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小儿先心病:心理护理与饮食管理的重要性

小儿先心病:心理护理与饮食管理的重要性
发表人:智慧医疗先锋者

先心病是指胎儿时期心脏和大血管发育异常所导致的先天性心血管系统畸形。这种疾病在小儿时期非常常见,发生率高达8‰,是危害小儿健康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饮食管理至关重要。应该记录出入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以少量多餐的方式进行。同时,需要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确保营养搭配合理,提供充足的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以满足营养需求。对于喂养困难的儿童,应耐心喂养,避免呛咳和呼吸困难,并根据病情选择无盐或低盐饮食。

除了饮食管理外,心理护理也非常重要。每1000名新生儿中,就有6-7名存在先天心脏畸形。多数先心病患儿的发育较同龄孩子慢,身体虚弱。因此,家长需要在衣食、运动和其他疾病的预防等方面给予更多的细心和耐心的照顾。与此同时,应该对患儿给予关心和爱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解释病情和检查、治疗过程,取得家长和患儿的理解和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糖尿病性心肌病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高血压病人的治疗需求不仅取决于血压水平,还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其他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年龄(男性55岁以上,女性65岁以上)、吸烟、总胆固醇水平(>5.72毫摩尔/升)、糖尿病以及早发的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男性小于55岁或女性小于65岁)。

    世界卫生组织将心血管病的绝对危险分为四组: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和极高危组。每组的定义和对应的10年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百分比如下所示:

    • 低危组:包括男性不足55岁或女性不足65岁的1级高血压、没有其他危险因素者。10年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小于15%。
    • 中危组:包括不同血压水平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病人。10年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在15%~20%之间。
    • 高危组:包括3个或3个以上危险因素或有糖尿病或心脑血管损害的1级和2级高血压,或者3级高血压而无其他危险因素者。10年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在20%~30%之间。
    • 极高危组:这组病人包括3级高血压且有一个以上危险因素或伴有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10年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超过30%。

    影响高血压病人预后的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血压持续升高、血脂异常、肥胖、高血糖、吸烟、缺乏运动、心脑血管事件的家族史等。高血压所致的心、脑、肾、眼底等并发症也会影响预后。同时,伴随的其他疾病也将影响高血压病人的预后。因此,高血压病人应进行综合评价和治疗。

  • 我记得那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仿佛一切都在向我微笑。可就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的右上胸部开始隐隐作痛,像是一只无形的手在轻轻揉搓着我的心脏。起初,我并未在意,认为可能是因为前一晚熬夜看书所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疼痛感愈发强烈,甚至在我站立或深呼吸时都会加剧。

    我开始感到焦虑,担心这可能是某种严重的疾病。于是,我决定去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咨询。通过视频通话,我向医生描述了我的症状。医生非常耐心地听完后,告诉我这种情况可能是肋间神经炎症引起的,并建议我进行胸部平片及心电图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进行了相关检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医生告诉我,这种疼痛可能与我的生活习惯有关,例如熬夜、受凉或过度劳累等。同时,他也提醒我,情绪焦虑也可能是导致这种症状的原因之一。

    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意识到自己确实需要改变一些不良习惯。医生还建议我进行热敷处理,并涂抹扶他林进行治疗。果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后,我的疼痛感逐渐减轻,直至消失。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就医,避免小病变成大病。同时,我也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提供的便捷服务,让我在家中就能得到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治疗方案。

    如果你也遇到类似的问题,不妨试试京东互联网医院。它不仅可以节省你的时间和精力,还能让你在第一时间得到专业的医疗帮助。记住,健康没有小事,及时就医是最明智的选择。

    肋间神经炎症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肋间神经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右上胸部隐隐作痛、站久后背酸痛等,易感人群为熬夜、受凉、劳累、免疫力低下或情绪焦虑者。 推荐科室 神经内科或胸外科。 调理要点 1. 热敷处理,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2. 涂抹扶他林,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3. 定期复查肺部微结节影,确保没有恶化或转移。 4. 避免熬夜、受凉、劳累等可能引起炎症的因素。 5.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焦虑对身体的影响。

  • 在7月19日至21日,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第六届中国国际脂肪医学大会。作为大会执行主席,我有幸与众多国内外专家一同探讨了脂肪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学术问题。来自五湖四海的学者们共享了一场关于脂肪医学的盛宴。

