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脊索瘤:一种罕见的原发骨肿瘤的最新治疗进展

脊索瘤:一种罕见的原发骨肿瘤的最新治疗进展
发表人:生命之光传递者

脊索瘤是一种源自残存脊索细胞的少见、低度恶性的原发骨肿瘤。常见于枕骨斜坡和骶骨,具有强的局部侵袭性,且可能转移到肺和其他器官。骶骨的脊索瘤可能会发展到非常巨大,引起肠梗阻、尿潴留、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脊索瘤多发生于50-60岁的中轴骨,尤其是骶尾部(约50%)、颅底(约35%)和活动脊柱(约15%)。

疼痛是脊索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其他可能的表现包括大小便功能障碍、鞍区感觉异常、足下垂和步态异常等。X线平片、CT扫描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诊断。CT引导下穿刺活检是确诊脊索瘤的关键步骤。

治疗原则主要包括:(1)化疗对脊索瘤不敏感;(2)传统放疗效果有限;(3)整块切除或大体全部切除加后续放疗是最佳选择。根据美国SEER数据库的数据,整块切除加辅助放疗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62-67%和40-45%。然而,手术切除需要非常有经验的团队,因为脊柱周围有许多重要的组织器官,手术难度大,可能需要牺牲一些器官的功能以换取生存时间。

当肿瘤无法整块切除或根本无法切除时,放疗是必要的。近年来,立体定向放疗技术或质子放疗技术的发展使得放疗剂量可以大幅提高,同时避免对脊髓的损伤。研究表明,采用这些技术可以将5年的总体生存率提高到74.3%。放疗的时机最好选择在术前,以减少手术中肿瘤细胞的残留。

脊索瘤对传统化疗不敏感,但一些慢性白血病的药物可能对其控制有帮助。例如,伊马替尼和拉帕替尼等药物正在被研究中,未来可能会有更好的药物或治疗方法出现。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脊膜瘤疾病介绍:
脊膜瘤是椎管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属于良性脊髓肿瘤,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或硬脊膜的纤维细胞,病因不明。多位于硬膜下髓外,上颈段及枕骨大孔的腹侧或侧前方亦为常发部位,常为单发,个别多发。主要表现为神经根痛、下肢无力、肌肉萎缩等,脊膜瘤绝大多数是良性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一般预后良好。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一位67岁的女性患者,出现右下肢麻木、左下肢无力半年等症状。经MRI检查,发现T2-3椎体水平存在髓外硬膜下肿瘤,瘤体与硬脊膜关系密切,基底宽,并伴有鼠尾征。初步诊断为T2-3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神经鞘瘤可能性大。手术全切后,病理结果证实为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和脊膜瘤是椎管内常见的良性肿瘤,两者都起源于硬膜。神经鞘瘤更为常见,且与脊膜瘤、脑膜瘤在性质上相似。手术切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 脑膜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多数生长缓慢,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更多。脊膜瘤是椎管内的脑膜瘤,两者的性质相同,只是位置不同而已。目前,具体的病因仍不清楚,因此没有特殊的预防方法或饮食禁忌。

    脑膜瘤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取决于肿瘤生长的位置。常见的症状包括慢性头痛、头晕、肢体抽搐、视力模糊、耳鸣、肢体麻木和乏力等。由于症状多样,不能仅凭症状诊断脑膜瘤。最好的检查方法是头颅MRI检查。

    治疗脑膜瘤的首选方法是手术切除。多数脑膜瘤可以完全切除,少数情况下可能需要放疗。放疗主要用于以下三种情况:1)术后残留肿瘤;2)位置深在、手术风险高而难以切除的肿瘤;3)WHO分级2-3级的脑膜瘤。对于偶然发现的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年轻患者,若肿瘤位置深在、手术风险高,可以暂时不进行任何处理,定期复查,若肿瘤有增大趋势再考虑手术治疗。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肿瘤生长缓慢,可以不进行任何处理。

