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对于不能或不愿意接受手术的外周型T1-2N0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立体定向放疗 (SBRT) 被认为是优于常规放疗的治疗手段。然而,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这一观点。为了全面系统地评估 SBRT 的经济成本,研究人员采用了时间驱动、基于治疗(TDABC)的成本模型,计算不同放疗方式的所有成本。
该研究于2012年下半年在比利时的10个放疗中心进行。结果显示,10个中心肺部SBRT的平均成本是(6,221&OV0556;),介于标准分割三维适形的平均成本(3D-CRT; 5,919&OV0556;)和调强(IMRT; 7,379&OV0556;)之间。值得注意的是,大分割3D-CRT和IMRT计划的成本较低 (分别为3,993&OV0556和4,730&OV0556;)。此外,SBRT成本与分隔数量和人员及采用的设备密切相关。
研究结果表明,多个放疗中心设置TDABC是可行的,可以获得实时的资源成本,为建立正确补偿方案奠定基础,并支持和规范放疗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然而,不同中心之间的SBRT成本差异比常规放疗更大,反映在不同的技术、知识更新程度以及缺乏明确的指南加以规范。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一位50多岁的女性患者,在3年前被诊断出右肺结节并进行了手术,病理结果显示为原位腺癌。然而,在随访过程中,发现左肺出现了磨玻璃影,这引起了患者的极度焦虑。这种情况在肺癌手术后并不罕见,因为手术只能解决局部问题,而不能根治全身引起肺癌的原因。此外,肺多发结节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手术无法一次性切除所有结节,常规做法是随着结节的生长进行逐一切除,可能需要多次手术。
患者向医生咨询,是否需要再次手术。医生建议采用射频消融和线粒体系统疗法进行治疗。通过PETCT精准定位下穿刺活检,确定了左肺结节也是原位癌。随后进行了30分钟的几乎无创的射频消融手术,成功解决了患者的病痛。术后,患者接受了线粒体系统疗法,恢复良好,不仅治愈了早期肺癌,还解决了失眠乏力等老毛病,身体状况逐渐改善。
最后,医生提醒所有肺癌手术后的患者,定期随访复查至关重要。如果发现新发的肺结节,应高度重视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我还记得那天,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照亮了我手中的CT报告单。我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无法呼吸。上面写着“肺错构瘤”,我不懂这意味着什么,但我知道这不是什么好消息。
我立即打开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APP,选择了在线问诊。几分钟后,一位医生接了我的咨询。他的头像显示他是一位中年男性,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给人一种稳重可靠的感觉。
我向他描述了我的症状和担忧,他耐心地听完后,开始解释肺错构瘤的性质和治疗方法。他的语气温和而专业,让我感到安心。然而,我的心中仍然充满了疑问和恐惧。
“医生,这种病会不会恶化?”我问道,声音有些颤抖。医生回答说,肺错构瘤通常是良性的,不会恶化,但如果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他建议我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吃一些润肺止咳的食物。
我听完后,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虽然我还需要面对未知的未来,但至少现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医生还提醒我,如果有任何不适,随时可以再次咨询他。
在结束问诊之前,我向医生表达了我的感激之情。他只是简单地回复了一句:“祝您健康愉快!”然后就结束了问诊。虽然他没有说太多,但我知道他已经尽力帮助我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次在线问诊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仅让我了解了自己的病情,还让我感受到了医生们的专业和关怀。从那以后,我开始更加重视自己的健康,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虽然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我知道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一切。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不要犹豫,去京东互联网医院咨询吧。他们的医生们会给你最专业的建议和帮助。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我们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34例双肺多发磨玻璃影(GGO)患者同期行双侧单孔胸腔镜手术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同期双侧手术安全可行,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短期预后良好。对于肺功能可以耐受的患者,同期双侧单孔胸腔镜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同时,根据病灶位置、大小及术中快速病理结果,可以灵活采取亚肺叶或肺叶切除方法,以保证预后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国民体检意识的增强,双肺多发结节的检出率不断上升,尤其是双肺多发GGO。目前对于双肺多发GGO的诊治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手术是目前治疗早期肺癌的最佳手段,但对于双肺都考虑为恶性的GGO,采取同期手术还是分期手术存在争议。分期手术的创伤相对较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但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增加二次手术的风险。同期手术虽然创伤较大,但可以一次解决两侧病变,节省医疗资源,降低肿瘤进展风险。
在我们的研究中,术后患者均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短期疗效满意。因此,同期双侧单孔胸腔镜切除双肺磨玻璃病灶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对于肺功能可以耐受的患者,同期双侧单孔胸腔镜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具体的切除方案应根据术中快速病理结果采取,以保证预后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肺癌是中国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双高的癌症之一。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中国有超过3.2亿烟民,占全球烟草消费量的44%。然而,即使已经患有肺癌,很多人仍然继续吸烟,认为已经患病就不需要再戒烟了。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WHO/IARC)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显示戒烟可以显著改善肺癌患者的生存率。研究团队从俄罗斯国家肿瘤医学研究中心招募了517名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吸烟者进行随访,结果表明,戒烟者较持续吸烟者从确诊到死于肺癌的中位时间长22.8个月,总体死亡率降低了33%,肺癌特异性死亡率降低了25%。
