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近年来,中国乡村儿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愈发严重。为缓解这一困境,由邓飞等公益人士发起、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组织执行的“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公益基金”(以下简称“大病医保”)于7月18日正式启动。
“大病医保”旨在为乡村儿童提供一份免费医疗保险,帮助他们获得医疗资金和公平的医疗机会。该项目首批试点在湖北省鹤峰县开展,为出生日期在1996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的所有儿童提供最高20万元的商业医疗保险,保费每人每年75元。
据悉,大病医保项目已向首位患者白血病患者进行最高20万元的保险赔付。目前,项目已覆盖试点地区2万名适龄儿童。
“大病医保”项目采用三种模式:基金筹资、政府出资主导、爱心企业或企业家出资。项目发起人邓飞表示,项目会努力做好,遇到困难也不会出现商业问题。
中国乡村经济贫困,儿童大病医疗问题突出。据相关统计,中国因疾病死亡的农村儿童中,50.5%未得到治疗或仅在门诊治疗。贫困地区儿童重疾死亡率高达54%,比城市儿童高出约9倍。
“大病医保”项目的启动,为中国乡村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它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从而影响人体各个系统的正常功能。许多患者被甲亢所困扰,因此了解甲亢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一、药物治疗:目前,治疗甲亢常用的药物是硫脲类药物,如甲巯咪唑(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来达到治疗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且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二、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甲亢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甲状腺肿大明显、药物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患者。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和甲状腺全切除术。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如甲减、喉返神经损伤等。
三、放射性碘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是利用放射性碘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该方法适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情较重、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但需要注意的是,放射性碘治疗存在一定的辐射风险。
四、中草药治疗:中草药治疗甲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中草药治疗副作用较小,但起效较慢,需要长期坚持。
五、其他治疗方法: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治疗方法,如甲状腺抑制治疗、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甲亢患者。
甲亢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还需注意以下日常保养措施:
1.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2. 合理饮食,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
3. 保持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
4.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选择正规医院和专业的医生进行治疗,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小儿类白血病反应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血液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男女发病率相似。由于类白血病反应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因此并没有特定的临床表现,其症状和体征因原发病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症状表现:
1. 发热:发热是小儿类白血病反应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程度可轻可重。
2. 肝、脾、淋巴结肿大: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可导致肝、脾、淋巴结肿大。
3. 出血症状:包括皮肤淤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4. 其他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关节疼痛等。
二、体征表现:
1. 粒细胞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总数可达50×10^9/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伴一定数量的幼稚细胞。
2. 淋巴细胞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计数轻度或明显增多,分类中成熟淋巴细胞占40%以上,并可有幼稚型淋巴细胞出现。
3. 嗜酸性粒细胞类白血病反应:外周血象中嗜酸粒细胞明显增多,无幼稚细胞。
4. 单核细胞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计数在30×10^9/L以上,单核细胞>30%。
5. 红白血病类白血病反应:外周血中有幼红及幼粒细胞。
6. 浆细胞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增高,外周血中的浆细胞分类计数增高。
三、诊断方法:
1. 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感染、中毒、恶性肿瘤、大出血、急性溶血、过敏性休克、服药史等。
2.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显著增加,并出现较多的晚幼粒、中幼粒,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值增高。
3. 骨髓检查:可见感染中毒性反应,也可正常。
四、治疗建议:
1. 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抗感染、抗病毒、抗肿瘤等。
2. 支持治疗,如输血、血小板输注等。
3. 针对白血病进行治疗,如化疗、放疗等。
白血病,一种让人闻之色变的血液疾病,它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并在其内进行无序的克隆扩增,最终导致正常的血细胞生成受到抑制。这种疾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危及生命。据统计,目前白血病治疗的成功率已经达到50%-60%,这让许多患者看到了希望。
那么,究竟什么是白血病?它有哪些类型?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神秘的疾病。
一、白血病的类型及症状
白血病可以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两大类。急性白血病发展迅速,病情严重,症状明显;慢性白血病则发展较慢,病情相对较轻。
1. 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可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两大类。症状主要包括:
2. 慢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可分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髓系白血病。症状主要包括:
二、白血病的治疗方法
目前,白血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干细胞移植等。
1. 化疗
化疗是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使用化疗药物来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和繁殖。