    虽然大多数脑膜瘤为良性,但复发率并不低。因此,需要定期随访和复查,及时处理复发情况。

  • 脊索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肿瘤,通常具有较长的病程和隐匿的起病。患者常常会出现头痛和视力障碍的症状,头痛可能持续数年,性质为钝痛,且不受一天中的时间影响。除此之外,脊索瘤还可能影响脑神经,尤其是展神经,导致相应的功能障碍。具体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的生长位置和发展方向。

    在鞍部,脊索瘤的症状可能与其他鞍区肿瘤相似。例如,垂体功能受损可能导致阳痿、闭经、肥胖等垂体功能低下的表现;压迫视神经可能引起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视力下降、视野障碍等;少数情况下,肿瘤可能会累及下丘脑,导致多饮多尿、嗜睡等症状。

    在鞍旁,脊索瘤主要表现为第Ⅲ、Ⅳ、Ⅵ对脑神经麻痹的症状,尤其是第Ⅵ对脑神经受累最为常见。由于肿瘤生长缓慢,病程也会缓慢进展,通常只有一侧受累,但有时也可能双侧受累。

    在斜坡部位,脊索瘤的主要表现是脑干受压的症状,包括锥体束征、第Ⅵ、Ⅶ对脑神经功能障碍。双侧展神经受累是其主要特点。如果肿瘤向小脑脑桥角脚发展,可能会引起小脑脑桥角综合征,如听觉障碍、耳鸣、眩晕等。肿瘤还可能向下突入鼻腔或咽后壁,导致鼻通气不畅、鼻塞、局部疼痛、脓性或血性鼻分泌物或咽下困难等鼻咽部症状,有时甚至可以看到鼻咽部肿块。

  • 我记得那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仿佛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然而,我的心情却如同阴霾笼罩的天空。半年前,父亲接受了椎间盘手术,恢复得很好。可就在前几天,他的伤口突然肿起,形成了一个包。我们都很担心,于是决定去医院看一下。

    在医院里,医生告诉我们可能是跳线反应。这个词对我来说很陌生,但从医生的表情中,我能感受到它的严重性。医生解释说,跳线反应是指手术中使用的缝线向外移动,引起身体的不适应反应。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处理,否则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我们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和治疗。经过几天的观察和处理,伤口终于开始愈合。我们都松了一口气,认为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了。然而,出院两天后,包又重新出现了。这次,我们更加焦虑和恐慌。

    我们再次来到医院,医生这次提出了另一种可能性:术后脊柱瘘。这个词听起来更可怕,似乎预示着更大的麻烦。医生建议我们到三甲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治。我们没有犹豫,立即行动起来。

    在三甲医院,我们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检查和测试。每一步都让我们感到紧张和不安。最终,医生给出了确切的诊断:脊柱瘘。这个结果虽然让我们心痛,但也让我们有了明确的治疗方向。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投入了全部精力和资源,帮助父亲度过难关。每天的治疗和护理都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但我们从未放弃。终于,在漫长的等待和努力之后,父亲的病情开始好转。伤口逐渐愈合,包也消失了。我们都松了一口气,感谢医生和护士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健康的重要性。我们常常忽视身体的信号,直到问题变得严重才开始重视。幸好我们在京东互联网医院咨询过,病情才没有加重。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大家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啊?如果有,希望你们也能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椎间盘手术后并发症处理指南 常见症状 椎间盘手术后半年出现伤口肿起包可能是跳线反应、感染或术后脊柱瘘等并发症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推荐科室 骨科或神经外科 调理要点 1. 如果是跳线反应,需要将缝线取出; 2. 如果是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3. 如果是术后脊柱瘘,可能需要再次手术修复; 4.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5. 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和用药指导,定期复查以确保伤口完全愈合。

