒、早醒,夜间烦躁,白天感疲乏、淡漠。 抑郁症患者的情绪症状更为明显、突出,睡眠障碍患者通常无严重的抑郁情绪。 焦虑症 焦虑症患者的特点为入睡困难,躺在床上担忧问题。睡眠多为间断性,常伴有不愉快的梦境体验,可有夜惊或梦魇。 焦虑症患者的情绪症状更为明显、突出,睡眠障碍患者通常无严重的焦虑情绪。 精神分裂症 急性发作期常有失眠及频繁惊醒,精神检查有错觉、幻觉、思维异常等精神症状。 睡眠障碍患者不存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继发性失眠 躯体疾病所致发热、疼痛、心肺功能不全等症状,或药物等可引起失眠。失眠常发生于躯体疾病之后,并与躯体疾病症状的出现或服用药物在时间上有联系,随着症状的好转或停用有关药物,失眠可以好转。 环境因素性失眠常有生活或工作环境的变化作为诱因。,无,医生通过主观评估方法与客观评估方法进行检查并诊断。 主观评估方法 临床症状:如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中是否有异常行为等。 诱发因素:如疾病影响、药物使用、情绪波动等。 客观评估方法 体格检查。 睡眠评估量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等)。 多导睡眠图等。,。

李艳艳 副主任医师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失眠,慢性胃炎,便秘,慢性腹泻,月经病,多囊卵巢及皮肤病如湿疹,黄褐斑,荨麻疹,皮炎的治疗。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失眠,慢性胃炎,便秘,慢性腹泻,月经病,多囊卵巢及皮肤病如湿疹,黄褐斑,荨麻疹,皮炎的治疗。
更多服务
栾加强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胸科医院钱如林院长团队,擅长肺结节的精确诊断及个体化治疗,如胸腔镜下的肺叶切除、肺段及亚段切除手术。对多发肺结节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河南省胸科医院钱如林院长团队,擅长肺结节的精确诊断及个体化治疗,如胸腔镜下的肺叶切除、肺段及亚段切除手术。对多发肺结节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更多服务
张彬彬 副主任医师

擅长胸外科疾病(肺结节、食管肿瘤、纵隔肿瘤、胸壁畸形等)的微创外科治疗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胸外科疾病(肺结节、食管肿瘤、纵隔肿瘤、胸壁畸形等)的微创外科治疗
更多服务
李峰 副主任医师

擅长先心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及大血管疾病的诊疗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先心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及大血管疾病的诊疗
更多服务
姬建胜 副主任医师

冠心病、瓣膜病、大血管、先心病等疾病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冠心病、瓣膜病、大血管、先心病等疾病
更多服务
王洪涛 副主任医师

食管及纵隔等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胸腔镜食管癌及肺癌的微创手术治疗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食管及纵隔等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胸腔镜食管癌及肺癌的微创手术治疗
更多服务
史振玉 主任医师

擅长诊治各种体表慢性溃疡、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疾病,甲状腺、乳腺、前列腺、肛门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颈椎、腰椎及骨关节疾病等。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诊治各种体表慢性溃疡、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疾病,甲状腺、乳腺、前列腺、肛门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颈椎、腰椎及骨关节疾病等。
更多服务
胡建平 主任医师

胸腔积液及肺部疑难病鉴别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的诊断及治疗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胸腔积液及肺部疑难病鉴别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的诊断及治疗
更多服务
孙芳 主任医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间质纤维等疾病的诊治及胸腔积液、肺部阴影的鉴别诊断及纤支镜介入检查治疗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间质纤维等疾病的诊治及胸腔积液、肺部阴影的鉴别诊断及纤支镜介入检查治疗
更多服务
张浩亮 副主任医师

擅长肺和食管良恶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尤其擅长胸腔镜微创手术。

好评 100%
接诊量 1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肺和食管良恶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尤其擅长胸腔镜微创手术。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孩子夜间睡眠不安,食欲不振,怀疑脾虚。患者男性1岁9个月
54
2024-09-18 17:01:02
晚上入睡困难,脑子躺下就开始反复想事情,不受控制,想了解可能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患者男性33岁
36
2024-09-18 17:01:02
长期失眠,便秘多年,寻求改善睡眠的方法。患者女性
40
2024-09-18 17:01:02
母亲患有精神心理疾病,想咨询盐酸阿米替林片是否适用于睡眠障碍。患者女性28岁
21
2024-09-18 17:01:02
一岁宝宝睡眠不安稳,拱起屁股睡觉,吃饭少。患者男性1岁2个月
7
2024-09-18 17:01:02
宝宝1周岁8个月,晚上老醒,跪睡、趴睡、顶床头,之前不爱盖被子,瞪被子。想知道能否用七星茶和龙牡壮骨颗粒?患者女性
33
2024-09-18 17:01:02
孩子睡眠不安,补充维生素D后仍不改善,询问是否可使用小儿惊风散。患者男性2岁8个月
8
2024-09-18 17:01:02
患者长期失眠,夜间易醒,白天困倦。寻求专业治疗建议。患者男性33岁
41
2024-09-18 17:01:02
17岁青少年睡眠质量差,考虑使用褪黑素改善,担心影响身高发育。患者女性
55
2024-09-18 17:01:02
宝宝睡眠不好,半岁后睡觉不好,哭闹,补充了维生素D,舌苔白,大便干燥,头顶头发少。患者女性1岁6个月
14
2024-09-18 17:01:02

