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测量血糖时常见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测量血糖时常见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发表人:医学奇迹见证者

在糖尿病日益普及的今天,血糖监测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血糖监测过程中,患者们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例如血糖仪测量结果与静脉血化验结果不一致、进针过浅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等。本文将针对这些常见问题,为大家详细解析。

一、血糖仪测量结果与静脉血化验结果不一致

血糖仪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监测血糖的重要工具,但其测量结果与静脉血化验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这是因为血糖仪测量的是毛细血管血糖,而静脉血化验测量的是血浆血糖。一般来说,血糖仪测量结果会比静脉血化验结果略低。如果出现较大差异,建议以医院静脉血化验结果为准。

二、进针过浅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有些患者在采血时进针过浅,导致血液流出量不足,进而影响测量结果。为了提高测量准确性,应确保采血部位血液充足,避免挤压扎针部位,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三、同一血糖仪连续测量结果不一致

即使是同一台血糖仪,连续测量结果也可能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是由于血糖仪本身存在误差,或者是操作不当导致的。一般来说,只要误差不超过±20%,都属于正常范围。

四、不同血糖仪测量结果不一致

不同品牌的血糖仪测量结果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仪器精度、试纸质量等因素有关。如果发现不同血糖仪测量结果差异较大,应及时更换试纸或仪器。

五、如何提高血糖监测准确性

1. 定期校准血糖仪,确保仪器精度。

2. 使用合格、在有效期内的试纸。

3. 操作规范,确保采血部位血液充足。

4. 注意仪器存放环境,避免潮湿、高温等影响。

5. 如有疑问,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员。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尿糖阳性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尿糖阳性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严重威胁。为迎接联合国糖尿病日,2012年11月13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主办,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生分会协办,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支持的“让我们一起改变糖尿病,保护我们的未来—2012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示范区糖尿病管理特色评选活动”在北京揭晓。本次评选旨在提高基层医生对糖尿病的防控及管理能力,推动社区级医疗卫生机构提升慢病综合防控水平,打造社区群众的健康守门人。

    活动邀请了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等领导和专家出席。经过激烈的角逐,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卫生服务中心、南京市雨花台区梅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州市天河区华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获得比赛前三名。其他参赛队伍也获得了优秀单位的荣誉。

    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9200万,糖尿病高危人群在1.5亿左右。卫生部提出了慢病防治的综合策略,包括关口前移、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扩展服务等。2011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并在2012年启动慢病防控示范区糖尿病管理特色评选活动。

    慢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患者来说,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都不容忽视。早期干预和控制对于患者和公共卫生支出来说都是最经济的。然而,社区全科医生的专科技能相对薄弱,缺乏患者管理和健康教育经验。因此,卫生部于2010年牵头推动在全国建立一批以区/县级行政区划为单位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计划在3-5年内,在全国区县级医疗机构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早诊早治、疾病规范化管理的示范单位。

    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糖尿病事业副总裁何尉聪表示,诺和诺德作为全球糖尿病治疗的领先企业,希望通过大力支持糖尿病管理特色评选活动,促进基层医生的糖尿病防治能力的提升,帮助中国实现慢性病综合防控的总目标。

  • 我是一名热爱运动的年轻人,经常进行长跑和爬楼梯等高强度运动。然而,自从去年开始,我就开始感到左膝盖酸胀不适,尤其是在走路多了之后。起初,我并没有太在意,认为可能是因为过度使用导致的暂时性不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症状并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严重。每天的步数都在1.5万步以上,体重也达到了200斤,这让我开始担心自己的健康问题。

    在今年3月份,我终于决定去医院进行检查。核磁共振报告显示我的左膝盖软骨变薄了,这让我非常震惊和担心。医生告诉我,可能是因为尿酸增高和痛风性滑膜炎积液导致的软骨变薄。虽然医生说我的情况还不算太严重,但我仍然感到非常焦虑和无助。我开始想象自己未来可能会面临的生活困扰,甚至担心是否还能继续从事我热爱的运动。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开始控制尿酸的摄入,并服用了一些药物,如安康信和非布司他。同时,医生也建议我减少上下楼下蹲的动作,避免过度使用膝盖。虽然这些方法可以缓解我的症状,但我仍然感到很不舒服,尤其是在走路多了之后。最近,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应该继续坚持运动,毕竟我不想让自己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或许,我应该更加注重身体的休息和恢复,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运动的强度和频率。同时,我也意识到,及早就医和接受专业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 糖尿病,这一常见的慢性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主要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4.63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而糖尿病前期患者更是高达3.74亿。

    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功能衰退和残疾风险较高,甚至可能导致过早死亡。这给卫生和社会护理系统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为了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风险,糖尿病患者需要采取多种治疗手段,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治疗。

    然而,药物治疗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帮助糖友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风险,又可能带来某些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这导致很多初诊患者对于终身服药产生强烈的抗拒心理。

    近年来,关于糖尿病治疗与严重低血糖和死亡风险的研究越来越多。一项来自英国的研究表明,接受磺脲类或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因严重低血糖住院的风险大大增加,但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死亡风险增加。

