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早期患者手术后预后良好,生存率高达95%以上。然而,对于中晚期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是必要的。那么,为什么需要进行辅助化疗呢?
大肠癌的分期对治疗方案有着重要影响。Ⅰ期患者的癌细胞局限在粘膜层,手术可以清除所有癌灶,生存率可达95%以上。Ⅱ期患者的癌细胞穿透浆膜层但未有淋巴结转移,术后生存率约在80%~90%。Ⅲ期患者的癌细胞出现淋巴结转移,术后生存率约在60%。Ⅳ期患者的癌细胞已出现远处转移,术后生存率不到11%。
Ⅰ期患者不需要辅助化疗,因为手术可以完整切除肿瘤原发灶,实现根治。Ⅰ期患者化疗不仅不能延长生存期,还会引起毒副作用。相反,Ⅱ和Ⅲ期患者术后体内可能存在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肿瘤病灶,这些微病灶是日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因此,需要通过辅助化疗来巩固治疗。
对于Ⅳ期大肠癌患者,建议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包括化疗加靶向联合局部治疗。这种方法可以使肿瘤原发灶退缩,争取根治性手术机会,同时尽可能使远处转移灶缩小,继而通过局部治疗手段进行针对性处理。靶向治疗是手术及局部治疗的有效联合手段,需要在使用前做相应的基因检测,医生会根据检测结果选择精准治疗的靶向药物。
高龄患者是否要接受术后辅助化疗,除了依据病情和分期之外,还要综合评价体力状况。人体进入老年期后全身机能和免疫状态都会相应减弱,常常无法耐受大剂量化疗。因此,高龄患者做辅助化疗需格外谨慎,如合并高危因素,可适当减量化疗,以防止复发和转移。
大肠癌术后辅助化疗药物一般包括三种:奥沙利铂、氟脲嘧啶、卡培他滨。通常采用的是两药联合的化疗方案,主要包括mFOLFOX6(氟脲嘧啶+奥沙利铂)和XEL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不同的化疗方案治疗周期不同,全部疗程都是6月。对于高龄或体弱患者,也可采用卡培他滨单药口服化疗。
化疗药物都有哪些常见的毒副作用?急性胃肠道毒副反应、血液系统毒副反应和非血液系统毒副反应是常见的三种类型。可以通过延长化疗间歇期、降低化疗剂量、延长化疗药物输注时间等方法来尽量减轻化疗的毒性反应。
大肠癌辅助化疗结束后,需要注意饮食问题,保持每天排便的良好习惯,并定期复查。半年辅助化疗结束后需要定期复查,包括化验血检查、复查胸腹部CT等。半年后每六月复查1次,1年后每年复查1次,而且肠镜检查建议最好每年复查。患者应积极树立慢病控制理念,定期复诊,安排好生活,保持作息规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便秘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便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每天滞留在人体内的粪便释放出的毒素相当于吸入3包烟的毒素量。
在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80%存在便秘症状。长期便秘还可能导致精神障碍,如多梦、易怒、抑郁、烦燥、失眠等,甚至与老年性痴呆有一定关联。同时,消化不良、腹胀、口臭等食欲不振的症状也可能出现。
皮肤病变也是便秘的常见危害之一,女性可能会出现脸部黄褐斑。更为严重的是,长期便秘可能会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毒素吸收会改变细胞活性,促进细胞分化加速。此外,慢性直肠炎、性功能障碍等问题也可能由便秘引起。
需要注意的是,过度依赖泻药可能会导致“依赖性药瘾”和结肠黑变病。因此,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保持规律的排便,是预防和改善便秘的关键。
在现代社会中,生活、工作压力不断增加,给我们的胃肠道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很多人都有胃痛、胃胀、反酸、烧心、腹痛、腹胀、腹泻甚至便秘、大便带血等症状。这些症状最常见的原因包括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食道癌以及结肠炎、结肠息肉、结肠癌等。其中,炎症或息肉等良性病变的治疗效果很好,而恶性肿瘤如胃癌、食管癌及结肠癌只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效果才好。
早期发现这些疾病最准确、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胃镜和结肠镜。但是,很多人都不愿意主动做胃镜或肠镜检查,主要是因为嫌麻烦和觉得检查时很不舒服。然而,拖延检查可能导致病情发展到癌症中晚期,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那么,哪些人应该做胃镜呢?根据研究,“不良嗜好+工作压力+遗传因素”已明确列入胃癌高危险诱因,包括感染过幽门螺杆菌、吸烟喝酒、喜好盐腌烟熏食物、有家族胃癌史、恶性贫血等,一些慢性良性胃部疾病,如胃息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也可能演变成胃癌。年轻胃癌患者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饮食无规律等。
什么情况下要做胃镜检查呢?凡有上消化道症状,疑有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病变,临床需要确诊者;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x线钡餐检查不能确定病变性质者;已确诊的上消化道病变如溃疡、慢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等,需胃镜随访复查者;怀疑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有胃癌家族史,需要进行胃镜检查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明确胃黏膜病变者,或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培养以指导治疗者。
对于40~50岁以上人群,有胃癌高危因素者,如家族史,幽门螺杆菌阳性,既往有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者,建议每1~3年做一次胃镜检查。50岁以上至少做一次肠镜。通过结肠镜检查早期发现结肠息肉,判断结肠息肉的性质,有无早期癌变,并及时进行肠镜下切除,就可以达到早期治疗的效果,无需开腹手术。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对于有便血、大便不规律等下消化道症状者,有大肠癌家族史者,曾患过结肠癌、息肉或有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患者也非常重要。40岁以上的人,不论男女,不论身体有没有症状或疾病,每年都应该定期体检,进行便潜血检测。50岁以上未查过结肠镜或40岁以上有结肠肿瘤家族史者,建议进行结肠镜检查。
