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沈阳市中心医院,沈阳市手外科医院白细胞减少专家

简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沈阳市中心医院、沈阳市手外科医院),是沈阳市西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始建于1956年,1983年被确定为沈阳市中心医院,1987年划归为沈阳医学院,1993年评定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以创伤外科、手足踝外科、急诊急救、呼吸与危重症为特色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为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和考官培训基地,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沈阳分中心,国家显微外科技能培训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级胸痛中心、高级卒中中心,国家首批肺癌规范诊疗质控试点单位,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辽宁省全科医学临床培训与基层实践基地、全科医师转岗临床培训基地,沈阳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培养教学基地,沈阳市手足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沈阳市慢阻肺管理与防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沈阳市基层卫生人员培训中心,沈阳市创伤、胸痛、卒中、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是沈阳市医疗、护理、检验、病理、血液净化专业质控中心。医院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占地面积6.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开放床位2000张,年门诊量100万人次,年收治病人6万人次,年手术2.5万例。资产总值16.9亿元,医疗设备5000余台件,其中3.0T核磁共振、256层螺旋CT等100万元以上设备45台件。医院教职员工2169人,专业技术人员2026人,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634人,硕博士53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75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沈阳市优秀专家3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14人,沈阳市百、千、万人才3人。有532人次在国家级、省级各类专业委员会任职。近年来,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52项,科研经费1400余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级科研项目57项、市级科研项目41项。获发明专利15项。辽宁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47项,举办学术会议100余次。共发表各级各类论文753篇,其中SCI64篇,北大核心103篇。医院拥有39个教研室,65个临床与医技科室,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手外科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医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专科(手外科、呼吸科、检验科、急诊医学中心),13个市级重点专科(手外科、呼吸科、检验科、病理科、护理专业、肾内科、神经内科、骨创伤外科、胃肠外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产科、感染科)和3个医学院重点学科(手外科、呼吸科、骨外科)。2个辽宁省医学会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7个沈阳医学会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2个沈阳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沈阳市手足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沈阳市慢阻肺管理和防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徐文东教授、北京同仁医院张建中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田野教授等国内知名医院专家建立9个专家工作站,致力于打造沈阳市微创治疗中心、数字化骨科3D打印治疗中心、关节镜治疗中心、足踝矫形中心和肢体重建中心。手外科是东北领先,国内先进,国际水平的学科,1977年成立,从无到有,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发展壮大为五个临床病区300张床位,附有手外科研究所,《实用手外杂志》编辑部。1986年完成世界首例“利用自体废弃小腿修复前臂缺损手再植术”、1988年完成世界第三例“十指离断再植全部成活手术”、“双上肢离断再植术”。能开展各类手部复杂创伤、全型手再造技术、晚期功能重建、肿瘤及先天畸形等疾病的诊治,近年来在腕关节镜技术和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偏瘫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医院多次承担沈阳地区重大、群体外伤抢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诊治,抢救成功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综合实力得到行业内及患者的高度评价,2016年成功诊断辽宁省首例人感染H7N9患者。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新冠肺炎等危急时刻,医院均选派医疗队深入灾区开展救治工作。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医疗保险服务规范示范医院、省市文明单位、省卫生系统规范化先进集体、市“十佳医院”、市五一劳动奖状、沈阳公共服务百姓口碑榜金榜单位等荣誉称号。。

李丽美 主治医师

血液科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包括各种类型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熟练掌握骨髓穿刺术,骨髓活检术,腰椎穿刺术及鞘内注药技术等

