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在胃癌的治疗过程中,化疗药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药物也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两种常用的化疗药物——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类(包括替吉奥和卡培他滨)的不良反应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奥沙利铂
奥沙利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神经毒性,表现为对冷刺激敏感,出现沿静脉输液区肢端麻木、肌肉酸痛。为此,使用奥沙利铂3天内建议戴棉质手套,避免接触冷刺激。另外,奥沙利铂化疗6-8个周期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轻度表现为皮疹、皮肤潮红,重度表现为喉痉挛,危及生命。针对奥沙利铂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可以采取止吐措施,口服一些开胃食品来增加食欲,通常输液后3-5天症状会缓解。骨髓抑制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及血小板的下降,定期复查血常规,给予升白及升血小板的对症治疗即可。
氟尿嘧啶类
氟尿嘧啶类药物(包括替吉奥和卡培他滨)的最常见不良反应是消化系统问题,如腹泻、恶心、呕吐、腹痛、胃炎等。虽然严重的(3-4级)不良反应相对少见,但仍需引起注意。骨髓抑制也是一个常见问题,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多为I、II度下降。手足综合症、皮炎和脱发也较为常见,尤其是皮肤色素沉着,使用此类药物后容易出现皮肤变黑,特别是在皮肤皱褶处。平时应减少日光照射,出门时穿防晒服、戴口罩。其他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粘膜炎、发热、虚弱、嗜睡等,但这些反应通常不严重。
总之,在接受化疗治疗时,了解和预防这些不良反应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护理和管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治疗效果。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在体检中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意味着胃内存在这种致病菌。虽然幽门螺杆菌可能引起小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甚至是淋巴瘤和胃癌,但在最新的国际医学共识中,对于是否需要进行除菌治疗仍存在争议。
一方面,幽门螺杆菌的存在并不一定导致疾病。我们与细菌共生,许多人体部位都有细菌存在,而不一定引起发病。只有在出现消化性溃疡、出血或癌前病变等情况时,才需要根除细菌以治疗胃病。
另一方面,全球约40%至60%的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大规模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引起细菌耐药性增高和药物副作用。即使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也不能保证不再次感染。因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应有明确的适应症。
根据最新的医学指南,14岁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在体检中无需检查幽门螺杆菌,即使检测出阳性也无需治疗。对于14至65岁的人群,如果没有明显症状且胃镜检查未发现病变,则不需要治疗。但如果存在以下情况,建议进行根除治疗:有明显消化道症状并且胃镜检查发现病变;需要长期使用阿司匹林或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有胃癌家族史(一级亲属)。
幽门螺杆菌(Hp)在我国的总感染率高达56.22%,成人平均感染率为59%。由于Hp与多种胃病和一些胃外疾病有关,并且是胃癌的I类致癌因子,全球共识认为Hp阳性者应进行根除治疗。然而,对于高龄的Hp阳性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根除治疗还存在争议。
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的Hp阳性患者可能成为重要的传染源,需要采取措施保护易感人群。另一方面,老年人根除Hp治疗可能带来较高的药物不良反应风险,并且如果仅出现消化不良症状,通常可以通过对症处理缓解,不一定需要根除治疗。
《2017年第五次幽门螺杆菌诊治共识》建议对老年人进行获益-风险综合评估,然后进行个体化治疗。然而,关于高龄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适合的年龄界限。
总的来说,老年人是否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对于高龄的Hp阳性患者,应该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权衡利弊,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最新的全球癌症生存数据报告揭示了各国在癌症生存率方面的差异。CONCORD-2研究对来自67个国家的279个癌症登记处数据进行了分析,涵盖了25,700,000位成年癌症患者和75,000位儿童癌症患者的数据。该研究显示,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结肠癌、直肠癌和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呈现稳步上升。然而,肝癌和肺癌仍然是致命性疾病,全球范围内的5年生存率普遍较低。
在乳腺癌方面,34个国家的5年生存率达到80%,17个国家的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升高到85%或更高。然而,马来西亚、印度、蒙古和南非的乳腺癌生存率低于70%。前列腺癌的生存率在许多国家显著增加,南美洲、亚洲和欧洲的22个国家的生存率从1995-1999年间到2005-2009年间提高了10%-20%。然而,保加利亚和泰国的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不足60%,而巴西、波多黎各和美国的生存率则超过95%。
