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调理身体专家

简介: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直属医疗机构。拥有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科研、医疗优势,采用中医药最新科研成果和治疗方法,汇集院内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中医专家,开展内、外、妇、儿、皮肤、针灸、骨伤等各科疑难杂症以及老年病、慢性病的诊疗工作,为广大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为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开设夜间门诊与简易门诊,更加方便广大患者就诊、用药。专家资源多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立足弘扬中医药文化,为民众健康服务,博采众长。以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为主,辅之以现代化诊疗手段,在治疗放、化疗或靶向药后的皮肤损伤、痤疮、红斑狼疮、湿疹、银屑病、斑秃、脱发等皮肤疾病;肿瘤、冠心病、心肌炎、高血压、亚健康、中风、脑萎缩、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糖尿病、甲亢、肝病、肾病、胃炎、胃溃疡、结肠炎等内科疑难杂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及各种软组织损伤;不孕不育、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症、小儿肺炎、消化不良、抽动秽语综合症等妇、儿科疾病方面均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疗效。。

陈超 主治医师

擅长治疗方向:冠心病、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心律失常、鼻炎、过敏、腰腿疼痛、亚健康、焦虑抑郁等急慢性疾病;妇科疾病:月经不调、乳腺结节、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痛经、子宫肌瘤、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失眠等。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治疗方向:冠心病、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心律失常、鼻炎、过敏、腰腿疼痛、亚健康、焦虑抑郁等急慢性疾病;妇科疾病:月经不调、乳腺结节、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痛经、子宫肌瘤、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失眠等。
更多服务
王柳青 主治医师

各类妇科疾病,如乳腺增生、乳腺结节、卵巢囊肿、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输卵管阻塞、产后诸证等;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痤疮等;免疫力低下,如:反复感冒、HPV感染;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出血及脑梗后遗症;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肠炎等;以及情志刺激导致的失眠、焦虑、心悸等。

好评 100%
接诊量 19
平均等待 -
擅长:各类妇科疾病,如乳腺增生、乳腺结节、卵巢囊肿、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输卵管阻塞、产后诸证等;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痤疮等;免疫力低下,如:反复感冒、HPV感染;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出血及脑梗后遗症;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肠炎等;以及情志刺激导致的失眠、焦虑、心悸等。
更多服务
李志更 主治医师

主治皮肤科、消化科、心脑血管、儿科、男妇科等疾病

好评 100%
接诊量 1
平均等待 -
擅长:主治皮肤科、消化科、心脑血管、儿科、男妇科等疾病
更多服务
黄玉燕 主治医师

痛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贫血、慢性胃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失眠、慢性疲劳综合症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痛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贫血、慢性胃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失眠、慢性疲劳综合症
更多服务
王义国 副主任医师

临床擅长针药结合,治疗阳痿、早泄、遗精、不育等男科疾病;痛经、不孕、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失眠、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神经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胆囊炎、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小儿食积、习惯性感冒等儿科疾病;过敏性鼻炎、湿疹等其他杂病。

好评 100%
接诊量 2
平均等待 -
擅长:临床擅长针药结合,治疗阳痿、早泄、遗精、不育等男科疾病;痛经、不孕、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失眠、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神经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胆囊炎、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小儿食积、习惯性感冒等儿科疾病;过敏性鼻炎、湿疹等其他杂病。
更多服务
赵静 主任医师

擅长病种:肿瘤、心脏病、糖尿病及风湿免疫等内科常见病,尤其是中西医结合预防肿瘤及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

好评 100%
接诊量 3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病种:肿瘤、心脏病、糖尿病及风湿免疫等内科常见病,尤其是中西医结合预防肿瘤及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
更多服务
姜俊杰 主治医师

可为患者提供月经不调、盆腔炎、卵巢囊肿、卵巢早衰等妇科疾病,以及常见内科疾病的辅助诊断与治疗。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可为患者提供月经不调、盆腔炎、卵巢囊肿、卵巢早衰等妇科疾病,以及常见内科疾病的辅助诊断与治疗。
更多服务
申力 副主任医师

