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针刺(内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

针刺(内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
发表人:医者仁心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高达30-90%。主要表现为肢体的感觉异常,如麻木、疼痛、烧灼感、蚁行感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DPN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血糖、血压、血脂的良好控制,营养神经、改善循环以及各种对症支持,但总体疗效仍然不尽如人意。

近期,针刺(黄帝内针)治疗DPN的疗效引起了关注。以下是三例成功案例的报告。

案例1:54岁男性患者因双足麻木疼痛来诊。通过针刺右侧少阴经少府、厥阴经劳宫、阳明经合谷等穴位,患者的局部麻木疼痛明显减轻。经过半月余的针刺治疗,双足麻木疼痛消失。

案例2:76岁男性患者因右侧足背麻木疼痛来诊。通过针刺左侧后溪、合谷、中渚及劳宫等穴位加减7天,患者的症状消失至今。

案例3:反复口干6年,双足麻木1年加重半月的患者通过针刺相关经络鱼际、少府等穴位,入针后患者即感麻木不适感大减过半;次日再针,患者诉麻木不适感十去八九。继续予以针刺治疗。

针刺治疗具有简便、价廉、安全的特点,值得在以后的工作中探索总结提升。虽然这三例个案的结果令人惊喜,但仍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证实其疗效。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疾病介绍: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是指糖尿病患者继发周围神经系统病变。本病比较常见,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患病率超过50%。其主要症状为感觉异常、刀割样疼痛、感觉减退、听力下降等。本病不可以治愈且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大部分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后,症状得以缓解;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规范,患者的症状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发生足部组织坏死、胸前区疼痛,甚至心脏骤停等并发症,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生活不便。中医药在治疗此类疾病上有着独特的优势。以下是一例成功的案例。

    患者梁××,71岁,男性,居住在北京市甘家口。初诊时间为1996年11月13日。患者口渴10年余,伴有双下肢麻木、疼痛、冷凉1年来就诊。其糖尿病病史已有10年之久,并且曾经接受过心脏手术。患者长期服用西药磺脲和双胍类降糖药,近期已开始注射胰岛素,但血糖控制效果不佳。近期出现双下肢麻木、疼痛,无法行走,生活不能自理。西医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嘱服胰激酞原酶片,但治疗无效,于是求助于中医。

    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咽干不欲多饮、头晕目花、心悸胸闷、疲乏无力、肢体麻木、疼痛、冷凉,夜间疼痛加剧,伴随四肢末端冷凉,大便偏干。患者只能依靠拐杖艰难行走,生活质量极低。中医诊查结果显示,患者形体消瘦,肌肤甲错,爪甲枯萎,舌质暗红,苔薄腻,脉象沉细略弦。辨证为气阴两虚,气虚血瘀,络脉痹阻。治疗方案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化瘀开痹。

    处方如下:生黄芪30g、沙参15g、玄参25g、赤白芍各25g、当归30g、丹参15g、葛根25g、狗脊15g、木瓜15g、仙灵脾15g、桂枝6g、黄连6g、银花15g、桃仁12g、红花9g、鬼箭羽15g、地龙3g、水蛭3g、土鳖虫3g、僵蚕3g、三七粉3g(冲服)。

    经过30剂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肢体麻木疼痛减轻,精神状态良好,能够持杖步行散步。继续服用30剂后,患者的症状进一步减轻,体力和精神状态均有所改善,甚至不再需要拐杖自行散步。四诊时,患者的病情平稳,血糖化验结果正常,基本无症状,视力也有所改善。坚持服用汤药半年余,病情持续稳定。两年后随访,患者的肢体麻木疼痛未再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键在于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法。该案例证明,中医药在治疗此类疾病上具有显著的疗效和优势。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由高血糖引起。它会导致神经损伤,引发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日常护理措施。

    一、病因与症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高血糖、胰岛素代谢紊乱、神经营养缺乏、血管损伤等。主要症状包括:

    • 疼痛:多为刺痛、钻凿痛,常见于下肢,严重时,对温度、疼痛很不敏感。
    • 麻木:肢体麻木,从远端开始,逐渐向上发展。
    • 感觉异常:对温度、疼痛、触觉等感觉减退。
    • 运动障碍:肌肉无力、肌肉萎缩、运动协调性下降。