    本次大会持续三天,17日的会前聚餐让与会者们有机会进行交流和留念。接下来的两天,大会正式开始,各位专家发表了他们对脂肪的见解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各国学者和相关专家也提出了问题并进行了现场互动回答。

    在会议结束后,所有参与者合影留念。随后,举行了答谢晚宴。最后一天,会议转向了手术实操的现场演示,展示了手术操作的详细步骤。实操结束后,大家再次合影留念。

  •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心血管疾病预防基础薄弱以及患病年龄年轻化的三重压力,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急剧增长。虽然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介入治疗和针对心衰的药物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但这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堰塞湖”。大量医疗资源被用于疾病终末期的高成本救治,患者反复住院、再次接受手术等,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为了有效遏制这一趋势,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体系是关键策略之一。心脏康复的理念源于18世纪英国医生William Herberden,随着时间的推移,心脏康复已经从单纯的运动训练演变为康复与二级预防相结合的整合服务关爱模式。

    心脏康复/二级预防的目标人群主要包括一年内具有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等情况的患者。其内容包括患者综合医疗评估、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培训、生活方式改变指导、循证用药、生活质量评估与改善、职业康复等。心脏康复/二级预防需要一个综合的团队提供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包括医生、护士、理疗师、运动康复师、药剂师、社会工作者和患者的家庭成员等。

    然而,我国心脏康复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主要困局包括:心脏康复仅局限于肢体康复,缺乏真正的心脏康复;心脏康复无医保政策支持;没有系统的心脏康复人才培训和准入体系,人才匮乏;学术界对心脏康复的理论和实践缺乏了解,也不重视。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体系的发展。首先,需要加强心脏康复学会的组织力量,吸纳更多专家教授投入心脏康复事业。其次,政府、社会和多方参与者需要形成合力,特别是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的投入和参与。第三,需要开展试点,探索模式和机制。最后,完善人才培养和准入机制,建立康复师职业认证体系,为心脏康复事业培养更多高端学术人才。

  •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根据世界心脏联盟的数据,心血管疾病每年导致超过1700万人死亡。因此,了解和评估自己的心血管健康风险至关重要。下面是一份简单的自测表,帮助你了解是否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自测表

    1. 年龄与性别:我是一名年龄超过50岁的女性,或者我已经过了更年期,或者我的卵巢已被切除。
    2. 家族病史:父亲和兄弟在55岁以前突发心脏病,或者母亲和姐妹在65岁前心脏病发作,或者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有中风史。
    3. 血压:血压大于等于140/90毫米汞柱,或者不知道自己的血压。
    4. 烟草:吸烟或者经常吸到二手烟。
    5. 总胆固醇含量:总胆固醇为6.21毫摩尔/升,甚至更高,或者没做过检查。
    6. 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脂水平低于1.03毫摩尔/升,或者没做过检查。
    7. 运动:不爱运动,而且每次运动时间不超过30分钟。
    8. 超重:超出正常体重9公斤以上。
    9. 糖尿病:有糖尿病(空腹血糖高于7.0毫摩尔/升),或者需要口服药物控制血糖。
    10. 心脏病病史:有冠心病、心房颤动或其他心脏健康问题,或者曾有心脏病发作史。
    11. 中风病史:患有颈动脉疾病,或者患过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者下肢动脉有问题,红细胞计数过高或患有镰状细胞性贫血。

    如果你符合两项以上的条件,建议你咨询专业医生,进行心脏病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计划。记住,预防总比治疗更好!

  • 我还记得那天,女儿从学校回来,脸色苍白,手脚冰凉。她说自己心跳得厉害,像要从胸膛里蹦出来一样。我们被吓坏了,赶紧带她去做了体检。结果显示她的心率过快,但具体数字医生没有告诉我们。女儿说她自己都能感觉到心跳的速度,尤其是在早上起床后和做作业时。有一次假期,她的心率竟然达到了125次每分钟,吓得我们不轻。幸好她睡了两小时后恢复正常。

    我开始担心起来,女儿初三,压力本来就大,再加上这个问题,会不会影响她的学习和健康?我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怀疑她可能是甲亢或者心肌炎。每天晚上,我都陪她做深呼吸和放松训练,希望能缓解她的压力和心跳过快的问题。