擅长治疗心血管疾病,妇科疾病,不孕不育,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病,失眠、焦虑、抑郁类情志疾病。

好评 100%
接诊量 13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治疗心血管疾病,妇科疾病,不孕不育,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病,失眠、焦虑、抑郁类情志疾病。
更多服务
唐仕欢 主治医师

内科、肿瘤、妇科、儿科、皮肤科各科杂病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内科、肿瘤、妇科、儿科、皮肤科各科杂病
更多服务
修成奎 主治医师

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炎,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失眠,头痛,抑郁症,小儿多动症,小儿外感,慢性胃炎及肠炎,胆囊炎,慢性支气管炎,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甲状腺结节,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皮肤病,关节疼痛。

好评 100%
接诊量 1
平均等待 -
擅长: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炎,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失眠,头痛,抑郁症,小儿多动症,小儿外感,慢性胃炎及肠炎,胆囊炎,慢性支气管炎,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甲状腺结节,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皮肤病,关节疼痛。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早泄,有过度手淫史,口干、手脚冰凉、尿频。
42
2024-11-03 20:30:21
我想了解男性滋补的方法,尤其是补肾壮阳的中药选择和使用方法。
12
2024-11-03 20:30:21
前列腺疾病多年,未就医,咨询中医调理。
57
2024-11-03 20:30:21
睡眠质量差,白天感觉疲惫
57
2024-11-03 20:30:21
颈部损伤,颈部以下无法动弹,已恢复期,求中医调理建议。
16
2024-11-03 20:30:21
饭后胃痛、反酸,寻求胃病饮食调理建议。
12
2024-11-03 20:30:21
38岁,过敏体质,对核桃过敏,想了解核桃的食用建议。
56
2024-11-03 20:30:21
身体沉重,无其他症状,对用药说明书不熟悉。
47
2024-11-03 20:30:21
长期失眠,44岁女性,有焦虑症状,寻求中医调理治疗。
4
2024-11-03 20:30:21
7岁儿童偏胖,身高138厘米,体重46公斤,便秘,几天才上一次大号。
21
2024-11-03 20:30:21

科普文章

俗话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可见散步对健康是有好处的,至少饭后走路,可以消食,所以相当于发挥了养生的功能。

 

然而,有些人把散步看得很重,基本上会选择一天走上万步,由此来实现减肥、养生的双重功效,可是这样真的有用吗?走路,究竟是养生,还是养病呢?这3个健康常识,大家需要尽早知道,越早了解、越有益健康!

 

 

走路是一项运动,只不过这种运动方式比较温和,不属于剧烈运动,所以看不出来对身体能量的消耗。然而,就走路本身而言,针对不同的人群,养生效果不尽相同,比如说老年人就适合走路养生,而年轻人而不完全依赖于此,可以尝试其他的方式,比如游泳、爬山等。

 

但是,终归一点,走路确实是可以养生的,只是大家在平时要学会去保养自己,走路与其他的运动结合,才能够真正实现养生的目的。

 

 

既然已经肯定了走路可能带来的养生价值,不过也需要提醒大家,走路养生也有一些讲究,遵循这些讲究,就会有益于健康,否则不会给健康带来好处,反而会带来麻烦。

 

比如说,走路不宜在饭前走,因为这个时候身体本来就很饿了,走路不是在消食,而是在加速身体的能量消耗,很有可能会造成低血糖;

 

其次,不建议晚上走路,因为走路过多,可能会影响睡眠,导致自己的睡眠质量下降,由此导致整个人精神状态不好。

 

所以,走路养生最好是在下班之后,或者早起之后,选择这两个时间段进行,既方便、又简单,养生目的也能够轻松实现。

 

 

一天走路,走多少比较合适呢?其实,没有严格的规定,一天必须要走一万步,才对健康有帮助。如果自己的时间比较充足,又没有别的压力,那么可以尝试一天走2万步,这样就相当于给身体带来了50%的运动消耗,与自己在操场上长跑5000米,取得的效果是差不多的。

 

