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县人民医院位居三峡工程坝上库首,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和“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是全县医疗技术指导中心和唯一的县级综合医院。医院始建于1950年7月,1983年12月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先进集体称号”,2009年11月顺利通过国家“二级优秀医院”评审。2012年1月通过国家“二级甲等医院”复审。医院现有在职职工650人,房屋建筑面积39720㎡,拥有固定资产1亿元,定编床位550张,临床、医技和职能科室42个,年门诊就诊量27万人次,年住院病人2万多人次,年手术6000多台次。拥有GE1.5T光纤超导磁共振、GE螺旋CT、GE800mA数字胃肠机、成人高压氧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飞利浦数字X射线成像系统(DR)、彩超、电子胃肠镜、腹腔镜、关节镜、支气管镜、胆道镜、前列腺电切镜、经皮肾镜、输尿管镜、鼻窦镜、血液透析机、体外震波碎石机、钬激光治疗仪、大型生化分析仪等80余台件大中型医疗设备和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ICU病房。广泛引进和开展了介入治疗,心脏介入、冠状动脉造影,内窥镜腔内治疗,血液透析,颅内肿瘤切除,脑溢血碎吸术,胰十二指肠切除,乳腺、胃、结直肠癌根治,肺叶、肝部分切除,前列腺电切,体外冲击波碎石,人工关节置换,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泪道激光手术,阴式全宫切除,宫颈癌根治等高难手术。医院泌尿外科、普通外科、骨外科为市级重点专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被确定为医院重点发展专科。“腔镜、窥镜、介入”微创是该院最具特色的诊疗技术,现已发展到泌外、普外、胸外、骨科、妇科、五官、消化内科等多领域、多病种,年微创手术量居全市同级医院之最。近年来,医院累计开展各类“三新”技术项目97项,其中3项获省、市科研成果,1项获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宜昌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累计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医院学科建设呈现出百花齐放,百舸急流的可喜局面,初步形成了“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格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进程中,秭归县人民医院将始终奉行“公益优先,服务为本,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办院宗旨,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就医环境,精心打造三峡库区的名牌医院和百姓身边的专家医院,努力为山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在进展过程中产生凝血功能障碍的最终共同途径,是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由于血液内凝血机制被弥散性激活,促发小血管内广泛纤维蛋白沉着,导致组织和器官损伤;另一方面,由于凝血因子的消耗引起全身性出血倾向。两种矛盾的表现在DIC疾病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并构成特有临床表现。在DIC已被启动的患者中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将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内尚无发病率的报道。DIC病死率高达31%~80%。,DIC的病因来自于基础疾病。感染性疾病和恶性疾病约占2/3,产科灾难和外伤也是DIC的主要病因。 诱发DIC的基础疾病包括:①全身感染/严重感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立克次体等。②外伤,包括多发性创伤、大面积的灼伤、脂肪栓塞等。③器官损害,见重症胰腺炎等。④恶性肿瘤,包括各种实体瘤、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等。⑤产科灾难,包括羊水栓塞、胎盘早剥、死胎综合征等。⑥其他,如严重肝衰竭、严重中毒或蛇咬伤、输血反应、器官移植排异反应等等。,骨髓,血液血管,1.基础疾病治疗 加强基础疾病治疗是消减DIC促发因素,增加患者存活的首要措施。 2.血液制品的应用 应用血液制品实际是一种替代性治疗。包括浓缩血小板悬液、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新鲜全血、凝血酶原复合物等等。 3.肝素应用 肝素治疗可使某些慢性DIC患者受益。也用于急性DIC患者,应用时需审慎。 4.纤溶抑制剂 应用时需慎重。,1、重症肝病 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原发性纤溶亢进,1.避免油腻食物;2.避免油炸食物;3.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1.常用的快速简易的实验室筛选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聚体。 2.DIC特殊的检查适用于筛选检查后仍不能确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