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六类工作人群猝死风险高,警惕工作特性带来的健康危机

六类工作人群猝死风险高,警惕工作特性带来的健康危机
发表人:生命之光传递者
近年来,猝死事件频发,这不仅仅是生活压力增大的表现,也反映了某些工作特性增加了猝死的风险。以下六类工作的人群,由于工作性质和生活方式,属于猝死的高风险群体:

1. IT工程师: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辐射暴露和久坐不动是主要风险因素。

2. 医生:工作压力大,精神紧绷,长期处于疲劳状态,面临巨大职业压力。

3. 学生:尤其是大学生,作息不规律,熬夜学习或娱乐,导致身体状况不佳。

4. 高强度运动人士:超负荷的锻炼和训练,增加了猝死的风险。

5. 明星: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和舆论压力,经常熬夜,增加了猝死风险。

6. 工人:工作环境差,单一乏味的工作内容,可能导致身体长期处于不良状态。

这些工作特性需要引起重视,采取适当的预防和保健措施,降低猝死的风险。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猝死疾病介绍:
猝死,是指外观健康的人突然发生非暴力的死亡,即猝然死亡。引发猝死的原因,主要是心脏骤停,也就是各种心脏病导致的猝死,又称之为心源性猝死;其次还有近2成的非心源性猝死与肺、脑的急性病变有关,比如肺栓塞、急性中毒、触电等。猝死的治疗,主要是进行紧急的心肺复苏,以恢复心跳和呼吸,挽救生命。大部分猝死患者难以救回。
推荐问诊记录
猝死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心脏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在情绪激动时可能会因为心脏负荷加重而出现心脏骤停或严重的心脏事件,从而引发猝死。这是因为情绪激动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引起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从而加剧心脏负担。因此,心脏支架术后患者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并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减少心脏负担和降低猝死风险。

  • 长时间通宵对12岁女孩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尤其是在生长发育期,这种不良作息可能导致猝死风险显著增加。睡眠剥夺会影响身体代谢和免疫功能,加重心脏负担,引发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同时,长期缺乏睡眠还可能影响大脑发育,导致认知能力下降,如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减退。此外,长期通宵还可能增加感染、肥胖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家长应当重视孩子的作息规律,确保孩子获得充足的睡眠,并鼓励他们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均衡饮食。

  • 据报道,2006年12月20日上午,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先生在家中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马季先生此前已有心脏病史,专家指出,心脏病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原因主要是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预防心脏猝死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包括心电图、运动心电图、长程心电图等无创性检查,以及冠脉造影等介入检查。对于高危人群,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预防猝死的有效手段。患者本人应保持情绪稳定,戒烟禁酒,控制体重,治疗高血压和高血脂,防止便秘,并在发病时及时使用药物自救。

  • 猝死是一种突然发生的、非人为因素所致的、在1小时内突然的自然死亡。这种疾病不仅令人闻风丧胆,而且其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猝死的高危人群。根据统计数据,心血管疾病患者和长期压力大、过度劳累、吸烟喝酒的职场人士是猝死的高危人群。因此,心血管患者应定期检查,避免反复感冒,心肌炎、风心病、心力衰竭的人要特别注意。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猝死的前兆。患者发病前,身体都会发出细微信号,比如心悸、胸闷、头痛、眩晕、呕吐等,最典型症状是胸痛。此外,还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状,如胃疼、背疼,牙痛等。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那么,如何预防猝死呢?首先,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以‘低盐、低脂、低糖、多纤维、高蛋白’为原则,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不要过度劳累,运动要因人而异,避免不当的剧烈运动。心脑血管患者以慢跑、骑车、游泳、步行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为宜。

    此外,我们还要关注一些猝死的‘魔鬼时刻’。例如,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对4000名有心脏病发作史的患者调查发现,每天上午6—9时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因此,有疾病史的人醒后别起床太猛,先躺一会儿。

