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占高血压病人总数的 90%以上。常说的高血压病人大多属于这一类,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引起的一系列症状。这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独立疾病,主要与遗传、内分泌平衡紊乱、精神及神经作用、肥胖和饮食习惯不当等有关。
另一类是继发性高血压,又称症状性高血压,主要表现为有明确病因的疾病,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及颅脑病变等,伴发暂时或永久的血压升高。除了血压升高的临床表现以外,还多伴有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
高血压病是世界各国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高血压病可造成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因地域、年龄、种族不同而有差别,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总体差异不大。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病发病率增高。目前,我国的高血压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高血压的症状为非特异性。有些病人可表现为头痛、头晕、颈部僵直麻木感、耳鸣、心悸和气短等。
有些病人因为高血压引起的各器官损害出现临床症状而就诊,如突然一侧视力急剧下降、血尿和泡沫尿、少尿、气急、胸痛等。
有些继发性高血压可表现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表现为肌无力、肢体麻木、口渴、多尿等;皮质醇增多症表现为向心性肥胖、面色红润、皮肤紫纹和毛发增多等。
由于正常人体的血压存在波动,与情绪、活动、测量时间等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至少两次在非同一日静息状态下测得血压升高,才可以诊断为高血压。目前认为血压值超过 140/90 毫米汞柱即可诊断为高血压。血压值在 120/80 毫米汞柱以下为理想血压。
高血压病人实验室诊断的目的主要是:①了解高血压的病因;②了解高血压的严重情况以及有无其他器官受损;③了解有无同时存在其他疾病和高危因素。
常规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化验、尿常规化验、眼底检查、24 小时动态血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脂、血糖、肾功能、电解质、胸部 X 线摄片及 B 超等检查。
目前对原发性高血压尚无根治的方法。非药物治疗即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有些轻度高血压病病人仅通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即可降低血压至正常水平,主要包括:①控制体重;②适当运动;③低盐饮食;④戒烟,避免过度饮酒;⑤合理的饮食习惯(如低脂、低盐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鱼等)。
在单纯改善生活方式不能有效控制血压时,需用降压药物。目前降压药物的种类繁多,进展也很快。常用的降压药物有:氢氯噻嗪、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硝苯地平、卡托普利、氯沙坦、复方降压片及珍菊降压片等。在一种药物控制血压不理想的情况下,可以加用其他药物进行联合用药。各种降压药物作用的环节不同、适用的对象不同、不良反应不同,联合用药的机制也不同,因此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及调整用药。在治疗达到目标血压后,需长期服药,不能自行随意减药或停药。
应定期随访血压,监测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根据情况适当调整用药,但不建议频繁更换药物。
高血压病人通常需要终身进行降压治疗。
继发性高血压病的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疾病,单侧肾脏病变、单侧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肿瘤、脑瘤和脑外伤等常可通过手术治疗使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对原发疾病不能手术或者术后血压仍高的病人,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控制。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预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情、适当运动、健康饮食(少吃盐,戒烟,避免过度饮酒,少吃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鱼等)、控制体重;②定期开展普查活动,早期发现高血压病病人,早期治疗,减少相关器官的损害。对有高血压家族史的病人,应定期随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