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
发表人:秒懂健康

概述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系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甲亢妇女常表现为月经紊乱、减少或闭经,生育力低。但在治疗后或未经治疗的甲亢妇女中,怀孕者亦不少,其发生率约为1∶1000~2500次妊娠。妊娠期甲亢大多数是Graves病,这是一种主要由自身免疫和精神刺激引起,特征有弥漫性甲状腺肿和突眼。

临床表现】

  正常妊娠由于母体甲状腺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在许多方面类似于甲亢的临床表现,例如心动过速、心输出量增加、甲状腺增大、皮肤温暖、多汗、畏热、食欲亢进等,在妊娠和甲亢中都常见。

  轻度甲亢对妊娠无明显影响,但中、重度甲亢以及症状未控制者的流产率、妊高征发生率、早产率、足月小样儿发生率以及围生儿死亡率增高。甲亢对妊娠的影响原因尚不清楚,可能因甲亢使营养要素消耗过多,以及妊高征发生率高,而影响胎盘功能所致。

  妊娠期因胎盘屏障,仅有少量T3、T4能透过胎盘,故不致引起新生儿甲亢。妊娠对甲亢影响不大,相反妊娠时往往会使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情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但妊娠合并重度甲亢,由于妊娠可加重心脏的负担,而加重了甲亢患者原有的心脏病变。个别患者因分娩、产后流血、感染可诱发甲亢危象。

诊断】

  正常妊娠由于母体甲状腺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在许多方面类似于甲亢的临床表现,例如心动过速、心输出量增加、甲状腺增大、皮肤温暖、多汗、畏热、食欲亢进等,在妊娠和甲亢中都常见,故使妊娠合并甲亢诊断有一定困难。在产前检查时发现有甲亢的症状和体征时,应进一步做甲状腺的功能测定以明确诊断。妊娠期甲亢的诊断标准为:有高代谢症群,血清总甲状腺素(TT4)≥180.6nmol/L(14μg/dl),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3.54nmol/L(230ng/dl),游离甲状腺素指数(FT4I)≥12.8。甲亢的病情以TT4最高水平<1.4倍正常值上限者为轻度甲亢;>1.4倍正常值上限为中度甲亢;有危象、甲亢性心脏病以及心力衰竭、肌病等为重度甲亢。 

治疗措施】

  (1)孕前:因甲亢对胎儿有一系列不良影响,如确诊甲亢,应待病情稳定1~3年后怀孕为妥,用药(抗甲状腺药物或放射性碘)期间,不应怀孕,应采取避孕措施。

  (2)孕期处理

  1)甲亢孕妇应在高危门诊检查与随访,注意胎儿宫内生长速度,积极控制妊高征。

  2)妊娠期可以耐受轻度甲亢,故病情轻者,一般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因抗甲状腺药物能透过胎盘影响胎儿甲状腺功能。但病情重者,仍应继续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在妊娠中、后期抗甲状腺药物剂量不宜过大,一般以维持母血TT4水平不超过正常上限的1.4倍为度,也即可有轻度甲亢。>1.4倍正常上限时才用抗甲状腺药物。抗甲状腺药物中,丙基硫氧嘧啶不但可阻断甲状腺激素合成,且阻断T4在周围组织中转化成发挥效能的T3,使血清T3水平迅速下降。常用剂量丙基硫氧嘧啶150~300mg/d,或他巴唑15~30mg/d,甲亢控制后可逐渐减量。在预产期前2~3周不用药,或使用控制甲亢的最小有效量。丙基硫氧嘧啶用量每天保持在200mg以下,他巴唑在20mg以下,胎儿发生甲状腺肿的可能性极小。对于在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中是否加用甲状腺激素的问题有争论,因甲状腺激素不易通过胎盘,使用后反而加大抗甲状腺药物的剂量,但联合应用能消除由于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和预防胎儿由于抗甲状腺药物的影响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肿大。

  3)由于抗甲状腺药物能迅速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甲状腺功能,有人主张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并取得良好效果,但目前一般意见认为妊娠期应避免甲状腺切除术,因妊娠期甲亢手术难度较大,术后母体易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喉返神经损伤,并且手术易引起流产和早产。

  4)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心得安)的应用,剂量10~20mg,每日3次。普萘洛尔对甲亢孕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能缓解由于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引起的全身性症状。普萘洛尔作用较快,效果较好,适用于甲亢危象和施行紧急甲状腺手术的快速准备。但β受体阻滞剂在早期心力衰竭或代谢性酸中毒病人中会促使急性心力衰竭,在全身麻醉下会引起严重低血压,长期应用普萘洛尔可使子宫肌肉张力增高,导致胎盘发育不良,以及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故在妊娠期甲亢中不宜作为首选药物。