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的区域差异很大,总体而言改善幅度乏善可陈。仅厄瓜多尔、美国和17个亚欧洲国家的于2005-2009年确诊的卵巢癌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40%。日本和韩国的胃癌生存率高于其他国家(54%-58%),然而,这两个国家成人白血病的5年生存率低于大多数国家(18%-23%)。
研究者认为,全球生存率趋势调查比较提示存在较大的区域差距,获得早期诊断和最佳治疗的资源存在差异可能是其中的原因。全球范围内癌症生存率的持续监测可为癌症患者和研究者提供不可或缺的信息,同时也是促进政府改进卫生政策和卫生保健体系的信息源泉。
在胃癌手术后,如何避免缝合口瘘的发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首先,手术中应注意补充足够的血液,以确保缝合部位的血液供应充足。其次,术后每天通过静脉注射人血白蛋白10g至12天,来解决缝合部位的营养问题。
第三,患者在术后七天内不能进食,尽管每天会补充3000毫升的液体,但仍需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四肢和腹部。可以使用热水袋来增加胃部的血液循环。
此外,患者可能会出现睡眠不佳和口干的症状。可以使用西洋参水浸湿的纱布,放置在嘴唇中,以增强心脏供血和达到强心作用。或者,给予氯硝西泮片,放置在水泡纱布上,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
最后,为了解除吻合口的张力,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使用特殊的缝合技术或材料等。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和放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然而,胃癌术后放疗的淋巴结靶区勾画一直是一个难题。近年来,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区法和靶区设计方法,旨在提高放疗的精确性和效果。
该新方法基于胃的解剖、影像和淋巴结引流规律,按照血供将胃分为5个淋巴结区。每一组淋巴结区都有明确的放疗指征和勾画规范。研究结果显示,这种靶区设计是可行的,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胃癌淋巴结的转移模式复杂,存在跳跃转移现象。因此,在确定照射淋巴结区时,需要充分考虑这种情况,重点预防照射第7、8、9和12组淋巴结。
此外,第14版日本胃癌公约中定义了一些特殊的淋巴结组,如第17、18组、第19组、第20、110、112组等。这些淋巴结组在特定情况下也需要纳入放疗靶区。
总之,新的分区法和靶区设计方法为胃癌术后放疗提供了更精确的指导,有望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胃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09年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近年来,胃癌的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30岁以下者比例由上世纪70年代至今翻了一番,达3.3%。因此,提高胃癌的综合防治水平是关乎公众健康和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我国胃癌领域工作者多年来集中精力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1976年,我国成立了中国胃癌研究协作组,并于1978年召开了首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1985年,中国抗癌协会成立时,胃癌协作组被重组为隶属于该协会的胃癌专题研究委员会,后被正式更名为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成为我国唯一的胃癌专业代表性学术机构。自1983年起,北京肿瘤防治研究所在山东省临朐县逐步建立了涵盖20万人群的胃癌“高发现场”,系统进行了胃癌流行因素、癌变病史和干预研究,并通过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证实胃癌发生是一个多阶段渐变过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重要危险因素。
胃癌的诊断研究方面,全国胃癌内窥镜协作组收集了19个省市、52家单位共188044份胃镜资料,发现胃癌14124例(占7.51%),其中早期胃癌613例(4.35%)。胃镜可通过肉眼观察初步检出80%的早期胃癌,联合活检阳性率可达88.6%。病理研究的进展方面,全国胃癌病理协作组对8800余例各期胃癌的病理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胃癌病理变化规律、分型和分类问题。治疗研究方面,北京肿瘤防治研究所曾牵头汇总并回顾分析了全国28家单位11734例胃癌住院患者的数据,发现总手术率为83.4%,手术切除率为54.9%,而根治性切除率仅为23.6%;手术相关死亡率为3.9%,根治性切除后5年生存率为31.2%;姑息性切除占27.3%,术后5年生存率为11.7%。
我记得那天,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整个房间。然而,我的心情却像外面的阴霾天气一样沉重。因为我刚刚从医院回来,医生告诉我,我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
我一边听着医生的解释,一边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疑惑。这个病名听起来就很可怕,会不会影响我的生活?会不会传染给家人?我开始胡思乱想,甚至想象自己变成一个“传染源”,被所有人避之不及。
回到家后,我立即上网搜索相关信息。结果让我更加焦虑:这个病可能会引起胃癌!我开始后悔自己平时不注意饮食卫生,经常吃外卖和路边摊的食物。现在,我后悔莫及。
我决定去京东互联网医院咨询专业医生。通过视频连线,我向医生描述了自己的症状和担忧。医生非常耐心地听完我的描述,然后详细解释了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途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他告诉我,只要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并且在治疗后复查,病情是可以控制的。
