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建于1951年,前身为贵州省商业厅职工医院。医院秉持“传承融汇,厚德济民”的院训及“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经过7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管理理念先进、学科门类齐全、特色优势突出、人才结构合理,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养生、保健、养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三级甲等中医院,建有飞山院区、红岩院区和省委党校门诊部及包括49家成员单位的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联体。 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爱婴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及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三八红旗”先进集体等荣誉。是贵阳市残联助听器验配、假肢与矫形器适配等六个项目定点服务机构。 现有临床科室51个,医技医辅科室18个,编制床位1402张。高级职称257人,硕士361人,博士59人。拥有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4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政府特殊津贴3人,省管专家6人,省级名中医28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岐黄学者”1人,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10个;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1人,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6人;贵州省名中医及学术经验指导老师3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百”层次人才1人,“千”层次人才18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及培养对象2人;全国高等中医药学校“优秀青年”1人,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科技拔尖人才2人,“黔医人才”14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人,贵州省百优医生10人、百优护士11人、贵州省“最美劳动者”3人。 医院高度重视学科内涵建设,积极搭建学科平台、建设学科团队、致力科学研究、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反哺临床。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个,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中医)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5个,重点专科培育项目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一体化创新服务诊疗模式3个;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7个、重点培育学科4个,重点专科20个,贵州省教育厅特色重点学科1个、重点学科1个;建有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心衰中心、类风湿关节炎规范诊疗中心、痛风规范诊疗中心,贵州省中医相关专业医疗质控中心9个,是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国家区域(华南)中医肺病诊疗分中心,是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HQCC全国小儿推拿标准化认证基地,获批通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专业认证。创伤中心、卒中中心正在建设中。 近年来,先后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贵州)、贵州省中西医结合高级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贵州省“西医学习中医”培训基地、贵州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省级基地、贵州省病毒相关损害中西医结合康复人才基地、贵州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贵州省中医风湿病临床研究基地,获得省级实验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践基地2个。同时,还建有贵州省研究生创新基地1个、贵州省研究生工作站1个、张伯礼国家名中医工作室(院士工作站)、国医大师张学文贵州省工作站、省科技厅研究平台2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2个、省教育厅创新人才团队1个及省级教学团队1个,是贵州省唯一的高等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实践基地。作为贵州中医药大学直管附属医院,每年承担10000余学时本专科、研究生理论教学,还承担本专科医护实习生、研究生及规培生等近千人临床实践带教任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 “十三五”期间,科研能力持续增强,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持续增长,成绩斐然。“十三五”期间,我院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60项,经费共计2853.57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33项(经费1245.6万元),省部级项目39项(933万元),厅局级项目155项(经费502.07万元),校内项目132项(经费172.9万元),国家级学会课题1项。发表论文1533篇,其中SCI、EI22篇,核心论文146篇,普通论文1364篇。编写专著93部,其中主编19部,其他主编及副主编56部,编委18部。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国家级学会科技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贵州省医学会科技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贵州省护理学会科技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获批专利142项。 未来,医院将遵循“双核心、多特色”的发展战略,不断开拓进取,攻坚克难,以一流的质量、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为中西医结合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大动脉炎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和肺动脉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其中以头臂血管、肾动脉、胸腹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为好发部位,常呈多发性,因病变部位不同而临床表现各异。可引起不同部位动脉狭窄、闭塞,少数可导致动脉瘤。本病多发于年轻女性。,病因未明,可能与体内产生免疫反应相关 专家解读,大动脉,大动脉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应该以内科治疗为基础,外科只治疗因该病引起的血管病变。 1.内科治疗原则 (1)抗炎治疗控制感染,阻止病情发展。 (2)激素治疗对早期或活动期患者效果较好,可短期内改善症状。多口服强的松、地塞米松等。 (3)免疫治疗。 (4)扩血管药物改善脑和肢体血运。 (5)抗血小板药物拜阿司匹林等。 (6)抗高血压药物本病对一种降压药物效果不佳,常需要两种以上药物合并应用。 2.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目前已应用治疗肾动脉狭窄及腹主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等,获得较好的疗效。球囊扩张应用较广泛,但支架植入由于动脉炎特点,需慎重应用。 3.手术治疗 在病变稳定后可采取手术治疗,包括体温、血沉、白细胞计数、IgG均正常。手术原则是在脏器功能尚未丧失时进行动脉重建。 (1)对于头臂动脉型患者可行胸外途径或胸内途径人工血管重建术、内膜血栓摘除术等。 (2)胸或腹主动脉严重狭窄者,可行人工血管重建术。 (3)肾动脉狭窄者,可行肾脏自身移植术或血管重建术,患侧肾脏明显萎缩者可行肾切除术。 (4)冠状动脉狭窄可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或支架置入术。,1.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多见于男性,全身无炎症活动表现,胸主动脉见特定部位(婴儿在主动脉峡部,成人型位于动脉导管相接处)狭窄。 2.动脉粥样硬化 常在50岁后发病,伴动脉硬化的其他临床表现。 3.肾动脉纤维肌结构不良 多见于女性,肾动脉造影显示其远端2/3及分支狭窄。 4.血栓闭塞性脉管炎(Buerger病) 好发于四肢中小动脉、静脉的慢性血管闭塞性炎症。 5.结节性多动脉炎 主要累及内脏中小动脉。 6.胸廓出口综合征 随头颈及上肢活动,桡动脉搏动有变化。,无,(一)实验室检查 1.红细胞沉降率 是反映本病病变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血沉增快多提示疾病活动时。 2.C反应蛋白 其临床意义与血沉相同,为本病病变活动的指标之一。 3.其他 少数患者在疾病活动期白细胞总数增高或血小板数增高,也为炎症活动的一种反应。 (二)影像学表现 1.眼底检查 眼底改变为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一种特异性改变。 2.超声 可探查主动脉及其分支有无狭窄或闭塞,了解肢体血流情况,还可测定病变动脉的远、近端血流及波形,测定肢体动脉压力。 3.CTA检查 CTA检查可以明确主动脉及各分支受累情况,由于肺动脉型和冠状动脉型大动脉炎易被忽略,应注意相应部位的CTA检查。 4.血管造影 对头臂血管、胸-腹主动脉、肾动脉、肺动脉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狭窄部位、程度、侧支情况等。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