科普文章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睡眠障碍
11

当孩子还在牙牙学语,说不出自己有什么感觉、有什么需要的时候,父母常扮演孩子的翻译机,有些妈妈们光听孩子的哭声,就能判断是尿布湿了、肚子饿了,还是无聊想要抱抱。连孩子想睡觉时也是,每个孩子的样貌不太一样,有些孩子会变得爱哭闹,有些孩子会变得容易「起笑」,又或者会揉眼睛,眼神呆滞。而有些孩子,越是想睡觉,看起来越是活蹦乱跳、精神充沛的样子。

一旦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如果上课该专心听讲时,却看起来活力充沛、动来动去,身上像是装了马达一般停不下来,又或者有些孩子上课常在放空神游,对老师说的话反应慢半拍,难以专注在课堂上,很容易被怀疑是ADHD(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但大家却容易忽略,有睡眠困扰的孩子,他们的行为表现和ADHD的孩子几乎一样:容易分心、坐不住,也可能伴随情绪行为或学习的问题。

心理治疗师(举手),那有哪些常见的睡眠问题可能影响孩子的专注力,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善呢?别急,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1.睡眠不足、作息不固定:根据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建议,学龄前(3-5岁)的孩子,建议一天睡眠总时数(白天小睡+晚上睡眠)要10-13小时,国小阶段(6-13岁)的孩子,建议一天睡眠总时数要9-11小时,但台湾的孩子普遍睡眠不足。我们可以用倒推法来设定孩子理想的入睡时间,例如:孩子每天早上6:40前要起床准备上小学,回推至少9小时的睡眠,他的上床时间最晚应该是晚上9:40,确保孩子的睡眠量足够。另外,睡前应避免让孩子接触3C产品,因蓝光会延后我们的生理时钟,入睡后睡眠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可以协助孩子建立一套简短、轻松的睡前仪式(如:洗澡→刷牙→看故事书→道晚安),养成规律作息。

2.睡眠呼吸相关问题(如:鼻过敏、打鼾、睡眠呼吸暂停)大家都有过感冒鼻塞而睡不好的经验,白天起床头昏脑胀、很难专心做事,而台湾过敏儿的比例高,这些孩子则是每天都面临相同的困难,半夜难好眠(如:容易醒来且难再入睡、多梦),早上叫不起床,看起来总是睡不饱的样子。我们要尽可能改善孩子的过敏问题,尝试减重(若孩子体重过重)和运动。也可至全台睡眠中心接受多导睡眠监测(PSG),了解孩子是否有睡眠呼吸暂停并接受合适的治疗,例如:在睡觉时配戴正压通气(CPAP),或找到可能造成呼吸中止的原因(如:悬壅垂过长、扁桃腺肿大…等),对症下药来改善。

3.其他常见的睡眠障碍(如:周期性肢体抽动、磨牙…等)当你观察孩子的睡眠量是够的、没有睡眠呼吸相关问题、作息也规律,但看起来总是没睡饱、精神不济的样子,可以观察看看孩子在入睡后,手脚(通常是脚)是否出现不自主的抽动,或者有磨牙的问题,当然直接做多导睡眠监测(PSG)是最快速的方法,找到可能影响睡眠质量的原因,并接受适当的治疗。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204

睡眠喊叫这种现象在临床上称为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在正常情况下睡眠做梦的时候是不会伴有肢体的活动和喊叫的。而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是指在睡眠的时候,快速动眼时期会出现跟梦境相一致的肢体的活动和喊叫,这种情况多见于中老年人,特别是伴有一些神经变性疾病的人,比如说帕金森病患者、老年痴呆患者以及多系统萎缩的患者,常常会有快速眼动期的睡眠障碍。