    二、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通过服用降血糖类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使用硫辛酸、钙通道调节剂等药物改善神经症状。

    2. 物理治疗:冷敷、热敷、电疗等方法刺激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缓解疼痛和麻木症状。

    3. 营养治疗:补充维生素B12等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神经修复。

    4. 抗感染治疗:预防局部组织感染,降低并发症风险。

    三、日常护理

    1. 严格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稳定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键。

    2.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改善血液循环。

    3. 饮食调整:低糖、低脂、高纤维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4. 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有利于病情恢复。

    四、就诊建议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定期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病情。如出现症状加重或并发症,应及时就医。

    五、科室推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前往内分泌科、神经内科、疼痛科等科室就诊。

  • 我曾经历过一段艰难的时光,糖尿病神经痛让我夜不能寐。每天晚上,大腿内侧的疼痛如同针扎一般,令我无法入睡。起初,我以为只是普通的肌肉酸痛,直到症状加剧,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由于特殊的家庭情况,我无法前往医院就诊,只能通过互联网医院寻求帮助。

    在与医生的线上交流中,我得知了我的病情并非糖尿病神经病变,而是可能与肾虚有关。医生建议我继续服用甲钴胺,并加用硫辛酸胶囊。同时,外用扶他林软膏可以缓解疼痛。这些药物的使用不仅减轻了我的疼痛,还让我重新获得了良好的睡眠质量。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院的便利性和实用性。即使身处偏远地区或有特殊情况,也能及时得到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治疗方案。现在,我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节奏,感激医生和互联网医院的帮助。

    糖尿病神经痛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糖尿病神经痛主要表现为四肢末梢的疼痛、麻木、刺痛等不适感,严重者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质量。易感人群包括长期患有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 推荐科室 内分泌科或神经内科 调理要点 1. 控制血糖水平,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2. 合理使用药物,如甲钴胺、硫辛酸胶囊等; 3. 注意足部护理,避免受伤; 4. 适当进行物理治疗,如按摩、理疗等; 5.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 李先生是一位来自山东济阳的糖尿病患者,已经患病十多年。近半年来,他的右脚开始出现麻木和疼痛的症状,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多次就诊于不同医院,但都未能找到有效的缓解方法。直到他的儿子从网上了解到一家医院成功治疗了许多类似症状的患者,李先生才决定前往该医院寻求帮助。

    经过专家的检查和诊断,李先生被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这种病变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功能障碍所导致的。为了治疗李先生的病情,医院采用了一种名为“周围神经修复疗法”的方法。该疗法无需手术,安全性高,并且可以显著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保护周围神经,并同步治疗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

    在接受治疗的当天,李先生就感受到了明显的症状缓解。仅一周后,他的脚部疼痛和麻木症状完全消失,顺利康复出院。该医院已经成功治疗了上万例类似症状的患者,并且长期回访结果显示无一例复发。

    “周围神经修复疗法”是一种四步治疗方法,包括控制血糖、调理内分泌代谢、改善微循环和修复受损神经。通过综合性治疗,患者可以预防和控制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同时,足部中药洗浴和迈能MPET神经血管治疗仪等治疗手段也被广泛应用于该疗法中。

    专家提醒,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延误治疗,可能会迅速发展为糖尿病足溃烂或坏疽。因此,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脚麻、脚疼等症状,应立即就诊于正规的糖尿病专科医院。

  •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DPNP)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影响了大约50%的糖尿病病人和13%的糖耐量受损者。DPNP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双侧对称性肢体远端疼痛,夜间痛甚,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外周敏化、中枢敏化、下行抑制功能受损等多种因素的参与。对于DPNP的诊断,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有糖尿病或处于糖尿病前期、存在周围神经病变、排除其他导致痛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原因。治疗方面,药物治疗是最基本的,主要药物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物、5-HT和NE双通道再摄取抑制药物、抗惊厥药物、局部用药、盐酸曲马多和吗啡类镇痛药物等。非药物治疗如电刺激治疗、针灸治疗、近红外线治疗和低强度激光治疗也可以作为药物治疗的补充或替代方法。个体化用药、联合治疗、充足的疗程、有效的血糖管理等原则是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要遵循的。随着对DPNP的深入研究,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治疗手段被开发出来,为DPNP病人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我最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咨询了一位内分泌科的医生,关于我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问题。医生很耐心地为我解答了相关疾病知识,并给予了专业建议。

