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进展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进展
发表人:京东健康-高端医疗

本文转载自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

 

 

自《危险边缘》主持人Alex Trebek透露自己患上胰腺癌以来,这一癌症已成为全美关注的焦点。对于大多数胰腺癌病例来说,癌症始于胰管。这被称为胰腺导管腺癌,是胰腺癌最致命的形式。其余5%-10%属于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NETs)。尽管pNETs的情况很少见,但它仍然具有潜在的致命性。 屈服于pNET的两位杰出人物包括Aretha Franklin(艾瑞莎·富兰克林)和Steve Jobs(史蒂夫·乔布斯)。

 

为了更多地了解pNETs及其与其他类型胰腺癌的不同之处,我们采访了芝加哥大学神经内分泌肿瘤主任Xavier Keutgen(医学博士)。Keutgen是美国为数不多在广泛切除神经内分泌肿瘤方面拥有先进专业知识的外科医生之一,也是几项临床试验的首席研究员,重点研究内分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新诊断和治疗方法。

 

了解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由神经内分泌细胞发展而来的肿瘤,这些细胞几乎可以在身体的每个器官中找到。尽管名字里含有“神经”这个词,但它们与大脑无关。它们的名字源于细胞与自主神经系统(你无法控制的神经系统)的连接。神经内分泌肿瘤可以在任何具有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器官中发展。这些细胞产生可以在我们血液中分泌的激素或蛋白质。例如,在胰腺中,你可以在胰岛中找到这些细胞,它们会分泌胰岛素等激素来调节我们的血糖。虽然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从这些正常分泌激素的胰岛细胞发展而来的,但大约75%的肿瘤是无功能的,不产生激素。

 

NET肿瘤有多常见?您在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见过的最常见的NET肿瘤是什么?

 

目前,美国有17万人患有NET肿瘤。每年,芝加哥地区有400-700人被诊断出患有神经内分泌肿瘤。这种病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罕见,甚至越来越普遍。这很可能是因为我们现在可以更好地诊断出这些肿瘤,而且发病率在普遍增加。总的来说,我认为我们在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的临床环境中看到的最常见的是肺、小肠和胰腺的NETs。

 

胰腺导管腺癌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有什么不同?

 

最常见的错误是把“胰腺癌”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混为一谈。胰腺癌通常被定义为胰腺恶性肿瘤(来源于胰腺导管细胞),预后不良。pNETs仅占胰腺肿瘤的5%至10%。他们的表现不同,预后要好得多,治疗方式也完全不同。与更常见的胰腺癌不同,转移性pNET患者(或已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癌症患者)中,有50%的人在确诊后可以生存五年或更长时间。

 

pNETs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如果肿瘤仍然局限于局部并且尚未扩散,我们会切除大于2厘米的肿瘤。我们最近发表了一项研究,调查了肿瘤大小和手术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怎样大小的肿瘤最适合做手术。如果肿瘤会分泌激素(约10-25%的患者),则无论大小都会被切除。如果肿瘤已经扩散,手术仍然是常见治疗方法。在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我们非常擅长并专门从事这类手术。

 

 

例如,如果肿瘤已经扩散到肝脏,我们可以从胰腺切除原发性肿瘤,同时也可以通过非常专业的技术切除肝脏中全部的或者几乎全部的病变,以防止对健康肝脏的其余部分造成伤害。这就是所谓的实质保留切除术,我们可以小心地逐一取出肿瘤的各部分。较深的肿瘤可以使用微波消融术。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可以在不损害肝功能的情况下从肝脏切除30、40或有时多达50个病变。

 

pNET还有哪些其它治疗方案?

 

与腺癌不同,经典化疗很少用于pNETs治疗。除了手术之外,或者不实施手术,一些患者还接受肌肉注射或每日口服药片来减缓肿瘤生长,有时这种方式可以使用多年。近来有一些更先进的治疗方式,包括一项新的有前景的PRRT治疗,或称为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PRRT是一种放射性输注,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持续八个月,靶向肿瘤细胞,而不会影响其他器官。它的副作用最小,是一项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因为它可以使多达30%-40%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肿瘤缩小。

 

pNETs和其他神经内分泌癌是如何诊断的?症状有哪些?

 

因为大多数肿瘤不分泌激素,所以大多数患者都没有症状。这意味着他们没有明显的症状,比如体重减轻和腹痛。他们也不会发黄(黄疸)。这些肿瘤在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里生长缓慢,从未被发现。在许多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因其他状况而接受CT扫描或超声波检查,从而发现肿瘤。如果肿瘤确实分泌胰岛素或胃泌素等激素,通常会更快被诊断出来。这是因为它们会引起低血糖症,导致低血糖水平,晕倒或导致胃酸和溃疡。

 

哪些人具有患上PNETs的最大风险?怎样才能降低风险?

