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咸宁市结核病防治院恶性肿瘤放疗专家

简介:

医院创建于一九七九年,是咸宁市唯一的独立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承担着全市结核病的防治规划、疫情监测、治疗管理、预防督导、科研培训及技术指导工作,是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整体工作水平位于全省同行业前列。现有职工80余人,其中高、中级技术职称医技人员占60%;设门诊部和住院部,实际开放病床120张;建有标准的BSL-Ⅱ实验室,通过国家验收,可以开展一、二线抗结核药物敏感性实验;设有独立的耐多药结核病病区,收治全市耐多药结核病患者;配备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标分析仪、纤支镜、心电监护仪、500mAX光机等专业医疗设备,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科学、客观的监测数据。通过多年实践,医院在结核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管理上形成了独特优势,尤其是在重症、复治、难治性结核病及合并症的诊断和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经验。长年聘请湖北科技学院和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的专家教授指导工作,还与上海第一肺科医院保持业务联系,与市中心医院……。

陈涛 主治医师

擅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好评 100%
接诊量 113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我被诊断出恶性肿瘤分期2,医生建议手术治疗,但我担心手术预后不佳,想知道是否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6
2024-11-15 02:11:15
肺癌晚期患者,肿瘤压迫食管无法进食,曾经接受过放疗但效果不佳,寻求其他治疗方法。患者信息:中央型肺癌。
47
2024-11-15 02:11:15
宫颈肿瘤放疗后直肠炎,反复直肠出血,询问治疗建议。患者女性52岁
41
2024-11-15 02:11:15
我被诊断出胶质瘤四级,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个病的信息和治疗方法,是否有其他的治疗选择?
54
2024-11-15 02:11:15
患者正在接受放疗,想了解肿瘤类型和如何补充营养,希望得到专业的医疗建议。
27
2024-11-15 02:11:15
我最近做完放化疗,正在服用泽布替尼,想了解后续的处理方式和用药注意事项,如何缓解副作用?
51
2024-11-15 02:11:15
患者手术后被告知需要进行放化疗,询问医生是否可以在放化疗期间使用辉瑞药物。
62
2024-11-15 02:11:15
老父亲被诊断为鼻咽癌,医生建议选择放疗机器,患者不了解两种机器的区别,想知道哪种更适合老父亲的病情?
66
2024-11-15 02:11:15
患者在小城市三甲综合医院接受放疗,疑问大医院放疗科与之有何不同,并询问如何选择放疗科和日常生活中如何配合治疗。
52
2024-11-15 02:11:15
肿瘤放疗报销,唐山人民医院肿瘤科放疗住院报销和慢病报销情况咨询。患者男性76岁
24
2024-11-15 02:11:15

科普文章

#放疗后#恶性肿瘤放疗#味觉障碍
6

治疗后康复阶段的健康膳食与营养

营养问题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和再次入院,康复阶段患者应均衡膳食保持良好的营养;适当锻炼,多食高蛋白、蔬菜、水果等有益于身体健康的食物;治疗结束出院后若从日常饮食中摄取不到足够的营养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专业医疗营养品,如肠内营养粉等,巩固身体健康防线。

 

如何应对放化疗后的味觉障碍?

味觉分为甜、酸、咸、苦、鲜 5 种,作为人类的五大感官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味觉改变是指味觉缺失、味觉迟钝、味觉过敏或味觉障碍,味觉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食欲,导致体重下降。肿瘤患者味觉障碍的发生率与癌症类型、病灶部位和治疗方案有关,据报道, 70~100% 的放疗患者和 69.9% 的化疗患者会出现味觉障碍,头颈部肿瘤患者的味觉障碍的发生率更是高达 75~100%

(一)放疗、化疗对味觉的影响

化疗药物会直接损伤味觉上皮或使人体的锌离子与巯基结合,从而导致人体缺锌而引起味觉异常。放疗则通过损伤味蕾、神经、唾液腺导致味觉受损。如果放疗损伤神经,味觉异常则可能是永久性的。

放疗患者的放疗剂量、照射部位对患者的味觉也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当放疗剂量为 30Gy 时,鲜味开始受损;剂量为 45~60Gy 时,其他 4 种基础味觉下降明显。照射部位与颌面部或唾液腺越近的时候,对于味觉传导的影响越大,味觉受损也越重。

放疗对患者苦味和咸味感知的影响最重,对甜味的影响最轻;而化疗患者大多苦味、鲜味的感知受损。放疗和化疗引起的味觉异常均与时间显著相关。

放疗开始后 4~5 周,所有味觉均开始减退, 5~6 周症状最明显, 11 周后,症状开始好转。放疗结束 4~5 周后味觉开始恢复, 6~12 个月多数患者的味觉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是仍有部分患者的味觉异常会持续到治疗结束后 1~2 年。化疗结束后数月,大多数患者的味觉都可自行好转。

(二)放化疗后出现味觉障碍怎么办?

