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小儿流涎,又称流口水,是指儿童涎液分泌过多,经常流出,严重者可导致局部潮红、糜烂。这种症状在3岁以内的儿童中较为常见。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因为出牙而引起的流涎,则不属于病态。
中医理论认为,脾之液为涎,廉泉是津液之通路。脾胃积热或脾胃虚寒都可能导致廉泉不能制约津液,进而引起流涎不止。尤其在炎热的夏季,过多食用冰棍、冷饮等寒凉食物,更容易引发此类疾病。因此,临床上以虚证居多,治疗应以健脾燥湿、和胃摄涎为主。
以下是一些针对小儿流涎的药粥疗法:
1. 苡仁扁豆粥:薏苡仁、白扁豆各15克,白糖适量。将薏苡仁、白扁豆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5~7天。适用于小儿口角流涎、涎液黏稠、口角赤烂、小便短赤、大便臭秽或燥结、面赤唇红、舌质红、苔黄厚等。
2. 马齿苋栀子粥:马齿苋15克,栀子花1朵,大米30克,白糖适量。将马齿苋、栀子花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或将鲜马齿苋、栀子花择洗干净,切细,待粥熟时调入粥中,放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5~7天。适用于清热泻脾。
3. 椒红牛肉粥:川椒、红蔻各5克,牛肉50克,大米30克,调味品适量。将牛肉洗净,切细,放入碗中,用淀粉、酱油、料酒调匀备用。先取川椒、红蔻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沸后调入牛肉等,煮至粥熟,加食盐、味精等调味,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适用于温中健脾。
4. 姜丁牛肚粥:生姜2片,丁香粉1克,牛肚50克,大米30克,调味品适量。将生姜切为细末。牛肚洗净,煮熟,切细。先取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后调入牛肚、生姜、丁香粉、调味品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适用于温中健脾。
流口水,俗称流涎,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但在某些情况下,过多的流涎可能会给生活带来困扰。本文将为您介绍流涎的常见原因、治疗方法以及日常保养建议。
一、流涎的原因
1. 生理因素:如睡姿不当、牙齿畸形、口腔卫生不良等。
2. 神经因素:如面神经炎、周围性面瘫等。
3. 胃肠道因素:如胃肠神经功能障碍等。
二、流涎的治疗方法
1. 生理因素:改变不良的睡姿,矫正牙齿畸形,注意口腔卫生等。
2. 神经因素:针灸、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等。
3. 胃肠道因素:口服药物调节胃肠道功能。
三、流涎的日常保养
1. 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
2.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3. 多饮水,保持口腔湿润。
4.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四、流涎的预防
1. 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
2.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矫正牙齿畸形。
3.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口腔感染。
五、流涎的就医指南
如果流涎症状严重,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宝宝流口水是许多家长都遇到过的问题,特别是在三岁左右的儿童中较为常见。那么,宝宝为什么总是流口水呢?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本文将从病因、治疗方法、日常护理等方面为您详细解答。
一、宝宝流口水的常见原因
1. 口腔疾病:如口腔溃疡、牙龈炎、牙齿萌出等,都可能导致宝宝流口水。
2. 吞咽功能不完善:宝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吞咽功能逐渐完善。若吞咽功能不完善,会导致口水增多。
3.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瘫、面神经麻痹等,可能导致宝宝流口水。
4. 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等,也可能导致宝宝流口水。
二、宝宝流口水的治疗方法
1. 口腔疾病:针对口腔疾病,可采取局部用药或手术治疗。
2. 吞咽功能不完善:通过训练宝宝的吞咽功能,如做吞咽动作、喂食训练等,来改善流口水的情况。
3. 神经系统疾病:针对神经系统疾病,需进行专业的治疗,如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
4. 胃肠道疾病:针对胃肠道疾病,需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
三、宝宝流口水的日常护理
1. 保持口腔卫生:经常为宝宝清洁口腔,预防口腔疾病。
2. 保持面部干燥: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拭宝宝的面部,保持干燥,预防湿疹。
3. 避免粗糙物品刺激:不要让宝宝使用粗糙的手帕或毛巾擦拭嘴角,以免刺激皮肤。
4. 饮食调理:给予宝宝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四、如何预防宝宝流口水
1. 注意口腔卫生:从宝宝出生开始,就要注意口腔卫生,预防口腔疾病。
2. 培养宝宝吞咽能力:从宝宝添加辅食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宝宝的吞咽能力。
3. 注意宝宝情绪:保持宝宝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
4. 注意宝宝饮食:给予宝宝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面部神经功能障碍。其主要症状表现为面部肌肉麻痹,导致面部表情不对称,如嘴角歪斜、流涎、漏气等。面瘫的发病原因多样,可能与病毒感染、神经损伤、脑血管病等因素有关。
面瘫的典型症状包括:
面瘫的治疗方法包括:
预防面瘫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面瘫是一种常见的面部神经功能障碍,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关键。如有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小儿流涎症,又称婴儿流涎症,是婴幼儿常见的现象。该症状表现为婴幼儿唾液分泌过多,导致口角流涎。引起小儿流涎症的原因主要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一、生理性流涎的原因及表现
1. 生理性流涎的原因:婴幼儿的口腔结构尚未发育完全,吞咽功能较弱,加之牙齿萌出对牙龈的刺激,导致唾液分泌增加,无法及时吞咽而流出口角。
2. 生理性流涎的表现:主要表现为口角流涎,唾液呈清亮透明,无其他伴随症状。
二、病理性流涎的原因及表现
1. 病理性流涎的原因:可能由以下因素引起:
2. 病理性流涎的表现:除口角流涎外,还伴有其他症状,如吞咽困难、咀嚼无力、面部肌肉麻痹等。
三、小儿流涎症的预防和治疗
1. 预防措施:
2. 治疗方法: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四、家庭护理要点
1. 保持口腔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口腔。
2. 保持面部和颈部干燥,避免湿疹。
3. 避免用手揉捏婴幼儿的脸部,以免刺激唾液腺。
4. 定期带婴幼儿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