 

有一些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使一些人更容易患上Net。除了罕见的遗传综合征外,我们目前还不知道人们患上这些肿瘤的原因。

 

NETs的最新研究成果集中在哪些方面?

 

在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综合癌症中心,我的实验室致力于了解为什么有些人对某些疗法的反应比其他人更好。我们正在研究如何提高PRRT的有效性,使其对胰腺和其他NET患者更好。我们还专门尝试联合疗法,例如将PRRT与手术相结合。此外,明年我们将开始一项临床试验,专门研究针对胰腺癌患者的这些联合疗法。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作者:孙传喜 主治医师 枣庄市胸科医院 放射科

    在临床上,胰腺癌的病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一种疾病,发病非常的快,病情的发展也很迅速,一般情况下在一年内就会要人的生命,胰腺癌的治疗一般都是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那么请问,胰腺癌的治疗新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与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临床上,对于胰腺癌疾病一定要尽早的治疗,这样治疗的效果才会好,胰腺癌发现一般都是晚期了,这也是为什么胰腺癌疾病的治疗效果差的原因,现在治疗效果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不能用在中晚期的胰腺癌上面的,很多的患者往往是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胰腺癌的手术风险是比较大的,胰腺癌手术切除的范围很大,创伤面子大,并且容易出现很多的并发症,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胆汁或者是胰液流出的状况,还会出现大出血症状,所以对于患者的身体条件要求很大,身体状况比较差的人,即使是在早期也不能手术治疗的。

    胰腺癌的放疗方法的效果是比较差的,对于一般的癌症来说,不能手术治疗的话还可以做放疗,但是胰腺癌对普通放疗往往不敏感的,只有精确的放疗,像色波刀的效果还不错,另外,还有中药治疗,但毕竟只能延长病人的生存周期,要是彻底治愈是根本不可能的,射波刀是一种用于患者全身各种肿瘤立体方向的放射手术治疗设备,是利用机器人把多数高能射线精确无创的消灭肿瘤的方法。

    上面我们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胰腺癌疾病的最新治疗方法,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胰腺癌这种病治疗起来难度是非常大的,所有患者一定要有好的身体基础才能做手术治疗,即使是早期发现,如果身体条件不允许的话,也不能采用手术的治疗方法,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保养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胰腺癌疾病找到自己。

  • 胆道癌是一组罕见的异质性和侵袭性上皮癌,包括 肝内胆管癌、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胆道癌约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3%。由于大多数患者诊断时就已经处于晚期,胆道癌的预后相当差, 其5年生存率只有2%

     

    系统化疗一直是治疗晚期胆道癌的主要手段。3期随机试验ABC02研究确立了 吉西他滨+顺铂(GEMCIS)作为晚期胆道癌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GEMCIS与吉西他滨单药治疗相比,显著改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GEMCIS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1.7个月,吉西他滨单药治疗组为8.1个月;GEMCIS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0个月,吉西他滨单药治疗组为5.0个月。

     

    2019年,将GEMCIS+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作为晚期胆道癌一线治疗的2期试验显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1.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9.2个月。后续的3期试验(SWOG 1815),将评估在GEMCIS基础上增加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是否能显著改善总生存期。

     

    对于二线治疗,ABC06三期研究是首个显示晚期胆道癌使用GEMCIS后进行化疗有生存优势的随机试验。将mFOLFOX(改良的亚叶酸、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方案)+积极症状控制与单独积极症状控制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mFOLFOX+积极症状控制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6.2个月,而单独积极症状控制组为5.3个月。因此, mFOLFOX现被推荐用于GEMCIS进展后胆道癌的二线治疗

     

    随着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出现,已经发现了许多新的治疗靶点。在过去几年来,一些试验显示了晚期胆道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的益处。下文总结了晚期胆道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策略。

     

    FGFR抑制剂

    一些FGFR抑制剂已经被开发出来,并进行了临床试验。可逆的ATP竞争性FGFR抑制剂(如 德拉替尼、英菲格拉替尼和培米替尼)和不可逆的非ATP竞争性FGFR抑制剂(如 福巴替尼)显示出有希望的临床活性。德拉替尼是一种泛FGFR抑制剂,在一项2a期试验中,对29名携带FGFR2基因融合的肝内胆管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2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7个月。在有FGFR2突变或扩增的患者或缺乏FGFR基因突变的患者中没有观察到疗效。

     

    尽管FGFR抑制剂显示出了很好的临床活性,但也会出现 获得性耐药。在Goyal等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对4名接受英菲格拉替尼治疗的FGFR2融合阳性肝内胆管癌患者进行了进展前后的肿瘤组织测序和循环肿瘤DNA分析,结果显示,在病情进展时,循环肿瘤DNA分析显示出现了新的FGFR2激酶突变。