  5)产科处理:妊娠合并甲亢,治疗得当,妊娠能达足月,经阴道分娩和得到活婴。甲亢不是剖宫产的指征,妊娠合并重度甲亢,早产和围生儿的死亡率较高,并有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可能,故孕期要加强对甲亢的观察和控制,定期随访胎儿胎盘功能和防止早产。

  6)产褥期处理:产后甲亢有复发倾向,产后宜加大抗甲状腺药物剂量。关于产后哺乳问题,虽抗甲状腺药物会通过乳汁影响婴儿甲状腺功能,但我们认为应结合产妇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的剂量来考虑是否哺乳。

  7)甲亢危象的处理:妊娠期甲亢未控制而停止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行产科手术以及产后感染和产后流血会诱发甲亢危象,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高热、频脉、心力衰竭、失神、昏迷。治疗应给以大量抗甲状腺药物,如丙基或甲基硫氧嘧啶,每次100~200mg,每6小时一次口服;他巴唑或甲亢平10~20mg,每6小时一次口服。神志不清不能口服者,可经鼻饲管注入。口服复方碘溶液,每日30滴左右。普萘洛尔20~40mg,每4~6小时一次口服,或0.5~1mg静脉注射,应用时注意心脏功能。利血平1~2mg,肌内注射,每6小时一次。氢化可的松每日200~400mg,静脉滴注;并予以广谱抗生素、吸氧、冷敷及镇静解热剂,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以及心力衰竭。

  8)新生儿管理:对甲亢孕妇分娩的新生儿,需注意检查有无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肿或甲亢,并作甲状腺功能检查。

  母体TSH、T4与T3很难通过胎盘屏障,但长效甲状腺刺激素(LATS)很容易通过胎盘屏障,因此患甲亢母亲的婴儿有可能发生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这些新生儿可以出现明显的眼球突出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体征,脐血测定T4和TSH浓度可估价新生儿甲状腺功能。新生儿甲亢可在出生后立即出现,或1周后才出现。新生儿甲亢的治疗,包括他巴唑每日0.5~1mg/kg,或丙基硫氧嘧啶每日5~10mg/kg,分次服用,并加用复方碘溶液,每次1滴,每日3次;有心力衰竭者应用洋地黄,激动者应用镇静剂。

  妊娠期母亲服用过抗甲状腺药物者,新生儿有可能出现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应加以注意。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甲状腺功能亢进,在临床上非常的多见,我所在的医院,去年全年的甲状腺疾病就诊人数就居全省前茅,所以相对看到的甲亢的患者也就非常的多了。甲状腺功能亢进主要是以基础代谢率明显升高为表现的一种疾病,可以有多汗、怕热、心慌、消瘦等多种表现,但关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如何治疗,仍然需要普及和教育。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为什么需要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后,会导致基础代谢率明显增高,所以甲亢患者会表现为诸如双眼突出,颈部增粗,异常消瘦等情况,而且异常的激素分泌,也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有可能导致诸如甲亢性心脏病,还可以导致肝脏损伤、骨质酥松、引起失眠、导致情绪障碍等情况,还可以引起消化系统的变化,比如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增多等情况。所以,甲状腺功能亢进必须尽早进行治疗,否则引起并发症的时候就后悔晚亦!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该如何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主要有三种治疗方案,一是口服药物治疗,使用药物抑制过度的甲状腺异常激素的释放,进而达到改善症状和预后的目的;二是碘131的治疗,利用甲状腺对碘的吸收率高的特点,使用放射性核素破坏甲状腺,达到抑制甲状腺功能的目的;三是手术治疗,直接手术切除部分甲状腺,进而达到降低甲状腺功能的目的。三种治疗方法互相协作,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三、甲状腺功能亢进能治好吗?