另外,建议上了年纪的人,每天将自己的步数控制在1万步以内,不要低于5千步,在这个范围内,就能够实现很好的养生效果。

 

当然了,走路与其他的运动搭配,往往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说走路的时候,可以适当地慢跑、跳一跳,这样既有利于活动筋骨,又不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还能够减肥、养生,所以效果是一举多得的。

 

在此提醒大家,养生虽好,但是方法一定要对,走路也不例外,掌握客观规律,顺应自己的身心,才能够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健康。

#调理身体
9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医学模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养生这个词在普通人群中有着逐渐增长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身体质量的提高。而早在《黄帝内经》中便对"养生"这一概念有了纤细的论述。

古时人们就注意到天时地利带给人们的影响,而现在天气如此多变,人们会因此难以适应,容易生病。这时,我们应该注意养生。这是一个预防疾病的不错方法。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强调了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养生要顺应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正如《黄帝内经》第二篇的《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讲的是:冬季里人应该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妄事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好像有个人的隐秘,严守而不外泄,又像得到了渴望得到的东西,把它密藏起来一样;要躲避寒冷,求取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不断地损失,这是适应冬季的气候而保养人体闭藏机能的方法。违逆了冬令的闭藏之气,就要损伤肾脏,使提供给春生之气的条件不足,春天就会发生痿厥之疾。

冬季属阴属水,要藏,藏才保证春季的生发。冬季一定要养,要穿暖,要吃一些厚重和营养的东西,喝一些醪糟酒,大补气血。冬季可吃一些汤剂,比如羊肉汤、牛肉汤。冬至:阴气到极致,一阳生。冬至前吃当归羊肉汤,冬至后吃虫草老鸭汤。前养阳,后养阴。在冬至的前后四天,用艾条灸肚脐。冬季的重点是补肾,补元气,多煮几次腊八粥喝,五谷、五豆俱全,入肾补精气,可助冬季养好肾阴。冬季多吃一些黑色食品,比如:黑豆、黑芝麻、黑米,这些黑色食品都进肾经,滋补元气。另外吃一些中成药调理肾经,如阴虚火旺的人,可以服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肺阴虚),菊杞地黄丸(肝火旺)。肾阳虚的可以服用一些人参、鹿茸补品。冬季一定要收敛,澡要少洗,每周一到两次。

年轻男士亟待身心减压 破除“障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男科发现,性功能障碍合并有精神心理问题的男性约占60%。医生指出,对于男性而言,性功能障碍也是全身健康的“晴雨表”,需要做慢病管理。例如,患者王先生因生活压力大导致性功能障碍,经情绪、心理治疗后才得改善。同时,研究还表明性功能障碍与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等息息相关。年轻、轻症男性可通过及时治疗、改变生活方式等好转。

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副主任医师何池忠表示,很多人以为卒中(中风)是“老年病”,其实青年人患卒中并不少见。何池忠援引世界流行病学数据指出: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一生当中会患卒中;在中国,每5个人中就有2个人一生当中会患上卒中,比例达4成。世界上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致残。卒中的可怕之处在于发病急,进展迅速,直击脑循环,患者会出现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严重者导致死亡。因此卒中被称为威胁健康生活的“头号杀手”。世界卒中组织最新指出,90%的卒中是可以避免发生的。医生建议,可通过体育运动的力量来预防和战胜卒中。很多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本身就可以有效降低卒中风险,还能帮助控制体重、血压、血糖等卒中重要危险因素;另一方面,发生卒中后,体育运动、康复训练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认知功能,还可以改善他们的情绪、睡眠和社交能力。

缺觉带来困倦是次要的,最主要的危害是会使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增加代谢性疾病、癌症、精神疾病等的发病风险。英国萨里大学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持续一周,人体就会有711种基因的功能发生改变,其中涉及到新陈代谢、炎症、免疫力和抗压等功能。

