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市人民医院创建于1949年,是辉县市八十民的医疗保健中心。医院于2007年9月28日乔迁新址。新院位于辉县市东环路中段,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占地140亩;开放病床520张,设置13个住院病区、21个临床科室和11个医技科室;现有职工603人,具备职称50人,中级职称130人。年门诊量约25次,年出院病人约12000人次。医院以肿瘤和心、脑血管病为重点专科,各专业技术力量雄厚,在本市医疗系统享有盛誉。通过十余年来推行科技兴院战略,接收本、专科医学生220余名,培育了42个三级学科专业组,临床主治医师以上人员78%均经国家三级医院专业进修。近年来,医院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60余项,填补本市医疗领域专业技术空白360余项,保持了各学科在本区域的专业优势和学术地位。医院拥有西门子磁共振成像系统、飞利浦多排CT扫描仪、飞利浦DR摄影系统、飞利浦OD数字胃肠机、西门子大C臂血管造影机、医用直线加速器、东芝彩超、日立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光电五分类血球计数仪、美国雅培血气分析仪、德国德尔格麻醉机及呼吸机、迈瑞远望1+8ICU中央监护系统及1+6CCU中央监护系统等万元以上大、中型设备270余台(件),为临床新技术项目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辉县市人民医院新院由北京中元国际规划设计,为半集中式多层建筑,分门诊部、医技部、急诊部、住院部及后勤部,符合国家建设部、卫生部《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和《综合医院建筑设计标准》要求。新院总体规划体现了长远发展的理念,对医技部和住院部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新院基本设施充分体现了现代化医院功能设计的理念,在土建上全部采用框架结构、九度设防;在建筑布局上利用立体交通,充分表达了医患分流和洁污分流;在医院医疗气体提供方式上,采用设备带和吊塔,实现集中供氧和中心负压;在网络化信息技术上通过铺设光纤、无纸线网络系统,初步实现了全院的信息化管理,并为日后院内影像传输的实现做好了硬件准备;遍布全院的电话、广播和医疗信息系统工作站成为日常医疗活动的“血管和神经”;自动化的安防和消防联动系统为患者提供了安全;闭路电视示教系统为抢救、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供应、产房、重症监护和手术部采用层流技术,使临床诊疗质量提高有了重要。新院设计同时也体现了人性化理念和“把阳光绿地送给患者”这一新的标准要求。院区绿化面积达到42%,精心建造了方便患者休息的休闲花园,配备了30个供患者休息的休闲椅、凳;各诊区配置了候诊椅;住院病区安装了供患者活动的扶手;病室配备有带轮双摇床;所有患者活动区域均采用无障碍设计,为活动不便和残疾患者提供医疗和生活方便。医院领导班子年富力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班子成员不仅具有医院管理的实践经验,同时又是各临床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医院班子始终坚持正确的办院方向,遵循“厚德、精医、笃行、竞进”的院训,科学管理,扎实工作。坚持集体领导、团结协作,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医院牢记为民宗旨,教育和引导员工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恪守职业道德,把亲情化服务体现在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让“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理念贯穿于医院的每一项工作,植根于每位员工的行为之中。医院注重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岗位职责及各种诊疗常规。通过制度建设,以制度约束人,培养职工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医院各项工作逐渐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医院多次被评为河南省、新乡市“文明医院建设单位”;1995年被国家卫生部命名为“二级甲等医院”和“爱婴医院”;1997年荣获省政府“卫生文明单位”称号;1999年3月被省文明委、省政府纠风办、省卫生厅联合授予“服务承诺试点单位”;2001年在全省医疗服务质量百项考评中荣获“二甲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2006年在全省医院管理年评比中获新乡市(县)级医疗单位第一名;同年被河南省政府、省卫生厅授予“河南省医院行风建设单位”;2007年被河南省卫生厅授予河南省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单位”,并被新乡市纠风办、新乡市卫生局授予“民主评议医院行风工作单位”。在2009年全省医政工作会议上被河南省卫生厅授予2008年深化医院管理年及“三优一满意”活动“单位”,也是新乡市八县(市)中获此荣誉的单位;在08年度医院行风建设中成绩斐然,被新乡市卫生局、新乡市纠风办授予民主评议医院行风建设“单位”;在2009年新乡市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被新乡市市委、市政府授予2008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单位”;在辉县市卫生工作会议上被市卫生局授予2008年度卫生工作“单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单位”及行风建设“单位”。院长齐海龙同志在2008年荣获河南省卫生系统“人民健康好卫士”及第三届河南省医院“院长”荣誉称号。血管炎是以血管炎症及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以受累血管供血的组织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异质性疾病。,抗原抗体复合物会沉积于全身或局部血管基底膜,通过激活补体、吸引中性粒细胞等详细过程,引起血管炎症。