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坐落于呼和浩特市中心,其前身为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医院(始建于1958年)和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2013年,正式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承载了六十多年的风霜雪雨,六十多个春秋的跌宕起伏,在继承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开拓创新,现已发展成为内蒙古地区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制剂、养生于一体的自治区级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内蒙古中医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附属医院和中医临床医学院,是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中药优势特色教育培训基地,并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和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项目建设单位。在2018-2021年连续四年的“国考”排行榜中,分别取得了32、59、25、25名的好成绩,连续三年位列A等级并于2021年实现新突破晋级A+。医院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000张,职工1100余人。多年来,以“质量是生命、特色为根本、管理出效益、改革促发展、科技兴院所”为办院方针,以“厚德精医、传承发展、护佑健康、普济众生”为宗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践行“大医精诚、惠泽百姓”的院训精神,赢得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并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自治区文明单位”“呼和浩特市文明单位标兵单位”“自治区中医名院”“全区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区执行物价政策法规最佳单位”“3A级定点医疗机构”等荣誉称号。医院现有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2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6个,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13名,全国名中医2名,国医大师提名人1名,自治区名中医17名,自治区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3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名,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1名,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名,国家中医临床优才5名,国家“青年岐黄学者”2名,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4名,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名,自治区“草原英才”12名、创新团队2个,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创业人才2名。医院设有临床科室45个,医技科室9个,病区26个。其中,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重点专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4个,国家三级实验室1个,内蒙古自治区领先学科1个,内蒙古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4个,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临床重点专科6个,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领先学科7个,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重点学科3个,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1个,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药管理局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14个,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质控中心13个,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临床检验中心1个。肛肠科、肿瘤科、风湿病科入选呼和浩特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打造首府地区“两中心一专科”,即中医肛肠中心、肿瘤疾病中西医结合中心和培育中医风湿免疫科。医院同时是内蒙古自治区海扶微无创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血管通路中心。医院现有内蒙古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30余名;广州中医药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包头医学院兼职教授80余名。近三年来,医院累计培养研究生100余名,接收实习生1000余名,接收课间实习生3000余人次,接收进修人员500余人。近年来,医院承担国家级、省级、厅局级各类课题共计300余项,荣获自治区自然科学二等奖、全国首届民族医药自然科学三等奖、全国首届民族医药传承贡献三等奖、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个奖项。在SCI、国家及省级医学刊物发表及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论文3000余篇,主编和参编著作百余部。