虽然味觉障碍不会直接影响或威胁生命,但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食欲、营养及心理状况等方面都会有较大的影响,也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无形的压力。

1. 饮食调节

放化疗后味觉发生变化的患者,可适当通过饮食调节来缓解症状。如味觉丧失可进食常温的食物,在新鲜蛋白质食物中适当添加调味品;对于甜味及酸味的敏感度减弱时,可尝试使用适量的糖或柠檬来增强甜味及酸味;对苦味的敏感度增加时,应避免吃本身就具有苦味的食物,如苦瓜,尽量使用鲜汁,利用芝麻或香橙等香料或醋来调味。进食食物感觉含有金属味时,建议添加一些柠檬汁或吃微酸的糖果来减缓症状,并且不要使用金属或不锈钢的餐具。尽量营造轻松、舒适的进餐气氛来促进食欲。

2. 保持口腔清洁

对于口腔卫生状况不佳者,应改善其口腔卫生环境。对口内存在局部刺激因素的患者,如因不良修复体、黏膜病导致的局部炎症,应当及时去除或进行相应治疗。对于口腔湿润度较差的患者,吃饭前先漱口,可增加口腔的湿润度及减少口腔内异味,因口腔干燥会改变食物在口腔内的味道,建议可将食物沾取肉汁、汤汁,或熬煮蔬菜或鸡肉浓汤,来增加食物的湿润度及营养密度,平时也可多补充水分。

3. 药物治疗

锌补充剂治疗味觉障碍的研究很多,且耐受性良好,但需要注意,空腹服用会导致消化不良,应随餐服用;过量补充锌对免疫系统有负面影响,免疫力低下和锌含量水平正常的患者应谨慎服用。对于口干相关的味觉异常患者,人工唾液等药物可恢复其口内湿润度。药物治疗味觉障碍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 心理支持

味觉障碍会增加患者紧张、烦恼和痛苦情绪,患者还可能因为味觉障碍而导致食欲下降,对精神和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应对患者的心理状况予以充分重视,在尽量尊重其饮食习惯和偏好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合理的心理疏导。患者也应积极调整心态,多沟通、多倾诉,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

  

作者:湘雅二医院肿瘤中心

#鼻咽癌#恶性肿瘤放疗
3

#癌细胞 #健康科普

#鼻咽癌术后#鼻咽交搭跨越的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放疗
54

大家好,我是王再兴大夫,很多病人出现鼻腔的各种症状,如鼻塞、流鼻血、头痛等都会联想到鼻咽癌,因为在我国南方地区,鼻咽癌的发病率已居全身恶性肿瘤之首,可能经常会听到谁谁发现了鼻咽癌等等,目前大部分发现鼻咽癌的患者已经是晚期的病程,治疗的效果就比较差,所以,如果可以对鼻咽癌的知识有所了解,就可以及时发现可能是鼻咽癌的危险信号,早期的确诊并进行早期治疗干预可以提高生存率,现在我根据我院在鼻咽癌的诊疗方面开展的情况,结合鼻咽癌的相关知识及临床上常见的鼻咽癌主要的症状和大家介绍一下。

什么是鼻咽癌?

鼻咽癌又叫做广东瘤,在我国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海南等地区鼻咽癌的发病率就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其发病的原因还不明确,目前主要考虑与EB病毒感染,进食盐腌过的食品、吸烟、长期接触化学物质以及遗传的地区人种等因素有关。

我国鼻咽癌发病年龄多数为40岁-60岁的男性中老年人,由于鼻咽癌发病的位置比较隐匿,很难早期发现,特别是很多时候鼻咽癌的早期出现症状后都在其他科室就诊,反复检查和治疗都无效,直到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了才到耳鼻喉科就诊确诊,所以了解鼻咽癌的相关症状对发现早期鼻咽癌非常重要。

编辑图片1.jpg

鼻咽癌有哪些症状呢?

