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中医医院成立于1979年,现占地面积48亩,业务用房面积4.5万平方米。医院设有14个党支部,有职能科室、临床、医技科室53个。截至2023年7月,全院共有在职职工614人(编内264人,编外350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75人,本科学历455人,大专学历71人,中专及以下12人。编内编外卫生专技人员548人,占在职总人数的比例为89.3%。其中正高职称28人,副高职称87人,中级职称153人,初级280人。病床编制800张,实际开放病床506张。现有1.5核磁、64排CT、DR、生化分析仪、彩超等医疗设备千余台件。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综合医院。2020年12月8日,普洱市中医医院获批为国家级第三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云南中医药大学附属普洱医院、普洱市民族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专项中医药健康服务国际合作基地(云南)协作基地医院;云南省中医医院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心普洱分中心、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普洱市治未病中心、普洱市中医药临床及科研教学中心医院。建设有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老年病科);省级重点专科4个(老年病科、肛肠科、中医妇科、糖尿病科);市级重点专科2个(肺病科、针推科),省级中医特色专科3个(肺病科、风湿科、骨伤科),省级中医区域诊疗中心1个(肛肠科),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分中心2个(肛肠科、针灸科)。医院现有全国中医药特色技术传承人1人;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人1人;省级师承工作指导老师1人;云南省高层次中医药学科带头人1人;云南省优秀青年中医6人;普洱市领军人才2人;普洱市本土医学类人才8人;普洱市名中医12人。近年来,医院在狠抓专科建设和学科发展同时,积极开展创名院、建名科、树名医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效。积极争取与省外先进医院的技术支持与交流,医院先后建立了国家级工作站1个:郑进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省级工作站2个: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董竞成专家工作站,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曹洪欣专家工作站;先后建设有市级工作站5个:普洱市倪青专家工作站、普洱市曹洪欣专家工作站、普洱市董竞成专家工作站、普洱市王阶专家工作站、普洱市姜莉云基层专家工作站;院级工作站11个:孟如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二级工作站、郭兆刚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二级工作站,云南吴佩衡扶阳流派传承工作室二级工作站、国医大师张震普洱市中医医院工作室,王祖红基层专家工作站、江波基层专家工作站、陈文慧专家工作站、杨峻峰专家工作站、丁邦晗专家工作站、盖雪松专家工作站、张振勇专家工作站。通过团结协作、资源互补、学科共建、平台共享等形式,达到医疗资源共享,提高了医院的综合水平和服务能力。全院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在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作用的同时,也着力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发挥突出优势,朝着建设具有浓厚中医药特色与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的现代化的综合性中医医院而不断前行。变应性血管炎是以小血管、小静脉、毛细血管和小动脉,尤以毛细血管后静脉的炎症为特点的一组血管炎疾病。肌型动脉不受累及,临床表现以皮肤血管病变为主,皮肤外器官血管病变较轻,多累及关节和肾脏,多不构成不可逆性的器官功能障碍和生命危险。变应性血管炎又称小血管炎,过敏性血管炎,白细胞碎片性血管炎。,血清病、药物反应、感染,以及乙肝病毒、中华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关节和肾脏,包括:①去除病因,消除过敏原;②治疗基础疾病,如结缔组织病、肿瘤;③局限于皮肤的血管炎,常用抗组胺类药,如氯苯那敏12毫克/天,苯茚胺75毫克/天,分3次服,吲哚美辛(消炎痛)25毫克,每天2-3次,布洛芬0.4克,每天2次;④全身性血管炎可用泼尼松,或加用环磷酰胺;⑤抗血小板聚集剂可用阿司匹林,每天每千克体重3-10毫克,血管扩张药用硝苯地平10毫克,每天3次,或硝酸异山梨醇(消心痛)10毫克,每天3次口服。,过敏性紫癜,高球蛋白血症、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及结节性血管炎,忌辛辣、鱼虾、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夏季应忌羊肉、狗肉等热量较大的食物。冬季天气寒冷时可适当食用。沿海地区的变应性血管炎患者由于生活习惯海鲜类可以不忌,但应多吃新鲜蔬菜,如菠菜、油菜、胡萝卜、白菜等含维生素C较高的蔬菜,瘦肉不限。变应性血管炎患者每天临睡前服用一袋新鲜牛奶或食用香蕉。,1.血液学检查、2.感染及病原学检查、3.免疫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