     

    甲状腺功能当然可以治愈,而且大多数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都是可以治愈的。但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案,毕竟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但仍然有一部分甲状腺功能的患者需要反复多次的治疗,甚至有部分患者会治疗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的情况,一旦出现甲减,就需要长期补充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看懂了吗?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可以治愈的,而且是大多数可以治愈。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本文转载自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

     

     

    自《危险边缘》主持人Alex Trebek透露自己患上胰腺癌以来,这一癌症已成为全美关注的焦点。对于大多数胰腺癌病例来说,癌症始于胰管。这被称为胰腺导管腺癌,是胰腺癌最致命的形式。其余5%-10%属于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NETs)。尽管pNETs的情况很少见,但它仍然具有潜在的致命性。 屈服于pNET的两位杰出人物包括Aretha Franklin(艾瑞莎·富兰克林)和Steve Jobs(史蒂夫·乔布斯)。

     

    为了更多地了解pNETs及其与其他类型胰腺癌的不同之处,我们采访了芝加哥大学神经内分泌肿瘤主任Xavier Keutgen(医学博士)。Keutgen是美国为数不多在广泛切除神经内分泌肿瘤方面拥有先进专业知识的外科医生之一,也是几项临床试验的首席研究员,重点研究内分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新诊断和治疗方法。

     

    了解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由神经内分泌细胞发展而来的肿瘤,这些细胞几乎可以在身体的每个器官中找到。尽管名字里含有“神经”这个词,但它们与大脑无关。它们的名字源于细胞与自主神经系统(你无法控制的神经系统)的连接。神经内分泌肿瘤可以在任何具有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器官中发展。这些细胞产生可以在我们血液中分泌的激素或蛋白质。例如,在胰腺中,你可以在胰岛中找到这些细胞,它们会分泌胰岛素等激素来调节我们的血糖。虽然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从这些正常分泌激素的胰岛细胞发展而来的,但大约75%的肿瘤是无功能的,不产生激素。

     

    NET肿瘤有多常见?您在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见过的最常见的NET肿瘤是什么?

     

    目前,美国有17万人患有NET肿瘤。每年,芝加哥地区有400-700人被诊断出患有神经内分泌肿瘤。这种病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罕见,甚至越来越普遍。这很可能是因为我们现在可以更好地诊断出这些肿瘤,而且发病率在普遍增加。总的来说,我认为我们在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的临床环境中看到的最常见的是肺、小肠和胰腺的NETs。

     

    胰腺导管腺癌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有什么不同?

     

    最常见的错误是把“胰腺癌”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混为一谈。胰腺癌通常被定义为胰腺恶性肿瘤(来源于胰腺导管细胞),预后不良。pNETs仅占胰腺肿瘤的5%至10%。他们的表现不同,预后要好得多,治疗方式也完全不同。与更常见的胰腺癌不同,转移性pNET患者(或已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癌症患者)中,有50%的人在确诊后可以生存五年或更长时间。

     

    pNETs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如果肿瘤仍然局限于局部并且尚未扩散,我们会切除大于2厘米的肿瘤。我们最近发表了一项研究,调查了肿瘤大小和手术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怎样大小的肿瘤最适合做手术。如果肿瘤会分泌激素(约10-25%的患者),则无论大小都会被切除。如果肿瘤已经扩散,手术仍然是常见治疗方法。在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我们非常擅长并专门从事这类手术。

     

     

    例如,如果肿瘤已经扩散到肝脏,我们可以从胰腺切除原发性肿瘤,同时也可以通过非常专业的技术切除肝脏中全部的或者几乎全部的病变,以防止对健康肝脏的其余部分造成伤害。这就是所谓的实质保留切除术,我们可以小心地逐一取出肿瘤的各部分。较深的肿瘤可以使用微波消融术。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可以在不损害肝功能的情况下从肝脏切除30、40或有时多达50个病变。

     

    pNET还有哪些其它治疗方案?

     

    与腺癌不同,经典化疗很少用于pNETs治疗。除了手术之外,或者不实施手术,一些患者还接受肌肉注射或每日口服药片来减缓肿瘤生长,有时这种方式可以使用多年。近来有一些更先进的治疗方式,包括一项新的有前景的PRRT治疗,或称为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PRRT是一种放射性输注,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持续八个月,靶向肿瘤细胞,而不会影响其他器官。它的副作用最小,是一项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因为它可以使多达30%-40%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肿瘤缩小。

     

    pNETs和其他神经内分泌癌是如何诊断的?症状有哪些?

     

    因为大多数肿瘤不分泌激素,所以大多数患者都没有症状。这意味着他们没有明显的症状,比如体重减轻和腹痛。他们也不会发黄(黄疸)。这些肿瘤在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里生长缓慢,从未被发现。在许多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因其他状况而接受CT扫描或超声波检查,从而发现肿瘤。如果肿瘤确实分泌胰岛素或胃泌素等激素,通常会更快被诊断出来。这是因为它们会引起低血糖症,导致低血糖水平,晕倒或导致胃酸和溃疡。

     

    哪些人具有患上PNETs的最大风险?怎样才能降低风险?

