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三明市第三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产后血晕病专家

简介:

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是一所集医疗、保健、预防、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技术合作医院、全国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单位、全国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建设推荐单位、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暨第六临床医学院、福建省全科医师临床培训基地。医院附设福建中医药大学三明康复中心、福建中医药大学五运六气研究所、福建中医药大学闽台青草药实习基地、三明市人类辅助生殖中心、三明市中医睡眠研究所、三明市高血压防治研究所、三明市草医药研究所、三明市中西医结合骨伤康复诊疗中心、三明市压力管理中心。医院位于市区繁华的三元区境内,占地面积2.52万平方米,医疗业务用房面积8万平方米,编制床位500张,实际开放800张,设置43个临床医技科室。现有职工990人,中高级以上职称454人。医院坚持“科教兴院、特色立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围绕“医院有特色,科室有重点、个人有专长”的发展目标,制定了一系列加强人才培养、扶持学科建设和激励科研创新的政策措施,培养出一批专业型、学术型医学人才和中医药特色优势明显的重点专科。有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行业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全国西学中骨干人才、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等各类人才25人。耳鼻喉科为省级“创双高”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类)建设项目),儿科为福建省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传染病科、急诊外科为第七批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脑病科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培育项目,神志病科、骨伤科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骨伤中心、肛肠科、康复科为市级重点专科。消化内科、心内科、肿瘤综合治疗科、妇产生殖科为三明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医睡眠医学中心、康复中心为闽西北区域医疗中心重点建设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科研课题1项,省级科研成果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5项,年承担省、市科研课题50余项。医院拥有佳能东芝320排640层超高端螺旋CT、飞利浦1.5T核磁共振、飞利浦医用大平板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DSA),热断层扫描系统、西门子数字化X射线透视摄影设备DR、数字乳腺钼靶机、芬兰ProMax3D口腔CT、GE、飞利浦高端彩超,超高清3D内窥镜系统,标准化实验室,康复科拥有先进康复设备及言语、吞咽、认识障碍康复训练系统和运动作业康复治疗仪等300多台(套)先进的医疗设备。医院医疗基础扎实,能开展颅脑、心胸、肿瘤、泌尿、双髋(膝)关节置换术、各种骨科畸形矫治等大型手术和普外、耳鼻喉科、妇科、脊柱、关节等微创手术。康复中心、骨科中心、中医睡眠医学中心、生殖医学中心、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儿科、疼痛科、中医急诊外科(蛇伤、烫伤)、肛肠科、治未病科等科室及儿童保健、脑瘫康复、盆底康复、口腔种植牙技术在全市具有较高知名度。医院秉承“厚德尊道、中西合璧”的办院宗旨,不断完善医院文化建设,把“大医精诚”的核心价值观体现在持续提升医德医风和医疗技术水平上,以病人为中心,以中医药特色为优势,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温馨化的优质中医药服务。。

郑翔 副主任医师

擅长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痛风、肥胖、血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痛风、肥胖、血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
更多服务
辜美琴 主治医师

擅长诊疗各类乳腺疾病:乳腺增生、乳痛症、急慢性乳腺炎、乳腺脓肿、乳头溢液、乳腺良恶性肿瘤等,开展多项特色治疗,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无痛手法排乳、乳腺穿刺抽脓治疗乳腺脓肿及乳房保健等,同时在乳腺疾病普查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诊疗各类乳腺疾病:乳腺增生、乳痛症、急慢性乳腺炎、乳腺脓肿、乳头溢液、乳腺良恶性肿瘤等,开展多项特色治疗,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无痛手法排乳、乳腺穿刺抽脓治疗乳腺脓肿及乳房保健等,同时在乳腺疾病普查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更多服务
吴玲丽 住院医师

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如痔疮,肛瘘,肛裂,脓肿等,中医药治疗便秘,肛门痛等常见病

好评 100%
接诊量 33
平均等待 -
擅长: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如痔疮,肛瘘,肛裂,脓肿等,中医药治疗便秘,肛门痛等常见病
更多服务
吴淑兰 住院医师

本人从事妇产科工作多年,擅长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本人从事妇产科工作多年,擅长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更多服务
张其瑞 副主任医师

急救 老年医学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急救 老年医学
更多服务
林振宇 住院医师