2. 放疗
放疗是一种利用高能量射线来杀死白血病细胞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局部治疗。
3.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白血病细胞特异性分子靶点的治疗方法,具有针对性较强、副作用较小的特点。
4.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一种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杀伤白血病细胞的治疗方法,具有副作用较小、疗效较好的特点。
5. 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将正常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的治疗方法,可以替代患者的异常造血干细胞,恢复正常的造血功能。
三、白血病的预防及日常保养
1. 预防
目前,白血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以下因素可能会增加患白血病的风险:
因此,预防白血病的关键是尽量避免接触有害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 日常保养
白血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总之,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疾病,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和良好的保养,患者仍然有望战胜病魔,恢复健康。
儿童急性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早期症状:
1. 咳嗽、咳痰:这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白血病细胞侵犯肺部导致。
2. 面色苍白:由于贫血导致,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
3. 发热:可能是由于感染或白血病细胞本身引起。
4. 出血:白血病细胞侵犯骨髓导致血小板减少,患者可能会出现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症状。
5. 肿块:白血病细胞侵犯淋巴结或其他器官,导致局部肿块。
针对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主要方法包括:
1. 化疗:通过使用化疗药物杀灭白血病细胞,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2. 靶向治疗:针对白血病细胞特异性靶点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3. 干细胞移植:将正常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重建正常造血功能。
4. 支持治疗:包括输血、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此外,患者还应注意以下日常保养: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2.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3. 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4.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血液病患者体检是一项重要的诊断手段,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与普通内科患者相同,血液病患者体检的原则和方法也基本一致。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一些可能与血液病相关的体征,以便大家在体检时能够引起重视。
一、一般状况
1. 特殊面容: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可能出现特殊面容,如颧骨突出、鼻梁扁平等。
2. 血压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Caisbock综合征、卟啉病等疾病可能导致血压增高。
二、皮肤
1. 贫血患者肤色苍白,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肤色赤红。
2. 溶血性贫血可能出现黄疸,血色病患者肤色青褐类如青铜。
3. 出血点:血小板减少或毛细血管脆性增高者可能出现细小的出血点。
4. 猩红色斑点性出血点见于过敏性紫癜。
5. 出血斑或皮下血肿见于凝血机制障碍。
6. 扩张的毛细血管见于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7. 结节或斑块: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恶性病患者可能出现结节或斑块。
8. 皮肤瘙痒:霍奇金或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
9. 红皮病:白血病或霍奇金病患者可能出现红皮病。
三、淋巴结
1. 淋巴结肿大可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重链病、嗜酸淋巴肉芽肿、白血病、霍奇金病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2. 可表现为全身性普遍增大,某-解剖区组淋巴结肿大或单个淋巴结巨块性肿大。
四、眼
1. 球突出可见于绿色瘤。
2. 巩膜黄染见于溶血性贫血。
3. 球结膜上楔形黄斑可见于Gaucher病。
4. 眼底黄斑区樱红色斑见于Niemann-Pick病。
五、口腔表现
1. 舌乳头萎缩可见于缺铁性贫血。
2. 乳头严重萎缩、舌面平滑、舌质绛红、皲裂可见于巨幼细胞贫血。
六、胸骨、肋骨压痛
1. 白血病患者可能出现胸骨、肋骨压痛。
2.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能出现肋骨肿痛。
七、腹部
1. 肝、脾肿大多见于血液病患者。
2. 体检时,医生会特别注意肝、脾是否肿大。
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解剖、生理结构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许多脏器和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对药物的反应也与成人有所不同。因此,在为小儿选择药物时,需要格外小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在小儿用药过程中,以下药物应避免或慎用:
1. 四环素类药物:这类药物可能引起牙釉质发育不良、牙齿着色变黄和骨生长抑制。8岁以下儿童禁用,如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
2. 喹诺酮类药物:这类药物可能对幼年动物骨关节造成损伤,18岁以下未成年人禁用,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3. 激素类药物:这类药物可能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长期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如可的松、泼尼松等。
4. 解热镇痛药:含吡唑酮的复方制剂如氨非咖片、安乃近等,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紫癜。阿司匹林对婴幼儿的听神经也有损害。
5. 氨基糖苷类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可能造成小儿听神经和肾功能损害,6岁以下儿童禁用。
6. 止泻药:复方地芬诺酯、洛哌丁胺等,可能引起中毒甚至死亡,2岁以下婴幼儿禁用。
除了以上药物,家长还应关注以下事项:
1.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要自行给孩子用药。
2.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药品,避免购买假冒伪劣药品。
3. 了解药物说明书,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4. 定期带孩子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淋巴瘤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消化道症状一直是患者关注的焦点。常见的淋巴瘤消化道症状包括发热、消瘦、盗汗、食欲减退、易疲劳或瘙痒等。
在众多淋巴瘤类型中,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类型。其全身症状因疾病类型及所处时期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患者可能没有任何全身症状,而有症状的患者主要以发热、消瘦、盗汗等较为常见。其次,食欲减退、易疲劳、瘙痒等也是常见的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与发病年龄、肿瘤范围、机体免疫力等因素密切相关。老年患者、免疫功能差或多灶性起病者往往会有较明显的症状。