     

    有一些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使一些人更容易患上Net。除了罕见的遗传综合征外,我们目前还不知道人们患上这些肿瘤的原因。

     

    NETs的最新研究成果集中在哪些方面?

     

    在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综合癌症中心,我的实验室致力于了解为什么有些人对某些疗法的反应比其他人更好。我们正在研究如何提高PRRT的有效性,使其对胰腺和其他NET患者更好。我们还专门尝试联合疗法,例如将PRRT与手术相结合。此外,明年我们将开始一项临床试验,专门研究针对胰腺癌患者的这些联合疗法。

  • 总是嗜睡、疲乏、记忆力减退,很多人可能是因为太累了,工作压力太大了,所以也没有太放在心上,并不引以为然。然而这时候我们也应该对查查甲状腺,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提起警惕。

     

    一、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什么?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指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导致的一组内分泌疾病。老年甲减比甲亢多见,且女性多于男性。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甲减起病隐匿,病程发展缓慢,可长达十余年之久才出现明显症状,典型表现如下:

     

    低基础代谢率综合征

     

    嗜睡、疲乏、记忆力减退,畏寒、出汗、体温低于正常。

     

    黏液性水肿面容

     

    表情淡漠、面颊和眼睑水肿、面色苍白、全身皮肤干燥、增厚、非凹陷性水肿,毛发脱落,手脚掌呈萎黄色。

     

    心血管系统

     

    心动过缓、血压低、心音低钝、心脏扩大,可并发冠心病。

     

    消化系统

     

    厌食、腹胀、便秘,重者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诱发因素

     

    甲减绝大多数是由于甲状腺病变或损伤导致甲状腺分泌不足所致。老年人甲减多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所引起,也可能是甲亢治疗的后果。成年人甲亢放射性治疗、手术治疗和服用含碘药物均可导致甲减的发生。另外,恶性肿瘤的颈部放疗也可导致甲减的发生。

     

    四、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药物治疗

     

    甲减可影响全身各系统,其主要替代治疗药物是左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患者一般需要终身服药,治疗的剂量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和个体差异。

     

    五、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饮食注意

     

    ①供给足够的蛋白质,注意选择生物价值高的蛋白质,如瘦肉、乳类、豆制品等;

     

    ②因碘摄入过多引起的甲减患者要适当限制碘的摄入;

     

    ③限制脂肪和富含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④供给丰富的维生素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⑤禁忌食用易导致甲状腺肿的食物,如卷心菜、白菜、萝卜、大豆、花生、核桃等。

     

    六、老年人更容易成为甲减患者

     

     

     

    在许多情况下,老年甲减患者的特异性症状和体征表现不典型,如抑郁、运动失调、声音嘶哑、皮肤干燥或脱发等,因此对有可疑甲减症状者要常规测定促甲状腺激素。

     

    给老人安排一个安静及安全的居住环境,多陪伴老人,使老人感到温暖,减少恐惧和怀疑。便秘的老人要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适当按摩腹部,每日进行适量运动。体温过低的老人冬天外出时要戴手套、穿棉鞋,用热水袋保暖时防止烫伤。皮肤干燥的患者可以使用具有滋润作用的护肤品。

     

    此外,还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刺激性的食物;适当增加锻炼,提高免疫力。

  • 我国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大约在30%左右,好发于中青年人群,尤其是女性群体,这其中95%都属于良性结节,只有5%左右是恶性的。虽然儿童不是甲状腺结节的高发群体,但是在儿童患者中,良性与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比例却与成年人是截然相反的。

     

    儿童甲状腺结节比成年人要少见,发病率仅为1.5%-1.8%左右,但与之相比的恶性比例却高达25%-26.4%,是成人的5倍之多,这也就意味着,发现甲状腺结节时它可能已经是甲状腺癌了。而且儿童甲状腺癌更容易发生转移,远处转移率高达20%,而成人患者仅为2%。

     

    所以,临床遇到儿童甲状腺内结节时,应考虑癌的可能性,尤其是单发结节在短期内迅速增大或伴有颈淋巴结肿大者更有较大可能性[1]

     

     

    分化型甲状腺癌

     

    在甲状腺癌中尤以分化型甲状腺癌最为常见,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85%-90%左右,它又可以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特点: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但其肿瘤的恶性程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以腺内扩散和局部淋巴结转移较为常见,但也可能转移至骨、肺。

     

    甲状腺滤泡癌特点:恶性程度高于乳头状癌,通过血循环向肺和骨骼等远处转移,也可转移至淋巴结。单纯的滤泡癌较为少见,多数是与乳头状癌夹杂成为混合型。

     

    大多数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预后是比较理想的,甚至可以达到治愈,因为这两种甲状腺癌的癌细胞与正常的甲状腺组织细胞相似度很高,不但生长速度较慢,且不易出现远处转移,所以10年的生存率可达90%以上。

     

     

    那么,哪些甲状腺结节的儿童更容易发展成为甲状腺癌呢?