还有就是临床上一部分的焦虑症、抑郁症的病人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另外醉酒的人、睡觉之前玩电脑游戏或者是看了刺激性兴奋性电影的人,会导致大脑的神经过度的兴奋,也会出现睡眠中喊叫的现象。如果症状不严重,只是偶尔出现,可以暂时观察不需要处理,如果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就需要去医院的神经科做相关的检查,明确一下具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379

睡眠不仅是一种生理需要,也是一种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睡眠能力会逐渐下降,睡眠时间会逐渐缩短,睡眠质量也越来越差,从而出现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是指在合适的睡眠环境中不能进行正常的睡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维持睡眠困难、过早觉醒和睡后无恢复感,可引起躯体功能障碍或明显不适感。

1、常见的睡眠问题

俗语道:“后三十年睡不着”,进入老年期以后,时常困绕着老年人的“睡眠问题”是普遍存在的。

老年人的睡眠障碍以失眠症为主,常常出现入睡困难,睡眠过浅,多梦,易惊醒,醒后不易再睡,清晨醒来过早,而白天却昏昏沉沉,总打瞌睡等情况。这些情况几乎是老年人共同的苦衷。

存在误区,过于焦虑、担忧:有些老年人拿年轻时的睡眠状况作为标准来衡量现在的睡眠状况,往往将自己睡眠改变作为一种严重的病状而过分焦虑、担忧。

其实,老年人不必为睡眠状况的改变而忧心忡忡。这大多的改变都是必然的,老年人要以坦然的心态接受睡眠形态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变化的事实。

2、单纯靠安眠药可以改善睡眠状况:

由于过分的担忧,很多老年人总希望通过使用催眠药来解决睡眠问题,于是想方设法地吃安眠药、看医生,希望恢复原来的睡眠时间。

但由于各种镇静催眠药本身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单纯依靠药物来改善睡眠状况是不可能的,而且会因为焦虑、烦恼而更进一步降低睡眠质量。

3、认为睡眠越多越好:

人的睡眠并不是越多越好。老年人不要一味追求有较长的睡眠时间,一天睡 6 小时最好。

老年人睡眠 6 小时以后,心脏的跳动会降到基本率,新陈代谢开始缓慢,血液循环的活跃性开始降低,肌肉也变得松弛,整个身体开始丧失强健性。老年人睡眠时间越长,体能的下降就越多,身心的老化现象就越严重。因此,老年人每昼夜睡眠时间不宜超过 6 小时。

常见病因,基础病引起:以全身性的内科疾患为主,如慢性消耗性疾病、高血压、心衰、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肝肾疾病、夜间肌痉挛疼痛、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帕金森病等。

精神心理因素:如焦虑、担忧、抑郁、紧张等心理。

药物因素:兴奋剂、激素、甲状腺素、茶碱、喹诺酮类抗生素、中枢性抗高血压药等药物均可致老年人睡眠障碍。

4、睡眠能力的退化:

老年人由于退行性变,神经系统功能的适应性明显降低,对睡眠时间改变及时差的耐受性较差。脑内网状激活系统及其他区域的神经失控或与睡眠有关的神经递质改变而导致的睡眠功能减退。

失眠带来的危害

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长期失眠的老年人高血压,心梗、脑梗等病的发生比睡眠好的要高 25%。

致人体免疫力减退:睡眠时人体会产生一种称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此因子可促使白细胞增多,巨噬细胞活跃,使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从而有效预防细菌和病毒入侵。

加速衰老,缩短寿命:晚上 10 点至凌晨 2 点,是体内细胞坏死与新生最活跃的时间,此时缺乏睡眠,细胞新陈代谢就会受影响,人就会加速衰老。

加速脑细胞的死亡:晚上睡不好,大脑容易缺血缺氧,加速脑细胞的死亡,造成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引起植物神经紊乱,从而出现神经官能症;也可导致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减退,少数人甚至会出现一些痴呆症状。

导致心理障碍:长期睡眠不好,可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紧张易怒,与周围人相处不融洽,抑郁,烦闷等情绪,甚至悲观厌世。

如何预防和改善睡眠障碍?

1、首先,老年人要端正心态。勿过分焦虑和担忧。

2、尽量养成睡眠的好习惯:

(1 )每天有固定的时间运动,睡前做 2~4 小时的轻微体力劳动,如打八段锦、太极拳等,对睡眠有利。

(2 )调节好自己的睡眠时针,按时睡觉、起床。

(3 )每天下午能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欣赏一下大自然的景色。

(4 )晚饭不饮酒,睡前数小时内不喝咖啡、浓茶,应少吃点零食或,可喝杯温牛奶或喝点蜂蜜水。

(5 )应戒烟,尤其不要在睡前或失眠时吸烟,尼古丁是刺激剂,会扰乱正常睡眠。

(6 )最好每晚睡前做同样的事情。

(7 )睡前要回忆愉快的往事或编撰一个幻想的故事,在愉悦的心情中入睡。

3、可在睡前按摩安神助眠的穴位:安眠、三阴交

4、睡前听舒缓的音乐

5、平时多吃些安神宁心的药膳,如百合、莲子、红枣等。

6、帮助睡眠操:

由日本琉球大学和日本国立精神神经中心共同设计的简单体操,结合了腹式呼吸和身体伸展。

(1)活动脖颈

头向前倾,直到颈部肌肉感到有些抽紧,持续 10 秒,前后左右各做 1 次。

(2)刺激、活动肩膀肌肉

慢慢抬肩,然后突然放松,回到原来位置,如此重复 10 次。

(3)扩胸伸展

双手在背后相握,往后伸展扩胸,持续 10 秒。

(4)压手掌

双手平举在胸前,吸气、吐气时向中间施力,重复 10 次。

(5)舒展背脊

双手抓椅子的同一边,慢慢扭转上半身,持续 10 秒,反方向再做 1 次。

(6)弯曲脚趾、刺激脑部

双脚往前伸直,向上抬,脚趾向脚心方向弯曲,然后突然放松,重复 10 次。

深呼吸,放松全身,结束。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睡眠-觉醒节律障碍#慢性疼痛
196

疼痛会对睡眠产生重大影响,而睡眠不足会增加疼痛的易感性。短暂的疼痛发作,比如由于外伤或短暂的医疗问题引起的疼痛,会对白天的身体机能和警觉性造成不利影响。一夜睡眠不足后的第二天,这些症状便开始显现。

慢性疼痛会导致长时间的睡眠不足,从而导致身体、情感和行为上的并发症。例如,在风湿病学文献中,长期以来人们就注意到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睡眠中断和抑郁之间存在相关性。最近的一些研究试图阐明影响因素并制定治疗计划。

疼痛管理策略也需要特别注意睡眠质量和睡眠量。评估慢性疼痛情况下的睡眠障碍需要对主观症状和客观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如睡眠问卷和夜间多导睡眠图。

慢性疼痛引起的睡眠问题的治疗是个体化和多方面的,必须考虑到慢性疼痛的情况、特定的睡眠障碍和精神后遗症。

慢性疼痛引起的睡眠障碍

据估计,50%到 80%的慢性疼痛患者都经历过睡眠中断。例如,一项研究显示,有 53%的慢性疼痛患者符合失眠标准,而只有 3%的无痛对照组符合标准。

在疼痛的强度和它对睡眠的影响之间也存在一种潜在的剂量反应关系。

与慢性疼痛相关的常见睡眠障碍

失眠是最常见的与慢性疼痛相关的睡眠障碍。一项大型荟萃分析指出,其他睡眠中断的患病率也很高,其中最常见的 3 种是失眠(72%)、不宁腿综合征(32%)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32%)。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加起来超过了 100%,这强调了一个事实,慢性疼痛可以与一种以上的睡眠障碍同时相关。

疼痛如何影响睡眠

疼痛干扰睡眠有几种机制。疼痛是一种明显的分散注意力的疾病,会使人难以入睡,并会导致夜间醒来,尤其是在止痛药药效减退的时候。然而,疼痛也会以特定的方式干扰睡眠生理机能,而不仅仅引起意识分散。

慢性疼痛的诊断有一定的差异性,不同类型的疼痛综合征对睡眠的影响也不同。此外,慢性疼痛对睡眠的影响似乎是多方面的。对各种疼痛综合征及其对睡眠的生理影响的研究,为疼痛干扰睡眠的方式提供了一系列的见解。

例如,急性手术后疼痛对睡眠也有可量化的影响,包括在睡眠的快速眼动阶段(REM )所花费的时间明显减少。不仅在全身麻醉后,而且在局部麻醉后也能观察到这些变化。这一观察结果表明,疼痛本身(而不是全身麻醉逐渐消失)至少是造成术后疼痛相关睡眠障碍的一个因素。

纤维肌痛常与睡眠障碍有关。纤维肌痛患者有短波睡眠减少,α节律异常,在非快速眼动睡眠中出现清醒现象。白天的疲劳和非恢复性睡眠是纤维肌痛症患者的常见抱怨,这些多导睡眠图的发现与睡眠质量不足相一致,即使患者似乎已经睡了足够的时间。

神经性疼痛也与睡眠障碍有关,并且在睡眠障碍和疼痛的神经性特征之间存在很强的双向关系。

睡眠障碍在慢性、反复发作的头痛患者中很常见。常见的头痛类型,包括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通常除了疼痛外还伴有相关症状,包括睡眠障碍。