我们根据鼻咽癌侵犯的部位不同,把症状分为以下6个部分,如果你有这方面的不舒服,需要及时就诊或者询问你的医生。

  • 鼻部的症状如鼻塞、回吸鼻涕带血丝或大量鼻出血、脓涕

当位于鼻咽部的肿瘤逐渐增大时,会经后鼻孔侵犯鼻腔鼻窦,早期会有回吸鼻涕带血丝的情况,慢慢的就会出现鼻塞,脓涕及大出血等症状,所以一旦你发现回吸的鼻涕吐出后带有血丝,一方面是鼻腔粘膜干燥引起的出血,另一方面就需要排除鼻咽癌了,这是不容忽视的早期危险信号。

编辑图片2.jpg

  • 颈部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很多患者在鼻咽癌早期就会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但是因为淋巴结较小,没有引起重视,或者只是发现颈部有黄豆大小的硬块,摸起来比较硬,还是可以活动的,而随着肿瘤的生长,到了晚期颈部的小肿块就会慢慢增大,几个小的淋巴结会融合变得更大和固定,而且肿大的硬块不会红肿和疼痛,这个时候就需要警惕了,这种无痛性的活动性差的颈部硬块正是转移癌的特征。

编辑图片4.jpg

  • 耳部的症状:单侧的听力下降,耳闷、耳鸣

在鼻咽部与中耳之间有一条相通的管道叫做咽鼓管,它能保持中耳的内外压力平衡,使得中耳可以保持正常的声音传导功能,而随着鼻咽部的肿瘤增大及侵犯鼻咽侧壁的咽鼓管,导致咽鼓管闭合,这样就会使得侵犯的那一侧的中耳内形成负压,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引起耳闷、听力下降的症状,特别是4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以前身体很好,没有什么问题,如果突然出现单侧的耳闷、听力下降的情况,这个时候不能忽视,可能早期鼻内镜的检查是不能发现有肿瘤的情况,那就需要进一步的进行鼻窦MRI或者CT的检查,避免漏诊。

编辑图片5.jpg

  • 眼部的症状:视力减退或消失,眼睑下垂、眼球固定,复视等

鼻咽癌会沿着骨缝侵犯相邻的眼眶,如果压迫眶周的神经或者支配眼眶内的神经,就会引起相应的症状,如视力模糊、失明、眼睑下垂、复视、斜视、眼球活动受限、甚至眼球固定固定等,这种病人通常就诊于眼科,检查后才发现是鼻咽癌引起的。

编辑图片8.jpg

  • 其他颅神经受压症状:头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伸舌困难、面麻等

在鼻咽癌肿瘤向周围侵犯到达咽旁间隙,就会侵犯咽旁间隙内的颅脑神经,这些神经是控制口腔颌面部的各种功能,一旦受压均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其中最常出现的症状有声音嘶哑、呛咳、软腭麻痹、面部麻木、伸舌困难,甚至面瘫的症状,如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患侧不能皱眉等。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就会就诊于口腔科及神经内科,检查颅脑内是没有问题的,容易忽略鼻咽部的肿瘤。

  • 鼻咽癌的晚期,远处转移及恶病质

在鼻咽癌的晚期,肿瘤可以远处转移至全身各个部分,以骨、肺、肝多见,因转移的部位不同而出现相应的表现,到了肿瘤终末期的时候就会出现恶病质,全身消瘦,多器官衰竭,并因之而死亡,也有因突然大出血而死亡。

出现这些症状你需要引起警惕,尽快到耳鼻咽喉科进行检查,目前我院开展了鼻咽癌相关的检查,可以早期确诊鼻咽癌,及时进行治疗,提高鼻咽癌的治疗生存率!

国人对放疗的认知太少,误解又过深,所以这些放疗“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你真的懂放疗是怎么回事吗?