     

    1、 曾有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

    2、男性。在儿童时期,男孩的患病比例远远高于成年男性的患病率,儿童期男女患者比例为1:1.5;

    3、严重良性甲状腺疾病史,如先天性甲低、甲亢、桥本甲状腺炎等;

    4、全身放射治疗史;

    5、年龄小于10岁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高危因素[2]

    6、甲状腺癌家族史,多发内分泌腺瘤综合征家族史。

     

    所以建议甲状腺瘤的高危儿童应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如果在体检中发现了可触及的结节、淋巴结肿大或甲状腺不对称等症状,则应做进一步的检查,尽早排除隐患,不要等到有不舒服的表现或甲状腺肿大后再去检查,儿童本身对疾病的反应就不那么明显,容易忽视,往往出现严重问题了再去检查,可能已经晚了,错过了更佳的治疗时期。

     

    参考文献
    [1]周杏仁,冯懿正.儿童甲状腺癌特征及其诊疗方法探讨[J].实用肿瘤杂志,1996(02)
    [2]Alessandri AJ,Goddard KJ,Blair GK,et al.Age is the major de-terminant of recurrence in pediatric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J].Med Pediatr Oncol,2000,35(1):3541-3546.
  • 众所周知,怀孕早期是神经发育的关键时期,胎儿完全依赖母体甲状腺激素供应,正常的神经元发育对甲状腺素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妊娠期间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或游离T4(fT4)水平低的母亲的子女存在全面智商得分较低、运动技能表现下降和反应时间增加的风险。母亲的低甲状腺素血症也与儿童较差的精神发育、表达性语言和非语言认知延迟以及孤独症有关。

    然而,一些专家仍持有不同意见,在部分研究中,孕期左旋甲状腺素治疗母亲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随机试验中,儿童的智商得分没有改善。

    因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故笔者结合国外文献资料,以期对孕妇早孕甲状腺功能和孕妇甲状腺抗体状况对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以及母亲甲状腺功能与儿童严重智力缺陷或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的分析,以供临床参考。

     

    统计结果

    产妇和家庭人口统计数据

    图1列出了文献中产妇指数怀孕期间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甲状腺机能减退的母亲在孕前的体重指数较高,而且她们吸烟的频率也低于所有人群。显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母亲比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母亲的家庭人数略多,甲亢母亲的年龄大于整个队列。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母亲相比,显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母亲年龄更大,家庭成员更多,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母亲孕前体重指数较高,且年龄大于全部队列。

     

    图1:产妇及儿童数据统计表(来源于文献)

     

    母亲甲状腺功能障碍与孩子学业成绩

    在8岁时,有590名(11.6%)儿童有阅读困难,839名(16.5%)儿童有写作困难,416名(8.2%)儿童有数学困难,1062名(20.9%)儿童至少在其中一项上有困难。与甲状腺正常母亲的孩子相比,甲状腺功能障碍母亲的孩子在8岁时的学业问题没有显著差异(图2和3)。

     

    图2:统计数据(来源于文献资料)

    在16岁时,374名(8.6%)青少年认为自己的语文水平低于平均水平,1020名(23.4%)认为自己的数学水平低于平均水平,1204名(27.7%)认为自己的语文或数学水平低于平均水平,78名(1.8%)青少年重复上过同一节课。甲状腺功能减退母亲的青少年与甲状腺功能正常母亲的结果相似(图2和3)。然而,当甲状腺功能减退母亲被分层为显性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母亲的青少年有更高的患病率和未调整的数学困难几率(33.6% vs 26.6%,OR 1.40,95%CI 0.95~2.08,调整后OR为1.62,95%CI 1.06~2.49),与甲状腺功能正常母亲相比(3.4%vs1.6%,OR 2.14,95%CI 1.01~4.53,调整OR为2.02,95%CI 0.78~5.21)。甲状腺机能亢进母亲的青少年比正常母亲更常自述数学困难(32.0%vs23.2%,OR 1.56, 95% CI 1.03-2.38,校正OR 1.61, 95% CI 1.01-2.49)(图2和3)。