近日,气温明显下降,然而街头却出现了混乱穿搭的的景象。在街道上,一部分人早已裹上厚厚的羽绒服,将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以抵御寒冷的侵袭。他们行色匆匆,羽绒服的帽子也紧紧戴着。但与此同时,有一部分人出于对自己心仪穿搭风格的执着追求,即便气温已然下降,却依旧身着单薄的衣物,在凛冽的寒风中显得颇为格格不入。专家提醒:“虽然每个人对温度的感知和耐受程度不同,但在降温天气下,还是要注意适当增添衣物,以防受寒感冒。”网友:降温会惩罚每个不穿羽绒服的人

知名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发文称,一名刚生育完3个多月的28岁女子,经人介绍到成都做代孕,被安排去贵阳移植后,体检查出血值没翻倍,代孕机构便放弃并让其回家,但该女子回家后发现自己已怀孕。女子借钱买票来到成都与代孕机构沟通,却遭对方拉黑。目前该女子正寻求援助。此事引发网友热议。
卫健局回应网传哺乳期妈妈代孕:针对网络反映哺乳期妈妈代孕情况,该局高度重视,立即会同有关单位对相关医疗机构开展调查。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今天是京东健康心理×大儒心理《咨询师解惑》的第四期。留言来自一位苦恼的母亲,她的孩子目前正休学在家。

读者留言:
我家孩子今年13岁了,初一之前他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很乖很懂事。可从今年7月份开始,他好像突然变了一个人,脾气变得暴躁、易怒,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情就发脾气,让我措手不及。虽然我承认自己之前对他的控制欲会比较强,什么事情都帮他安排好了,但仍旧没想到他会变成现在这样。

说说儿子的现在的状态吧:首先就是沉迷电脑。主要就是看B站视频和玩“我的世界”游戏。除此之外,他还不肯上学,厌学特别严重。从11月份开始,先是不写作业了,在家里也不学习,现在已经一个多月没去学校了。上周在家,我每天问他去不去上学,他都说去,到了早上又不肯去,本周更是直接就说不去了。他还变得很不讲卫生。经常不刷牙,也不洗澡(一二周洗一次),矫正牙齿的牙套也不肯戴了,角膜塑形镜也停了一个多月了。

咨询师解惑:@心理咨询师陈美
看完这位妈妈的留言,我捕捉到了很多关键信息,其中有一个很直观且重要的信息就是:“13岁”和“初一”。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个时期刚好处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比较特殊的阶段:一是青春期,一是小升初的过渡期。

脾气突然暴躁,情绪化严重,沉迷网络、电子产品,厌学严重,不讲卫生、拖延邋遢,自我否定严重......这些问题在这一阶段的孩子中非常普遍,并且出现得越来越频繁。更严重的,有一些孩子会出现抑郁、“躺平摆烂”、觉得人生没有意义,甚至产生一些极端的想法和行为。这些都是我们家长非常担忧的情况,我相信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这样。但很多家长对此却束手无策,即使付出了一些努力,往往也适得其反。

我真的很心疼各位家长朋友们,也很能理解大家的焦虑。作为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总是小心翼翼。管的多了,怕给孩子带来压力;管的少了,又怕耽误孩子;管的轻了,觉得不管用;管的重了,还怕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如何适度合理管教,这个“平衡”和“度”很难把握,为此我们常常会很着急。

我也明白,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摸着石头过河”,在努力尝试和不断探索着,这个过程中也投入了不少的心血和物力财力。况且我们本身还承受着很多其他压力,包括家庭、工作的压力,以及关系中的困扰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面对和处理。所以,当结果不是我们所期待的或是问题层出不穷时,难免感觉心力交瘁、疲惫不堪。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究竟可以做点什么呢?
接下来,我将从心理咨询师的角度谈谈我的看法,希望不止为这位妈妈,也能给所有正在为此操心的父母提供一些帮助。

01|最爱不过我懂你: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和特点
青春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孩子和家长都备受煎熬:孩子觉得家长不理解他,家长则觉得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青春期阶段的孩子,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在发生着很多的变化。身高的增长、大脑的发育、思维和逻辑能力的快速发展,都会让他觉得:“我是一个大人了,我已经有了与你对抗的力量和底气。”他想在决定上有更多话语权。家长如果不了解这些,就会认为孩子不懂事,便想通过控制、批评、指责等方式去管教,结果孩子可能会更加逆反,矛盾就激化了。再加上他们这个阶段激素水平的变化,使得他们无法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亲子关系就很容易产生破裂。