与纤维肌痛症一样,头痛相关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时间不一定会减少。相反,受慢性头痛影响的是睡眠的恢复效果,而不是每晚的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的特征也会因不同类型的头痛而有所不同。

睡眠不足与疼痛

睡眠障碍也会影响一个人对疼痛的反应。当睡眠阶段被破坏时,白天的疼痛会通过痛觉过敏过程而增加,在这一过程中,较低的疼痛刺激会导致较高的痛觉感知和较大的疼痛相关损伤。

根据对纤维肌痛症患者的研究,睡眠不足会损害正常情况下有助于控制疼痛的疼痛抑制途径。

研究还表明,睡眠不足会导致全身炎症,从而加剧疼痛。证据并没有显示睡眠不足可以单独引起疼痛;相反,睡眠不足可能会放大疼痛的感觉,而疼痛是其他潜在原因造成的。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睡眠障碍和慢性疼痛以及情绪障碍之间有很强的联系,但是很难确定谁对谁有更强的影响。

疼痛相关睡眠障碍的精神病学后果

许多精神后遗症可使疼痛引起的睡眠障碍复杂化。与睡眠障碍相关的慢性疼痛及随后的抑郁和焦虑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其他精神疾病,如妄想、幻觉或躁狂症,在疼痛引起的睡眠障碍中并不常见。

对神经性疼痛的研究表明,炎症可能与精神变化和行为改变有关。然而,专家们还不能完全确定是否还有其他的促成因素,未来关于疼痛引起的睡眠障碍导致精神障碍的病因学研究,可能会解答这些疑问。

无论确切的分子机制是什么,焦虑或抑郁的精神病诊断都可能导致患者严重的痛苦,也可能导致行为改变。这些问题必须在临床环境中得到解决,以便患者获得症状缓解和改善生活质量。

评估和治疗策略

由于疼痛和睡眠障碍之间存在双向关系,因此专家建议评估慢性疼痛患者是否存在未确诊的睡眠障碍。

评估可以包括常用的睡眠问卷,如迷你睡眠问卷 (MSQ ),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 ),Epworth 嗜睡量表。客观指标包括多导睡眠图、多期睡眠潜伏期测试(MSLT )和维持觉醒测试(MWT)。此外,抑郁和焦虑的筛查测试也是必要的。评估的关键组成部分除了诊断疼痛综合征外,还包括对疼痛后遗症的诊断。

疼痛的治疗有远超疼痛控制的效果。然而,管理疼痛相关的睡眠障碍并不仅仅基于疼痛治疗。与仅针对疼痛的干预相比,直接针对睡眠障碍的干预措施具有更好的效果。

目前,关于慢性疼痛患者睡眠障碍的最佳治疗方法的研究很少,也缺乏解决这一问题的正式指南。然而,一些专家建议为特定患者量身定制睡眠护理,针对那些慢性疼痛导致睡眠障碍的患者要进行个体化管理。一些作者甚至认为慢性疼痛是包括疼痛、睡眠障碍和抑郁在内的三联征。

对于疼痛相关的睡眠障碍,有许多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以及为需要的患者提供睡眠呼吸支持。慢性疼痛的治疗应始终考虑睡眠问题。例如,阿片类药物可能会改变睡眠结构。这种治疗方法对呼吸性睡眠障碍的患者尤其要注意,比如睡眠呼吸暂停。

考虑到慢性疼痛管理中涉及的复杂平衡,对于某些有呼吸系统副作用的患者,阿片类药物仍可能是治疗计划中的适当部分。在这些情况下,使用呼吸辅助,如在睡眠中持续气道正压(CPAP ),可能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

由于睡眠和精神问题而变得复杂的疼痛管理,其整体治疗方法需要量身定制。例如,抗抑郁药可能有助于控制疼痛和稳定情绪。抗癫痫药可以帮助控制疼痛,同时改善睡眠。但是,尽管在治疗中存在这些明显的潜在重叠,一些患者可能会从针对每种诊断的最佳治疗方法中受益。

一般来说,必须根据目标症状选择药物干预。即使是保守的治疗方法,如咨询、认知行为疗法和物理疗法,在针对特定症状时也是最有效的。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睡行症#睡眠障碍
274

良好的睡眠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但睡不好则会影响一个人全天的工作、生活,因此,睡眠障碍也被称为“24 小时疾病”。每年的 3 月 21 日是世界睡眠日,目的就是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

