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庐江县同大中心卫生院艾滋病伴多发性感染专家

简介:

庐江县同大中心卫生院成立于1991年05月01日,注册地位于庐江县同大镇二龙街道,法定代表人为喻振国。经营范围包括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医疗、常见多发病护理、预防保健、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实施、卫生行政监督与卫生信息管理。艾滋病(AIDS)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10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HIV感染引起,全身,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确定,要避免喝酒,避免抽烟,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机体免疫功能检查,HIV抗体检测,。

姚志杰 主治医师

基层门诊常见病诊疗。

好评 99%
接诊量 10w+
平均等待 -
擅长:基层门诊常见病诊疗。
更多服务
夏俊生 主治医师

常见病,多发病及慢性病管理。

好评 99%
接诊量 2.8万
平均等待 -
擅长:常见病,多发病及慢性病管理。
更多服务
吴宵宵 住院医师

擅长呼吸,消化之类的疾病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呼吸,消化之类的疾病
更多服务
吴邦华 主治医师

待补充

好评 99%
接诊量 3.5万
平均等待 30分钟
擅长:待补充
更多服务
张俊华 主治医师

全科医疗专业

好评 99%
接诊量 1.9万
平均等待 -
擅长:全科医疗专业
更多服务
乔之胜 主治医师

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等内科常见病。

好评 99%
接诊量 4.0万
平均等待 -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等内科常见病。
更多服务
胡修平 住院医师

待补充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待补充
更多服务
吴君权 住院医师

内科和儿科方面: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好评 97%
接诊量 412
平均等待 -
擅长:内科和儿科方面: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更多服务
汪杰 主治医师

我是一名全科主治医生。

好评 100%
接诊量 126
平均等待 -
擅长:我是一名全科主治医生。
更多服务
刘跃进 主治医师

擅长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诊治

好评 100%
接诊量 354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诊治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患者向医生咨询了关于使用捷扶康进行事后阻断的相关问题,包括是否可以使用以及用药的注意事项。
6
2024-11-05 12:10:02
我最近有过一次口交行为,担心是否会感染艾滋病,需要医生的建议和指导。患者信息:无明显症状,口交行为后出现担忧情绪。
7
2024-11-05 12:10:02
患者在高危性行为后,担心感染HIV,询问是否需要使用阻断药,并希望了解更多预防措施。
19
2024-11-05 12:10:02
患者在服用艾滋病阻断药后,想了解正确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特别是关于用药时间的调整和药效的影响。患者表示肝功能检查正常,且没有肝肾功能损伤或慢性病史,药物过敏史等情况。
44
2024-11-05 12:10:02
我最近确定了女朋友的关系,但发现她有一个基佬前男友,虽然她没有做过,只给我口过。请问这种情况下有没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4
2024-11-05 12:10:02
艾滋病合并肺炎住ICU,呼吸衰竭。患者男性57岁
38
2024-11-05 12:10:02
我和一个妓女发生性行为时套套破裂,插入一次后马上拿出来擦干净并换了套套,需要吃阻断药吗?
56
2024-11-05 12:10:02
患者出现喉咙痛、四肢酸痛和咳嗽的症状,担心是艾滋病早期的表现,医生通过询问病史和性行为情况,认为新冠后遗症的可能性更大,但仍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性。
11
2024-11-05 12:10:02
患者在公共抽纸上发现血渍,担心是否会感染艾滋病,询问是否需要服用阻断药进行预防,并提供了自己正在接种狂犬疫苗和有肾囊肿的信息。
8
2024-11-05 12:10:02
患者想了解雅培四代试纸检测艾滋病的相关信息,并询问二型艾滋病的检测情况。
47
2024-11-05 12:10:02

科普文章

#艾滋病伴多发性感染
11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HIV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一、性接触传播
 
1. 异性性行为传播:
 
• 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与HIV感染者进行阴道性交或肛门性交,容易感染HIV。性行为过程中,双方的生殖器黏膜可能会出现微小的破损,HIV可以通过这些破损处进入未感染者的体内。
 