擅长针灸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肩周炎,骨性关节炎,中药调理胃肠道疾病等。

好评 100%
接诊量 4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针灸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肩周炎,骨性关节炎,中药调理胃肠道疾病等。
更多服务
曾详嵩 住院医师

各种临床急危重症的抢救及诊治

好评
接诊量
平均等待
擅长:各种临床急危重症的抢救及诊治
更多服务
李慧 住院医师

暂无

好评
接诊量
平均等待
擅长:暂无
更多服务
曾祥嵩 副主任医师

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好评
接诊量
平均等待
擅长: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更多服务
谭晓林 住院医师

内科危急重症的救治、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等内科疾病。

好评
接诊量
平均等待
擅长:内科危急重症的救治、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等内科疾病。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小产后一个月,蹲下站起来头晕,容易出汗,想了解如何调理。患者女性
16
2024-10-17 17:20:01
剖腹产后第九天出现头晕眼花,想知道是否可以用多糖铁胶囊缓解症状?患者女性
69
2024-10-17 17:20:01
产后血晕患者想了解荷叶炭的使用方法和治疗效果,并询问能否同时服用其他药物。患者女性
58
2024-10-17 17:20:01
哺乳期妇女头晕,询问哺乳期是否可以使用铁剂补铁。患者女性
58
2024-10-17 17:20:01
产后第八天,头晕,恶露好转,哺乳期。患者女性
36
2024-10-17 17:20:01
产后出现头晕和四肢麻木,想了解是否适合用生脉饮调理。患者女性
27
2024-10-17 17:20:01
产后头晕乏力,睡眠不佳,怀疑是气血虚。患者女性
43
2024-10-17 17:20:01
产后吹风易偏头痛,想咨询补气药品使用。患者女性
24
2024-10-17 17:20:01
产后头晕两个半月,有产后大出血史,目前服用中药调理。患者女性
13
2024-10-17 17:20:01
产后头晕,无其他症状,无用药史。患者女性
10
2024-10-17 17:20:01

科普文章

窦性心律不齐,会导致心率快吗?

心衰病人到后期怎么走的?病程发展与关怀建议心衰

室间隔增厚是什么意思?病理解释与临床意义

纤维蛋白原超过多少危险?了解危险值,预防风险

三尖瓣关闭不全,症状、诊断与治疗方法

#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0

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糖尿病患者若能学会制订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并清楚每日摄入的总热量,对病情的控制大有裨益。

 

第一步:确定每日总热量

1. 计算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2. 判断体型

体重指数(BMI)是衡量体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的重要指标。BMI=现有体重(kg)÷[身高(m 2 )]。

根据“BMI评定标准表”可以了解自身的体重状况,确定是否超重或肥胖。

3. 确定日常活动强度

日常活动强度可分为以下四类:

卧床休息:长期卧床的状态。

轻体力劳动:如教师、售票员、办公室职员等,以站立或少量走动为主的工作。

中等体力劳动:如学生的日常活动。

重体力劳动:如体育运动、非机械化的装卸、伐木、采矿等。

4. 查找每天每千克标准体重所需热量

参考成人糖尿病热量供给标准表,可以找到每千克标准体重所需的热量。

5. 计算每日总热量

每天所需总热量=标准体重(千克)×每千克标准体重所需的热量(千卡)

举例说明:张先生,男性,56岁,身高170厘米,体重85千克,职业为会计。患糖尿病4年,采用单纯饮食治疗,无明显并发症。

计算标准体重:170-105=65千克

实际体重:85千克 ,BMI=85÷(1.7)²=29.4,属于肥胖。会计为轻体力劳动。

计算每日总热量:参考热量供给标准表,65千克×20~25千卡/千克=1300~1625千卡。

 

第二步:合理安排一日三餐

1. 确定热量分配比例

糖尿病患者应根据每日总热量合理分配三餐热量,以定时、定量的方式进食:

每日可安排3~6餐,少食多餐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对于单纯饮食控制的患者,可以按照早餐、午餐、晚餐1/5、2/5、2/5的比例,或1/3、1/3、1/3的比例进行热量分配。

2. 确定主食量

确定每日总热量后,应先计算主食量。主食如大米、面粉、玉米、小米等含碳水化合物约80%,是热量的主要来源。主食并非吃得越少越好,因为合理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有助于血糖稳定,每日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不应低于50%。