有些失眠与精神疾病有关

案例

有一对夫妇来就诊,妻子在就诊前至少有 1 个月的时间被失眠所困扰,吃了很多睡眠药都无济于事。继续了解,发现这位妻子的失眠困惑是每晚睡 3~4 小时就足够了,剩下的时间根本不困!白天也特别精神,有使不完的精力,特别爱做事情,脑力也异常灵活,根本不受失眠影响。而这位妻子曾被诊断过“躁狂症”,病情好了以后已经很久没吃药了。其实,这位妻子的失眠恰恰是“躁狂”复发的先兆。

临床上有将近 100 种睡眠障碍,其中失眠是最常见的一种,95%的成人都曾在人生的某些时候经历过失眠。

能够影响失眠的因素有很多

案例

比如焦虑会引起失眠,失眠也会加重焦虑。失眠与焦虑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联性,但如果个体的认知方式在其中作祟,部分长期失眠的个体就会出现焦虑的表现。

比如失眠是抑郁的表现,是抑郁的一个组成部分。典型抑郁症的失眠会有一个特点,就是早醒,至少比平时早醒一个小时,更多见的是早醒两个小时或以上。如果既焦虑又抑郁,那就会出现入睡困难又醒得早。

提醒大众,如果出现了失眠问题,一定要及时到精神科或睡眠医学门诊筛查是否有其他精神疾病,或是否出现了精神疾病复发的征兆。很多时候,解决了其他精神疾病,失眠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了。

案例

门诊有个由儿子和老伴儿陪着来的老大爷,他在睡觉的时候总是拳打脚踢,不仅伤到自己,也常常伤到身边的妻子,所以多年来妻子不敢与他同睡一张床,甚至也不睡同一间屋子。但是,早上醒来后,大爷通常不知道夜里发生了什么。其实,这位大爷就是典型的“睡打症”,属于睡眠障碍的一种。

持续的睡眠障碍可导致躯体和精神损害、社会经济损失等不良后果,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如果您有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伴随紧张不安、焦虑、烦躁情绪;鼾声如雷,醒来后感到疲倦不堪;夜间睡眠时间充足,白天仍然控制不住的打瞌睡;多梦,说梦话,睡觉时经常拳打脚踢、摔下床等等,建议您到睡眠门诊就诊。

睡眠障碍的治疗应该是一种综合性治疗,单一的靠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等其他治疗都是不可取的。因为睡眠的表现多种多样,要制定一个好的治疗方案,那么,对患者睡眠的全面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医院都开设了专门的睡眠医学中心,也配备多导睡眠监测仪、床垫式监测设备、便携式睡眠监测仪、睡眠治疗仪等多种专业设备。患者可用这些专业设备进行个性化评估,从而进行精准治疗。

案例

有个小伙子家住农村,每天晚上都会去老水井挑水,家人叫他,他也不理,眼睛直直地看着前方,来来回回几次,水缸就满了,他就回到自己的房间睡觉去了。这个小伙子的问题,通常叫“睡行症”,这是一种异态睡眠、睡眠障碍,其实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只是轻重程度和复杂程度不同而已。

出现这种睡眠障碍的人群一般没有心理异常,而且发作时间会逐渐减少,因此通常没有治疗的必要。当然如果有潜在的暴力或伤害的行为,对其他家庭成员已经构成很大影响,或者给自己白天的生活带来困扰,比如白天过度嗜睡等,治疗还是必要的。

哪些因素会诱发睡行症呢?首先是遗传。有研究显示,睡行症可呈家族性发作。和没有家族史的人相比,有睡行症家族史的人更容易发生睡行症。

除了遗传,后天的很多问题也容易诱发睡行症,比如:各种原因引起的睡眠剥夺(过度疲劳,熬夜,情绪紧张,其他疾病等)、各种刺激(膀胱充盈,噪音,光线等)。

睡行症发作中的人很难被唤醒。你如果强行去唤醒他,常常会让他出现「精神混乱,情绪失控」,甚至出现暴力行为,此时你可能会成为攻击的对象。那难道就这样不管他了吗?也不是!建议,可以轻轻地扶着他的肩膀,慢慢地把他引导回卧室。同时可以轻轻地说:你现在很安全,你现在正准备上床睡觉。如果这个方法没效,那就选择:陪他坐在一起,和他一起走,保护他,避免他作出危险的行为,一直到他自己回床睡觉为止。

如果是频繁发作,建议看睡眠专科医生。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眠障碍
23

经常有人问,有睡眠障碍怎么办?能给开点安眠药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睡眠障碍。

一、睡眠障碍可能是单纯一个疾病,也可能是精神疾病的一个症状。
表现入睡困难,上床准备 30 分钟仍不能入睡;早醒,睡眠易醒,醒后难以入睡。睡眠过多,嗜睡,睡不解乏等。失眠:每晚睡眠时间小于 6 小时。一周五天以上。