好评 99%
接诊量 103
平均等待 -
擅长:血液科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包括各种类型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熟练掌握骨髓穿刺术,骨髓活检术,腰椎穿刺术及鞘内注药技术等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正在服用奥拉帕利,想了解治疗方法和用药安全问题。
49
2024-11-05 20:13:09
18岁女性,感到疲劳和头晕,可能是贫血引起的,想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生血宝颗粒。
25
2024-11-05 20:13:09
我最近白细胞减少,医生开了氨肽素片,想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和生活注意事项。
40
2024-11-05 20:13:09
62岁患者化疗后出现恶心呕吐,想知道是否可以使用解毒散结和胃生津进行辅助治疗。
32
2024-11-05 20:13:09
我最近感觉身体疲乏,经常头晕,想了解一下贫血是否会引起白细胞低?
59
2024-11-05 20:13:09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打了短效升白针,想知道能否同时使用生白口服液?
52
2024-11-05 20:13:09
我总是感到疲劳,经常生病,白细胞计数偏低,想知道有没有什么保健品可以帮助我提高免疫力和白细胞计数?
33
2024-11-05 20:13:09
66岁男性,胃癌晚期转移到肝脏,准备进行化疗,担心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寻求辅助治疗方法。
10
2024-11-05 20:13:09
我是癌症患者,化疗后白细胞低,想了解如何提升白细胞。目前正在服用升白药,想知道是否可以和金刺九正合剂一起吃?
33
2024-11-05 20:13:09
6岁儿童白细胞减少、发烧,正在接受点滴治疗,如何用药?
70
2024-11-05 20:13:09

科普文章

#白细胞减少
122

定义——白细胞减少是指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低于4×109/L(或者参考范围的下限),常伴有中性粒细胞低于2×109/L(或者参考范围的下限)。按照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种程度:

轻度:中性粒细胞计数(1-2)×109/L

中度:中性粒细胞计数(0.5-1)×109/L

重度: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

病因——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因分为三大类:

(1)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主要见于骨髓造血问题,分为良性和恶性血液病。

(2)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分布异常。例如:循环中性粒细胞分布至血管内皮或脾脏,称为“边集”,导致检测时减少,又称“假性减少”

(3)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破坏过多。主要见于药物毒副作用、自身免疫性破坏。

具体的病因如下:

①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见于病毒(如,肝炎病毒、HIV、EB病毒)、细菌、寄生虫和立克次体感染

②药物–常见的药物有抗肿瘤药、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药物、解热镇痛药

③脾大、脾功能亢进—导致白细胞被破坏过多,例如肝硬化失代偿期

④风湿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其他风湿性疾病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

⑤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可单独发生(原发性),也可以伴发于其他疾病

⑥营养问题–膳食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B12、叶酸、铜)缺乏通常可导致伴其他血细胞减少的中性粒细胞减少

⑦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通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但可能以中性粒细胞减少为初始或主要表现

⑧慢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慢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chronic idiopathic neutropenia, CIN)是不明原因的长期中性粒细胞减少

⑨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综合征偶尔在成年后才查出,但通常在儿童期因伴发感染或躯体症状(如,毛发过早灰白、指甲或骨骼畸形)而确诊

提到白细胞减少,很多人认为指的就是单纯的报告单上的白细胞,这实际上可以说是对我们人体白细胞不够了解的。

 

事实上,我们人体外周血中的白细胞包括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单核细胞。

 

所以,分析白细胞减少可能会是什么原因,我们要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分析!

 

 

一、“白细胞总数”减少,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 如伤寒、副伤寒、流感、麻疹、病毒性肝炎等某些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
  2. 再生障碍性贫血
  3. 粒细胞缺乏症
  4. 脾功能亢进
  5. 抗癌药物等药物反应
  6. 放化疗
  7. 白细胞减少症。使用了某些抗生素、化学制剂等抑制了我们人体骨髓造血功能

 

二、中性粒细胞减少,一般表现的情况跟白细胞总数出现的情况类似,但注意一点:在感染时,如果中性粒细胞突然减少,那么提示你的是感染严重,抵抗力较差;

 

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主要见于一些做完大手术之后的病人,当然对于一些早期的伤寒或副伤寒感染的或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的病人也会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四、淋巴细胞减少,这在白细胞分类中,属于相对性的减少,凡是中粒细胞增多的疾病,淋巴细胞均会出现相对减少,主要见于一些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线照射后以及细胞免疫缺陷症等;

