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近年来,中国的肿瘤发病率持续攀升,尤其是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中国是否真的是肿瘤高发国家?如何有效预防乳腺癌?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国的肿瘤高发现象。根据统计数据,中国的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其中,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是肿瘤高发国家。事实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都有了显著改善。
那么,如何预防乳腺癌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总之,虽然中国的肿瘤发病率较高,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我们可以有效降低乳腺癌的风险。让我们共同关注和防范这一严重的健康问题。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癌症(Cancer)是指由控制细胞生长增殖机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亦称恶性肿瘤(Malignant neoplasm)。作为全球较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癌症极大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并将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由于癌症的发生部位、病理形态,以及发展阶段各有不同,因而各种癌症患者的症状会有差异。为了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根据癌症在中国的发病特点,汇总了11种癌的常见症状及高危人群,供患者参考。
胃肠肿瘤——胃癌:早期胃癌70%以上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会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消化不良症状,而且比较顽固、进展快;突出的表现为食欲迅速下降、食后腹部饱胀感及不适感,会伴有体重显著降低,或过去没出现胃痛(“心窝痛”)的人,突然出现反复的胃痛;以前虽有胃痛,但近来疼痛的强度、性质、发作的时间突然改变,且原来治疗有效的药物变得无效或欠佳,均需注意观察。
结直肠肿瘤——大肠癌:30岁以上,出现腹部不适、隐痛、腹胀、大便习惯改变, 出现便秘、腹泻或交替出现,有下坠感,且大便带血,继而出现贫血, 疲乏无力,腹部摸到肿块,应考虑大肠癌的可能。早期症状为以无痛便血为主,血液呈红色或鲜红色,与早期内痔的症状非常相似,后期便血多为暗红色,混有粪便之粘液血便或脓血便。
肝胆胰肿瘤——肝癌:肝癌的起病比较隐匿, 早期一般无特异性症状,当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时,病情往往已属于中晚期。但是如果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病人,右上腹或肝区出现刺痛或疼痛加剧,身体不适,食欲减退,进行性消化不良,伴有顽固性腹泻及体重明显下降时,应高度警惕。
肺部肿瘤——肺癌:咳嗽是肺癌最常见的初发症状,主要为阵发性刺激性的干咳,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泡沫痰,继发感染可出现脓痰。 如经抗炎治疗2周后无改善,应警惕肺癌的可能。或在原有慢性咳嗽基础上出现咳嗽性质改变, 甚至伴有“气管鸣”、“气短”应予注意。肺癌的另一警号是间断性反复少量血痰,或痰中带血丝。
头颈肿瘤——甲状腺癌:甲状腺癌早期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但95%以上的病人均有颈前结节(或肿物),当儿童和40岁以上的女性出现颈前孤立的、不规则的、境界不清楚的、活动性欠佳的硬性肿物时,应特别予以警惕。
乳腺肿瘤——乳腺癌:乳房发生异常性变化,如摸到乳腺肿块,胀感,出现微凹(“酒窝征”)皮肤变粗发红, 乳头变形、回缩或有鳞屑,疼痛或压痛,腋窝淋巴结肿大等,非哺乳期妇女突然出现单侧乳头流水(乳样、血样、水样液体)。
妇科肿瘤——宫颈癌:宫颈癌常见症状包括:阴道接触性出血、阴道排液出大量米汤样、脓性或脓血性液体,伴恶臭,晚期尿频、尿急、肛门坠胀、便秘、下腹痛、坐骨神经痛、下肢肿痛等。重点是不规则阴道出血,接触性出血和白带过多。
泌尿系统肿瘤——前列腺癌:早期多数没有症状,中晚期可表现下尿道梗阻症状如尿频、尿急、尿不尽等压迫症状,及骨痛、脊神经压迫通,伴有贫血、下肢浮肿等转移症状。
白血病:儿童及青少年急性白血病多起病急骤。常见的首发症状包括发热、进行性贫血、显著的出血倾向或骨关节疼痛等。起病缓慢者以老年及部分青年病人居多,病情逐渐进展。此外,少数患者可以抽搐、失明、牙痛、牙龈肿胀、心包积液、双下肢截瘫等为首发症状。