二、每个人睡眠需要不一样,时间不一样。
睡眠有节律,通常说的人体有生物钟。尽量调整作息,维持睡眠节律。

三、患有睡眠障碍,首先要做评估,目前有量表评估和睡眠监测。再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上首先认知上要做个调整,比如有个老年患者,他白天睡二小时,要求晚上一觉睡八小时,这个不太符合老年人生理。认知行为治疗循证有效。其次:药物治疗,酒石酸唑吡坦,右佐匹克隆,苯二氮卓类等等。有精神疾病的还要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9231

昨晚我失眠了,今天头昏脑胀的
“哎,一晚上就是想睡觉,但就是睡不着呀”
抖音上“灵魂拷问”:“晚上睡不着时你最想干的是什么?”
“睡不着时就想睡觉啊”。

失眠到底是怎么回事?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它是指入睡困难或者睡眠维持困难(包括早醒、容易惊醒、醒后难以入睡),所导致的睡眠质量下降和时间减少,不能满足正常生理和体能恢复的需要,从而影响其正常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诚然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过失眠的经历,有的是偶尔发生,一两天后睡眠自然地又恢复正常;有的是长期睡眠时间减少或睡眠质量下降,影响或不影响日常生活。那么怎么看失眠呢?专业的对失眠的诊断包括这些:失眠不仅仅看睡眠时间有没有与正常的同龄人一样长,还一定要包含因为失眠导致了本人生活、工作、社交都受到影响,同时个人为此感到痛苦的主观情绪体验。

那么失眠的标准有哪些呢?
入睡困难。指的是三十分钟不能入睡,每晚易醒超过两次,早醒或者是醒后三十分钟不能再入睡。
社会功能受损。白天头昏乏力、疲劳嗜睡、注意力涣散、工作能力下降。
时间标准。上述症状,每周出现三次以上,持续至少一个月。
情绪体验。失眠者常伴有焦虑、抑郁、对睡眠的恐惧等心理行为症状。

失眠可能跟这些因素有关:年龄、性格、社会经历、情绪、躯体疾病。

对于失眠的治疗,我们强调应予以综合性的治疗。
一、非药物治疗:
1)睡眠的卫生宣教。科学认识失眠,比如随着人的年龄增长,睡眠时间是逐渐下降的,老年人所需睡眠的时间呈生理性的缩短,且不影响第二天正常的生活,就不要为自己短的睡眠时间而去担心并反复要求治疗。
2)、物理治疗:经颅磁及脑直电刺激治疗为首选。
3)、心理治疗:主要有认知行为疗法、正念认知疗法。
二、药物治疗:通过呼吸睡眠监测检查,了解个人的睡眠状况,可针对性的给予药物治疗。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15

周义

一、认知

1、睡眠障碍及分类。

  • 什么是睡眠障碍,入睡时间超过 30 分钟,或者深睡眠时间短,易(早)醒。
  • 如果小于 2 周,称急性,如果超过 3 月,称慢性。

2.睡眠障碍原因:

  • 生物-心理-社会
  • 身体不适,疼痛、过敏;
  • 心理因素:焦虑、抑郁;
  • 社会因素:
    • 工作环境:夜班,生物钟被打乱;
    • 睡眠环境:噪音、温度不适宜。

3.危害:

  • 危害健康:生活质量降低,高血压等慢病、猝死。
  • 影响安全:跌倒或者发生意外事故;
  • 影响学习(工作效率):工作效率低,成绩差。

二、早期及科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必要辅助检查,睡眠量表测定、焦虑或抑郁量表测定。

鉴别诊断:

  • 1、甲状腺疾病;
  • 2、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三、治疗及管理。

  • 1.认知及行为疗法;
  • 2.根据不同病因进行治疗;
  • 3.治疗后复查。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眠障碍
41

老年睡眠疾病

1. 失眠

一周至少 3 个晚上,不少于 3 个月,在老年人中多发,可由躯体或精神疾病的共病或行为因素造成。考虑到老年人服用的镇静催眠药的副作用,首选非药物治疗。

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平均每小时 5 次以上,现在更多的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例如肥胖型高血压。因此,需要行病因治疗。除此之外,冠状动脉疾病相关的、代谢性疾病也是其原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会导致神经精神症状。治疗上可用正压通气及改变生活方式,如控制血压、减肥、禁酒、禁安眠药等。

3. 不宁腿综合征

患此病的高危因素有高龄、缺铁、社会地位低、躯体精神疾病共病、帕金森病及尿毒症。药物治疗首选多巴胺激动剂,抗惊厥药、苯二氮卓类、阿片类等易引起严重的副反应。非药物治疗可进行锻炼、睡眠卫生、咖啡量的限制等。

