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占地面积30亩,现有建筑面积74130平方米。单位前身系1978年建立的青海省高原心脏病研究所。1984年与青海省医学科学研究所合并成立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所,2000年改制成为青海省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和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2008年更名为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现有职工88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38人(临床652人、医技98人、行政88人),行政管理工勤人员4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务院特贴专家2人,高级职称100人,中级职称146人,初级职称582人。全院编制床位650张,设有临床、医技、行政、后勤等39个科室。医院拥有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高原病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心胸外科、麻醉手术科、冠心病科、血管外科、心血管危重症救治中心;2个省级特色专科:高血压科、心脏介入治疗中心。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是医院的支柱学科,也是目前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业领域学科建制齐全、人才集中、技术领先的诊疗中心。先后获批国家级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培训基地、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培训基地、冠心病介入治疗培训基地、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心血管疾病诊疗质量监测基地,省级心血管疾病诊疗质控中心、心脏介入质控中心、心血管质控中心网络平台、起搏器远程随访中心、心血管慢病防治中心、心电远程会诊中心、青海省心血管专科联盟、青海省胸痛中心联盟,国家心力衰竭医联体青海中心。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所从事高原医学研究的专门机构,其所属的高原病实验室是我省第一,西北第二卫生部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唯一一所通过验收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由中国工程院吴天一院士为学科带头人,围绕“科研以临床为经济支持,临床以科研为科技依托”的发展主脉,在高原医学研究方面成果突出,研究成果在青藏铁路建设等国家西部大型建设项目中,发挥出巨大的优势和潜能,其高原医学研究已成为青海医药卫生界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医院始终将医疗质量管理作为重要抓手,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长期选派学科骨干赴国内外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学术交流,从而形成一个能力高、专业强、技术精的心血管领域专家群。注重引进高精尖技术,先后成功开展了高原地区首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标志国内先进水平的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复杂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技术、心脏起搏器安装、射频消融术、复杂疑难先心病等手术已成为医院的常规手术,开展的多项新技术填补我省医疗空白,处于青海省领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始终坚持公益事业发展,多来年不断实施贫困先心病患儿免费救助项目。从2005年持续开展“医疗服务万里行”、“爱心救助行动”、先天性心脏病免费普查等活动,对各州县幼儿园、小学、中学18岁以下儿童进行先心病普查,累计普查30多万人次。与青海省红十字会、青海省民政厅、青海省关工委、上海能进公益基金会、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儿童社会救助工作委员会、神华基金会等合作手术治疗贫困先心病患儿,累计完成免费先心病手术3000多例,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将健康扶贫政策落地落实。目前,医院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天使阳光救心行项目定点医院。“厚德、精术、创新、至善”是医院的院训,它凝聚着医院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办院理念;镌刻着全体职工凝心聚力、创新发展的强院精神;书写着医院发展、跨越、提高的前进历程。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发展到今天,是几代医院人挥洒着汗水,凝聚着智慧,怀揣着理想,喷发着豪情,奋勇拼搏,敢为人先,迎来喜人的前景和发展机遇。医院深知唯有加快探索求新的步伐,成为患者生命希望的灯塔,成为患者真正信得过医院,才是不懈的努力和追求。病情分析:豌豆骨是8块腕骨中最小的一块,多被认为是一个籽骨,骨折的发生率并不少见。豆骨位于近排腕骨内侧,稍前,只与三角骨形成关节。虽有腕横韧带,豆钩,豆掌等诸多韧带附着,恒其稳定性仍然较差。豆骨又是小指外展肌,尺侧屈腕肌的起止点,当直接挫伤或肌肉紧张收缩骤烈牵拉超出韧带所能允许的活动范围时。豆骨可能产生骨折。,直接挫伤或肌肉紧张收缩骤烈牵拉超出韧带所能允许的活动范围,豆骨,豆骨骨折具体要根据骨折的情况进行治疗,如果是粉碎性的骨折,则需要通过手术摘除来治疗,如果是轻微骨折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比如用石膏来固定,然后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骨康胶囊和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来治疗。,腕关节软组织肿物或骨肿瘤 ,如腕骨内腱鞘囊肿 、骨样骨瘤 等。 腕关节韧带损伤等。 腕骨无菌性缺血坏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酗酒。,体格检查:腕关节可观察到肿胀,局部有压痛,腕关节关节活动受限等。 影像学检查:X片、CT、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