• 性伴侣越多,感染的风险越高。频繁更换性伴侣会增加接触HIV感染者的机会,从而加大感染风险。
 
2. 同性性行为传播:
 
• 男男性行为者之间的肛门性交更容易导致黏膜破损,使得HIV传播的风险增加。同时,男男性行为者往往有较多的性伴侣和不固定的性行为模式,这也进一步提高了感染的可能性。
 
二、血液传播
 
1. 共用注射器:
 
• 静脉吸毒者共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是HIV血液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当一个人使用了被HIV污染的注射器后,注射器内残留的血液可能含有HIV。如果另一个人接着使用这个注射器,就很容易被感染。
 
• 一些非法药物注射场所卫生条件差,缺乏消毒设备,增加了共用注射器传播HIV的风险。
 
2. 输入被污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 在一些医疗条件落后的地区,可能存在非法采血、供血的情况,这些血液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检测,就有可能含有HIV。输入这样的血液会直接导致感染。
 
• 某些血液制品,如凝血因子等,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的病毒灭活处理,也可能成为HIV传播的媒介。
 
3. 医源性传播:
 
• 医疗过程中,如果使用了被HIV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器械、牙科器械等,且没有经过严格消毒,可能会将HIV传播给患者。
 
• 医护人员在为HIV感染者进行治疗或护理时,如果发生意外针刺伤等职业暴露,也有感染HIV的风险。
 
三、母婴传播
 
1. 宫内感染:
 
• 感染HIV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将病毒传播给胎儿。在怀孕期间,HIV可以穿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系统,导致胎儿感染。
 
2. 分娩过程传播:
 
• 在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时,可能接触到母亲含有HIV的血液和分泌物,从而被感染。例如,当胎儿的皮肤或黏膜出现破损时,更容易感染HIV。
 
3. 母乳喂养传播:
 
• 感染HIV的母亲在母乳喂养过程中,也可以将病毒传播给婴儿。母乳中可能含有HIV,如果婴儿口腔或胃肠道黏膜有破损,就容易被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办公用品等,不会传播HIV。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可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艾滋病伴多发性感染
12
《关于艾滋病的详细介绍》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自1981年首次被发现以来,艾滋病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
 
一、病原学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人类慢病毒组,呈球形,直径约100 - 120nm。病毒核心由两条相同的单股正链RNA、核衣壳蛋白、反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酶等组成。病毒最外层为包膜,其中嵌有外膜糖蛋白gp120和跨膜糖蛋白gp41。
 
HIV分为HIV - 1型和HIV - 2型,其中HIV - 1型是主要流行株。HIV基因组全长约9.7kb,含有多个基因,其变异率较高,尤其是env基因。
 
二、传播途径
 
1. 性接触传播:包括同性和异性之间的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2. 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等都可能导致血液传播。
 
3. 母婴传播:感染HIV的母亲可以通过胎盘、分娩和哺乳等方式将病毒传播给胎儿或婴儿。
 
三、发病机制
HIV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CD4 + T淋巴细胞。病毒进入人体后,选择性地吸附于靶细胞的CD4受体上,在辅助受体的帮助下进入宿主细胞。然后,病毒RNA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形成互补DNA(cDNA),再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中。随着病毒的不断复制,CD4 + T淋巴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导致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从而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
 
四、临床表现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根据感染后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AIDS期。
 
1. 急性期:通常发生在感染后的2 - 4周,部分感染者会出现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等。这些症状通常持续1 - 3周后自行缓解。
 
2. 无症状期: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 - 8年,其时间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等因素有关。在无症状期,感染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病毒在体内持续复制,免疫系统逐渐受损。
 
3. AIDS期: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患者CD4 + T淋巴细胞计数多<200/μL。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体征及多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如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真菌感染、带状疱疹、淋巴瘤、卡波西肉瘤等。
 
五、诊断
HIV/AIDS的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包括不安全性生活史、静脉注射毒品史、输入未经抗HIV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HIV感染者所生子女或职业暴露史等)、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HIV抗体检测、HIV抗原抗体检测、CD4 + T淋巴细胞检测、HIV核酸检测等。
 