此外,研究还发现,戒烟对早期和晚期肿瘤患者、轻中度和重度吸烟患者,以及接受和未接受化疗或放疗的患者的保护作用相似。因此,肺癌患者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来鼓励吸烟者戒烟,以减慢肿瘤进展,获得更高几率的长生存期和低死亡率。
不仅仅是肺癌,与吸烟直接相关的癌种还包括肝癌、胃癌和食道癌等。吸烟还与非癌症疾病如冠状动脉性心血管疾病、中风、周围性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肥胖、糖尿病等有密切关系。因此,为了健康着想,人们应该尽早戒烟,避免吸烟对健康造成的危害。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转移至骨骼的现象并不罕见。肺癌骨转移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系统传播到骨骼;二是癌细胞直接侵入骨骼组织。无论是哪种方式,肺癌骨转移都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困扰。
对于肺癌骨转移的治疗,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其中,放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骨骼疼痛,化疗和靶向治疗可以控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免疫治疗则是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细胞。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来确定。
总的来说,肺癌骨转移的治疗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同时,预防肺癌的发生也至关重要,包括戒烟、避免空气污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肺癌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吸烟、放射性氡气、金属铬、石英等微细矿物粉尘、含复杂成分的灰霾、油烟等外部因素都可能导致其发生。然而,肺癌的真正原因在于基因突变。每个细胞中都包含着约3万条基因的编码序列,这些基因就像一条磁带,记录着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正常情况下,基因受到严格的表达调控限制,以维持人体细胞和身体的整体结构和功能的正常运行。但是,外部因素如吸烟和放射线可以影响细胞内的基因,使之发生变化,类似于使磁带“受潮”。这些变化可能包括基因序列的改变、基因数量(拷贝数)的增加或减少、原本不在一起的连个基因发生“串联”而融合在一起等。这些在基因(DNA)水平的突变会导致细胞生长特性发生变化,如果发生不受控制的恶性细胞生长,就会形成肿瘤。因此,基因突变是外部因素引发的内部变化,是癌症真正的分子病因。所有的肿瘤都是基因(DNA)变异所导致的疾病。
肺癌的分期是医生描述患者癌症进展程度的重要方法。无论肿瘤局限在肺部还是已经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分期都能帮助医生预测患者的预后,并决定最佳的治疗方案。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有不同的分期系统和治疗方式。
非小细胞肺癌的TNM分期系统将肿瘤的大小、淋巴结受累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考虑在内。根据TNM分期,医生可以选择手术、辅助化疗、放疗或新辅助化疗等治疗方式。5年生存率也会因分期而异,从70%到<5%不等。
小细胞肺癌的分期则分为局限期和广泛期。局限期的肿瘤局限于一侧胸腔内,包括有锁骨上或前斜角肌淋巴结转移和同侧胸腔积液。广泛期的病变则超出局限期的范围。治疗方式主要是化疗和放疗,5年生存率分别为10-20%和<2%。
我有一个亲戚,65岁的叔伯姥爷,平时身体还算可以,除了轻度的慢性支气管炎外,没什么大问题。然而,在春节前夕,他开始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起初,我以为是天气转冷引起的慢性气管炎复发,给他用了一些止咳化痰平喘的药物。虽然症状有所改善,但过了一段时间后,胸闷仍未消失。
为了查明病因,我将他送到医院做了详细检查。CT扫描显示双肺有网格状阴影,医生们初步诊断为间质性肺炎合并感染,并给他使用了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然而,半个月过去了,叔伯姥爷的胸闷症状仍未明显改善。我们开始怀疑是否存在其他问题。
在检查肿瘤标志物时,发现CEA有轻微升高。虽然这可能是间质性肺炎引起的,但考虑到治疗效果不佳,我们不能排除肿瘤的可能性。最终,我们决定让叔伯姥爷去更高级的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经过气管镜检和免疫组化,确诊为肺腺癌。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一个道理:当一个疾病的治疗效果不好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是否诊断错误。我们在诊断时应该先考虑常见的、多发的情况,后考虑少见的、少发的情况。即使是身为医生,患者就是自己亲属,也可能在所难免地掉入误诊的陷阱中。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才能提高我们的诊断水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最新数据,全球每年新增癌症患者人数将达到1500万人,肺癌位居榜首。中国在过去30年间,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已成为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肺癌按组织病理学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两大类,非小细胞肺癌占80%~85%。然而,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案中,化疗的有效率及生存获益非常有限。
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为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分子靶向治疗通过特异性阻断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来控制其基因表达和改变生物学行为,或是通过阻止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目前临床上主要分为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治疗和以肿瘤血管生成(VGFR)为靶点的治疗。相比于传统的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具有个体化治疗、靶点专一、毒副反应轻、治疗方法简便易行和改善生活质量等优势。
然而,分子靶向药物的耐药问题也日益凸显。多种分子机制参与了耐药的产生,确切的耐药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与研究。针对其耐药机制制定有效的预防性治疗方案、发现有效的预测耐药的标志物以及更好的选择用药,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关于肺癌的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的生物学现象——气腔播散(STAS),它被认为是肺癌治疗效果的幕后黑手。STAS是指肿瘤细胞扩散到主要病灶边缘以外的肺实质的气腔中,这种现象在肺癌患者中非常常见,且会严重干扰早期肺癌患者的手术效果,甚至影响治疗决策。
研究表明,STAS阳性人群的复发风险明显高于STAS阴性人群,且STAS的出现意味着肺癌出现浸润性行为,复发风险也自然大大增高。对于早期肺癌患者,亚肺叶切除手术越来越多见,但如果出现STAS,肺叶切除可能更为合适。然而,目前缺乏有效的指导术前和术中诊断STAS的方法,实性成分百分比是目前能够有效预测STAS的主要指标。
因此,在面对STAS这个隐形杀手时,我们需要谨慎小心,深入研究其生物学行为和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