3. 确定副食量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的每日副食摄入量可参考如下:

肉类50~100克,鱼类50~100克,蛋类1个,牛奶250毫升,豆制品50~100克,蔬菜300~500克。

 

第三步:学会食品交换份,成为自己的营养师

食品交换份法是一种根据食物的热量和营养成分等效替换食物的方法,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灵活控制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

食品交换份示例:

每1份主食(相当于约50千卡)可为1两米饭、2片面包、1/2个馒头。

每1份蔬菜为1碗生菜或1/2碗熟蔬菜。

每1份蛋白质类食物可为1个鸡蛋、50克豆腐、25克瘦肉。

学会利用食品交换份,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每天所需的总热量,制定适合自己的科学饮食计划。每顿饭中主食、副食、蔬菜等都可以灵活搭配,使营养摄入均衡又符合个人口味。

#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0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现代医药的发展,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物种类越来越多。常见的降糖药物包括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及促胰岛素分泌剂等。那这些药物在服用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一、磺脲类降糖药

磺脲类药物通过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

服用建议:

1. 从小剂量开始,并密切监测血糖,特别是老年患者。

2. 餐前半小时服用效果最佳。

3. 日用剂量不宜过大,如优降糖不应超过15毫克,达美康不应超过240毫克,美吡哒不应超过30毫克。

4. 若血糖得到控制,应及时调整剂量以避免低血糖。

5. 运动量过大时,尤其老年人容易发生低血糖。

6. 不建议同时使用两种磺脲类药物。

二、双胍类药物

双胍类药物通过改善外周组织和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抑制糖原异生,并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常用的有二甲双胍。

特点及注意事项:

1. 二甲双胍是肥胖且胰岛素水平高患者的首选,不增加体重,具有保护胰岛B细胞的作用。

2. 可降低血脂,有助于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3. 单独使用时通常不会引起低血糖。

4. 与其他降糖药如磺脲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5. 日常用药剂量应在0.5克至2.5克之间。

服用建议:

1. 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尤其在进餐时服用可减少消化道不适。

2. 肝肾功能不全、心衰、严重贫血等患者禁用。

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肠内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

特点及注意事项:

1. 适用于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及老年患者。

2. 单独使用时不会引起低血糖。

3. 可与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合使用。

服用建议:

1. 主要副作用包括腹胀、腹痛和腹泻。

2. 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时,若发生低血糖,需服用葡萄糖进行缓解,其他糖类或食物无效。

四、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此类药物是新型的胰岛素增敏剂,能够增强肝脏、肌肉、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特点及注意事项:

1. 改善血脂代谢,降低甘油三酯和LDL水平,增加HDL。

2. 有抗氧化作用,保护肾脏,并能降低舒张压。

3. 单独使用时不易引起低血糖。

4. 联合磺脲类药物使用时,可增强对磺脲类药物的敏感性。

服用建议:

1. 使用期间需定期检查肝功能。

2. 肝病和心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

五、促胰岛素分泌剂

此类药物也称为餐时胰岛素分泌剂,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它们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帮助降低餐后血糖。

特点及注意事项:

1. 起效快、代谢快,不易引起低血糖。

2. 可在餐前服用,不进餐时无需用药。

3. 适合老年人和轻度肾病患者使用。

服用建议:

1. 可能引起轻度胃肠不适。

2.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0

糖尿病患者在接受降糖治疗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强化治疗,才能有效延缓并发症的发生。那糖尿病患者如何强化治疗呢?

什么是强化治疗?

强化治疗是指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对胰岛素抵抗、高血压、高脂血症、高黏滞血症等糖尿病相关病因的针对性治疗。

一、消除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黏滞血症等疾病常被比作同一“藤”上的“苦瓜”,其共同的根源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无法有效进入细胞,从而引起血糖升高。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使胰岛B细胞持续高负荷运作,逐渐导致其功能衰退,并引发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失衡,最终导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二、严格控制血压

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合理使用降压药物,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还能显著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三、纠正脂质代谢紊乱

约一半的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脂血症,这会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痛风、肝胆疾病及胰腺疾病的风险,并与糖尿病相互影响,使病情更复杂且难以控制。因此,糖尿病患者应通过调整饮食、减少高脂食物摄入,结合适度运动,戒烟限酒,以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来控制血脂。