,血管,治疗 治疗原则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不可逆的损害。 一般治疗 如有口、咽部感染,注意控制,避免进食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糖皮质激素 血管炎的基础治疗药物,剂量与用法根据病变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定。 全身用药 急性期可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进行冲击治疗,然后逐渐减量至停药。 常用药物:甲泼尼龙、泼尼松龙。 可单用,也可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局部用药 口腔溃疡:局部涂抹糖皮质激素软膏,可减轻炎症性疼痛。 前葡萄膜炎等眼部疾病:局部涂抹糖皮质激素眼药水或眼膏,有一定疗效。 免疫抑制剂 适用情况 肾、肺、神经系统、心脏及其他重要脏器受累时,应加用免疫抑制剂。 单用糖皮质激素疗效不佳时,也可合用免疫抑制剂。 用药选择 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吗替麦考酚酯(霉酚酸酯)等。 他克莫司、环孢素:属于钙调蛋白酶抑制剂,可用于缓解病情。 用药注意事项:环磷酰胺不良反应较多且严重,应用时必须严密监测血常规、肝功能、性腺功能。 免疫球蛋白 有急进性肾、肺部损害和病情危重者可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如川崎病,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有良好疗效。 靶向治疗药 CD20单抗 利妥昔单抗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治疗中被证实有较好疗效。 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 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可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血管炎,如贝赫切特病,具体作用机制与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白细胞介素-1(IL-1)拮抗剂 格维珠单抗(gevokizumab)、卡那单抗、阿那白滞素,有应用这些药物治疗某些血管炎的报道,但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 白细胞介素-6(IL-6)受体单抗 托珠单抗,降低炎症反应,可用于大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贝赫切特病等某些类型的血管炎。 对症用药 抗凝药:皮肤坏死明显或组织学上有明显血栓者,可联用阿司匹林等。 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结节性红斑、溃疡疼痛、炎症症状等,可用布洛芬、萘普生等。 秋水仙碱:对关节病变、结节性红斑、口腔溃疡等有一定疗效。 用药提醒 所有药物均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擅自停药。 糖皮质激素不宜长时间使用,注意体重增加、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 手术治疗 适用情况 因血管狭窄造成重要脏器缺血,严重影响生活者。 有动脉瘤者。 手术方式 具体手术形式视具,无,无,一般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测血白细胞、血小板水平是否正常或轻度升高,是否有贫血。 尿常规:是否有血尿、蛋白尿、红细胞管型、蛋白管型等,了解肾功能情况。 便常规:可提示是否有继发性消化道出血、消化道黏膜病或肠系膜血管病变可能。 血清炎症指标检测 有助于病情诊断。血管炎病情活动期,可见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升高,也可见到血清纤维蛋白原、补体等炎症分子非特异性增高,提示患病可能。 血清自身抗体检测 有利于疾病诊断、病情活动度判断以及估计预后,对分辨不同类型的血管炎有提示作用。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间接免疫荧光法。 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ELISA法、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细胞毒试验等。 其他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可提示是否合并其他综合征。 病理检查 组织活检是确诊血管炎的“金标准”。 根据受累血管和脏器不同,采取不同部位的组织活检。 活检过程中有任何不适,及时告知医生。注意活检后的伤口不要沾水。 影像学检查 血管造影:是诊断大、中血管炎的重要依据,也是了解病变范围最确切、可靠的方法。 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非创伤性检查,宜于检查较大的、较浅表的血管管壁、管腔和狭窄状况。 有助于在病程中进行随诊、比较。 但准确性不如血管造影,且与检查者的经验有关。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观察受累血管管壁和管腔情况,观察病变累及范围。 可以取代血管造影,作为大、中血管炎的诊断依据。 磁共振成像(MRI) 观察大血管的管壁和管腔情况,反映管壁是否存在活动炎症。 对大血管炎的诊断和病情判断很有价值。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可看到血管壁对放射性核素的摄取情况,可用于判断疾病的活动性和活动程度。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能观察到动脉造影或动脉异常,以及管壁是否存在炎性水肿信号。 可用于诊断,也可用于判断疾病的活动状态。 但对发现较小分支病变的敏感性较差。 特殊检查 超声心动图:大动脉炎时用于判断心肌受累情况,是否存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脏改变等。 针刺反应 是贝赫切特病的特异性试验。 消毒皮肤后用无菌针头在前臂屈面中部刺入皮内然后退出,48小时后观察针头刺入处的皮肤反应。 局部若有红丘疹或红丘疹伴有白疱疹,则为阳性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