世界卫生组织 2013 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全部恶性肿瘤中,约 67%的患者可以被治愈,其中 37%是手术、化疗治愈的,而 30%是放射治疗的功劳。所以放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三驾马车”(手术、化疗、放疗)之一,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但大部分患者不懂放疗到底是如何进行的。不像手术,能看到手术后切除的肿瘤实物,确实是从患者身上摘下来;化疗呢,也能看到液体从自己血管里面输入进去。

放疗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把肿瘤放疗看做一场战争,肿瘤就是顽固的敌军分子,攻击他们的导弹就是放射线。

要精准打击敌人,就需要先找到敌军再瞄准发射。对应到放疗,就需要每个病人专用的固定装置(体膜或面膜,它们是通过固定病人,从而固定肿瘤位置),紧紧地套在患者身上,然后做影像扫描(找敌人),制定放疗计划后,严格执行每一次治疗操作规范,确保导弹准确无误地轰击。

射线到达肿瘤内,先是发生物理反应、化学反应,再是生物反应,最后启动肿瘤细胞的凋亡。

放疗好,为何国内患者进行放疗的不多?

在中国,放疗给人的印象总是神秘而可怕的。在以前,人们进入放疗科时常会发现许多病人脸上有一条条的红印子,看上去非常吓人,那些红印子是皮肤墨水用来确定放疗靶区用的;放疗后疲劳、食欲不振、呕吐、皮肤溃烂、骨瘦如柴的画面让人心有余悸,因此有些人选择“宁愿等死,也不遭罪”;还有一类人认为只是辅助治疗,无法根治癌症,做与不做关系不大,宁愿选择“副作用”小的中药。

事实上,在美国,放疗已经是肿瘤治疗时的“家常便饭”,就像我们发烧去医院打点滴一样普遍(其实多数发烧的情况是不应该输液的),得了癌症该放疗就放疗。放疗设备直线加速器的使用也是非常安全的,现代放疗已经实现了肿瘤诊治的精确定位、精确计划和精确治疗。放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组织有“误伤”,就像命中目标的导弹也会有弹片打到旁边,但随着放疗技术进步,让病人谈之色变的严重放射性损伤已经很少发生。

放疗也不仅仅是辅助治疗,而是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对于鼻咽癌、不能手术的早期肺癌等单纯放射治疗即可治愈;早期食管癌,前列腺癌等 5 年生存率都与手术相似;对于放射高度敏感的肿瘤如恶性淋巴瘤、睾丸精原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小细胞肺癌、晚期肺癌、食管癌等联合放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放疗技术从上世纪初的深部х线到 50 年代的二维传统照射技术、90 年代的三维适形照射技术,发展到目前的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以及最新的螺旋断层放射治疗技术,可以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放疗遭受如此冷遇,究其根本还是人们观念陈旧,甚至有些医生都不知道放疗的发展,再加上设备昂贵,有些医院还没有普及。

什么情况需要放疗?

很多早期肿瘤通过单纯放疗就可治愈,并能保留器官功能;局部晚期肿瘤放疗可以和手术及化疗综合应用,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对于晚期的肿瘤患者,放疗可以作为一种姑息减症的手段,如减轻肿瘤带来的疼痛,梗阻等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放疗可单独应用,也可与手术、化疗联合应用,也有在临床试验阶段的联合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的应用。

1、在病人手术前,可以用放射治疗来缩小肿瘤,使原本不能切除的病灶可以达到手术切除,同时降低肿瘤转移的概率,以提高肿瘤的治愈率,称新辅助放疗。

2、病人手术结束后,可以用放疗来杀灭手术无法完全切除,或者肉眼看不到的残留肿瘤细胞,称为辅助放疗。

现代肿瘤治疗要求综合治疗,合理地、有计划地综合应用现有的先进治疗手段,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是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放疗、化疗还在傻傻分不清?

很多人可能搞不清楚为什么有的肿瘤病人要进行化疗,有的却要进行放疗,有的又是要既化疗又放疗。放疗、化疗作为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有人称它们为“兄弟”,仅有一字之差。多数人对化疗的了解是会掉光头发,而对于放疗更加迷糊。

放疗擅长搏击,对局部的攻击力度较大较强。放射治疗的范围称“靶区”,即射线集中治疗区域,靶区以外则没有多少射线,正常组织不会有太大的损伤。放疗医师根据影像学及其他临床检查确定肿瘤大小及其侵犯部位后,还必须了解该肿瘤生物学特征及扩散规律才能决定放射范围,主要针对相对比较局限的实体肿瘤的根治治疗。例如头颈部肿瘤、肺癌、食管癌、皮肤癌、淋巴瘤等的根治放疗;一些肿瘤的术前、术后辅助治疗如乳腺癌、宫颈癌、胃肠肿瘤;另外还有些肿瘤例如骨及脑转移肿瘤姑息放疗等等,而对于白血病等全身性肿瘤,则作用有限。

化疗以全身治疗为主,指的是通过口服、静脉注射或其他形式让化疗药物进入体内来杀死或抑制细胞,是治疗癌症的一种常见方法。化疗药物进入体内后会分布到全身各处,不光对实体肿瘤有作用,对微小不可见转移灶也同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化疗+放疗,等于全身+局部,对癌细胞进行全方位攻击和精准攻击,以达到彻底歼灭目的。

放疗一般需要几个周期?