有人对做肠镜有顾虑,觉得没必要每年复查,这样一是麻烦,二是不舒服。实际上,胃镜与结肠镜不需要每年都做,胃镜检查后无明显异常者可以过3年左右再复查;结肠镜检查无明显异常者可以5年后再复查。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道中停留时间过长,导致大便次数减少、干结、排出困难或不完全。通常情况下,如果两天以上没有排便,就可能存在便秘问题。即使每天都有排便,但如果排便困难且排便后仍有残便感,或者伴有腹胀,也可能被视为便秘。
长期便秘对人体有许多不良影响,包括性欲减退、并发肛肠疾病、产生体臭、饮食无味、神经衰弱、引发痛经、造成猝死、导致肥胖和诱发癌症等。因此,及时采取措施缓解便秘至关重要。
以下是三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来帮助缓解便秘:
如果你正在经历便秘问题,不要感到尴尬。事实上,部分排泄物可能会被肠道二次吸收利用,而其他排泄物可能会等待下一次排便的机会。长期便秘对肠胃健康构成负担,毒素和垃圾在体内积累,可能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因此,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缓解便秘非常重要。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治疗已经从单一的放化疗或者手术治疗,发展成一个综合的体系。对于接受了手术治疗的患者,坚持规范的术后观察与复查,也是肿瘤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环。规律规范的术后复查对于疾病的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
术后复查的时间及内容有证据表明: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复发多发生于术后前1-3年内,因此,术后前3年内,患者的复查次数应相对频繁。3年以后,复查间期可以相对延长。具体的随访时间和内容根据病种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我是一名33岁的白领,平时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最近在公司体检中,医生建议我做CEA和CA724的检查,但我对这两项检查的重要性和区别并不了解。于是,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咨询服务。
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平台,我很快联系到了一位资深的医生。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家族病史和日常生活习惯,并根据我的情况,给出了明智的建议。
医生告诉我,如果我的家族中有胃癌遗传史,重点应该放在胃肿瘤抗原检测上。对于CEA和CA724的选择,医生认为CEA更为重要,因为它是大肠癌的主要标志物之一。然而,医生也强调了肠镜检查的必要性,特别是如果我有肠道方面的症状或担心肠道健康的话。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决定先进行CEA的检查,并在必要时再进行肠镜检查。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耐心解答让我感到非常安心和放心。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不仅了解了更多关于健康的知识,也体验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高效。
65岁的陈大伯平常身体还算硬朗,没什么病痛,只是最近2个月经常出现头晕、心慌的情况。被儿子带来医院就诊,医生诊断陈大伯有高血压和心律失常,可能是导致头晕和心慌的原因,需要药物治疗。然而,在接诊过程中,医生注意到陈大伯精神很虚弱,进一步询问得知,陈大伯最近两个月无缘无故瘦了10斤。短时间内无故暴瘦,有可能是消化系统出了问题,医生建议陈大伯去消化内科排查相关疾病。
在消化内科,医生做胃肠镜检查时发现,陈大伯乙状结肠内有一块约5cm大的息肉。根据息肉的性状和多年的经验,医生判断这是一处癌变,需要尽快切除。几天后陈大伯接受了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切除了这块大息肉。术后病理切片化验结果显示息肉为管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部癌变,也就是早期大肠癌。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大肠癌排在我国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三位。临床上很多早期大肠癌患者,身体没有不适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等到出现典型症状时已经到了进展期,治疗的预后效果较差。所以预防和发现大肠癌,定期筛查很关键,尤其是要关注与大肠癌密切相关的肠息肉。
肠道内的息肉大多数是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属癌前病变,恶变的几率较高,尤其是大于2cm的。这类息肉不会自行消退,也无法用药物消除,如果不及时摘除,时间长了很可能发生癌变。研究发现,近95%的结直肠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这个变化过程一般是5-10年。因此早发现早摘除,能够有效防止结直肠癌的发生。
肠道息肉发生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对大多数患者而言,不良饮食习惯、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是肠道长息肉的主要原因。定期复查很重要,尤其是对于肠息肉的高危人群,定期肠镜检查尤其重要。预防息肉发生的方法包括:饮食上尽量少吃辛辣、油腻、高脂肪食物,少吃烧烤、腌制、熏制食物,多吃水果、蔬菜,杂粮;不久坐,不熬夜,多运动,控制体重,少烟酒,放松心情;最好养成每天1-2次的排便习惯;当有腹痛、腹泻、便秘症状久治不愈时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有肠癌息肉家族史的人群最好做一次肠镜检查,排查风险。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其中的两种主要类型。这两种癌症虽然都属于大肠,但它们在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先,从解剖结构上来看,结肠和直肠是相邻的两个部分。结肠位于直肠的上端,长度较长,而直肠较短,距离肛门较近。这种解剖上的差异导致两种癌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区别。
在临床表现方面,直肠癌由于距离肛门较近,患者往往会出现便血、血便或脓血便等症状。而结肠癌则可能表现为排便习惯的改变、腹痛、腹胀、便秘、黑便、腹部包块、贫血、消瘦和肠梗阻等。