    一天,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看到了一篇关于脾虚中气下陷的文章,觉得很有用。于是,我决定带女儿去看医生,希望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医生听完我们的描述后,建议我们做一些检查,包括心电图和甲状腺功能测试。结果显示女儿的甲状腺功能正常,但心电图显示她有心律不齐的问题。医生说这可能是由于压力过大和缺乏运动引起的,建议我们让女儿多休息,适当锻炼,并调整作息时间。

    我们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做,女儿的状况逐渐改善。现在,她的心跳已经恢复正常,学习也更有动力了。我们都很感激医生和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帮助,否则我们可能还在为女儿的健康问题而担忧。健康真的没有小事,平日里大家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啊?如果有,希望你们也能及时就医,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心率过快的可能原因及调理 常见症状 心率过快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压力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心肌炎等。常见症状包括心跳加速、心悸、胸闷、头晕等,易感人群为青少年和中年人,特别是在面临压力和紧张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心率过快的症状。 推荐科室 心血管内科或内分泌科 调理要点 1. 减轻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作息习惯; 2. 饮食上避免过多咖啡因和刺激性食物; 3. 如果是甲亢引起的,可能需要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 4. 如果是心肌炎引起的,可能需要服用抗生素和抗炎药物; 5. 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和甲状腺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问题。

  •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在三十岁出头就开始担心自己的健康。每天早上醒来,胸口总是有一种压迫感,仿佛有一块巨石压在心脏上,呼吸都变得困难。只有深呼吸或是进行一些轻微的运动,才能让这种不适感稍微缓解一点。

    我记得那天,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找到了一个医生,向他描述了我的症状。医生问了我很多问题,包括症状出现的频率、是否有其他不适感、是否有家族病史等等。我一一回答,尽可能详细地描述我的情况。医生听完后,建议我去做一些基本的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的可能性。

    我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医院做了心电图和肺部CT。结果显示,我的心脏和肺部都没有问题。听到这个消息,我松了一口气,但同时也感到困惑:如果不是器质性问题,那么我为什么会有这种不适感呢?

    我再次联系了那位医生,向他反馈了检查结果。医生告诉我,可能是因为我身体缺氧,建议我使用家用制氧机。这个建议让我有些意外,但我还是决定试一试。果然,使用制氧机后,我的症状有所缓解。

    在这次经历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健康的重要性。我们总是认为自己年轻,身体健康,直到某一天突然出现问题。幸好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咨询过,病情才没有加重。现在,我每天都会使用制氧机,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希望能够远离疾病的困扰。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如果有,希望你们也能及时就医,不要像我一样拖延。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大家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胸闷气短的可能原因及调理 常见症状 胸闷气短、乏力、需要深呼吸或运动才能缓解,可能与心肺功能、年龄、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常见于中老年人群或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 推荐科室 心内科或呼吸科 调理要点 1. 定期进行心电图和肺部CT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2. 使用家用制氧机,改善身体缺氧状态;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适当运动; 4. 注意饮食,避免过度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5. 如果ST段抬高较高,应定期复查,必要时请医生开具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

  • 我最近总是感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怎么办?

    这几天,我总是被一股莫名的压力笼罩着。每次深呼吸都像是在挑战自己的极限,胸口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无法松开。这种感觉就像是在水下挣扎,无法浮出水面。每当我试图平静下来,心跳却像擂鼓一样,越来越快,越来越响。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是不是心脏有毛病?还是肺部出了什么问题?这些疑问在我脑海中盘旋不去,像一只无形的恶魔,时刻威胁着我的安宁。

    我决定去医院做个全面的检查。昨天,我做了心电图和胸片,结果都显示没有问题。医生告诉我,可能是因为最近的压力太大,或者是过敏性鼻炎引起的胸闷。听到这个消息,我既松了一口气,又有些失望。毕竟,身体的不适感并没有消失。

    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是不是工作压力太大?还是生活节奏太快?我决定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多做一些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我也开始服用抗过敏药物,希望能够缓解胸闷的症状。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意识到,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我们不能因为工作或生活的忙碌而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只有当我们真正面临健康问题时,才会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的重要性。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或者有任何健康问题,千万不要忽视。及时就医,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毕竟,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啊?如果有,大家是怎么处理的呢?