四、降低血液黏稠度

糖尿病患者通常伴有高黏滞血症,这会加速并发症的发生和恶化。因此,糖尿病患者平时应多吃一些如黑木耳、鱼类、大豆制品、大蒜、生姜等低糖食物,同时坚持有氧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滞度。

通过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不仅能更好地控制血糖,还能有效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但这一切都需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才能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继发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0

糖尿病可引发多种眼部疾病,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及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等。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最为常见,也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

根据眼底视网膜病变的程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分为背景性视网膜病变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其中,背景性视网膜病变分为三期:

Ⅰ期:眼底出现微小的微血管瘤,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眼底变化,有经验的眼科医生可据此诊断糖尿病。

Ⅱ期:眼底出现边缘清晰、形状不规则的白斑,与视网膜神经组织病变导致脂肪沉积有关。

Ⅲ期:出现棉絮状白斑,是神经组织局灶性缺血坏死的结果。

如果背景性视网膜病变进一步加重,则可发展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表现为眼底纤维组织增生、玻璃体出血和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病变。

那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该如何治疗呢?

一、控制血糖

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研究表明,良好的血糖管理可显著延缓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确保血糖控制达标。

二、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风险因素,可能导致眼底出血并直接损害视网膜。因此,控制血压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至关重要。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降压药物,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三、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专门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效药物。但一些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对视网膜病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1. 胰激肽原酶:具有扩张微血管、激活纤溶酶及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推荐剂量为每次10个单位,每日3次。患有肿瘤或心力衰竭的患者不宜使用。

2. 羟苯磺酸钙: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建议每次口服250~500毫克,每日2~3次。

3. 潘生丁与阿司匹林:均有抗血小板聚集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每日可服用50毫克潘生丁和300毫克阿司匹林,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

四、其他治疗方法

对于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除了积极控制血糖和血压外,还应尽早采用以下治疗方法:

1. 激光治疗:通过氩激光阻塞微血管瘤的血液供应,使之萎缩。激光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预防眼底出血的发生。

2. 冷冻治疗:适用于因白内障或玻璃体出血无法接受激光治疗的患者。其治疗原理与激光类似,通过低温冻凝视网膜病变区域。

3. 玻璃体切割术:适用于玻璃体大量出血导致失明的患者。若患者经过眼电图(EOG)和视网膜电流图(ERG)检查证实视觉功能良好,可考虑此项手术,以清除玻璃体中的积血,改善视力。

但通过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结合药物和适当的手术治疗,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延缓或防止视力损伤的进展。糖尿病患者也应定期接受眼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糖尿病#2型糖尿病
0

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因为肥胖和糖尿病都是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二者有着相同的发病机制。肥胖患者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前期病变。如果不及时控制体重和积极治疗很可能会发展为2型糖尿病

在临床治疗中,合理选择降糖药物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降糖药物主要分为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两类。通常,对于发病早期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就能有效控制血糖,而无需立即使用胰岛素。那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体该如何选药呢?

1. 双胍类:二甲双胍属于双胍类口服降糖药,其特点是:能够有效控制体重,改善血脂水平,抑制血栓形成,并帮助控制血压,从而具有多重作用,如降糖、降脂、减重和降压。它尤其适合肥胖并伴有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

2. 噻唑烷二酮类:主要通过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减轻胰岛素抵抗,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若单用二甲双胍效果不佳,可以联合使用罗格列酮,以提高脂肪组织、肌肉组织和肝脏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强降糖效果。

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中的α-葡萄糖苷酶,从而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水平,特别适用于餐后血糖明显升高的糖尿病患者。若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后,餐后血糖仍较高,可考虑联合使用阿卡波糖。需要注意的是,与二甲双胍合用时,可能会加重胃肠不适反应,因此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调整,以减少不良反应。

4.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磺脲类药物是常用的降糖药物,这类药物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来降糖,效果可靠。尽管磺脲类药物通常是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但对于肥胖患者而言,如果单用二甲双胍效果不佳,或者与其他药物联合后仍无法有效控制血糖,也可考虑联合使用磺脲类药物。

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选择降糖药时,应根据自身病情和医生建议,合理选用药物,并根据血糖变化进行调整。科学、合理的用药,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还能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