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位于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兴隆路东段105号,前身是四川省内江市卫生防疫站,是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内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以“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提高公共卫生能力,保障人民健康”为宗旨,主要承担以下主要职责任务: 1、开展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2、开展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工作; 3、实施免疫规划工作; 4、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任务; 5、开展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和干预工作; 6、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食源性疾病控制工作; 7、开展公众健康和营养状况监测与评价工作; 8、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9、开展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工作; 10、开展实验室检验检测与评价工作; 11、开展科研和国际合作项目工作; 12、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13、提供其他社会公益性公共卫生服务; 内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通过实施疾病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及时、科学、规范地开展卫生应急,成功处理非典、霍乱等传染病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地震、干旱、洪水等救灾防病工作,预防和控制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为四川省内江市人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发挥了良好的服务保障作用。拔毛症是一种慢性疾病,是指反复地不能克制拔除自己毛发的冲动行为,于1889年由法国皮肤科医师Hallopeau首次报道。也有“拔毛发癖”“拔毛发狂”等称法。虽然多数医师同意此疾病出自于心理因素,但病患多半未曾看过精神科医师。他们会有重复的拔毛行为,造成明显的毛发缺少;当他们在拔毛发前会感到极大的压力,对抗这种行为,也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当拔除毛发时会有愉快、满足与放松。本病可能是一个单独的症状,也可能与某些精神疾病有关,如智能发育迟缓、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强迫性神经官能症及药瘾者等。拔毛症儿童患病率是成人的7倍,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2.5倍,学龄前男孩更易患病。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将拔毛症更新归入强迫症及相关障碍。轻者通过心理治疗即可治愈,重者需通过药物治疗。,心理动力分析的理论是认为家庭动力学因素可能是拔毛症发病和使症状持续的因素,它是儿童对于早期的失落与分离的反应,这种小孩的母亲常被认为是过度批评与拒绝,而父亲则表现出被动与情感薄弱。常见于儿童与青少年,但如果持续下去,可能会变成与咬指甲、吮手指一样,成为一种习惯性行为。如父母性情急躁、消极、不履行父母的职能、不与孩子接触;父母与孩子敌对或严厉是女性少年患者家庭的主要模式。性心理发育各期的多个固定点可能是此病的病理心理学原因。,脑,鼓励患者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消除精神紧张感。安排好工作和学习,积极参加文体等集体活动,以转移其对疾病的注意力。某些症状较轻的患者通过认知行为治疗(CBT)即可治愈。严重患者则需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目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和认知行为治疗(CBT)是各权威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皮肤科、儿科和精神科医师共同合作对消除本病的躯体因素和提高疗效至关重要。,0,无,在诊断拔毛癖之前,必须进行相应检查排除维生素缺乏如钙或锌的缺乏、皮肤疾病如头虱、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