六、治疗
目前,艾滋病尚无治愈方法,但通过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ART是艾滋病治疗的核心,一般采用联合用药方案,即同时使用多种抗HIV药物。
 
此外,对于艾滋病患者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抗感染治疗、抗肿瘤治疗等。
 
七、预防
预防艾滋病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关键。以下是一些预防艾滋病的主要措施:
 
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地降低性传播的风险。
 
3. 拒绝毒品,避免共用注射器。
 
4. 加强血液管理,确保血液和血液制品的安全。
 
5. 预防母婴传播,对孕妇进行HIV检测,对感染HIV的孕妇进行及时的干预和治疗。
 
6. 对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治疗,减少病毒的传播。
 
总之,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但通过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控制其传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应该加强对艾滋病的认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共同应对艾滋病的挑战。
在生活中,可通过以下方式预防血液传播艾滋病:
 
1. 避免共用注射器:无论是吸毒还是医疗用途,都不能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2. 注意医疗安全:在接受医疗服务时,确保医疗机构使用的医疗器械经过严格消毒,如手术器械、采血针等。
 
3. 避免接触他人血液:如果遇到他人受伤出血的情况,避免直接接触其血液,如有必要进行帮助,应戴上手套等防护用品。
 
4. 不与他人共用可能导致出血的个人用品:比如牙刷、剃须刀等,这些用品可能会造成皮肤微小破损,从而增加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
 
5. 拒绝不安全的美容和纹身:去正规、有资质的美容机构和纹身店,确保使用的器械经过严格消毒。
 
6. 妥善处理伤口:自己受伤出血时,及时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包扎伤口,避免血液接触到他人。
 
7. 加强对艾滋病的认识: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艾滋病伴多发性感染
2
血液传播艾滋病通常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1. 含有艾滋病病毒:传播的血液必须含有存活且具有感染力的艾滋病病毒。一般来说,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的血液中病毒含量较高时,传播风险相对较大。
 
2. 足够的病毒量:接触到的血液中需要有足够数量的艾滋病病毒,才能引起感染。少量病毒可能不足以突破人体的免疫防线导致感染。
 
3. 直接进入体内:病毒需要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或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例如,共用注射器、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进行侵入性操作等。
 
4. 没有及时的防护和处理:在接触可能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后,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正确的消毒、清洗和处理,感染的风险会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正常接触,如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握手、拥抱等,不会通过血液传播艾滋病。
#艾滋病伴多发性感染#艾滋病伴真菌病
24
预防艾滋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
 
• 保持单一性伴侣。
 
• 正确使用安全套,能有效减少性传播的风险。
 
2. 拒绝共用注射器
 
• 不共用注射器吸毒,避免通过血液传播。
 
3. 医疗防护
 
• 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使用血制品。
 
• 进行有创性医疗操作时,确保医疗器械经过严格消毒。
 
4. 母婴阻断
 
• 感染艾滋病的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采取剖宫产、避免母乳喂养等措施,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
 
5.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 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出血的个人用品。
 
6. 普及艾滋病知识
 
• 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7. 定期检测
 
• 对于高危人群,如性工作者、多性伴者、吸毒者等,应定期进行艾滋病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总之,预防艾滋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个人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艾滋病伴多发性感染#艾滋病伴真菌病
10
艾滋病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的具体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输血及使用血制品: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如全血、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
 
2. 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者共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且未经消毒的注射器。
 
3. 医源性感染:在医疗操作中,如手术、口腔治疗、注射、针灸等,如果使用了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且接触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可能会造成感染。
 
4. 器官移植:接受了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器官、组织或精液。
 
5. 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在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诊疗、护理等操作过程中,被污染的针头、手术刀等锐器刺破皮肤,导致病毒进入体内。
 
6. 母婴传播中的血液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可能会接触到母亲的血液而感染;哺乳期母亲的血液可能混入乳汁,通过哺乳传播给婴儿。
 