     

    IDH抑制剂

    这类药物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艾伏尼布,这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IDH1突变抑制剂,在一项针对73名以前接受过治疗的IDH1突变的胆道癌患者的1期试验中,显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3.8个月。在后续的3期ClarIDHy试验中,纳入了晚期、不可切除的IDH1突变型胆道癌患者,以前接受过一到两种治疗,被随机分配(2:1)接受每日口服艾伏尼布 500mg或安慰剂,共有187名患者入组。

     

    结果显示,艾伏尼布的ORR为2.4%,疾病控制率为50.8%。艾伏尼布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2.7个月)比安慰剂(1.4个月)长。艾伏尼布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0.3个月,安慰剂为7.5个月。艾伏尼布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是恶心(38%)、腹泻(32%)和疲劳(28%)。 与安慰剂相比,艾伏尼布作为二线治疗显示了无进展生存期的显著改善和更高的总生存期,并被NCCN指南推荐用于IDH1突变型胆道癌的二线治疗

     

    RAS-RAF-MEK-ERK通路

    RAS-RAF-MEK-ERK通路的上调在胆道癌研究中经常被描述,导致肿瘤细胞增殖和分化。据报道,胆道癌中激活KRAS突变的发生率约为9-40%,KRAS突变在胆囊癌中较少见(7-8%)。关于BRAF突变,大型研究表明,BRAF V600E突变主要见于肝内胆管癌,发生率为3-5%。就预后而言,KRAS和MAPK-ERK通路突变与预后不良相关。尽管KRAS突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但正如在其他实体瘤中所看到的那样,针对这一靶点仍然是一个挑战。 针对BRAF和MEK靶点的药物已显示出一些前景

     

    在维罗非尼治疗BRAF V600突变的非黑色素瘤患者的2期试验中,有8名胆道癌患者入组,其中有1名获得了持续1年以上的部分缓解。司美替尼是一种MAPK抑制剂,在ABC04 1b期试验中与GEMCIS方案联合治疗晚期胆道癌,在入组的28名患者中,有3名患者被证实有部分缓解。

     

    比美替尼也是一种MEK抑制剂,在一项1b期研究中与卡培他滨联合进行了测试,34名入组的晚期胆道癌患者以前接受过吉西他滨治疗,结果显示,ORR为20.6%,疾病控制率为76.5%。55.9%的患者病情稳定,其中68.4%的患者病情稳定时间超过12周。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7.8个月。

     

    BRAF和MEK抑制剂的双重抑制策略也进行过评估。在2期多中心ROAR试验中,43名BRAF V600E突变的晚期胆道癌患者接受了达拉非尼+曲美替尼的治疗。经过10个月的中位随访,研究者评估的ORR为5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9.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3.5个月。因此, 达拉非尼+曲美替尼的BRAF和MEK双重抑制对BRAF V600突变的晚期胆道癌显示出明显的临床活性,可考虑按照NCCN指南的推荐用于后续治疗

     

    靶向HER2治疗

    HER2基因扩增或过表达见于3-19%的胆道癌患者。与肝外胆管癌(11%)和肝内胆管癌(3%)相比,HER2基因扩增或过表达在胆囊癌中更常见。在预后方面,HER2突变与生存率较差相关。一些针对HER2的靶向疗法已经在临床试验中得到了评估, 拉帕替尼+吉西他滨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活性,但在两项单臂2期试验中,对于未经选择的晚期胆道癌患者没有显示出临床活性。

     

    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联合治疗HER2阳性的晚期胆道癌,是在一项2a期研究中进行的。39名有HER2扩增、HER2过表达或两者都有的患者被纳入研究,他们之前接受过治疗。在8.1个月的中位随访期中,显示出ORR为23%,疾病控制率为51%。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0.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0.9个月。

     

    参考文献:
    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1;6(11):956-969.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毛息花,肯塔基大学公共卫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癌症流行病学与慢性病流行病学。
  • (NB)是婴幼儿最常见的颅外实体瘤,占儿童恶性肿瘤的8%-10%。目前,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全身化疗和免疫治疗。其中能否安全有效地通过切除肿瘤是影响儿童生存期的重要因素。国外有报道低危该组神经母细胞瘤3年来开放手术率接近97%,术后的疗效较好。中危儿童采用手术和化疗相结合的方法也能获得良好的远期预后。高危儿童的治疗仍存在争议,有研究表明,局部切除是安全的,可以防止局部复发。然而,也有其他研究表明,肿瘤切除并没有实质性的生存益处。