    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控制血糖,降低低血糖风险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严格控制饮食:糖尿病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和热量。

    2. 规律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增强体质。

    3. 严格遵医嘱用药:糖尿病患者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避免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

    4. 定期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监测血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 保持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风险。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那么,糖尿病的发病是否与遗传因素有关呢?本文将从种族、家族、基因和并发症等方面,对糖尿病的遗传性进行深入解析。

    一、种族与遗传关系

    不同种族和民族间,糖尿病的患病率存在显著差异。例如,美国白人的患病率为6~8%,而中国为3.21%。这种差异与遗传背景有关,不同的遗传背景决定了个体对糖尿病易感性的差异。

    二、家族与遗传性

    家族史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中有25~50%具有家族史,而非糖尿病者中则低于15%。此外,单卵孪生子患1型糖尿病的一致性为54%,2型糖尿病高达91%,说明2型糖尿病更具有家族聚集性。

    三、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

    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既有显性遗传,又有隐性遗传。多个基因的变异共同决定了个体对糖尿病的易感性。

    四、并发症与遗传因素

    糖尿病并发症同样存在明显的遗传倾向。例如,亚洲人种发生肾脏并发症的比例较高,这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五、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

    了解糖尿病的遗传性,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糖尿病。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2. 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及时发现糖尿病的早期迹象。

    3. 积极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

    4. 如果有家族史,应定期进行糖尿病筛查。

    总之,了解糖尿病的遗传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高生活质量。

  • 怀孕是人生中一段美好的时光,准妈妈们往往沉浸在喜悦和甜蜜之中。然而,孕期血糖偏高的问题却让不少准妈妈忧心忡忡。妊娠期糖尿病,这个看似陌生却又与准妈妈健康息息相关的问题,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其发生率约为1%-3%,多在妊娠中后期出现。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常用方法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即孕24-28周时口服50克葡萄糖,1小时后抽血验血糖值,如果高于7.2mmol/l,就怀疑有妊娠期糖尿病。

    那么,为何原本健康的准妈妈会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陈燕铭指出,这与妊娠期间激素的变化和孕妇的饮食不合理有关。胎盘分泌的激素会对抗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导致准妈妈血糖升高。而高糖、高脂肪食品过量摄入,则会加重胰岛负担,导致血糖升高。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控制血糖至关重要。陈燕铭建议,准妈妈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控制血糖:

    1.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充足,避免进食过多高糖、高脂肪食品,选择纤维含量较高的未精制主食,如糙米、全谷类面包等。

    2. 适量运动:从妊娠3个月后开始,选择舒缓有节奏的运动项目,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控制体重和降低血糖。

    3.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及时发现并控制血糖。

    4. 适当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接受胰岛素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准妈妈们积极应对,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合理调整生活方式,就能顺利度过孕期,拥有健康的宝宝。

  • 间歇性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特点是发作性短暂性脑功能障碍。对于间歇性脑梗塞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在药物治疗方面,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可以应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如果患者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可以考虑口服氯吡格雷。同时,患者还需要口服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以降低血脂水平,预防脑梗塞的复发。

    对于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需要积极调控血压和血糖水平。常用的降血压药物包括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等。对于糖尿病患者,首选二甲双胍口服,必要时可应用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尽量使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左右。

    此外,如果患者患有高同型胱氨酸血症,应积极进行调控,可口服维生素B6、叶酸片、甲钴胺等。对于躯体症状和体征严重的患者,也可进行针灸治疗和康复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低盐、低脂、低糖饮食,适当食用瘦肉、鱼肉和坚果类食物。食用油尽量选用植物油,少食用动物油。要戒烟限酒,进行适当的锻炼,控制体重,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要注意情绪稳定,避免过于紧张导致血管痉挛,血液变稠。多进行一些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多吃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谷物、水果等,可以多吃一些木耳、香菇、紫菜等,对缓解间歇性脑梗塞有一定的作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干结,保证充足的睡眠,要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饮食应该注意适量,最好是七分饱,避免过饱、过食的情况。患者平时一定要坚持服用药物,不要中断药物服用。

  • 我从小就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格外关注,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经常生病的缘故。最近,我发现自己尿糖一个加,血糖时高时正常,非常担心。于是我上网搜索相关信息,结果让我更加焦虑。看到一些文章说这可能是糖尿病的前兆,我开始胡思乱想,甚至想象自己已经患上了糖尿病,生活将会变得一团糟。这种恐惧感让我无法集中精力工作和生活,整个人都处于一种紧张和不安的状态中。

    在朋友的建议下,我决定去医院做一次全面的检查。由于疫情的原因,我选择了线上问诊,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预约了一位专业的医生。医生非常耐心地听我描述了自己的症状,并详细解释了尿糖和血糖的关系。原来,尿糖并不一定就是糖尿病的表现,尿路感染也可能导致尿糖升高。医生还告诉我,血糖的波动是正常的,需要结合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多项指标来综合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