     

    图3:统计数据(来源于文献)

    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母亲相比,甲状腺激素低的母亲的青少年有更高的患病率和未调整的复读学校课程的概率(5.5%vs1.6%,OR 3.49,95%CI 1.06-11.48)(图2和3)。调整后,这些结果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OR3.50,95%CI 0.81~15.21)。有趣的是,所有复读的都是男孩,他们的患病率和复读的概率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母亲的男孩(10.0%vs.2.3%,OR 4.74,95%CI 1.38-16.25,调整后OR 5.46,95%CI 1.19-25.06)(图2和3)。

     

    母亲甲状腺功能与多动、重度智能缺陷/轻度认知障碍

    文献中共确定了147名智商为≤85的儿童。其中142名儿童基于智商测试,5名儿童基于诊断。其中重度智力低下(IQ<50)25例(0.4%)(男14例,女11例),轻度认知障碍117例(2.0%)(50≤IQ≤85)(男82例,女35例)。数据显示,母亲甲状腺功能障碍与儿童严重智力缺陷或轻度认知障碍的患病率无关,调整后的结果也是类似的。

    在排除早产儿、TPO-Ab阳性母亲和在指数妊娠期间诊断和/或治疗了甲状腺疾病的母亲后,所有结果都是相似的。母亲甲状腺功能障碍与青少年在16岁时的ADHD症状无关。

     

    16岁青少年甲状腺功能与自评学习成绩的关系

    甲状腺功能亢进测试结果的女孩比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女孩更常自我报告学习语文方面的困难(11.1%vs4.2%,OR 2.82,95%CI 1.42-5.61)。甲状腺激素测试结果低的男孩比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男孩更常自我报告在语文和/或数学上有困难(43.1%vs26.2%,OR 2.13,95%CI 1.26-3.62)。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青少年相比,甲状腺状态异常的青少年中ADHD的患病率没有统计学意义。然而,在按性别对数据进行分层后,甲状腺功能亢进测试结果的女孩中可能有更多的多动症病例(7.1%vs3.0%,p=0.04)。在男孩中,没有这样的差异。调整后的结果相似。

     

    总结讨论

    先前的研究表明,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母亲的孩子相比,母亲甲状腺激素过低与孩子认知能力较差或智商较低之间可能存在关联。母亲甲状腺激素过低与孩子在2.5岁时语言表达延迟的概率增加、子女的非语言智商得分降低以及独立于母亲TSH浓度预测反应时测试成绩下降有关。在目前的研究中,母亲甲状腺功能参数异常不会影响孩子患轻度认知障碍或严重智力缺陷的风险,但笔者无法明确母亲甲状腺功能障碍对孩子智商的较小影响。与笔者的发现类似,之前的一项研究发现,怀孕期间的孕妇甲状腺激素与5.5岁儿童的神经发育之间没有关联。本分析无法解释为什么患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或甲状腺激素减退症的母亲的孩子重学的概率更高,这种联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笔者发现甲状腺激素水平低的男孩在语文和数学方面的问题发生率更高,甲亢女孩在语文方面的困难比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男孩和女孩更常见;在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实验室检测的女孩中,可能的多动型ADHD明显比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女孩更普遍。

    另外,母亲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与16岁青少年的ADHD症状无关,母亲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对青少年的数学技能有很小的负面影响。在丹麦的一项队列研究中,母亲甲状腺机能亢进也与儿童被诊断为多动症的风险增加有关,这些发现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总而言之,怀孕早期母亲甲状腺功能异常增加了青少年在学校复读的概率,也对青少年16岁时的语文和数学成绩产生了一定影响。然而,母体甲状腺功能异常并没有增加孩子出现智力问题的概率。此外,青少年自身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状况对其自评成绩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 甲亢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复发后的典型症状包括食欲亢进、消瘦、心跳加快、焦虑、月经周期改变等;也可能出现一些伴随症状,比如眼突、头痛、头晕等。

    1. 典型症状: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会引起一些不良症状,比较典型的症状包括食欲亢进、体重下降、消瘦等;患者心跳也会加快,有时会感觉心悸;同时也会影响情绪,出现烦躁、易怒、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女性患者还可能造成月经周期的改变,比如月经稀少、月经周期延长、闭经等;