  • 骶骨肿瘤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但由于其位置特殊,临床表现多样,给诊断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根据肿瘤的性质和位置,可以将骶骨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良性肿瘤中,脊索瘤、神经源性肿瘤和骨巨细胞瘤是最常见的三种类型。其中,脊索瘤的特点是进展缓慢,常见的症状包括骶尾部疼痛和放射至臀部的疼痛,少数患者可能以骶尾部肿物为首发表现。神经源性肿瘤虽然在骶骨部位较少见,但其发生率仍然不容忽视,约7%的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会累及骶骨。骨巨细胞瘤则以偏心性、膨胀性生长为特点,早期不易被发现,生长到较大时才会压迫骶神经,引起坐骨神经痛,严重时可能出现大小便功能异常。

    恶性肿瘤中,软骨肉瘤、尤文肉瘤和成骨肉瘤是常见的类型。这些肿瘤往往症状重、病情进展快,多累及上位骶骨,临床上可能出现较重的坐骨神经痛、便秘、尿潴留等症状。骶骨转移瘤也是需要注意的一种情况,虽然多数患者给予放疗或对症治疗,但仍有一部分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出现腰骶部疼痛、下肢疼痛、大小便功能异常等非特异性临床表现的患者,应警惕骶骨肿瘤的可能。

    在诊断过程中,根据病史、体征和影像学表现进行细致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郭卫等人提出的骶骨分区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定位肿瘤的位置和性质。总的来说,虽然骶骨肿瘤的诊断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系统的检查和分析,大部分患者都可以做出正确的初步诊断。

  • 那是一个普通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医院的走廊上,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我,一个曾经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此刻正躺在病床上,面对着生命的未知。

    “你好,请具体说一下相关情况。”医生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他的眼神里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现已术后2个月,脊索瘤,头部。”我尽量平静地回答,但声音中还是带着一丝颤抖。

    “现在有什么情况?”医生关切地问道。

    “现在,我只想知道,怎么控制不复发。”我紧紧抓住医生的手,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脊索瘤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术后可以结合具体情况辅助放疗降低复发率。”医生的话让我心中一紧,放疗,那意味着更多的痛苦。

    “一定要放疗吗?”我犹豫地问道。

    “你可以关注我,治疗过程中遇到有关问题可以咨询,包括治疗疗程,治疗效果等方面,还可以随时线上复诊。”医生安慰我说。

    “需要放疗。”医生的话让我心中一沉,我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除放疗外,怎么控制不复发?”我再次问道。

    “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医生的话让我心中充满了绝望。

    “这是不是一定要放疗?”我再次确认。

    “是的。”医生的话让我心中充满了无奈。

    “越早放疗越能获益。”医生的话让我心中充满了希望。

    “如果不控制后果会?”我问道。

    “?”我看着医生,期待他给我一个答案。

    “是不是癌?”我问道。

    “是的,属于恶性肿瘤。”医生的话让我心中充满了恐惧。

    “不完全是恶性怎么还属癌?”我问道。

    “低度恶性。”医生的话让我心中充满了疑惑。

    “属于恶性肿瘤。”医生再次确认。

    “医生,请您帮我开具处方或用药建议。”我请求道。

    “主要是做放疗。”医生回答。

    “除放疗外?”我再次问道。

    “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医生的话让我心中充满了无奈。

    我看着医生,心中充满了感激。我知道,这是我生命的转折点,也是我重新开始的地方。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啊?”我心中默默想着,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幸好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咨询过,病情才没有加重。”我心中暗自庆幸。

    “大家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又没时间去医院挂号看病的话,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我心中感慨。

    “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大家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我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脊索瘤手术后复发控制指南 常见症状 脊索瘤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肿瘤,常见于头部和脊柱区域。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视力模糊、听力下降等症状,具体表现因肿瘤位置和大小而异。 推荐科室 神经外科 调理要点 1. 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术后应密切关注复发情况。 2. 放疗是降低复发率的重要辅助治疗方法,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 定期复查,包括影像学检查和临床随访,以便及早发现复发或转移。 4. 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5. 遵医嘱服用药物,如止痛药、抗癫痫药等,以控制症状和并发症。

  • 一位老年女性患者因右腿麻木和右侧肋弓处疼痛入院,胸椎MRI显示T6和T8椎管内存在多发性病变,位于髓外硬膜下肿瘤。术前磁共振结果表明T6节段出现明显的脑膜尾征,初步诊断为脊膜瘤;而T8的病灶则被认为是T6的种植转移灶。