在治疗方法方面,早期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治疗方法基本相同,首选手术切除。然而,由于直肠癌距离肛门较近,部分患者可能无法保留肛门,需要进行永久或临时性的结肠造口。中晚期直肠癌和结肠癌的术后,都需要进行化疗甚至靶向治疗。与结肠癌相比,直肠癌可以进行放疗,放疗可以缩小肿瘤,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复发率,提高保肛率。
除了手术、化疗和放疗等传统治疗方法外,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方法也在大肠癌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新型治疗方法可以针对肿瘤的特定基因或通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对于大肠癌的预防,早期筛查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进行一次大肠癌筛查,包括粪便隐血试验、结直肠癌抗原检测、肠镜检查等。此外,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规律的生活作息、适当的运动和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都有助于降低大肠癌的发病风险。
总之,大肠癌,尤其是结肠癌和直肠癌,虽然有一定的区别,但它们都是严重的疾病。了解这两种癌症的区别,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大肠癌的认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生存率。
我还记得那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仿佛世界都在为我庆祝生日。可当我看到镜子中的自己时,心情瞬间跌入谷底。我的脸色苍白,眼神空洞,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生机。更糟糕的是,大便中出现了血丝,颜色发黑,像是一种不祥的预兆。
我知道这不是普通的消化问题。恐惧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我开始担心自己可能患上了大肠癌。这种想法让我彻夜难眠,第二天一早就匆忙赶往医院。
在等待医生的过程中,我不停地翻阅着各种医学资料,试图找到一些安慰。可每一篇文章都在强调大肠癌的严重性和治疗的复杂性。我的心情越来越沉重,仿佛被一块巨石压得喘不过气来。
终于,医生走进了诊室。他是一位中年男子,面容严肃,眼神却充满了温暖和关怀。他仔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并要求我做进一步的检查。他的专业和耐心让我稍微放下了一些心防。
几天后,我收到了检查结果。医生告诉我,我的大肠中确实有一个肿瘤,需要立即进行手术。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一阵眩晕,仿佛世界都在旋转。医生安慰我说,手术成功率很高,只要我积极配合治疗,恢复的机会非常大。
手术那天,我被推进了手术室。麻醉剂开始起作用,我逐渐失去了意识。等我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病床上,周围都是陌生的面孔。医生告诉我,手术非常成功,肿瘤已经被完全切除。听到这个消息,我不禁流下了眼泪,感谢医生和护士们的辛勤工作。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康复过程。每天都要忍受疼痛和不适,但我从未放弃。因为我知道,只有坚持下去,才能重新拥有健康的生活。
现在,我已经完全康复了。每当我回想起那段艰难的时光,心中总是充满了感激和敬畏。感激医生和护士们的无私帮助,敬畏生命的脆弱和坚韧。从那以后,我开始更加珍惜每一天,努力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不要害怕,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记住,生命是宝贵的,我们都值得拥有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全球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肝脏是大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且肝转移的存在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存期和预后。因此,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对于改善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大肠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主要依赖于肠镜、B超、CT、MRI和PET-CT等检查手段。对于确诊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其中,新辅助化疗可以使一部分原本不可切除的肝转移灶变为可切除,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期。
手术切除是目前治愈大肠癌肝转移的最佳方法,但仅有少部分患者在初诊时就具备手术条件。对于无法一期手术切除的患者,可以考虑二期手术切除或非手术治疗方法,如射频消融、局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同时,术后化疗也是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总之,大肠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至关重要。医生和患者应密切合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肠道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对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然而,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在出现明显症状时才就医,此时肿瘤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因此,了解肠道长肿瘤的异常信号对于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以下是五大常见的肠道长肿瘤异常信号:
了解这些异常信号并及时就医检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和治疗肠道长肿瘤,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