    2. 伴随症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还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眼突,严重时会伴随视力下降、畏光、胀痛等症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舒张压降低、收缩压升高,也可引起头痛、头晕等症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具有一定复发风险,出现复发症状时要积极就医检查,尽快采取治疗。

  • 女性孕期之后,每日所吃的东西除了要保证自身的新陈代谢所需的营养以外,也要提供胎儿成长发育所需。研究表明,孕妇营养欠佳与小产、早产儿、孕妇难产、胎死腹中、畸胎、低出生体重、大胎儿、怀孕期缺铁性贫血、钙缺乏、怀孕期糖尿病患者、产后大出血等有关。

     

    因此确保证孕妈妈的营养需要,指导孕妈妈有效摄入蛋白质、脂肪、糖分、维生素和矿物等,对改变妈妈与孩子的优生优育十分关键。

     

    怀孕期间的营养成分需求

     

    1、热量

     

    怀孕期间热量的需求增加,包括胎儿生长发育,孕妈的需求提高、蛋白质、脂肪的存储及其增加新陈代谢所必需的能量。怀孕初期不用特意的增加,怀孕4个月后至孕妇分娩,在原基本上每日增加热量200kcal。孕妈妈每日应摄入主食约200~450g。

     

     

    2、蛋白质

     

    怀孕期间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增加,怀孕初期不用特别增加蛋白质,孕中后期胎儿生长发育加快,必须增加蛋白质,中后期增加15g/d,末期增加40g/d。

     

    蛋白质的关键来源于是畜类食品类如生鸡蛋、乳制品等,孕妈妈每日应摄入约200~300g畜类食品类,250~500g乳制品。

     

    3、糖分

     

    是提供动能的关键物质,占总热量的50%~-60%。孕中后期,每日增加大概35g的正餐类就可以。

     

    4、脂肪

     

    脂肪占总能量的25%~30%,太多摄入会造成超负荷,但不饱和脂肪酸已经确认对胎儿的头部和双眼的生长发育有帮助,因此尽可能多摄入鱼、海产品(尤其是海鱼类)、核桃等食材。

    5、维生素

     

    维生素是调整人体新陈代谢及保持多种多样内分泌系统所必需的,也是胎儿成长发育所必需的,特别是在胚胎发育的初期,提供过少或过多都很有可能造成 胎儿畸形的风险,孕中后期胎儿迅速成长,所需要的维生素也会增加,因而怀孕期间都必须增加维生素的摄入。

     

     

    6、碳酸盐和营养元素

     

    碳酸盐中的钙、镁,营养元素如铁、锌、碘等是胎儿成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欠缺易造成胎儿发育不全,初期欠缺还易产生畸形。怀孕期间血流量扩大,较容易产生生理性贫血,因而营养元素也是怀孕期间都必须摄入的。

     

    7、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尽管不被身体消化吸收,但其可减少糖、脂肪的消化吸收和缓解血糖值的上升,防止和改进严重便秘和肠胃作用,怀孕期应当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食材如蔬菜水果、低糖水果、杂粮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早餐很重要,对孕妇来说更重要,吃好第一餐,为自己和肚子里的小宝宝补充营养吧!下面明星妈咪推荐几款经典孕妇早餐食谱。

     

    1、虾仁紫菜馄饨汤:


    【原料】鲜虾150克,馄饨皮50克,紫莱5克,虾皮10克,木耳10朵,葱、姜汁、食盐、味精,香油,酱油少许。


    【制法】


    (1)鲜虾去壳,去掉虾背上的黑线,用开水焯后,挤出水,剁成细蓉状。
    (2)将木耳去杂,洗净,剁碎。
    (3)用葱、姜汁把虾蓉、木耳拌好,放盐,使成鲜咸口味的馅料。
    (4)用馄饨皮把拌好的虾馅包成馄饨,用锅放水煮馄饨。
    (5)用一个汤碗放入虾皮、紫菜、味精、香油、少许酱油,用刚煮好的馄饨连汤一起倒入汤碗中即可。


    【功效】


    可经常食用。鲜虾和紫菜中含有丰富的钾和碘,能促进内分泌系统的发育,促进甲状腺素的合成,有利于大脑细胞和智力的发育。

     

    2、排骨海带面:

     

    【原料】排骨150克,发好海带100克,杂面条100克,姜、食盐适量。

     

    【制法】


    (1)排骨洗净放在锅中加水煮,水开后,撇去血沫。把姜切片放入汤中同煮。
    (2)海带泡发后,洗净,切成宽条,放进排骨汤中一起煮。
    (3)排骨、海带九成熟时,把面条放入继续煮至排骨、面熟放入少许食盐即可。