 

五是嗜碱性粒细胞以及单核细胞减少,一般情况下,没有任何临床意义,大家不要过度在意。

 

因此,有时也有经验本身的原因,或者生理性的暂时减少,这种没什么意义,只要白细胞持续减少,即白细胞减少症,这个才有临床意义,需要进一步查因并做相应处理。白细胞减少要么是造血源头出了问题,白细胞生成障碍,生成减少,当然外周血化验就会白细胞减少,比如再障,比如白血病;要么白细胞被破坏过多,或者分布异常。血常规检查可以看出是否存在白细胞减少,但如何治疗白细胞减少,首先得查找原因,询问既往病史、用药史、相应的症状,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对因治疗,白细胞下降会出现免疫力低下,容易继发感染,对于明确药物及放射性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可以先给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升白细胞治疗。

 
 
1.儿童在不同年龄时期,血白细胞总数以及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例都是不同的,因此首先是要明确,孩子的血像怎样才算升高?刚出生的新生儿血白细胞总数增高是正常生理现象,一岁左右的孩子受饮食、环境、哭闹等原因,白细胞总数也可有轻度的升高,但一般在12*10⁹/L以下,如果孩子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是不需要处理的。
 
2.孩子有临床表现,比如发烧,流涕,咳嗽,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白细胞总数增高时,绝大多数情况考虑细菌感染的可能,但还要结合中性粒细胞比例,以及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指标综合分析 如果白血象增高伴有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增高考虑是细菌感染,需要给予抗菌素治疗。抗菌素选用的原则应根据感染的部位,儿童的年龄,选用对常见感染菌敏感的药物,如果不能确定某种细菌,可给予广谱的抗菌素治疗,尽快的做血培养,痰培养以及抗o等检查,明确病原菌,根据药敏实验选择敏感的抗菌素。
 
    当支原体感染或者衣原体感染时,降钙素原一般不增高,c反应蛋白可以轻度增高,如果抗体检测阳性,可以应用特效的药物大环内酯类的抗菌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
 
    如果腹痛、发热伴有血象增高,一定要除外外科急腹症,除了应用抗菌素治疗,需要给予手术治疗。
#白细胞颗粒异常[奥尔德氏综合征]#WBC减低#白细胞增多症
13

尿白细胞高,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尿路感染,但是这个时候一定要排除污染,所以是否严重要进行多次检查,比如说只检查过一次尿白细胞轻度升高,这个尤其是女性,有可能是因为白带污染造成的。所以这一点一定要排除,排除的方法也很简单,再次去验小便,此时一定要注意留取清洁的中段尿,什么是清洁的中段尿,就是先尿一部分,然后再解小便,这样的话检查结果就可以排除因为分泌物污染造成的情况。

 

而白细胞如果严重升高,升高的比较明显,多次检查都高,最常见的就是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包括膀胱炎和肾盂肾炎,对于不同的情况,在治疗上用药时间是不一样的,膀胱炎用药一般来说是 3 天。

#白细胞颗粒异常[奥尔德氏综合征]#WBC减低
7

白细胞少,这个可以进行骨髓液检查,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但是这个时候不一定说一定要进行骨髓液检查,因为首先要进行一个检查就是进行流式细胞检查,或者是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也就是说,抽静脉血进行涂片染色,然后进行判断。如果说没有幼稚细胞,这个时候就可以暂时不进行骨髓液的检查,因为骨髓液检查是有创检查,同时再结合流式细胞的检查结果,如果这些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可能就是一个免疫力低下或者是病毒感染造成的情况,这个时候就没有必要进行骨髓液检查。

 

而如果说发现了幼稚细胞或者是流式细胞发现有血液病可能性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必须得进行抽骨髓液检查。

 