此外,淋巴瘤也可能出现间歇低热,少数患者甚至有周期性发热。全身皮肤瘙痒也是常见的症状,通常发生在纵隔或腹部有病变的病例。值得注意的是,约有17%至20%的霍奇金病患者在饮酒后20分钟,病变局部会发生疼痛,称为酒精疼痛。当病变缓解后,酒精疼痛会消失,复发时又加重。此外,淋巴瘤也可能发生腹腔脏器转移,导致肝脏、脾脏肿大。皮肤转移也可能发生,引起皮肤红斑、水疱、糜烂等。恶性淋巴瘤发生骨髓转移时,常并发淋巴瘤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细胞白血病是指淋巴瘤细胞侵犯骨髓,从而导致骨髓及外周血管出现继发性改变的疾病。临床上,若患者出现白细胞升高或降低,可导致感染;而血色素降低可出现贫血。
针对淋巴瘤消化道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调理。建议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猕猴桃、柑橘、杏、大枣等。常吃具有抗癌物质的海带、青鱼、带鱼等。避免食用盐腌及烟熏火烤的食物,特别是烤糊焦化的食物。坚持低脂肪饮食,常吃些瘦肉、鸡蛋、牛奶及酸奶。
对于淋巴瘤患者来说,及时就医、接受规范治疗至关重要。目前,淋巴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和身体状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淋巴瘤患者应定期复查,关注病情变化。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也是战胜病魔的关键。
总之,了解淋巴瘤消化道症状,掌握饮食调理方法,积极配合治疗,对于淋巴瘤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骨髓穿刺,作为一项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常常让患者感到担忧,尤其是关于疼痛的问题。事实上,骨髓穿刺的疼痛感通常在术后一天到两天内逐渐缓解。
骨髓穿刺是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多种疾病,包括白血病、贫血、淋巴系统疾病以及免疫系统疾病等。
1、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骨髓穿刺是诊断白血病的金标准。通过骨髓穿刺,医生可以获取骨髓细胞,进行形态学、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检查,从而确诊白血病。
2、贫血: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骨髓穿刺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贫血的类型,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并指导后续的治疗。
3、淋巴系统疾病:淋巴系统疾病包括淋巴瘤、淋巴结肿大等,骨髓穿刺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淋巴瘤的分期以及治疗方案。
4、免疫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等,骨髓穿刺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免疫系统的功能,指导治疗。
除了以上疾病,骨髓穿刺还可以用于评估骨髓增生情况、检测骨髓中的病原体等。
虽然骨髓穿刺存在一定的风险,如穿刺部位出血、感染等,但只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风险是可以控制的。此外,术后护理也非常重要,患者需要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以预防感染。
总之,骨髓穿刺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查手段,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多种疾病,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白血病作为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除了积极接受规范的治疗外,合理的饮食调理对于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同样至关重要。
首先,白血病患者应注重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白血病患者来说更是如此。建议患者多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肉、鱼肉、瘦肉、豆制品等,以补充身体所需。
其次,维生素C的摄入对白血病患者尤为重要。研究表明,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可以帮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患者可以通过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维生素C,如柑橘、猕猴桃、草莓、西红柿等。
此外,铁质的摄入对于白血病患者也非常重要。由于白血病会导致贫血,因此患者需要额外补充铁质。富含铁质的食物包括红肉、动物肝脏、豆制品、坚果等。同时,患者还可以适当摄入一些具有补血、生血、活血作用的食物,如红枣、桂圆、阿胶等。
白血病患者在饮食上还应注意少食多餐,避免过量进食。化疗期间,患者的消化系统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因此建议患者选择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并在三餐之间适当加餐。
除了合理的饮食调理,白血病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情的恢复。
总之,白血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重饮食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当人们听到急性白血病这个词时,往往会心生疑问:急性白血病能治好吗?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一问题,希望能为您提供一定的帮助。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其特点是白血病细胞失去分化成熟的能力,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生,导致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并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
目前,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部分患者可以获得完全或部分缓解,甚至痊愈。然而,化疗存在复发率高、毒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性等问题。近年来,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等新疗法逐渐应用于临床,急性白血病的治愈率有所提高。但新疗法也存在供体缺乏、技术复杂、费用高昂等问题。
除了西医治疗,中医在治疗急性白血病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中医认为急性白血病属于“血癌”、“髓癌”等范畴,治疗原则是扶正祛邪,辨证论治。中医治疗可以减轻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针对不同类型的急性白血病,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1. 对于化疗疗效较好但毒副作用大的类型,如ALL-L1、AML-M1、M2、M4等,可采用西医联合化疗,配合中医药辨证治疗,以减轻化疗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
2. 对于中医药疗效优势明显的类型,如M3型白血病,可采用亚砷酸注射液配合中医药辨证治疗,或配合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治疗。
3. 对于复发、难治、多药耐药的白血病患者,可采用新型化疗方案,同时结合中医药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4. 对于易复发的高危类型,如有合适供体者,可先进行化疗诱导缓解,再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并配合中医药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5. 对于年老体衰、难以承受强力西医治疗的患者,可采用中医辨证扶正为主、祛邪为辅的治疗方法,或配合小剂量诱导分化治疗。
总之,急性白血病是可以治疗的,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