    医生告诉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指由于高血糖导致神经受损,出现感觉异常、疼痛等症状。他建议我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控制血糖,适量运动,避免受凉等措施来预防病情进展。

    在咨询过程中,我还向医生询问了其他相关问题,医生都一一耐心解答,并给予我安心的建议。通过这次线上咨询,我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明白了如何管理这一疾病。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40%-60%。随着病程的延长,发病率逐渐增加,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目前尚无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了探讨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我们对48例患者进行了前列腺素E1联合弥可保治疗,并与单独使用弥可保的对照组进行了比较。

    在这项研究中,所有病例都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表现出四肢感觉异常、跟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以及肌电图检查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下降等症状。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两组患者都接受了综合治疗,包括糖尿病饮食、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调脂、降压等。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单独使用弥可保500µg静推,每日一次;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前列腺素E1100µg静滴,联合弥可保500µg静推,每日一次,共14天。

    疗效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前列腺素E1通过强烈扩张营养神经的微血管,降低外周小血管阻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合成改善血液粘滞度,促进红细胞变形和提高携氧能力,从而明显改善微循环,促进髓鞘形成及轴突再生,使受损的神经得以修复,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神经病变的症状。

    综上所述,前列腺素E1甲钴铵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该病变会导致血管损伤和硬化,甚至引起血管闭塞,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为了有效控制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需要采取多种治疗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

    1. 降糖药物:降糖药物是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基础。常用的降糖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药物和格列奈类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减轻血管病变的程度。

    2. 血管扩张剂:血管扩张剂可以舒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血管病变的症状。常用的血管扩张剂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3. 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血管病变的风险。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4. 抗凝药物:抗凝药物可以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血管病变的风险。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肝素等。

    5.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血管成形术、血管搭桥术等。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以下是一些日常保养建议:

    1.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搭配饮食,控制血糖。

    2. 增加运动量: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血管病变的症状。

    3.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4. 定期复查:患者应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 众所周知,持续高血糖对身体有极大危害。然而,波动幅度大的血糖状态比持续性高血糖更具危险性!

    波动性血糖容易损伤血管,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和脑梗塞。同时,在肾脏和眼睛的视网膜中,细胞也无法承受大起大落的血糖,进而导致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与此同时,胰岛β细胞也难以承受这种忽高忽低的折腾,分泌功能大打折扣。

    此外,血糖迅速变化可能会损伤感觉神经,引起手足麻木、疼痛等症状,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糖波动幅度越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越高。同时,血糖波动还会加速大脑老化,影响老年糖友的认知能力。

    因此,即使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良好,如果血糖波动较大,仍有可能导致并发症出现。重视血糖监测,防止血糖波动非常重要。自我血糖监测作为糖尿病治疗的有效手段,可以为降糖治疗方案提供所需的数据,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多点血糖监测是自我监测的重要方法,包括监测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及睡前这7个时间点的血糖,甚至凌晨3点的手指血糖。每3个月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并与手指血糖进行对比。只有糖化血红蛋白和手指血糖监测互相配合,才能全面反映血糖控制情况。

    如果想更全面地监测全天血糖波动趋势,可以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这种系统可以随身携带,传感器只有手掌大小,可以无线连接一个硬币大小的探头。探头可感应葡萄糖浓度,传感器可以随时读取血糖数据并记录分析,避免了频繁扎手指取血的痛苦。每个探头可以使用14天。血糖波动较大的糖友可以使用这样的设备,从而更全面地监测全天血糖波动趋势。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常出现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为了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以下药物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

    1、依帕司他片:该药能够抑制醛糖还原酶的活性,减少山梨醇的积累,从而改善神经功能障碍,缓解疼痛、麻木等症状。

    2、甲钴胺片:甲钴胺是维生素B12的一种活性形式,能够促进神经生长和修复,缓解神经疼痛、麻木等症状。

    3、氨甲酰甲胆碱:该药能够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缓解膀胱功能障碍,如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饮食:控制血糖,减少脂肪和糖分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2、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的睡眠。

    4、定期复查: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