    医生建议我进行更详细的检查,并提供了一些建议来改善我的生活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理,我的尿路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尿糖也恢复正常。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间的焦虑和恐惧完全是多余的。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院的便利性和专业性,也更加珍惜自己的健康。

    尿糖升高和血糖波动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常见症状 尿糖升高、血糖波动、尿路感染等症状可能与糖尿病有关,但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 推荐科室 内分泌科或泌尿外科 调理要点 1. 定期检查血糖和尿糖水平;2. 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3. 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4. 增加运动量,保持适当的体重;5. 减少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糖水平持续高于正常范围。糖尿病可分为1型和2型,其中2型糖尿病更为常见。部分糖尿病患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表现为肥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中胰岛素水平增高以补偿胰岛素抵抗,但相对患者的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相对不足。此类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多可有效。另一部分患者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临床上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那么,如何确诊糖尿病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呢?首先,当患者出现明显的糖尿病典型症状或糖尿病不典型症状时,就会考虑到自己可能患有糖尿病,但单凭口渴、喝水多、尿多等症状不能诊断自己患有糖尿病,因为糖尿病的诊断是以血糖水平为标准的。

    根据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对糖尿病的最新诊断标准进行公布,同年得到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等认同,并建议在中国执行。以下是糖尿病诊断的几个标准:

    1. 有糖尿病症状。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糖尿病:a、空腹血糖≥7.8mmol/L;b、一日中任何时间血糖≥11.1mmol/L;c、空腹血糖〈7.8mmol/L,但口服75%葡萄糖耐量试验二小时血糖≥11.1mmol/L。

    2. 无糖尿病症状。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糖尿病:a、两次空腹血糖≥7.8mmol/L;b、第一次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的1及2小时血糖均≥11.1mmol/L,重复一次葡萄糖耐量试验二小时血糖≥11.1mmol/L或重复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

    3. 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7.8mmol/L,口服75g葡萄糖后二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者。

    4. 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110mg/dl(6.1mmol/L),但是<126mg/dl(7mmol/L) 的人称为空腹葡萄糖低减(IFG)者,认为这些人也是2型糖尿病的后备军。

    此外,为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上述检查结果需要在另外一天进行重复测定。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应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原则;运动治疗应选择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注射。

    总之,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注意日常保养,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诊断和防治一直备受关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糖尿病的诊断仍存在一些误区。以下将介绍三个常见的误区,帮助大家正确认识糖尿病。

    一、误区一:尿中有糖就一定是糖尿病

    许多人认为,如果尿中有糖,就一定是糖尿病。实际上,这种观点并不全面。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通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管,大部分葡萄糖被重吸收回血液,因此尿液中几乎不含糖。但当血糖浓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多余的葡萄糖无法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从而形成尿糖。因此,尿中有糖只是糖尿病的一种可能表现,不能作为确诊的唯一依据。

    二、误区二:尿中无糖就不是糖尿病

    有些人认为,如果尿中无糖,那么就不会患有糖尿病。实际上,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有些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虽然较高,但并未超过肾糖阈,因此尿液中没有糖。这种情况下,仅凭尿糖检测结果无法排除糖尿病的可能性。

    三、误区三:空腹血糖正常就可排除糖尿病

    有些患者认为,只要空腹血糖正常,就不会患有糖尿病。实际上,这种观点也是片面的。糖尿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指标,其中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是两个重要指标。有些患者虽然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升高,这也是糖尿病的一种表现。因此,仅凭空腹血糖正常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性。

    四、如何正确诊断糖尿病

    为了正确诊断糖尿病,建议以下几点:

    1. 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血糖指标。

    2. 当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时,应及时就医。

    3. 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或肥胖、高血压等高危因素,更应加强监测。

    4. 确诊糖尿病后,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注意饮食、运动等方面的调整。

    五、总结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诊断和防治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正确认识糖尿病,避免误区,有助于提高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 糖尿病与肿瘤,两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疾病,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关于二甲双胍在防治肿瘤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然而,目前关于二甲双胍抗肿瘤作用的证据仍不充分,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糖尿病与肿瘤,同病异源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糖尿病与肿瘤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呈正相关。糖尿病患者发生肿瘤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且肿瘤的死亡风险也更高。这可能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

    二甲双胍,双刃剑还是护身符?

    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降糖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能具有抗肿瘤作用。然而,这些研究多为回顾性研究或横断面研究,缺乏前瞻性研究的支持。

    年龄、病程、合并症,影响二甲双胍抗肿瘤作用

    研究发现,使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通常年龄较轻、病程较短、合并症较少。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二甲双胍的抗肿瘤作用。因此,在评价二甲双胍的抗肿瘤作用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前瞻性研究,揭开真相

    目前,关于二甲双胍抗肿瘤作用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尤其是前瞻性研究,来证实二甲双胍在防治肿瘤方面的作用。

    总结

    二甲双胍作为一种降糖药物,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其在防治肿瘤方面的作用,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在临床应用中,应谨慎评估二甲双胍的利弊,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