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1年,医院充分依托人才和技术优势,致力于学科建设,已发展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综合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四川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是四川省基层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四川省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骨干人员)基地、四川省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院内)、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实践与教学基地和仁寿县医教研中心。医院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千县工程”示范单位;在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中心“中国县级医院竞争力100强”排名中,医院连续9年入围全国百强县级医院,2022年排名75位,省内第三,肾病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内分泌科三个学科进入全国专科30强;2021年度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国家监测指标排名由2020年915名上升275位,位列640名,监测指标等级:B+。全院占地地面积155.25亩,建筑面积81340平方米,编制床位999张,开放床位1200张。截止2022年12月,我院在岗员工共计1554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225人,其中医疗人员404人、医技人员81人、护理人员692人,药学人员48人,正高级职称32人,副高级职称195人,硕士研究生101人。目前拥有省级重点专科2个,分别为肾病学科、重症医学科;市级重点专科7个,分别为肾病学科、重症医学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医学影像科、心血管内科;市级重点专科建设科室3个,分别为麻醉科、神经内科、心胸外科。眉州市名医12人,县级名医20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各学科技术带头人20名担任市级专业学术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医院设职能科室20个,临床科室23个,医技、辅助及门诊科室14个,拥有256排CT、64排螺旋CT、1.5T核磁共振、DSA、DR、图像引导调强直线加速器等大型设备设施。近年来,医院对内强学科建设,对外求合作发展。以全面推进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来推动医院学科全方位的建设与发展。新技术开展与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多项技术在市域处于领先水平,部分达省级先进水平,其中微创技术、外周血管介入、心脏介入、神经介入、肿瘤放射治疗等技术项目取得了突破发展。新成立老年病科˙全科医学科、肿瘤科˙血液内科划分为肿瘤一科和肿瘤二科˙血液内科、普外一科和普外二科根据专业划分为肝胆胰脾˙甲状腺外科、胃肠外科,不断完善和优化科室设置。胸痛中心通过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卒中中心通过国家综合防治卒中中心验收挂牌,正积极创建标准版胸痛中心和高级卒中中心。开展肿瘤综合治疗,促进多学科协同诊治。2022年医院开通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远程会诊系统,推进远程医学与双向转诊工作。感染科、重症医学科、肾病学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急诊科、检验科、神经外科、内分泌科等10个科室相继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签订专科联盟合作协议,妇产科加入四川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专科联盟,通过学科对接、人才培养、互联网医疗等措施,促进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及学科发展。医院坚持“群众满意,政府放心,员工快乐”的办院理念,秉承“仁爱、仁心、仁术、仁和”的院训,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前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落实新医改,稳步推进分级诊疗,2022年通过开通分时段预约、诊疗和诊间支付、新增20间诊室、成立患者服务中心等方式优化门诊就诊服务流程,实施惠民利民举措,患者就医体验得到改善。医院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就医环境,成为眉山市首家“四川省园林式单位”的县级医院,分步推进住院大楼改造项目,五中心及门诊流程优化建设项目,积极筹备改建发热门诊及第二住院大楼建设项目,为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仁寿县人民医院建院至今82载,昼夜更替、初心未改,医院将一如既往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做好县域群众健康守门人。复发性抑郁障碍是抑郁症的一种表现形式。发生复发性抑郁障碍时可能会有不适症状的反复发作,患者一般会出现情绪低落、消极以及悲观的情绪,有时还会哭泣、轻生,严重时一般会出现自杀倾向。对于复发性抑郁障碍一般情况下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多和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进行积极有效心理治疗,同时也要长期规律服用抗抑郁的药物,最主要的还是要保持心情的舒畅,必要时可以多进行户外的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减轻压力,及时消除复发性抑郁障碍。,不明,脑,1.治疗目标 抑郁发作的治疗要达到三个目标:①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关键在于彻底消除临床症状;②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③预防复发。 2.治疗原则 ①个体化治疗;②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③足量足疗程治疗;④尽可能单一用药,如疗效不佳可考虑转换治疗、增效治疗或联合治疗,但需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⑤治疗前知情告知;⑥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⑦可联合心理治疗增加疗效;⑧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他躯体疾病、物质依赖、焦虑障碍等。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中度以上抑郁发作的主要治疗措施。目前临床上一线的抗抑郁药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代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代表药物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代表药物米氮平)等。传统的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由于不良反应较大,应用明显减少。 4.心理治疗 对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抑郁发作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需合并心理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治疗、婚姻和家庭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 27.物理治疗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物理治疗手段——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主要适用于轻中度的抑郁发作。,其他类型抑郁,无,首先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头颅CT等检查,排除器质性可能。其次,确定患者为心理因素,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不同的心理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