    手术过程中,医生发现T6肿瘤与局部硬膜关系密切,但与脊神经无明显粘连;T8病变与一根神经根有粘连,但与硬膜分离轻松无粘连。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了T6为脊膜瘤,然而T8的病变却被诊断为神经鞘瘤,这与术前预期有所不同。

  • 脊膜瘤是一种良性脊髓肿瘤,主要发生在40~70岁的女性中。这种肿瘤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或硬脊膜的纤维细胞。相比于脑膜瘤,脊膜瘤的发病率较低。

    脊膜瘤通常发生在硬膜附近的神经根周围的蛛网膜帽状细胞,这解释了为什么脊膜瘤多位于侧方。另外,脊膜瘤也可能起源于软膜或硬膜的成纤维细胞,提示可能来自中胚层组织。

    在椎管内,脊膜瘤局限性生长,包膜完整,并与硬脊膜紧密附着。瘤组织不会侵入脊髓实质,而是仅压迫其上。肿瘤的血液供应来自于蛛网膜或硬脊膜的血管,且相对丰富。通常为单发,多发者很少见。瘤体一般不大,多呈扁圆形或椭圆形,肿瘤组织结构较致密硬实,切面呈灰红色。有时肿瘤基底部有钙化砂粒,瘤体内出血坏死较少见。脊膜瘤大都位于硬脊膜内,少数位于硬脊膜外,哑铃状较少见。

    显微镜下检查显示,脊膜瘤的组织结构与颅内脑膜瘤大致相同。主要有三种类型:内皮型、成纤维型和砂粒型。内皮型由多边形的内皮细胞嵌镶排列而成,多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成纤维型由梭形细胞交错排列组成,富有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多起源于硬脊膜的纤维细胞;砂粒型是在内皮型或纤维型的基础上,存在散在多数砂粒小体。

  • 在国际上,首次有关于脊柱椎管内脊膜瘤转移性肺癌碰撞瘤的研究结果被公布。这种病例极其罕见,全球范围内尚无类似报道。该研究由一支医疗团队完成,并在美国的《Interdisciplinary Neurosurgery: Advanced Techniques and Case Managementis》杂志上发表。

    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理解这种罕见的病理情况。研究人员详细描述了一名患者的病历,展示了如何通过手术干预来治疗这种复杂的疾病组合。这种病例的出现不仅对医生和研究人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

    这项研究的成功离不开医生和研究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通过对大量病例的总结和分析,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能力,并为同行和患者提供可能的参考和借鉴。这种跨越时空的信任和合作精神是推动医学进步的重要力量。

  • 陈某,23岁的在校大学生,因左臀部伴左下肢疼痛4个月而入院。最初,她在4个月前出现了间断性腰臀部疼痛,伴随着左下肢乏力,夜间疼痛加重。2021年9月19日,陈某在当地医院就诊,进行了腰椎MR检查,结果显示“腰1/2平面椎管内肿物”。

    通过详细的问诊和体检,医生发现陈某双耳听力下降,左下肢乏力,左直腿抬高试验结果为阴性。进一步的头颈胸腰增强MR检查揭示了“1.椎管内肿物(胸8及腰1/2平面椎管内神经鞘瘤?)2.颅内占位性病变(双侧听神经瘤?)”。

    手术病理结果证实了T8脊膜瘤和L1神经鞘瘤的存在。术后复查MR显示椎管内肿物已被切除。任辉博士指出,对于椎管占位,特别是神经源性肿瘤,可能存在多发情况。因此,建议常规进行头颈胸腰MR检查,并在必要时进行增强,以避免漏诊、误诊和延误治疗。

    江晓兵教授强调,详细询问病史是疾病诊治的关键步骤之一。专业的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主诉症状和详细查体表现,得出初步诊断方向,并在症状不典型时,通过安排完善相关检查项目来确定最终诊断、评估严重程度和制定正确合理的治疗计划。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