最爱不过我懂你。只有先了解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才更能深刻清楚孩子需要什么,把握孩子内心真实的需求,实现“精准投喂”;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与支持,从而收获真正的心理营养和内在力量。
所以面对孩子情绪化、网络成瘾、厌学等问题,家长最根本的处理方法是:要先认识了解、懂得理解,学会共情,与孩子建立情感链接,才能更好地激发他自己主动学习、主动投入的内在动力。

02|学会适应:正确把握过渡期
很多孩子在小升初的过渡期,都会表现出学业的不适应。因为学科一下增多,难度加大,与小学阶段的节奏和付出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孩子一时无法适应就会“跟不上”,这样落下的学习内容会累积更多,他会越来越听不懂,越来越跟不上,最后就会出现烦躁、畏难的情绪,从而产生厌学的行为。而如果他在这个期间曾表现出一些努力和调整,但结果仍不尽如人意时,也可能会陷入习得性无助,开始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所以家长朋友们,在孩子小升初和初升高的过渡期,我们要首先了解孩子厌学的原因,找到突破口,打破因为适应问题导致孩子厌学的恶性循环,激发他们的学习成就感,顺利度过过渡期。
具体来讲,可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利用教师和优秀伙伴的资源或寻找替代榜样等;还可以通过言语激励,分解困难的目标、孩子有进步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尝试的策略。

03|给孩子自主权:放下控制,抓大放小
我在与青少年的咨询过程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回答:“我真的很讨厌我的家长什么都管我,每天死盯着我,干点什么都管,烦死了。”
我曾经接待过一名来访者,是高中生,因抑郁休学在家,可父母在家还是会极度地控制;一遇到诸如早上起来没有及时拉开窗帘、屋子垃圾没有及时倒、书包放在床上没有放在椅子上这样的小错误,就一直向孩子说教,搞得孩子很崩溃。

还有一位来访者,是一名住校生,周五回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想躺在自己床上休息会儿,妈妈就会不停地唠叨,觉得孩子应该与她汇报下这一周的情况。这让孩子觉得非常压抑,感觉一点自己的空间都没有,想给自己一点喘息的时间都不行,逼得孩子想要自己出去租房。

管得太多,就是在逼着他叛逆。

大的事儿我们要管,比如原则性的、触碰法律的、涉及安全的这些大事我们都要管;但是生活上的那些小事,我们能不管就不管。
在电视剧《小欢喜》中,陶虹扮演的宋倩就是一个极度控制的妈妈,最后孩子抑郁到想要跳河,妈妈才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所以,我希望家长朋友们可以从现在就开始觉察并思考,给到孩子一些自主权和空间,尊重孩子,认可孩子。

04|善用资源:寻找专业支持、科学评估
当然,如果你已经做了很多的尝试和努力,而孩子的问题没有好转,甚至更为严重了,请一定要学会积极利用一切可以帮助的资源,寻找专业的支持和帮助,尽早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后,一定是越早解决越好。

您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给孩子做一个全面的评估,以排除心理疾病的可能。比如,有些抑郁症患者就会表现出不讲卫生、不肯上学、不愿意行动等情况,而青春期的抑郁表现往往更为情绪化,这些都是传达给我们的、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及时干预的信号。

写在最后
如果你家孩子也突然“性格大变”,这让你手足无措,可以寻求咨询师的帮助,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可以备注“不要精选”)。
我们会定期选取一些留言,邀请大儒心理的入驻咨询师来解答。同时,我们一定会保护你的隐私,隐藏你的个人信息,请放心。希望你在感到迷茫和无措时,能在这里被拥抱和支持。

今天是京东健康心理×大儒心理《咨询师解惑》的第五期。留言来自一位单亲家庭长大的女孩,她对于亲密关系有着自己的困惑。

读者留言:
我在网络上看到亲密关系主题的讲座。
其中提到,在谈恋爱时,一定要和对方一起回忆童年,通过回忆童年来确定伴侣的家庭情况。如果对方来自单亲家庭或曾受过创伤,那理应慎重考虑。这让我感到很沮丧,难道说我来自单亲家庭,就一定不健康吗?