    儿童NB的手术方法包括微创手术(MIS)和开放手术,其中MIS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目前它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儿科疾病,如阑尾切除术、胃底折叠术、肠切除吻合术和肾切除术。微创技术最早应用于儿童恶性肿瘤是在20世纪9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MIS逐渐在儿童恶性肿瘤患者中流行起来。然而,MIS的适应症和治疗效果仍有争议。本荟萃分析旨在运用循证医学的原则评估MIS和开放手术治疗儿童NB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仅供临床参考。

     

    分析方法

    在PubMed、ClinicalTrials、EMBASE、Cochranelibrary四个数据库中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搜索方法,搜索关键词为:腹腔镜、胸腔镜、微创、外科、NB。

    在删除重复、不相关、不合格文献后,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质量评估和数据提取。采用NOS评价文献质量。NOS包括选择(4分)、可比性(2分)和暴露(3分),满分为9分,其中7分至9分为低风险(A级),4分至6分为中风险(B级),1分至3分为高风险(C级)。提取的内容:研究的基本特征,包括第一作者、年份、文献来源和研究设计;纳入病例的基线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和体重;以及研究的样本量、干预方法、术前状态、结果指标和随访时间。术前检查包括是否化疗、放疗、术前骨髓移植、肿瘤直径、国际神经母细胞瘤分期、国际神经母细胞瘤风险工作组分期等。预后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残留、并发症、复发、住院时间(LOHS)、1~5年生存率。

     

    图1:文献筛选图(来用于文献资料)

    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首先,对每个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检验标准P=.1)。如果P>1,I2<50%,多研究间异质性较小,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如果P>1,I2≥50%,则认为多研究间异质性较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如有必要,对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进行分组分析,观测指标效应用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来衡量,连续变量用均值差(MD)表示,二元变量用比数比(OR)值表示。计算综合效应的95%可信区间。当P≤0.05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分析

    文献检索结果与质量评价

    本研究共检索到552篇文献,其中PubMed199篇,EMBASE339篇,Cochrane9篇,临床试验0篇,参考文献2篇。排除重复研究353篇,阅读标题和摘要后排除研究179篇,阅读全文排除13篇研究,最终纳入本Mete分析的研究有7篇。所有研究均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迭代筛选的细节如图1所示。图2显示了7项研究的质量评估。

     

    图2:文献质量分析(图片来源于文献资料)

     

    纳入研究特征

    本研究共纳入7篇原始文献,共571名儿童,其中MIS组162名,开放手术组409名。所包括的研究的特点如图3所示。

     

    图3:纳入研究资料(来用于文献资料)

     

    荟萃分析结果

    临床评价指标:Meta分析统计包括肿瘤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LOHS、复发、MYCN等临床评价指标。

    肿瘤直径:共有三项研究报道了MIS组和开放组NB患儿的肿瘤直径。Meta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研究之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00001,I2=98%),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联合统计分析显示,两组术前肿瘤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8.84,95%CI-48.12~10.43,P>0.05)。
    手术时间:共有6项研究报道了MIS组和开放组儿童NB的手术时间。Meta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研究之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00001,I2=98%),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联合统计分析显示,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21.7,95%CI-97.52~54.13,P>0.05)。
    术中出血:共有四项研究报告了MIS组和开放组NB患儿的术中出血。Meta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研究之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00001,I2=92%),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综合统计分析表明,MIS组较开放组术中出血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2.72,95%CI-24.84~-0.61,P<0.05)。
    住院时间:总共有5项研究报道了MIS组和开放组中NB儿童的LOH。Meta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研究之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00001,I2=98%),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联合统计分析显示,MIS组的LOHs明显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3.35,95%CI-5.55~-1.15,P<0.05)。
    复发:共有四项研究报道了MIS组和开放组NB患儿术后复发。Meta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的研究之间没有统计学异质性(P=0.71,I2=0%),并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联合统计分析显示,MIS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20,95%CI0.05~0.76,P<0.05)。
    MYCN结果:共有3项研究报道了MIS组和开放组NB患儿MYCN的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研究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34,I2=6%),并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联合统计分析显示,两组MYCN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2.27,95%CI0.56~9.18,P>0.05)。
    儿童年龄:总共有五项研究报告了MIS组和开放组NB患儿的年龄。Meta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研究之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04<0.1,I2=64%),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联合统计分析显示,MIS组患儿年龄明显大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1.74,95%CI1.58~21.90,P=0.02<0.05)。

    结论与总结

    通过文献查询和荟萃分析,目前已有的证据表明,与开放手术相比,MIS治疗NB具有术中出血少、平均住院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但鉴于本次荟萃分析纳入的研究数量有限,且研究均为回顾性研究,上述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选择偏差和发表偏差,故文中数据尚需进一步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