放疗医师最喜欢说的话是“一锤子买卖”。放疗与化疗不同,化疗可以有几个周期甚至十几个周期,而放疗对于相同部位短时间内只能做一次。

简单说就是放疗只有一个周期,只是这个周期有点长,一般要持续 4-6 周左右,常规每周一至周五治疗,周六、日休息。这种经典的放疗模式主要是根据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制定的。

放疗会有一些副作用,患者一定要及时将情况告知医生,医生将会进行相应的处理。

放疗副作用大,不放疗更安全?

临床上,不少癌症患者因恐惧放疗的副作用而却步,甚至认为放疗会致癌,加速死亡。专家指出,这实际上是一种思维上的误区。

所有癌症的治疗都会有副作用,但是现代放疗的副作用恰恰要比手术、化疗的副作用小得多。因为它仅仅是一个局部治疗,是用射线这把无形的刀把肿瘤“切”掉,没有切口,不出血,不损伤器官,更不会加速病人死亡。

都是谁在给你做放疗?

放疗团队主要由放疗医生、物理师、技师、护士组成。

放疗是利用机器产生的放射线,破坏、杀灭肿瘤细胞的过程,既然放疗要杀灭肿瘤细胞,就要找到肿瘤在哪,所以放疗的第一步就是让病人固定好位置做影像检查,像 CT、核磁,查找肿瘤的位置,这个过程叫做定位,将影像资料传输到放疗计划系统,制定放疗计划,这个步骤由医生勾画肿瘤靶区,以及周围需要保护的组织器官,下医嘱给予合适的放疗剂量,物理师再利用计算机反复计算,比较不同方案,使得治疗计划达到最佳效果。

计划完成后,主治医生会通知患者进行复位,即比较原来确定的位置与制作出的治疗方案位置的一致性,如果位置准确就进行治疗。

放疗过程中,患者需要配合什么?

不同肿瘤放疗所采用的模具及体位不同,也是决定放疗准确度的重要因素。在制作模具和摆位的过程中,患者积极的配合可以使体位重复性好,降低摆位误差,提高放疗精准度。

具体来说,在模具制定之前,首先患者应根据医技人员的要求做好充足准备,比如头颈部放疗病人,需要剪短头发甚至剃光头避免头发厚度对模具的影响,而且需要准备低领单薄的上衣尽量暴露颈部,同时可以避免放疗过程中衣服划伤颈部放射区皮肤。

其次,在制作模具的过程中,患者应保证处于全身放松状态,记住手放的位置,便于体位重复。

然后部分病种需特殊准备,如直肠癌放疗的患者需要提前喝水憋尿,使膀胱充盈将肠道上推,可以降低不必要的肠道照射;胸部肿瘤(如肺癌或乳腺癌等)因受呼吸运动影响,如用到呼吸门控技术要提前做呼吸训练;前列腺癌患者放疗可在定位前用微创手术植入金标,再做立体定向放疗。

最后,在放疗复位时,患者需注意衣着及发型需与制作模具时相同,躺入模具时应全身放松,并使自己与模具紧密贴合,如感觉模具过紧或过松均提示体位不正,应嘱咐放疗技师协助重新复位。

#慢性间质性膀胱炎
0
间质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多样,需依据患者症状、病情严重程度等制定个性化方案,以下是具体介绍:
 
行为治疗
 
• 包括定时排尿,如每2-3小时排尿一次,可减少膀胱过度充盈,降低疼痛发作频率。
 
• 控制液体摄入,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饮料,如咖啡、酒精等,有助于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
 
• 口服药物:戊聚糖多硫酸钠可修复膀胱黏膜的糖胺聚糖层,缓解疼痛和尿频症状,是目前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一线口服药物。抗组胺药能缓解膀胱黏膜的过敏反应,对部分患者有效。非甾体抗炎药及阿片类止痛药等,可用于缓解疼痛症状。
 