需要注意的是,日常接触如共同进餐、握手、拥抱、共用办公用品等一般不会导致艾滋病的血液和体液传播。
#艾滋病伴多发性感染
4
艾滋病的高危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无保护的性行为:在进行性活动时,未正确使用安全套,包括异性之间和同性之间的阴道性交、肛门性交。
 
2. 多性伴行为:拥有多个性伴侣,增加了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3.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发生性行为:特别是在不了解对方感染状况且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情况下。
 
4. 共用注射器吸毒:吸毒者共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可能会通过血液传播感染艾滋病。
 
5. 非法输血或使用未经严格检测的血液制品: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6. 医源性感染:在医疗操作中,如手术、注射、针灸等,如果医疗器械未经严格消毒且接触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可能会造成感染。
 
7. 职业暴露:医务人员、警察等在工作中接触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体液,且防护措施不当。
 
需要注意的是,发生高危行为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感染艾滋病,但感染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如果有过高危行为,应及时进行艾滋病检测和咨询。
#艾滋病伴多发性感染#艾滋病伴真菌病
41
第三代HIV诊断试剂只检测抗体,而第四代HIV诊断试剂则同时包含抗体和抗原检测。
      
由于机体感染HIV后一般在4~6周才产生抗体,会导致在窗口期标本的漏检。而机体在l~2周内血液中即可产生p24抗原,第四代HIV诊断试剂可以有效缩短窗口期。
      
三代检测时间最早为16天,四代ELISA检测时间最早为9天。三、四代ELISA窗口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多数研究报告第四代检测试剂的窗口期为10-18天。但是由于多种影响因素的存在,目前的业内共识是:对于高危人群,在14-21天检测阴性后,还需要在第六周检测阴性才可以排除。
     
与第三代相比,第四代HIV诊断试剂可有效缩短窗口期。虽然第四代试剂特异性有所降低, 但在目前核酸检测还未完全普及的情况下, 其作为供血者血液常规筛查, 对于降低HIV传播风险还是有较高的价值。对于高危人群而言,如果高危行为距检测时间较长,可以选择更为经济和特异性更高的第三代检测方法;如果时间较短,可以选择窗口期更短的第四代检测方法。
#艾滋病伴多发性感染#艾滋病伴真菌病
17

艾滋病病毒感染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特定的体液环境、足够数量的病毒、适宜的传播途径。事实上,只在特定的体液中艾滋病病毒才能保持良好的活性,包括: 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

唾液中的病毒含量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唾液并不能维持艾滋病病毒的活性,所以,通常情况下,不会因为接吻时接触到感染者的口腔或唾液而感染艾滋病病毒。

有些极端情况下会发生感染,发生的概率很低,比如双方都有口腔溃疡或牙龈出血,就可能会发生传播,尤其是深度接吻。不过,即使在这种极端情况下,礼仪性的“社交”接吻也是安全的,不会发生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需要明确的是,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发生的感染,艾滋病病毒并不是通过唾液传播的,而是通过血液,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

其他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通过汗水或眼泪、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拥抱、握手、共用马桶或浴室、蚊虫叮咬等。

#艾滋病伴多发性感染#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17
艾滋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是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因此,想要预防它,也需要从这三方面入手。
 
1.防止血液传播
 
首先,如果输血要走正规的医疗机构。
 
其次,要注意自己平时用的个人生活用品,如牙刷、剃须刀和刮脸刀千万不要外借,与他人共用。
 
最后,创伤性美容也要避免,比如纹身、耳洞、植发等,因为这些美容用品都是反复使用的,一旦皮肤破损沾上附带病毒的血液,就会有感染艾滋的风险。
 
2.母婴干预
 
艾滋病毒容易经胎盘、分娩及产后哺乳传染给婴儿。
 
一般来说,如果患有艾滋病,需要提前告知医生,评估是否具备孕育健康胎儿的能力。
 
同时,艾滋病患者要做好产检,遵医嘱治疗,这样才能生出健康的宝宝。
 
3.性生活时戴避孕套
 
避孕套不仅是避孕的工具,更可以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目前情况来看,性传播是我国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所以大家要尽可能避免高危性生活。此外,还要学会正确使用安全套,才能远离艾滋。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