我按照医生的建议,开始了四联疗法的治疗。每天早晚服药,虽然有时候会有恶心和头晕的副作用,但我咬牙坚持了下来。同时,我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开始注意饮食卫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
三个月后,我再次去医院复查,结果显示幽门螺旋杆菌已经被清除!我如释重负,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医生告诉我,虽然病情已经控制,但仍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避免再次感染。
现在,我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节奏。每天早上,我会喝一杯温水,吃一些新鲜的水果,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我会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放松身心。虽然偶尔还会有胃部不适的感觉,但我知道,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种感觉很快就会消失。
回想起这段经历,我深深地感激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医生和工作人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耐心指导,让我从恐惧和焦虑中走出来,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不要害怕,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同时,也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都应该好好珍惜它。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有数十万新发病例。虽然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5%,但大多数患者在初诊时已是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生存率大幅下降。目前,化疗仍然是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化疗在晚期胃癌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联合化疗方案的有效性明显优于单药化疗方案,尤其是对于PS评分较好的患者。新辅助化疗也已成为进展期胃癌外科手术前的标准治疗手段,可以使瘤体降期,提高R0切除率,并控制远处转移灶。
分子靶向治疗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例如HER-2、EGFR和VEGF等,已经在晚期胃癌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临床获益。曲妥珠单抗是第一个在HER-2过表达的胃癌患者一线治疗中显示出明显生存优势的靶向药物。雷莫芦单抗和阿帕替尼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靶向治疗药物也被证明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机体自身免疫系统抵抗肿瘤,已经在多种癌症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PD-1抑制剂,例如帕博利珠单抗和纳武单抗,正在被广泛研究用于晚期胃癌的治疗,并已取得初步的临床成果。
总之,随着新型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的不断出现,晚期胃癌的综合治疗将会迎来新的机遇。合理、综合和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将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
一位86岁的老人在10年前开始出现肛门瘙痒的症状,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半个月前,他开始感到肛门周围疼痛,并前往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医生发现肛门周围皮肤隆起,大小约为7cm。活检病理结果显示为肛门Paget病。然而,在胃肠镜检查中,医生发现了更为严重的问题:老人同时患有胃癌。
这个病例提醒我们,即使症状出现的时间较长,也不能掉以轻心。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可以帮助我们避免更严重的后果。保持警惕和定期体检对于健康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
在进行胃液分析之前,需要皮下注射五肽胃泌素注射剂,剂量为每公斤体重6微克。随后,持续抽取胃液,每15分钟收集一次,共进行四次。注射胃酸刺激剂后,收集的四次胃酸分泌总量被称为最大胃酸排出量(MAO)。正常成年男性的MAO值为18.02±8.84毫摩尔每小时,女性为13.43±7.98毫摩尔每小时。从四个标本中选择连续两次15分钟内最高的胃酸排出量相加并乘以2,得到的结果被称为高峰排酸量(PAO)。
五肽促胃液素分泌试验是一种用于测定胃壁细胞最大分泌量的方法,对于诊断病变性质和指导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检测胃酸的pH值,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真性胃酸缺乏(pH>7)、胃酸过低(3.5~7.0之间)等情况。例如,在胃癌、萎缩性胃炎等疾病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真性胃酸缺乏的现象。对于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患者,BAO>15毫摩尔每小时、MAO>30毫摩尔每小时、BAO/MAO之比常>0.6,这些指标已成为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