淋巴瘤: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
乳腺超声检查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超声影像的评估和分类,医生可以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以下是乳腺超声评估分类的详细解释。
BI-RADS 0: 这一类表示需要进行其他影像学检查(如乳腺X线检查或MRI等)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BI-RADS 1: 阴性结果,意味着临床上没有阳性体征,超声影像也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如肿块、结构扭曲、皮肤增厚或微钙化等。
BI-RADS 2: 良性病灶,基本上可以排除恶性病变。根据年龄和临床表现,建议进行6~12个月的随诊。例如,单纯囊肿、乳腺假体、脂肪瘤、乳腺内淋巴结(也可以归类为1类)、多次复查图像无变化的良性病灶术后改变、有记录的经过多次检查影像变化不大的结节可能为纤维腺瘤等。
BI-RADS 3: 可能良性病灶,建议在3~6个月内进行短期复查,并可能需要其他进一步检查。
BI-RADS 4: 可疑的恶性病灶,恶性可能性在2%~95%之间。对于这类病灶,建议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包括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空芯针穿刺活检、手术活检等。BI-RADS 4可以进一步细分为4A、4B和4C三个亚类,分别代表不同的恶性可能性。
BI-RADS 5: 高度可能恶性,应积极采取适当的诊断和治疗措施。超声声像图显示恶性特征明显的病灶属于此类,恶性可能性大于等于95%。
BI-RADS 6: 已经活检证实为恶性,用于评估先前活检后的影像改变或监测手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影像改变。
新辅助治疗是一种在计划的手术或放疗前,使用全身系统性治疗作为乳腺癌的第一步治疗的方法。这种治疗方式适用于未发现远处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包括新辅助化疗、新辅助靶向治疗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表明,新辅助治疗的效果与辅助治疗相当,并且可以为部分不能保乳的患者提供保乳的机会,甚至为部分不可手术的患者提供手术的机会。
新辅助治疗的主要意义在于:它是局部晚期乳腺癌或炎性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法,可以使肿瘤降期以利于手术,或者将不能手术的病例转变为可以手术的病例;对于肿瘤较大且有保乳意愿的患者,可以提高保乳率,但需要注意局部复发率可能会增加;此外,新辅助治疗还可以降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乳腺癌患者可能对新辅助治疗的初始治疗方案不敏感。如果在接受2个周期的化疗后肿瘤无变化或反而增大,医生可能会考虑更换化疗方案或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即使在新辅助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患者仍需接受既定的后续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并根据手术前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决定进一步的辅助治疗方案。
乳腺癌的高发病率使得越来越多的女性面临着治疗的选择。传统的根治性手术往往会切除整个乳房,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生活压力。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保乳手术和乳房重建为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保乳手术的目标是通过手术和放疗使患者达到与根治性手术相同的生存率,同时要求患侧乳房复发率低,并且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保留乳房可以获得与根治性手术相同的生存机会、相同的疾病控制效果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进行保乳手术。对于那些不能接受放射治疗或肿瘤过大、多发肿瘤、距离乳头很近等情况的患者,乳房重建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新辅助化疗可以使肿瘤缩小,增加保乳手术的成功率。假体重建和自体组织重建等技术也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乳房的形状和功能。
除了保乳手术和乳房重建外,保腋窝手术也可以减少上肢淋巴水肿的风险。通过检测前哨淋巴结,医生可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从而避免过度治疗。