    过敏性鼻炎引起胸闷的调理指南 常见症状 过敏性鼻炎可能引起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是在过敏原接触后。易感人群包括有过敏史的人、长期接触过敏原的人等。 推荐科室 耳鼻喉科 调理要点 1. 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 使用抗过敏药物,如孟鲁司特、通窍鼻炎颗粒等,缓解症状。 3. 定期清洁鼻腔,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鼻腔清洁剂。 4.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感冒等疾病。 5. 注意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过敏原食物。

  •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也会有一天因为胸闷气短而四处求医。那个下午,我正忙着工作,突然间就感觉呼吸困难,仿佛有一块大石头压在胸口。心跳加速,手脚冰凉,整个人都被恐惧笼罩着。我知道这不是普通的疲劳或压力引起的不适,必须尽快去医院检查。

    我来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通过在线咨询,很快就和一位医生进行了交流。医生问我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我回答说没有。然后他又问我做过什么检查,我说还没有做过任何检查。医生再次确认我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并且也没有做过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胸片等检查。最后,他建议我先去医院做这些检查,以便更准确地诊断我的病情。

    我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去医院做了所有的检查。结果显示,我的心脏功能正常,肺部也没有问题。医生告诉我可能是因为脾虚引起的胸闷气短,建议我服用修正理气舒心片来调理身体。然而,当我回到家中,发现家里并没有这个药。于是我再次联系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医生,询问是否有其他的用药建议。医生问我有没有药物过敏史及用药禁忌,是否有肝肾功能异常等问题。由于我没有这些问题,医生最终给了我一个新的用药方案。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高效。无论是初次咨询还是后续的用药调整,都可以通过网络轻松完成,省去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同时,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耐心解答也让我感到非常安心和放心。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间的经历虽然有些艰难,但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健康。希望大家也能从中得到启示,平时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胸闷气短的可能原因及处理 常见症状 胸闷气短可能是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或其他系统的疾病引起的。常见症状包括胸部不适、呼吸困难、心悸等。易感人群包括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 推荐科室 心内科或呼吸内科 调理要点 1. 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胸片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2. 根据检查结果,可能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物、利尿剂等。 3. 如果有肝肾功能异常,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4. 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戒烟、限制酒精摄入、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等。 5. 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改善,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血脂问题已成为现代人不可忽视的健康挑战。许多人因“三高”问题而深感困扰,直到出现心梗、脑卒中等严重后果才意识到血脂控制的重要性,但此时往往为时已晚,带来无法逆转的后果和巨大的生活压力。因此,关注和管理血脂健康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

    要掌握自己的血脂健康,首先需要了解两种预防措施:一级预防针对未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个体,目的是防止疾病的发生;二级预防则适用于所有已患上这种疾病的患者,包括冠心病、卒中、外周动脉疾病、颈动脉疾病和其他形式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

    在确定了预防目标后,接下来就是采取相应的措施。生活方式干预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石。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生活方式改变建议:

    • 改变饮食习惯: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选择含高纤维的碳水化合物和单不饱和(或)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多食用富含n-3脂肪酸的鱼类,实行低盐高钾饮食,避免过多摄入熟成品食物、高糖饮料、甜品或烘烤食品。
    • 控制体重:对于亚洲人群,正常BMI水平为18~22.9kg/m2,超重为23~24.9kg/m2,肥胖为>25kg/m2。若肥胖者不能达到正常BMI标准,则应使体重降低10%,这可降低糖尿病风险并改善代谢综合征。
    • 适量运动:每天进行约3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活动应为有氧运动,每周5-7天。
    • 坚决戒烟:吸烟会破坏动脉血管的内皮,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 限制饮酒:男性每日不超过28克酒精,女性每日不超过14克酒精。

    如果生活方式改变不能有效使LDL-C或非HDL-C达到目标水平,可能需要考虑药物治疗。目前唯一有证据支持可明确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为他汀类。然而,在开始任何药物治疗之前,务必咨询专业医生或健康专家的意见。

    总之,管理血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定期监测和评估。生活方式改善是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应被视为血脂管理的基石。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