行为对睡眠的影响

1. 酒精

酒精会加速入睡,但增加下半夜觉醒次数,导致低氧血症,甚至导致轻度认知障碍。

2. 锻炼

白天有规律的运动可以增强睡眠,减少睡眠问题,并且提高睡眠质量。

3. 午睡

对睡眠质量影响较小。少于 30 分钟的午睡可以提高工作质量,而频繁、长时间午睡会提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4. 咖啡

咖啡会引起老年人血液粘稠,大剂量的咖啡会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时间少、睡眠质量差,还会引起睡眠呼吸紊乱。尤其对患有痴呆的老年人。

5. 尼古丁

近期,武打演员徐少强因食管癌离世,享年73岁。他的离去让影迷们感到惋惜,很多人都看过他的电影......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 也是国内第7大癌种 [1]。面对食管癌,我们如何能更早地筛查,才能早期地预防它?我们一起来了解。

高发地区人群需要注意筛查食管癌

值得让大家注意的是,食管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哪些地区食管癌高发?

高发区主要集中在太行山脉附近区域(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泰安、山东济宁、山东菏泽),以及安徽、江苏苏北、四川南充、四川盐亭、广东汕头、福建闽南等地区 [2]。注意这里的高发也是统计学数据,相对其他地区而言,并非一定会发,可以引起注意做好筛查。

另外食管癌似乎更容易找上男性,我国食管癌流行学典型特征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农村人口发病率高于城市人口。

年龄≥40岁,吸烟喝酒等别忘了筛查

对于没有明显症状的健康人群,如何做好食管癌筛查?哪些人群推荐做?根据CSCO指南,可以将需要做筛查的人群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人群,另外一类是高危人群。

  • 对于一般人群而言,如果年龄≥40岁,而且有吸烟、饮酒、进食过快、喜食高温食物、饮浓茶等不良生活习惯,需要行内镜下食管黏膜碘染色(Ⅲ级推荐)。

以下是对3类高危人群的建议 [3]

推荐等级

高危人群

筛查建议

I 级推荐

年龄≥40 岁,来自食管肿瘤高发地区,或有食管肿瘤家族史,或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喜食高温及腌制食物、口腔卫生状况不良等)为高危人群

内镜下食管黏膜碘染色;

对于具有巴雷特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高危因素患者或内镜下新发现为BE患者,内镜下每隔2cm四点位活检(至少8块活检组织)

II 级推荐

年龄≥40 岁,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失弛缓症和腐蚀性狭窄、胼胝症、肥胖)为高危人群

每 1 - 3 年进行一次内镜下食管黏膜碘染色

Ⅲ级推荐

对于筛查患者病理为重度异型增生,拒绝行内镜下治疗者

每年行内镜下食管黏膜碘染色随访

年龄≥40 岁,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既往胃切除术、萎缩性胃炎、口服双膦酸盐)为高危人群

每1 - 3年进行一次内镜下食管黏膜碘染色

 

对于巴雷特食管部分,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2版食管癌指南还做了详细的补充 [2]

若存在洛杉矶分级诊断为 B、C、D 级别的食管炎,需先规律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 8~12 周后再行内镜下诊断;若没有巴雷特食管,则可以终止内镜筛查;若病理诊断为巴雷特食管不伴有异型增生,每隔 3~5 年再次行内镜检查及病理活检;若病理诊断为巴雷特食管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则需行食管内镜下治疗或每年行内镜检查并每隔 1cm 行 4 点位活检;若病理诊断为巴雷特食管合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则需行食管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7条预防食管癌小建议

最后附上癌症预防的7条建议:

1.不要吸烟。

2.不喝酒,如果饮酒的话要适度饮用。

3.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可以让胃肠道健康提供维生素、微量元素营养物质和纤维。

4.避免食用腌制蔬菜以及加工肉类。

5.不要暴饮暴食,以防止食管反流和肥胖。

6.定期锻炼以保持健康的体重并有助于胃肠功能。

7.治疗任何幽门螺杆菌感染,特别是在胃癌高发地区。

参考文献

1.Bingfeng Han, Rongshou Zheng, Hongmei Zeng, Shaoming Wang, Kexin Sun, Ru Chen, Li Li, Wenqiang Wei, Jie He,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Volume 4, Issue 1,2024.

2.食管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3.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2024

4.Yang CS, Chen X, Tu S. Etiology and Prevention of Esophageal Cancer. Gastrointest Tumors. 2016 Sep;3(1):3-16. doi: 10.1159/000443155. Epub 2016 Feb 3. PMID: 27722152; PMCID: PMC5040887.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