咨询师解惑:
@心理咨询师杨利霞:在看完这位女生的留言后,我决定先直接回答她的问题,也想为所有被区别对待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们发声:家庭结构只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一个因素,而非决定因素。许多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关爱、支持和正确引导下,也能够发展出健康、积极的性格和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的确,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会面临一系列挑战。比如,可能会亲眼目睹父母感情从亲密到疏离,甚至反复经历父母之间剧烈的争吵,直至最终分开;可能会与双亲某一方的相处时间不可避免地减少;也可能不得不去面对经济压力大、家庭支持系统相对薄弱的情况。
但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在很多家庭中:即便父母已经分开了,但是他们依然可以各自承担为人父母的的责任和功能。
你可能会感到疑惑,网络上常说的那些“妈宝男”,不就是因为单亲家庭中,男孩子与母亲联结太过紧密导致的吗?为什么说单亲家庭也能抚养出健康的孩子呢?

今天,我就从心理咨询师的角度,与你详细聊聊:单亲家庭到底是如何影响孩子的?以及为什么我认为家庭结构不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决定性因素。

01|
“妈宝”的真正原因
我们还是拿“妈宝男”举例,他们的形成一般需要以下两个条件:一,生命早期,孩子没有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二、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边界意识薄弱,经常强行突破孩子的边界。

依恋理论创始人,心理学家鲍尔比认为:在生命早期,母亲能够给到孩子充足的、稳定的爱,能及时给予孩子情感的回应,孩子就会形成安全的依恋。这就意味着,孩子在探索外面的世界时就拥有了坚强的后盾。

如果孩子得到了足够的爱和及时的回应,孩子就会相信:
无论遭遇什么,他都可以回到母亲提供的安全的港湾,并获得支持和肯定孩子就有了离开父母探索环境的勇气,也有了拒绝父母的侵入、维护自己边界的底气。

如果把人的成长类比为树的成长的话,那生命早期的依恋关系的建立就相当于培育树的根,只有树根长好了,才能经得住风吹雨打,经得住生命中可能会遭遇的各种事件。

可如果孩子在生命早期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和回应,孩子就很难形成安全的依恋,他就会停滞于继续寻找爱,就会粘滞在和母亲的关系中。他不敢违背母亲的意愿,因为那可能意味着会被母亲抛弃,那样就再也得不到爱了。为此,他们需要对母亲言听计从,甚至被迫迎合母亲的需要,只有那样母亲才高兴,才有可能施舍一些爱给自己。

所以,虽然妈宝男们看上去和母亲关系紧密。实则在孩子的感受中,母亲是若即若离的,一不留神就有被母亲抛弃的危险,内心充满着恐惧和不安。

更可怕的是,这种安全依恋的“标准”并不会因为孩子的性别而有所改变。母女之间的安全依恋与母子之间的类似。没有建立安全的依恋,男孩子或许会成为“妈宝男”,女孩子则可能会成为“扶弟魔”。这两种类型的人都和家庭结构无关,只和生命早期是否形成安全依恋有关。当然,这种安全依恋的形成不一定非得是母亲,也可以是能够给与孩子充足而稳定的爱的其他人,比如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甚至是保姆。

除此之外,一个“妈宝男”的背后必然站着一对强势的父母或者其中一方。这样的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没有边界意识,对孩子处处“越界”,控制甚至干预孩子的一切。从一饮一食、穿衣打扮、兴趣培养、交友选择甚至人生发展,无不充斥着父母的直接安排或“善意提醒”。如果亲子之间出现相左意见,父母往往用“过来人”的经验进行规劝、限制甚至打击,或者采用爱的收回、冷漠等方式逼其就范,甚至采用道德绑架。而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此类父母就是盘旋在孩子头顶的直升机,随时俯冲下来帮助解决问题。