第一,抗肿瘤化疗药物

抗肿瘤化疗药物通过阻止形成或直接破坏癌细胞生长繁殖过程中所需要的某些重要营养物质, 如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等,使癌细胞停止生长。但目前所使用的抗恶性肿瘤药物的选择性不高, 在抑制或杀伤癌细胞的同时, 对于骨髓、淋巴、皮肤等生长旺盛的正常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白细胞减少是用药中一种常见的毒性反应。除影响白细胞外, 抗恶性肿瘤药也能抑制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小板。

 

第二,解热镇痛药物

顾名思义,这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药理作用的药物,同时还有显著抗炎,抗风湿作用,这类药物除了典型的胃肠道反应外,还可以诱发过敏反应,目前有研究认为,此类药物引起白细胞减少的主要机制为变态反应所致,也有观点认为其可直接抑制骨髓,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有吲哚美辛、布洛芬、氨基比林、安乃近、保泰松等。

 

第三,抗生素

目前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抗生素以氯霉素最多见,影响可分为与剂量有关的可逆性骨髓抑制,常见于血药浓度超过25mg/L的患者, 临床表现为贫血,并可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与剂量无关的骨髓毒性反应,常表现为严重的、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者可有数周至数月的潜伏期,不易早期发现。另外,青霉素类、链霉素、多黏菌素类、磺胺类、四环素类等也可引起白细胞减少。

 

第四,抗结核药物

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这些药物都有可能导致白细胞减少,具体机制为抗结核药物进入人体内成为半抗原,与粒细胞蛋白结合后形成全抗原,在体内产生抗体,当再次用药时,大量粒细胞被凝集破坏,造成白细胞下降,其中粒细胞下降更为明显。

 

第五,抗甲状腺药物

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抗甲状腺药物有硫氧嘧啶类和甲巯咪唑,其中硫氧嘧啶类药物又包括甲基和丙基硫氧嘧啶,目前抗甲状腺药物导致白细胞减少的机制还不明确。

 

第六,抗疟药物

常见的抗虐药物有氯喹、伯氨喹、乙胺嘧啶等,这些药物除了可以治疗疟疾外,也可能抑制骨髓,引起白细胞减少。

 

第七,降血糖药物

甲苯磺丁脲,为磺脲类口服降血糖药,通过选择地作用于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而发挥降糖作用,不良反应为可能抑制骨髓,导致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发育不良、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第八,抗惊厥/癫痫药物

临床常用的此类药物包括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等,这些药物都有可能导致骨髓抑制,引起白细胞减少,多在用药1~3周内出现,因此在治疗中应及时查血象。其他症状有巨细胞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等,多与叶酸的代谢受影响有关。

 

第九,降血压药物

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I)抑制剂,临床上医生比较重视的是卡托普利引起的咳嗽,卡托普利导致白细胞减少的几率相对降低,造成白细胞减少的主要机制可能与药物本身的骨髓抑制作用和药物所诱发的变态反应有关。

第十,免疫调节药物

临床常用的有左旋咪唑、吗替麦考酚酯等,这些药物都有可能导致骨髓抑制,其中吗替麦考酚酯导致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为7%~35%,包括贫血、白

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其中以贫血和白细胞减少最常见。

 

第十一,抗精神药物

包括氯丙嗪、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等。由氯丙嗪引起的白细胞减少一般发生在用药的前几周。氯丙嗪引起的这种不良反应比其他作用更强的抗精神药(如奋乃静、三氟拉嗪)更为多见, 且各药之间有交叉敏感性。其发生率约在0 .07 %。如果停药及时, 多可恢复,发现过晚则病死率可高达40 %。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白细胞颗粒异常[奥尔德氏综合征]#WBC减低#白细胞升高
23

白细胞,俗称白血球,简称WBC,是血液中很重要的一类细胞。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前三种因其胞质内含有嗜色颗粒,故称为粒细胞。其主要作用是吞噬细菌、防御疾病。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如果体内的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白细胞遗传异常#白细胞减少#白细胞低
15