总的来说,乳腺癌治疗已经不再是单一的选择。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技术,患者可以在治疗过程中保持健康和美丽的平衡。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系统是基于病理免疫组化结果对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HER2和Ki-67染色进行综合判断。其中,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是两个主要亚型。Luminal A型,亦称管腔A型,特点是ER阳性、PR阳性且高表达(>20%)、HER2阴性、Ki-67低表达(<14%)。而Luminal B型,亦称管腔B型,根据HER2的表型可以进一步细分为HER2阳性和HER2阴性两个亚型。HER2阴性型表现为ER和(或)PR阳性、HER2阴性、Ki-67高表达(≥14%)或PR低表达(≤20%)。HER2阳性型则表现为ER和(或)PR阳性、HER2阳性(蛋白过表达或基因扩增),Ki-67的表达状态不定。
B超作为乳腺检查的主要工具之一,经常会发现乳腺结节(肿块、占位)。这些结节的形态、内部回声、边界清晰度和血供情况等特征,都是判断其是否为乳腺癌的重要依据。然而,仅凭单一的特征无法得出准确的结论,需要通过BI-RADS分类系统进行综合评估。
一些患者在看到B超报告中出现“不规则”、“血流”等词语时,可能会感到紧张,认为自己患有乳腺癌。实际上,这些特征并不一定意味着高风险。只有在BI-RADS分级中被归类为3级以上,才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活检。
在临床实践中,B超医生可能会面临一种情况:即使结节的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回声不均匀、有血流等特征都存在,但仍将其归类为BI-RADS 3级,并可能添加一句“不排除乳腺病”。这并不意味着医生不专业,而是因为他们需要在众多相似特征中进行区分,判断结节是否更像良性病变还是恶性肿瘤。
良性病变和乳腺癌在某些特征上可能相似,但它们也存在一些区别。例如,良性病变通常呈横向生长,不会竖立在乳腺中;形态虽然可能不规则,但比较柔和;边界可能不清晰,但界限内的渐变比较自然;血流不会很丰富;一般不会有外周毛刺等。然而,这些特征需要综合考虑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即使是经验丰富的B超医生,也不能保证100%的准确率。因此,临床医生在接收到B超报告后,仍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等其他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和决策。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放疗是一个关键组成部分。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放疗已经升级为精确放疗。这种新型放疗方法利用高精度、高能量的射线进行定点照射,有效清除手术可能遗留的肿瘤细胞,并且可以对手术未覆盖的区域进行广泛的“清扫”,消除潜在的风险。
相比于传统放疗,精确放疗的设备和物理条件有了显著改进,能够更好地控制局部肿瘤,提高局部控制率,并且减少放疗的副作用。患者因放疗引起的局部皮肤发红、疼痛和放射性肺炎的风险也大幅降低,同时周围正常组织得到更好的保护。
研究表明,保乳手术后结合精确放疗和化疗可以使患者的治愈率达到80%,其中一期患者的治愈率甚至可以超过90%。这种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治愈率,还能帮助女性保持良好的体形,并避免切除手术可能带来的水肿等后遗症。
最新的研究还发现,改变传统的先化疗后放疗的顺序,改为同时进行化疗和放疗,可以进一步降低乳腺癌的复发率,并缩短治疗时间。这些先进的放疗技术体现了对患者康复的关怀和全面的考虑。
我还记得那天,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整个房间。我的心情却像被乌云笼罩一般,沉重而压抑。刚刚从医院回来,手里攥着一张B超报告单,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恐惧。
“您好,请问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医学问题?”医生温和的声音从电脑屏幕中传来,打断了我的沉思。我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是乳腺癌患者,已经进行了全切手术和同侧腋下淋巴结清扫手术。术后进行了AC-T共8期化疗,目前已进行了4期。最近做B超时发现两侧腋窝出现肿大淋巴结回声。”我尽量保持冷静,但内心的不安还是溢于言表。
医生听完我的描述后,要求我发送B超结果。等待的时间仿佛变得无比漫长,我的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终于,医生回复了:“看描述倾向于反应性肿大。”
“反应性肿大?”我不解地问道,“左侧淋巴结已经清扫没了,还会有淋巴结肿大吗?”