2023年我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再次成功备案,获批中医心病科、中医脑病科,中医脾胃病科、中医急诊科、中医老年病科五个药物临床试验专业组。医院现有1.5T核磁、双板DR、64排螺旋CT、移动DR、超高档心脏彩超、高档动脉血管检查彩超、高档腹部彩超、超清奥林巴斯胃肠镜、全自动检验流水线、血液透析机、多功能红外线治疗仪、动静态平衡检测评估训练系统、智能红外艾灸治疗仪、磁振热治疗仪、冲击波治疗仪、全身药物熏蒸治疗仪等大型先进医疗设备及中医特色诊疗设备。医院积极助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现与80余家基层医院建立了医联体合作关系,组建了涵盖全区100多家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医院、基层卫生院的肛肠专科联盟、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专科联盟、治未病专科联盟、中医急诊急救专科联盟、中西医结合康复专科联盟。上线全区首家中医互联网医院,成立自治区中医远程医疗中心,建设自治区远程医学影像中心,进一步完善远程医疗协作网络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经济的医疗服务。对4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并常年开展义诊、健康科普宣传等公益服务活动。医院有一大批中医药专家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世中联、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自治区中医药学会、自治区医学会等国家级、自治区级学术团体各专业委员会担任重要职务,其中副会长11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1人、主任委员21人、副主任委员49人、常务理事32、常委45人,加强了我院与全国各地区的学术交流,有力地推进了医院建设与创新发展,同时也发挥了我院在自治区中医学术领域的辐射和带头作用。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以“科室设置完善、功能完备高效、中医特色浓厚、西医能力突出、服务质量一流、自治区领先、国内知名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为发展战略,将持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为全区各族人民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为健康内蒙古建设贡献中医智慧与力量!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引起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胰腺组织自身以及周围脏器产生消化作用,而出现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一种急性炎症性疾病。,病因包括胆道疾病、酒精中毒以及高脂血症等。,胰腺,1.非手术治疗 防止休克,改善微循环、解痉、止痛,抑制胰酶分泌,抗感染,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加强重症监护的一些措施等。 (1)防止休克改善微循环应积极补充液体、电解质和热量,以维持循环的稳定和水电解质平衡。 (2)抑制胰腺分泌 ①H2受体阻断剂; ②抑肽酶; ③5-氟尿嘧啶; ④禁食和胃肠减压。 (3)解痉止痛应定时给以止痛剂,传统方法是静脉内滴注0.1%的普鲁卡因用以静脉封闭。并可定时将杜冷丁与阿托品配合使用,既止痛又可解除Oddi括约肌痉挛,禁用吗啡,以免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另外,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甘油等在剧痛时使用,特别是年龄大的病人使用,既可一定程度地解除Oddi括约肌的痉挛,同时对冠状动脉供血也大有好处。 (4)营养支持急性重型胰腺炎时,机体的分解代谢高、炎性渗出、长期禁食、高热等,病人处于负氮平衡及低血蛋白症,故需营养支持,而在给予营养支持的同时,又要使胰腺不分泌或少分泌。 (5)抗生素的应用抗生素对急性胰腺炎的应用,是综合性治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应用抗生素是无可非议的。急性水肿性胰腺炎,作为预防继发感染,应合理的使用一定量的抗生素。 (6)腹膜腔灌洗对腹腔内有大量渗出者,可做腹腔灌洗,使腹腔内含有大量胰酶和毒素物质的液体稀释并排除体外。 (7)加强监护。 (8)间接降温疗法。 2.手术治疗 虽有局限性区域性胰腺坏死、渗出,若无感染而全身中毒症状不十分严重的患者,不需急于手术。若有感染则应予以相应的手术治疗。,其他类型胰腺炎,禁忌喝酒、吃辛辣食物,1.血常规 多有白细胞计数增多及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2.血尿淀粉酶测定 血清(胰)淀粉酶在起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可确诊为本病。 3.血清脂肪酶测定 血清脂肪酶常在起病后24~72小时开始上升高,持续7~10天,对病后就诊较晚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有诊断价值,且特异性也较高。 4.淀粉酶内生肌酐清除率比值 急性胰腺炎时可能由于血管活性物质增加,使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加,肾对淀粉酶清除增加而对肌酐清除未变。 5.血清正铁白蛋白 当腹腔内出血时红细胞破坏释放血红素,经脂肪酸和弹力蛋白酶作用能变为正铁血红素,后者与白蛋白结合成正铁血白蛋白,重症胰腺炎起病时常为阳性。 6.生化检查 暂时性血糖升高,持久的空腹血糖高于10mmol/L反映胰腺坏死,提示预后不良。高胆红素血症可见于少数临床患者,多于发病后4~7天恢复正常。 7.X线腹部平片 可排除其他急腹症,如内脏穿孔等,“哨兵襻”和“结肠切割征”为胰腺炎的间接指征,弥漫性模糊影腰大肌边缘不清提示存在腹腔积液,可发现肠麻痹或麻痹性肠梗阻 8.腹部B超 应作为常规初筛检查,急性胰腺炎B超可见胰腺肿大,胰内及胰周围回声异常;亦可了解胆囊和胆道情况;后期对脓肿及假性囊肿有诊断意义,但因患者腹胀常影响其观察。 9.CT显像 对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附近器官是否受累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