白细胞如果太低的话,是不适合进行化疗的,因为在化疗的过程中,化疗药物会不断的攻击人体的正常细胞和癌细胞,有可能会造成体内白细胞的死亡,如果说体内白细胞死亡过多的话,就比较容易引起身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一些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对患者的治疗是非常不利的。

白细胞低的人如果要进行化疗的话,一定要及时的同医生进行沟通。白细胞低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自己的身体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同时可以适当的补充一些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比较丰富的食物。

#血常规检查#WBC减低
9

概述:

血常规白细胞的检查主要是判断有没有感染,有没有白血病,这种情况的话要根据白细胞的具体升高的程度,还有白细胞的比例变化情况诊断。因为白细胞在血常规检查里面它有 5 种类型,包括白细胞的总数,这个是一个大的概念,接下来又分为 5 种成分,这 5 种成分主要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这种情况见于感染的情况,如果是轻度升高,见于轻度的感染;如果明显升高的话,见于重症感染的情况。而白细胞总数升高,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升高可能是病毒感染。而对于单纯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例特别高,这个时候比如说淋巴细胞大于 70%或者是单核细胞大于 20%,这些情况的话就要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排除一下是不是血液病。而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升高,这种情况往往见于寄生虫感染或者是过敏性疾病。

治疗建议:

白细胞轻度升高,如果合并中性粒细胞轻度升高这种情况的话,是一个轻度感染的情况,这个时候如果有感染的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这样的话就是有效的。如果说白细胞异常升高,此时高度怀疑白血病的情况,就得进一步做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或者是进行骨髓穿刺活检最终确诊。如果是白血病就得进行白血病的化疗。如果是寄生虫感染或者是过敏性疾病,就要抗寄生虫治疗,抗过敏治疗。

饮食注意:

在饮食方面也是要根据不同的诊断结果来选择不同的饮食,比如说只要是轻度的感染,这个时候在用抗生素的同时,适当的休息,多吃一些高脂蛋白,饮食包括牛肉、鱼肉、鸡肉、鸭肉,同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吃油腻的东西,因为感染之后吃油腻的东西,会降低抵抗力。而如果是确诊了白血病的情况,这个时候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食,某些情况下高蛋白饮食是尽量避免的。

白细胞俗称白血球,是人体血液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血细胞。白细胞在人体中担负许多重任,它具有吞噬异物并产生抗体的作用,机体伤病的损伤治愈能力,抗御病原体入侵的能力,对疾病的免疫抵抗力等。人身体有不适时,经常会通过白细胞数量的显著变化而表现出来。

肿瘤患者在放化疗时经常会出现白细胞降低的现象,在人体内,白细胞从出生到凋亡,寿命只有一周左右,在正常的状态下,人体的白细胞都处于一个不断更替的动态均衡状态。但是在化疗中的肿瘤病人,能维持白细胞的稳定并非易事,因为化疗的副作用之一就是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

当白细胞减少到一定程度患者就会被迫停止放化疗,西医避免白细胞降低患者引起继发性感染,一般会打升白针,升白针是可以刺激骨髓造血细胞加快速度生成白细胞,以维持机体的免疫。但是如果病人长期应用升白针,容易造成骨髓造血细胞的疲劳。一旦停止升白针反而无法维持正常的免疫力。这是在临床中经常遇到的情况,面对放化疗中白细胞降低的患者,我们需要中西结合双管齐下。

升白针可以使患者在短时间内白细胞血象上升,配合中药补气补血稳固状态,使白细胞血象不要掉下去。

白细胞减少症属于中医“虚劳”“虚症”范畴中,常见患者多以气血两虚证为主,气血生成与脾肾关系密切,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与骨髓抑制也有密切联系,所以治疗白细胞降低需要以大补气血,补脾益肾为原则,常用药物有生黄芪、白术、太子参、黄精、菟丝子、鸡血藤、菟丝子等,生黄芪,太子参,白术,健脾扶中,枸杞子、菟丝子补肾生髓,鸡血藤补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配合解毒抗癌药,在临床实践证明中,疗效显著。

(注:文中所载药物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