• 膀胱灌注药物:二甲基亚砜具有抗炎、止痛及促进膀胱黏膜愈合的作用。卡介苗可通过免疫调节作用,减轻膀胱炎症。透明质酸钠能增加膀胱黏膜的屏障功能,减轻尿液对黏膜的刺激。
 
物理治疗
 
• 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通过电流刺激神经,调节神经功能,缓解疼痛和尿频症状。
 
• 磁刺激疗法利用磁场作用于膀胱及周围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
 
手术治疗
 
• 经尿道膀胱电切术:适用于存在 Hunner 溃疡的患者,通过切除溃疡及周围病变组织,缓解症状。
 
• 膀胱扩大术:对于病情严重、膀胱容量显著减少的患者,可通过扩大膀胱容量,降低膀胱内压力,从而改善症状。
 
• 尿流改道术: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且患者病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可考虑,通过改变尿液流出通道,保护上尿路功能。
#癫痫#混合型癫痫#癫痫持续状态
0

癫痫有哪些诊断方法?癫痫作为一种由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疾病,其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多种医学检查的结果。以下是对癫痫诊断方法的详细阐述。

首先,病史询问是癫痫诊断的第一步。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过程、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发作时的具体表现等,这些信息对于初步判断癫痫的类型和病因至关重要。同时,医生还会询问患者的家族病史,以了解是否存在遗传倾向。

其次,体格检查也是癫痫诊断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特别是神经系统方面的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神经系统疾病。在体格检查过程中,医生还会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认知功能以及运动协调能力等,以进一步评估病情。

除了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外,脑电图检查在癫痫诊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脑电图是通过记录脑部神经元的电活动来评估脑部功能的一种检查方法。在癫痫患者中,脑电图常常能够捕捉到异常的脑电波,这些异常波形对于确诊癫痫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脑电图检查,医生可以确定癫痫发作的类型、频率以及可能的病灶位置。

此外,影像学检查也是癫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CT、MRI等,它们能够清晰地显示脑部结构,帮助医生发现可能存在的脑部病变,如肿瘤、血管畸形等。这些病变往往是癫痫发作的诱因之一,因此,影像学检查对于确定癫痫的病因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对于部分疑难病例,医生可能还会采用其他特殊检查方法,如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等,以进一步评估脑部功能和代谢情况,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癫痫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脑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特殊检查等多个方面。这些诊断方法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癫痫诊断的完整体系。通过综合运用这些诊断方法,医生可以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

#癫痫#难治性癫痫#癫痫大发作状态
0

癫痫发作的正确急救方法?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脑外伤性癫痫,即在脑部受到外伤后引发的癫痫发作,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对于及时应对、减少伤害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当发现患者出现脑外伤性癫痫发作时,应保持冷静,迅速评估患者的状况。观察患者是否有意识丧失、抽搐、口吐白沫等症状,同时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避免患者在发作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如果可能,将患者移至平坦、安全的地方,侧卧位,头偏向一侧,以便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能够顺利流出,防止窒息。

其次,在急救过程中,切勿强行按压或约束患者的抽搐肢体。癫痫发作时,患者的肌肉会处于强直状态,强行按压可能导致骨折或关节脱位。同时,也不要试图将任何东西放入患者口中,以防咬伤或误吸。此时,应让患者自然发作,等待抽搐逐渐缓解。

在患者抽搐停止后,应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等。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不清、呼吸不畅或持续抽搐等严重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可以轻轻扶持患者的头部,保持呼吸道畅通,避免呕吐物堵塞气管。

此外,对于脑外伤性癫痫患者,预防再次发作同样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遵循医嘱,按时服用抗癫痫药物,避免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情绪波动等。同时,定期进行脑电图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急救过程中,家属和旁观者也应保持冷静,不要过度恐慌或焦虑。正确的急救方法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在发作过程中的伤害,还能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救治时间。因此,了解并掌握脑外伤性癫痫的正确急救方法,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脑外伤性癫痫的急救方法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状况、周围环境以及急救措施的有效性。通过正确的急救方法,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减少其在发作过程中的伤害,为后续的专业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癫痫#癫痫大发作状态#癫痫持续状态
0

