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恶性肿瘤病因的阴阳属性:中医视角下的新思想

探索恶性肿瘤病因的阴阳属性:中医视角下的新思想
发表人:绿色医疗倡导者

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虽然具体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我们可以从已知的高危因素入手,总结出与恶性肿瘤相关性强的部分,并根据中医阴阳的属性进行分类。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并为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各类恶性肿瘤的常见病因。肺癌的主要原因包括吸烟、大气污染、职业因素和肺部慢性疾病;肝癌的病因则与肝炎病毒感染、嗜酒和长期饮用不洁水有关;胰腺癌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慢性胰腺炎和吸烟;胃癌的病因则与遗传、饮食、Hp感染、吸烟和饮酒有关;肠癌的病因包括家族性息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溃疡性结肠炎、吸烟、饮酒和高脂、高蛋白饮食;食管癌的病因包括食管癌家族史、不能吃到自来水和井水者、饮酒、吸烟、嗜好烫食和烟熏食品;乳腺癌的病因则与精神因素、脂肪摄入增加、乳腺增生病和放射线有关;宫颈癌的病因与HPV感染密切相关。

接下来,我们将分析各病因的阴阳属性。吸烟、大气及接触污染、炎性因素、Hp感染、嗜酒、饮用不洁水、食物因素、精神因素和放射线都被归类为阳性因素;而感染性因素则既可以是阴性也可以是阳性。值得注意的是,乳腺增生病不被归类为阴性因素。

通过对所有病因的阴阳属性进行汇总,我们发现,恶性肿瘤的常见病因中,几乎所有的病因都表现出阳性的属性,仅有一个病因可能表现为阴性。这个结果揭示了恶性肿瘤病因的特殊本质,即属“火”的特性。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并为中医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恶性肿瘤是一种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而出现并快速增加的疾病,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没有明确的记载。因此,我们需要从肿瘤的发病原因开始,重新认识恶性肿瘤的中医发病特点,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腭恶性肿瘤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在进行外周血涂片检查时,使用Wright染色可以观察到血液中的五种白细胞类型: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其中,中性粒细胞通常占据白细胞总数的50%——70%,其比例和绝对数值的变化主要受以下六类原因的影响:

    • 急性感染,尤其是化脓性球菌感染;
    • 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
    • 急性大出血;
    • 急性中毒;
    • 白血病、骨髓增值性疾病和恶性肿瘤;
    • 某些药物的使用,如糖皮质激素等。

    当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低于1.5*10的九次方/L时,称为粒细胞减少;低于0.5*10的九次方/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引起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的原因主要包括:

    • 感染;
    • 血液系统疾病;
    • 物理和化学因素损伤;
    •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维得利珠单抗是一种肠道选择性生物制剂,专门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成年患者,特别是那些对传统治疗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应答不充分、失应答或不耐受的患者。该药物的商品名为安吉优®,每瓶规格为300mg。

    维得利珠单抗的治疗效果显著。早在第2周即可快速控制关键症状,经2次或3次诱导治疗后,84.9%的UC患者和82.6%的CD患者可获得临床应答。即使在TNF-α抑制剂类生物制剂应答不佳或失应答的患者中,维得利珠单抗仍然具有相当的疗效。它能够达到组织学深度缓解/影像学透壁愈合的治疗效果,降低手术、住院、疾病复发和结肠癌风险。

    与TNF-α抑制剂相比,维得利珠单抗发生严重感染和严重不良事件的风险显著更低。长达5年的安全性数据显示,维得利珠单抗不增加任何感染和严重感染的风险。由于免疫原性较低,维得利珠单抗输注反应少。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鼻咽炎、头痛、关节痛;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支气管炎、胃肠炎、上呼吸道感染、流感、鼻窦炎、咽炎。需要注意的是,肝功能损害和感染风险可能会增加,恶性肿瘤的风险也不能排除。对于育龄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

  • 脊髓内肿瘤,无论良性还是恶性,都会对脊髓神经造成压迫和损伤。手术是目前解除肿瘤最有效的方法。然而,关于何时进行手术存在争议。一些人认为,对于症状不严重的患者,应该先观察治疗,直到神经功能状态恶化时再考虑手术。然而,大量临床数据表明,手术效果与术前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晚期的脊髓内肿瘤患者可能已经遭受严重的压迫和损害,导致肢体接近瘫痪或完全瘫痪,此时进行手术可能会增加脊髓进一步损伤的风险,术后效果也可能不佳,瘫痪的肢体难以恢复。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被认为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术前的症状和体征越轻,术后恢复就越好,甚至可以达到接近正常的状态。