    最后,我们还要学会急救。患者发生猝死,急救的黄金时间在发病10分钟内。最好的办法是进行除颤或心肺复苏。但如果患者发病时没有条件进行这两项急救措施,首先应该想办法向周围人呼救,同时一只手握成空心拳头,在胸前区偏左的位置迅速叩击2下。另外,心脏病突发时猛烈咳嗽几下,也能起到缓解作用,争取宝贵的时间。

  • 中年人在体检正常的情况下,仍有发生猝死的可能性。猝死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和脑出血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绞痛、呼吸急促、胸部压迫、发热、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肢体无力、头痛和呕吐等症状。对于这些疾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如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马来酸依那普利、赖诺普利、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并在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 猝死现象日益增多,了解其征兆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心慌、心跳过缓和呼吸不畅可能是猝死的征兆。压力、饮酒、噎食和肥胖是猝死的诱发因素。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定期检查血压,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适当减肥,有助于降低猝死风险。

    心慌、心跳过缓、呼吸不畅、压力过大、饮酒过量、噎食、肥胖

  • 4月5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科外科的卢景宁医生在家午睡后再也没能醒来……去世时年仅37岁,是该院肝胆外科教授彭民浩的一名博士生。景宁的多名同事、同学都很惋惜这位“年轻帅气的才子”。

    猝死前的九大征兆……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要特别留意几个异常表现(猝死征兆),以防止猝死的发生。

    征兆一、近期出现或加重的胸闷。征兆二、心慌。征兆三、心跳过缓。征兆四、晕厥。征兆五、不明原因的疲乏。

    征兆六、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征兆七、疼痛。征兆八、反复胃肠道症状。征兆九、出汗。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仅是要重视猝死的征兆,也要提高对容易发生心脏猝死的高危人群的重视:第一, 家族中直系亲属有心脑血管疾病和猝死病史;第二,诊断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心肌肥厚、冠心病、心脏瓣膜病、致死性心律失常、脑血管病等;第三,具备多个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工作压力大等。

  • 斯科特·穆雷,一位国外网红健身博主,因长期过度锻炼,最终在27岁时突发心脏衰竭离世。他的离世引起了人们对运动性猝死风险的反思。运动性猝死是指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出现的意外死亡,其中80%的原因是冠心病、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炎等心源性疾病。斯科特·穆雷生前为了达到理想体脂,每天消耗约5000卡热量,远超医学建议的范围,并且每天只睡3、4个小时,长期处于高强度锻炼状态。他的离世提醒我们,在追求健康的同时,也要注意运动方式和方法,避免过度锻炼带来的风险。

    此外,文章还列举了其他因运动导致的猝死案例,并分析了运动性猝死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心脏病史等。同时,文章还提醒人们在运动前要注意身体信号,如心慌、心跳过缓、肢体麻木等,这些都是猝死前兆。最后,文章还介绍了五种可能越练越伤身的运动方式,提醒大家在运动时要避免这些误区。

    总之,运动对身体健康有益,但过度锻炼和不当的运动方式可能会带来风险。我们要正确对待运动,关注自身状态,避免运动性猝死的发生。

  • 中年猝死的发生率虽然相对较低,但确实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健康问题。这类猝死通常是指看似健康的成年人突然无预兆地死亡,其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即便常规体检可能发现一些常见的心血管问题,但对于一些隐匿性疾病或突发状况,可能无法提前预测。因此,即便体检结果显示正常,也不能掉以轻心,仍需关注其他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定期进行健康评估。特别是对于有家族史的中年人,建议定期进行心电图、血脂分析等全面体检,以便早期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措施。

  • 打鼾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睡得香的标志,但一项由梅奥诊所进行的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研究发现,那些经常打鼾的成年人,实际上可能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这是一种可能导致睡梦中猝死的严重健康问题。研究分析了112名猝死患者的数据,发现其中78%的患者曾确诊患有OSA。这些患者的猝死率是普通人群的近三倍。专家指出,OSA不仅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如果出现打鼾、张口呼吸、憋气等症状,应立即就医。CPAP疗法已被证明在治疗OSA中具有显著疗效。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