癫痫患者应该避免去哪些地方?由于癫痫是一种由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疾病,其发作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注意环境的选择,以降低发作的风险,保障自身安全。

首先,癫痫患者应尽量避免前往嘈杂、拥挤或光线过强的场所。这类环境往往充满了各种感官刺激,如高分贝的噪音、密集的人群以及刺眼的强光,这些都可能触发癫痫发作。例如,夜店、演唱会、大型体育赛事等场合,由于环境嘈杂、光线闪烁,对于癫痫患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同样,人潮拥挤的地铁站、火车站或大型商场等地,也可能因为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而增加发作的风险。

其次,癫痫患者还应谨慎选择高度紧张或刺激性的活动场所。例如,过山车、蹦极等极限运动场所,以及恐怖电影放映厅、电子游戏竞技室等,这些活动或环境都可能引起患者的紧张情绪,进而诱发癫痫发作。对于喜欢运动的癫痫患者来说,虽然适度的运动有助于身心健康,但应避免选择过于激烈或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等对抗性强的运动。

此外,癫痫患者在选择居住环境时也应格外注意。应避免居住在靠近高速公路、铁路等噪音源附近,以及光线强烈、空气污染严重的区域。这些环境因素都可能对患者的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相反,患者应选择安静、舒适、空气清新的居住环境,有助于减少癫痫发作的诱因。

除了上述具体场所外,癫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以及睡眠不足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些因素都可能降低患者的癫痫发作阈值,增加发作的风险。因此,患者应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状态。

综上所述,癫痫患者在选择生活环境和日常活动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病情和安全因素,避免前往可能诱发癫痫发作的场所和参与可能增加发作风险的活动。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和环境选择,患者可以有效降低癫痫发作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癫痫#混合型癫痫#癫痫持续状态
0

儿童癫痫频繁发作该如何治疗好?这是许多家长和医生共同关心的问题。癫痫是一种由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疾病,频繁发作不仅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可能对其身心健康造成长远的损害。因此,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首先,治疗儿童癫痫频繁发作的关键在于准确诊断。医生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脑电图、影像学检查等,来确定癫痫的类型和病因。这一过程对于后续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在确诊后,药物治疗通常是首选的治疗方式。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癫痫发作的类型和频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治疗过程中,家长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给儿童服药,并定期复诊,以便医生根据治疗效果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同时,家长还需注意观察儿童服药后的反应,如有任何不适,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除了药物治疗外,对于部分难以控制的癫痫病例,医生可能会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旨在切除或阻断导致癫痫发作的脑部区域,从而控制病情。然而,手术治疗风险较高,且并非所有癫痫患者都适合手术,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选择。

此外,生活方式调整也是治疗儿童癫痫频繁发作的重要一环。家长应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同时,家长还应鼓励儿童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提高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

儿童癫痫频繁发作该如何治疗好?治疗儿童癫痫频繁发作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生活方式调整等多个方面。家长应与医生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并执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自闭症是先天性的还是后天性的?这一问题在医学界、心理学界以及广大家长中一直备受关注。要解答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明确自闭症的定义及其成因的复杂性。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显著障碍,以及重复或刻板的行为模式。这一病症通常在儿童早期阶段就能被观察到,但其具体的成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

关于自闭症的成因,科学界普遍认为它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在自闭症的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自闭症有较强的家族聚集性,即家族中有自闭症患者的个体患病风险显著增加。这提示我们,自闭症的某些特征可能与遗传变异有关,这些变异可能在出生前就已经存在,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自闭症具有一定的先天性。

然而,环境因素同样不容忽视。环境因素包括孕期和围产期的各种因素,如母亲孕期感染、药物使用、孕期压力等,以及孩子出生后的生活环境、教育方式等。这些因素可能在自闭症的发展过程中起到触发或加剧作用。例如,某些环境因素可能干扰大脑的正常发育,导致自闭症症状的出现。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自闭症也可能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自闭症的发生中各自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也就是说,自闭症可能是一个复杂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这意味着,即使一个人携带了自闭症的遗传风险,也不一定会发病,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综上所述,自闭症并非简单地由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单一决定,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复杂性使得我们在理解、诊断和治疗自闭症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对于家长和教育者来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自闭症的多样性,以及每个孩子可能面临的独特挑战,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干预。同时,科学研究也应继续深入探索自闭症的成因,以期找到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