    手术切除肿瘤的范围取决于肿瘤与脊髓之间的界限。如果界限清晰,通常是良性肿瘤,使用现代显微外科技术可以实现全切,且并发症低,常获得满意效果。对于恶性肿瘤,虽然大部切除或部分切除可以缓解病情和减轻症状,但考虑到恶性肿瘤的预后差,术后常伴有较高的病残率。因此,在获得组织学诊断后,可能只需要进行脊髓切开,而不需要进行全切。对于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等类型的肿瘤,手术很难将囊壁从脊髓上完全剥离,因此不强求全切,即使囊壁少量残留,长时间内也很少复发。对于脂肪瘤,无法进行全切,但可以进行大部切除,仍能获得肯定的治疗效果。

    术前神经功能障碍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术后恢复可能会差,甚至可能进一步加重。相反,术前症状轻的患者,手术后恢复快,效果好。这再次强调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甲状腺功能化验和B超检查已经成为常规体检项目。因此,甲状腺结节的发现率也在逐年上升。然而,大部分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不需要手术治疗。那么,哪些甲状腺结节需要引起警惕,可能是恶性的呢?

    首先,从病史上看,如果有甲状腺癌家族史,特别是髓样癌家族史,或者曾经在童年时期接受过颈部放射线治疗,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因素。此外,如果甲状腺结节近期突然增大,并伴随压迫症状、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甚至呼吸困难等表现,也需要引起警惕。另外,通过触摸甲状腺结节,如果发现结节较硬、活动度差,或者颈部淋巴结有增大的情况,也可能是恶性结节的表现。

    其次,B超检查也是判断甲状腺结节是否可能恶性的重要手段。通常情况下,恶性结节的形态多不规则,边界模糊不清,内部以实性不均低回声为主,被膜不完整,纵横比 ≥1,结节内部多可见点状或沙砾样微小钙化灶,多有后方回声衰减,弹性系数多大于4。

    最后,化验结果也可以提供一些线索。例如,降钙素增高可能是髓样癌的表现,甲状腺免疫球蛋白增高可能是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信号。

    如果高度怀疑甲状腺结节为恶性,建议在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很高(90%以上),且穿刺过程中引起的肿瘤转移概率不大。

  • 我还记得那天,手术室的门缓缓关闭,我的心也随之沉了下去。神经鞘瘤手术后的活检报告显示需要进一步做免疫组化,这个消息像一块巨石压在我的胸口,无法呼吸。医生解释说这是为了明确诊断,确定肿瘤的性质和类型,但我却无法摆脱内心的恐惧。

    在等待免疫组化结果的日子里,我像一只困兽,四处寻找答案。网上的信息五花八门,有的说梭形瘤就是恶性的,有的则说不一定。我开始怀疑医生的话,甚至怀疑整个医疗系统。每天都在煎熬中度过,仿佛时间被无限拉长。

    终于,免疫组化的结果出来了。医生告诉我,我的神经鞘瘤是良性的,需要定期复查。听到这个消息,我如释重负,泪水夺眶而出。医生安慰我说,神经鞘瘤大部分都是良性的,恶性的少见。但我知道,如果不是医生的专业判断和耐心解释,我可能会一直生活在恐惧中。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我们可能会忽视一些不适,但一旦面临疾病的威胁,就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幸好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咨询过,病情才没有加重。大家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又没时间去医院挂号看病的话,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珍惜它,及时就医,不要等到病情恶化才后悔莫及。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啊?在面对疾病时,你们是如何应对的?分享一下你们的经验和感受吧。让我们一起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神经鞘瘤手术后免疫组化指南 常见症状 神经鞘瘤的常见症状包括疼痛、麻木、肌肉无力等。易感人群主要是中年人,男性和女性都可能患病。 推荐科室 神经外科 调理要点 1. 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术后需进行免疫组化检查以确定肿瘤性质和类型。 2. 如果肿瘤为恶性,可能需要辅助放疗或化疗,具体方案由医生根据病情制定。 3. 术后恢复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取,防止伤口感染和并发症发生。 4. 定期复查,包括影像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和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 5. 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止痛药和其他辅助治疗药物,缓解术后不适和促进康复。

