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术后感染是泌尿外科医生最热议的话题之一,尿石症手术后感染并发症的致病机制已被提出:(1)尽管使用敏感性抗生素,术前也很难完全消除定植在结石内部的细菌;(2)肾盂内高压的产生,导致尿液肾盂静脉回流,并可将细菌引入体循环;(3)碎石术中细菌内毒素的释放;(4)经皮肾穿刺引起的肾内血管损伤。
上次给大家介绍了输尿管软镜术后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这次给大家带来另一份硬菜——对于尿常规、中段尿培养双阴性再思考。
尿源性脓毒血症是一种结石手术后罕见的发生事件(发生率约为0.9-4.7%),也是PCNL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即使患者尿常规和术前中段尿培养双阴性,并且术前使用预防性抗生素,这种情况仍可能发生。根据已发表的研究报告表明,PCNL术后患者的SIRS患病率高达15-30%,这部分患者往往结石负荷大,患侧肾脏积水重。
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泌尿系结石诊断治疗指南部分提出:2017年上尿路结石围术期感染控制专家共识将患者按HALF分类法分为四组:
H:高危组:包括术前尿培养阴性、术前无发热、但存在感染并发症高危因素(结石负荷大和中重度积水)和近期有发热史、尿常规提示有感染存在、长期留置导尿管、糖尿病及免疫力低下者。围术期抗生素应用方案:术前抗生素选择需结合当地细菌谱及耐药状况,选择尿中能达到有效浓度的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磷霉素氨丁三醇等,疗程1周;手术中应用第一代、第二代头孢或氟喹诺酮类等药物预防,术后如无感染性并发症,原则上应用不超过 48 小时。
A:无症状菌尿组:术前尿培养阳性或尿常规亚硝酸盐阳性,但无感染症状。围术期抗生素应用方案:依据药敏结果选择口服或静脉使用抗生素,疗程 1 周;术后无感染性并发症,原则上应用不超过 48 小时。
L:低危组:术前尿培养阴性,患者无寒战发热,结石直径<2cm,无梗阻或不完全梗阻,无或者轻度肾积水,包括短期留置输尿管支架的患者。围术期抗生素应用方案:使用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预防感染,术后如无感染性并发症,总疗程不超过 24 小时。
F:发热组:泌尿系即使合并梗阻,并出现寒战、发热等感染症状。治疗方案:① 症状较轻需抗菌治疗并密切监视病情;② 出现 SIRS 需积极进行外科引流,引流方法包括放置输尿管支架管及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后留取标本行细菌培养,结果未出前使用广谱抗生素,后期根据药敏结果调整,一期不建议碎石,感染控制后二期处理结石。抗生素选择方面:出现休克则建议同时覆盖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二期手术抗生素选择可依据最近一次尿培养结果,如尿培养与血培养不一致,则以血培养为准,除非是常见的皮肤污染细菌,术后无感染性并发症,原则上疗程不超过 48 小时。
用药途径除低危组外,其余均建议静脉用药。静脉输注时间应在手术前 30 分钟至 1 小时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类等由于输注需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1-2 小时开始给药。
尽管术前预防性使用了抗生素,尿常规及尿培养双阴性患者出现SIRS的原因可能如下:(1)结石的完全性梗阻,梗阻侧尿液无法顺利留下,出现假阴性;(2)细菌深藏于结石内部,抗生素无法穿透,结石击碎后,细菌释放。
亟需比尿常规以及尿培养更能预测患者术后感染的指标,所以我们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结石培养和肾盂尿培养。
一项研究囊括了自己以及近几年尿培养、肾盂尿培养以及结石培养对于预测结石术后感染的敏感性。
大多数研究发现术中结石培养阳性,对于术后SIRS或尿源性脓毒血症有更好的预测率。在国内和国外的研究当中,结石培养出来的细菌大部分都是大肠埃希菌,排名第二的是粪球肠菌和奇异变形杆菌。
但是在这些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肾盂尿培养/结石培养阳性率较低的现象,原因可能是:(1)术前长时间使用或预防性使用抗生素;(2)大部分培养的结石都为草酸钙结石,并不是磷酸镁铵这类感染性结石;(3)样品的送检可能出现延误;(4)结石培养是选择部分结石培养,不能代表整块结石。
对于结石培养的阳性率低的问题,我们的解决办法是:整个过程均在无菌过程中进行;尽量取较为完整的,靠近大块结石中间的结石;取得的结石装在无菌10ml注射器中+1ml无菌生理盐水;立即送检。
用“碎石灌洗尿液”(在对大约一半的结石进行碎石术后,停止液体灌注冲洗并继续碎石,只要能见度保持清晰,通过腔内镜体的工作通道采集了一份灌洗液样本)进行培养能够代替结石培养更准确地预测术后SIRS以及指导抗生素的选择。这对于在不能将结石碎片送结石培养的腔内泌尿外科手术的临床实践中是有用的(例如在小结石的情况下,得到的唯一碎片用于结石成分分析),此外该类实验还需要进一步更大数据样本的临床分析。
2、结石培养或者肾盂尿培养结果回报需要2-3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患者术后可能得到培养结果前就已经出现SIRS或者尿源性脓毒血症。
对于术后发热的患者,我们会急查血常规、PCT及CRP, 我们认为如果没有出现病情加重,则继续使用广谱抗生素,待到肾盂尿/结石培养结果出后,再根据药敏结果及使用情况更改抗生素,如果患者术后2h内血白细胞计数低于3*10^9/L,PCT显著升高,术后出现高热或血压降低,我们会尽可能积极地使用亚胺培南(每延迟1h使用,生存率平均下降7.6%)还包括早期的液体复苏及使用去甲泵升压。
对于结石培养,我们也进行了相应的临床研究,统计了我院从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共568例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数据。
在结石培养阳性的患者中,根据药敏试验,使得12例患者(12.2%)更换为敏感抗生素,其中使得6例术后出现感染症状的患者更换抗生素后病情好转或尿常规白细胞转阴。
即使术前对其进行了适当的抗感染治疗,仍有22/27(81.5%)患者的结石培养显示出跟尿培养相同的病原体,这意味着细菌在结石内定植。术后出现的两例脓毒血症均为中段尿培养阴性的梗阻性大负荷结石患者。中段尿及结石培养阳性的患者我们术前一般会使用一个星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但仍有SIRS的发生,这里我们考虑可能是因为:(1)术前抗生素治疗致使术中培养结果耐药性增强;(2)中段尿中的细菌与结石中的细菌并不是同一菌株,术前使用的抗生素对后者不敏感。
综上所述,我们要不仅要重视属于发热组的患者,更要重视高危组的有潜在危险的患者(特别是那些肾脏重度积水+突然腰痛的患者)。根据结石培养/肾盂尿培养的结果能够对患者术后出现SIRS或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有预测价值,并可以指导抗生素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