久而久之,纵使有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渴望独立的想法,孩子也会因为这种家庭既有模式和父母的态度而放弃“权利”,变得听之任之。在面对需要自己独立判断、选择和处理的问题时,显得毫无主见、唯唯诺诺。 对于女孩子来说同样如此,如果遇到同款父母,也会变成没有思想、没有主见的傀儡。

但值得强调的是,这样强势的父母并不是单亲家庭才有的。获第91届奥斯卡最佳动画“小金人”奖的动画短片《Bao》,描述了一位母亲意外收获了由一枚包子变成的小男孩,点燃了她做母亲的热情。

她每天把“新儿子”捧在手心里,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料,给他喂食,帮他洗澡、带他逛街。
随着儿子慢慢长大,儿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有了自己的爱好、朋友圈,可是母亲却对儿子进行了种种限制,在最后为了阻止儿子离家出走,在绝望中将儿子整个吞到了自己的肚子里。
影片中没有一句语言对白,却生动地表达了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控制,最终在面临失控时将孩子“吞噬掉”的隐喻。
所以,一个人心理状态如何,与她是否来自一个单亲家庭没有绝对直接的关系。
更多的是她和原生家庭的相处模式决定的。

02|
单亲家庭的孩子还能完成认同吗?

可能有人会问,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是和双亲其中一方生活在一起的,那孩子会不会没有办法完成对父亲或者母亲的“认同”。
的确,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认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最理想的状态是,父母恰好可以成为孩子认同的对象。但现实是很多父母没办法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亦或没办法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结,亦或起不到榜样的作用,因此孩子需要通过其他途径完成认同。比如,通过认同身边其他的人,认同舅舅、认同保姆、或者认同小说中的人物。

再比如,孩子父母中的一方对另外一方的描述也可以帮助孩子完成认同。

比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虽然奥巴马他爸并不是个负责任的父亲,但奥巴马从母亲和外祖父母口中听到的都是关于父亲如何才华出众、魅力非凡、抱负远大的故事。老奥巴马曾在国际音乐节上演唱非洲歌曲,母亲会说“你老爸唱得非常好,每个人都被他迷住了”。所以,即使奥巴马的父母分开了,但他们之间依然彼此尊重,不攻击对方,不在孩子面前奚落对方。
反而经常告诉孩子,对方是如此地爱着孩子。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完成认同。

03|
离婚不是过错无爱的婚姻伤害更大
另外,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刻板印象,多少也能反映出人们对于离婚的一些态度。离婚,仿佛是一件什么不光彩的事情。“离婚的人大概率是存在一些人格缺陷的。”“离婚的两人之前一定经历了刀光剑影的冲突,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婚姻内部已然是一地鸡毛、一片狼藉,轻则同床异梦,严重的则是“硝烟弥漫”。出于对于离婚带来的社会舆论的恐惧,或是有着熟悉感、安全感的需要,很多家庭努力保持着婚姻表面上的完整状态。然而,当人们从伴侣身上得不到所需的情感时,就会慢慢开始向外抓取:要么从婚姻外寻找,要么就是从孩子身上找。所以,那些貌合神离的家庭氛围,反而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可见,对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情况而言,家庭结构并非最为关键的要素。有没有形成安全的依恋、合适的认同以及和原生家庭保持合适的边界,才是我们和潜在伴侣回忆童年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写在最后
如果你有一些亲密关系方面的困惑,可以寻求咨询师的帮助,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可以备注“不要精选”)。我们会定期选取一些留言,邀请大儒心理的入驻咨询师来解答。同时,我们一定会保护你的隐私,隐藏你的个人信息,请放心。希望你在感到迷茫和无措时,能在这里被拥抱和支持。

在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暨2024年世界卒中日科普传播活动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中国卒中学会会长王拥军教授提示,有卒中风险的人平时多照镜子、多微笑,既能改善心情,还有可能发现卒中的早期迹象。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