  • 颈部肿块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颈部结构复杂,容易被忽视,延误必要的治疗。根据病因,颈部肿块可分为三类:炎性病变、良性病变和恶性肿瘤。其中,非甲状腺肿块中80%为肿瘤,恶性肿瘤占80%,转移性恶性肿瘤中80%的原发灶位于锁骨上来源。

    炎症性肿块通常具有明显的炎症表现,如红、肿、热、痛等,例如急性淋巴结炎和颈部脓肿。先天性疾病多在儿童或青少年期发现,主要是囊肿性疾病,如甲状舌管囊肿和腮裂囊肿。肿瘤是颈部肿块中最常见的类型,包括良性肿瘤(如神经鞘瘤和颈动脉体瘤)和恶性肿瘤(如淋巴瘤和甲状腺癌)。转移性肿瘤多来源于头颈部,少部分来自胸、腹腔器官,多位于颈侧区。

    颈部肿块的诊断需要从病程、肿块部位、性质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一般来说,短时间内出现的肿块多为炎症性,长时间存在的肿块多为先天性,而病程中等的肿块多为肿瘤。对于颈部肿块的预防,应注意以下几点:及早就医检查,关注头颈部器官的症状,重视鼻、咽、喉部的不适,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对于有恶性肿瘤家族史的人群。

  • 65岁的陈大伯平常身体还算硬朗,没什么病痛,只是最近2个月经常出现头晕、心慌的情况。被儿子带来医院就诊,医生诊断陈大伯有高血压和心律失常,可能是导致头晕和心慌的原因,需要药物治疗。然而,在接诊过程中,医生注意到陈大伯精神很虚弱,进一步询问得知,陈大伯最近两个月无缘无故瘦了10斤。短时间内无故暴瘦,有可能是消化系统出了问题,医生建议陈大伯去消化内科排查相关疾病。

    在消化内科,医生做胃肠镜检查时发现,陈大伯乙状结肠内有一块约5cm大的息肉。根据息肉的性状和多年的经验,医生判断这是一处癌变,需要尽快切除。几天后陈大伯接受了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切除了这块大息肉。术后病理切片化验结果显示息肉为管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部癌变,也就是早期大肠癌。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大肠癌排在我国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三位。临床上很多早期大肠癌患者,身体没有不适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等到出现典型症状时已经到了进展期,治疗的预后效果较差。所以预防和发现大肠癌,定期筛查很关键,尤其是要关注与大肠癌密切相关的肠息肉。

    肠道内的息肉大多数是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属癌前病变,恶变的几率较高,尤其是大于2cm的。这类息肉不会自行消退,也无法用药物消除,如果不及时摘除,时间长了很可能发生癌变。研究发现,近95%的结直肠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这个变化过程一般是5-10年。因此早发现早摘除,能够有效防止结直肠癌的发生。

    肠道息肉发生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对大多数患者而言,不良饮食习惯、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是肠道长息肉的主要原因。定期复查很重要,尤其是对于肠息肉的高危人群,定期肠镜检查尤其重要。预防息肉发生的方法包括:饮食上尽量少吃辛辣、油腻、高脂肪食物,少吃烧烤、腌制、熏制食物,多吃水果、蔬菜,杂粮;不久坐,不熬夜,多运动,控制体重,少烟酒,放松心情;最好养成每天1-2次的排便习惯;当有腹痛、腹泻、便秘症状久治不愈时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有肠癌息肉家族史的人群最好做一次肠镜检查,排查风险。

  • 胰腺假乳头实体上皮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病例数的增加,人们对其的研究和认识也在不断深入。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1例病理诊断为胰腺假乳头实体上皮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7.3岁(11~65岁)。

    在这21例患者中,5例无自觉症状,13例有中上腹痛,2例出现腰背部酸痛,3例合并进食后饱胀恶心的消化道症状,另1例因突发高位小肠梗阻而就诊;7例可扪及中上腹块。从出现症状或发现肿瘤到入院治疗间隔1天至3年不等。无论B超、CT或MRI均能清晰显示腹部肿块,但均拟诊胰腺癌、胰腺囊腺癌、胰腺假性囊肿,甚至由于肿块过于巨大而无法辨明来源,仅诊断为后腹膜肿瘤。