    【功效】


    排骨营养价值高,含钙量高,海带含碘、磷、钾等矿物质。可预防痴呆儿的发生,对于胎儿骨骼,内脏、大脑发育均有好处,可经常食用。

     

    3、棒糁南瓜粥:


    【原料】南瓜150克,玉米碴50克。


    【制法】


    (1)南瓜洗净切块。
    (2)煮锅中放入玉米碴和水,用大火煮开后,改微火煮。
    (3)玉米渣煮到半熟时,把南瓜块放入一起煮,直到南瓜熟、粥熟变稠。

     

    4、奶油磨菇汤:


    【原料】鲜牛奶250毫升,口蘑35克,火腿30克,土豆泥50克,食盐、味精少许。


    【制法】


    (1)火腿、口蘑切成小碎丁。
    (2)把牛奶煮开放入口蘑、火腿,把土豆泥搅拌在牛奶中,煮开后,放上盐、味精即可。


    【功效】


    牛奶含蛋白质,脂肪、钙、磷、维生素A、胆固醇,还含有核黄素、硫胺素等,能够给机体提供能量、无机盐、维生素等,有利于胎儿的大脑发育。孕早期很多孕妇的胃口都不是很好,所以食物还是以清淡爽口比较好。希望我的食谱能给孕早期的孕妇带来好的食欲。

     

     

    孕妇早餐吃什么好?


    1、全麦制品。包括麦片粥、全麦饼干、全麦面包等。准妈妈要选择天然的、没有任何糖类或其他添加成分在里面的麦片,同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加一些花生米、葡萄干或是蜂蜜。全麦面包可以保证每天20~35克纤维的摄入量。同时,全麦面包还可以提供丰富的铁和锌。


    2、奶、豆制品。孕妇每天应该摄取大约1000毫克的钙,酸奶也富含钙,还有蛋白质,有助于胃肠道健康。


    3、水果。水果种类很多,柑橘富含维生素c、叶酸和大量的纤维,可以帮助孕妇保持体力,防止因缺水造成的疲劳。


    4、瘦肉。因为瘦肉富含铁,并且易于被人体吸收。铁在人体血液转运氧气和红细胞合成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怀孕时孕妇血液总量会增加,以保证能够通过血液供给胎儿足够的营养,因此孕妇对铁的需要就会成倍地增加。


    5、蔬菜。颜色深的蔬菜往往意味着维生素含量高。甘蓝是很好的钙来源;花椰菜富含钙和叶酸,有大量的纤维和抵抗疾病的抗氧化剂,还有助于其他绿色蔬菜中铁的吸收。

     

    孕妇早餐不能吃什么?


    1、忌喝大量冰凉的饮料


    温度相差太大会强烈刺激胃肠道,导致突发性挛缩。


    2、忌空腹吃香蕉


    香蕉中除了含有助眠的钾,还含有大量的镁元素,若空腹食用,会使血液中的含镁量骤然升高,而镁是影响心脏功能的敏感元素之一。


    3、忌空腹吃菠萝


    菠萝里含有强酵素,空腹吃会伤胃,其营养成分必须在吃完饭后才能更好地被吸收。

     

     

    孕妇不吃早餐的害处


    如果孕妇不吃早餐会怎样?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吗?因为很多孕妈在怀孕前就没有养成吃早餐的习惯,怀孕后就更不想吃早餐了。这样会对胎儿和自己身体造成哪些伤害?


    1、引发低血糖,造成流产:孕妇比正常人体质弱一些,如果早餐不吃很容易引起低血糖,后果严重到头晕,如果怀孕初期可能会造成流产的。


    2、肠胃可能要“造反”:不吃早餐,直到中午才进食,胃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会造成胃酸分泌过多,于是容易造成胃炎、胃溃疡。


    3、便秘“出笼”:在三餐定时情况下,人体内会自然产生胃结肠反射现象,简单说就是促进排便;若不吃早餐成习惯,长期可能造成胃结肠反射作用失调,于是产生便秘。


    4、会让你更靠近肥胖族:人体一旦意识到营养匮乏,首先消耗的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最后消耗的才是脂肪,所以不要以为不吃早饭会有助于脂肪的消耗。相反,不吃早饭,还会使午饭和晚饭吃得更多,瘦身不成反而更胖。


    孕妇不吃早餐害处多多,为了你和宝宝的健康,要养成吃早餐的好习惯。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