医生解释说:“是的,有的。即使淋巴结被清扫,身体仍然会有反应,导致其他淋巴结肿大。”
我松了一口气,但心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散。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我继续进行放疗和内分泌治疗。血常规检查结果提示有一些肝损害,后续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除继续补充高蛋白外还有什么需要吗?
医生建议我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和蛋白质,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的摄入。这些都不是什么新鲜的建议,但在医生的指导下,我感到更加安心和有信心。
回顾这段经历,我深深体会到,面对疾病,除了医学治疗外,心理支持同样重要。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医生们,他们不仅提供了专业的医疗建议,也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不要害怕,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同时,也要记得照顾好自己的心理健康,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我们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乳腺癌是一种流行病学上呈增长趋势的疾病,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内分泌治疗对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至关重要。然而,在疫情期间,如何管理内分泌治疗的依从性、药物置换和副作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内分泌治疗的依从性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通常情况下,内分泌治疗需要5-10年的时间来完成。为了减少患者来院次数,避免感染风险,已经调整为每3个月开具一次药量。其次,药物置换也是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虽然不建议轻易更换用药方案,但在特殊情况下,例如无法获得原来的药物,可以考虑使用同类药物替代。例如,芳香化酶抑制剂(AI)类药物如来曲唑、阿那曲唑和依西美坦都可以用于绝经后的辅助治疗,三者之间的临床结局和患者耐受性相似。最后,副作用管理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AI类药物可能引起关节疼痛和僵硬等副作用。研究表明,通过锻炼可以有效缓解这些副作用,提高药物耐受性和依从性。
总之,在疫情期间,合理管理内分泌治疗的依从性、药物置换和副作用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鼓励患者通过网络咨询等方式获取专业的医疗建议,避免不必要的外出活动带来的感染风险。
2015年,中国新发乳腺癌病例达27.2万,死亡人数约7万余例。其中,30%~40%的早期患者可能发展为晚期乳腺癌(ABC),5年生存率仅约20%。ABC是乳腺癌发展的特殊阶段,治疗选择和疗效与其他阶段不同。基于中国晚期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以下是对晚期乳腺癌治疗方法的介绍。
首选全身治疗
蒽环、紫杉类药物方案是首选。同时使用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无改善,心脏毒性增高者可选用蒽环类药物与曲妥珠单抗序贯使用。
HER2+局部晚期乳腺癌
曲妥珠单抗+紫杉类药物方案是治疗选择。
手术治疗
若全身治疗后转为可手术乳腺癌,应行保乳手术。不能行保乳术者,标准术式为全乳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即使在全身治疗获得pCR的情况下,也应行局部-区域放疗(胸壁和淋巴结)。
内脏危象的治疗
内脏危象指危重的内脏情况需快速有效治疗而控制疾病进展,尤其是指进展后就失去化疗机会的情况。内分泌治疗适应证包括骨和软组织转移、无症状、肿瘤负荷小的内脏转移的ER+、HER2-患者。内分泌治疗耐药、肿瘤快速进展、内脏广泛转移或症状明显的患者应先给予化疗等更有效的治疗。
抗HER2治疗
一线抗HER2治疗方案首选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国内未上市)和紫杉类药物。二线抗HER2治疗方案首选T-DM1。辅助治疗使用曲妥珠单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仍应接受抗HER2治疗。
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适应证包括激素受体阴性的患者和疾病发展迅速、症状明显或内分泌耐药、出现内脏危象的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首选单药化疗,未使用过蒽环、紫杉类药物者,首选蒽环或紫杉类单药方案。
男性乳腺癌的治疗
男性乳腺癌是一种少见疾病,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HR+率约90%,首选内分泌治疗(TAM)。需要接受AI治疗者,需联合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LHRHa)或睾丸切除术治疗。睾丸切除术有效,肿瘤缓解率为3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