    12例(57.1%)肿瘤位于胰头,9例(42.9%)位于胰体尾部。肿瘤平均直径9.5(3~20)cm。1例11岁患者合并肝转移。13例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手术治疗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肿块切除、胰腺体尾部加脾切除等。所有患者均存活,未见肿瘤复发征象。

    胰腺假乳头实体上皮瘤的患者多为青少年女孩和青年女性,但男性同样可以受累;20-40岁为好发年龄,病人中1/5为儿童,但可见于各年龄段,包括老年人。中上腹疼痛和腹部包块是最常见的症状,很少因胆道梗阻而发生黄疸,也没有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障碍的表现。肿瘤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体积大,甚至可达30cm,有包膜,或部分有包膜。肿瘤内有多个不规则囊腔与实性病变相间,囊腔内有柔软的胶冻样物质或易碎的组织,常有出血灶。肿瘤内还会有坚硬的纤维化区域。可以看到多层瘤细胞围绕血管排列构成乳头状结构,但这种假乳头结构可能被误认为小梁,加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阳性,所以容易将其诊断为胰腺内分泌肿瘤,但vimentin阳性、a1-抗胰蛋白酶阳性对此不支持。另外可以有a1-抗糜蛋白酶(a1-AT)阳性,部分患者的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阳性,但细胞角蛋白(CK)阴性、上皮膜抗原(EMA)阴性、嗜铬颗粒素A(CHG)阴性。肿瘤内可以有多种细胞生长方式,如果看到周围静脉侵犯、核不典型、出现大量有丝分裂和坏死细胞巢,则提示有恶性的可能。至今为止,对胰腺假乳头实体上皮瘤的组织起源仍有争议,可能来源于胰腺导管上皮或胰腺腺泡细胞,也有作者认为来源于胚胎早期胰腺所附的生殖嵴—卵巢原基相关细胞。Abraham等发现,90%的肿瘤有b-catenin肿瘤基因的突变激活,并可以此将假乳头实体上皮瘤和胰腺导管癌相鉴别。虽然肿瘤巨大,并可能侵润周围组织,但仍应积极手术治疗,因为完整切除病灶能获得长期的无瘤生存,必要时可作门静脉切除或动脉切除重建。15%的病例可发生转移,主要为肝脏转移,但转移灶大多能一并切除,并很少直接危及生命。尚无资料显示化疗和放疗有确切作用,由于没有雌、孕激素受体的过度表达,所以也没有需要内分泌治疗的依据。总之,对年轻女性出现胰腺的巨大肿瘤,应高度怀疑胰腺假乳头实体上皮瘤。作为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它有独特的病理学特性,积极的手术治疗能获得较为良好的预后。

  • 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是一种常见的血液学现象,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这些因素包括感染、炎症、应激、药物反应、恶性肿瘤等。为了确定具体的原因,通常需要进行详细的体检和实验室检查。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首先应该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医生可能会建议你进行一些测试,例如血液培养、骨髓活检等,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或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在等待测试结果期间,你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自己的身体恢复平衡。例如,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可能导致感染的物质,适当休息,均衡饮食等。同时,避免自我诊断和自我治疗,因为这可能会延误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总之,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可能是身体出现问题的信号,需要及时关注和处理。通过与医生合作,你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并恢复健康。

  •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可能会遇到甲状腺肿块的问题。尤其是对于那些长期存在的甲状腺肿块,人们往往会担心它们是否是恶性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甲状腺肿块的性质不仅取决于其存在的时间,还与其大小、形状、位置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有关。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甲状腺肿块并不一定都是癌症。实际上,大部分的甲状腺肿块都是良性的。这些良性肿块可能是由于甲状腺组织的增生、囊肿或其他非癌性病变引起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甲状腺肿块的存在。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甲状腺肿块,应该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超声波检查、细针穿刺活检等,以确定肿块的性质。即使是良性的甲状腺肿块,也可能需要治疗,特别是当它们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时。

    总之,长期存在的甲状腺肿块并不一定都是恶性的,但我们仍然需要保持警惕并及时就医。只有通过专业的检查和诊断,才能确定肿块的性质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