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广东:多数药品生产企业瞒报药品不良反应

广东:多数药品生产企业瞒报药品不良反应
发表人:未来医疗领航员

近年来,随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不断完善,公众对药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然而,据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最新数据显示,广东地区多数药品生产企业存在瞒报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这引发了公众对药品安全问题的担忧。

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份,广东省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754份,其中745份来自医疗机构,而来自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报告寥寥无几。这一现象与广东省庞大的医药产业规模、人口数量和用药人群相比,显得尤为突出。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然而,许多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甚至个别管理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不良反应必然是药品质量问题,导致责任推卸,不敢上报或采取私了等不负责任的态度。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表示,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将依据新修订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对瞒报不良反应的企业进行处罚,包括通报批评、警告以及1000元至3万元的罚款。

为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率,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要求全省药品生产企业成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相关工作,并于6月20日前上报机构人员名单。

此外,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还提醒公众,在用药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疗机构报告,并保留相关药品信息,以便及时反馈给监管部门。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药物不良反应疾病介绍:
药物热是患者治疗疾病时因,使用一种或多种药物引起的发热,是一种药物不良反应,停药后发热可消失。发热原因不明确,无法用其他疾病解释时,应考虑为药物热。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较为常见。抗菌药物是导致药物热最常见的药物,其次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抗肿瘤药物和心血管药物。服药后出现发热的平均时间为7~10天,可合并过敏性皮炎的表现。停药后一般情况下,体温在48~72h内自行恢复正常。体温恢复正常后,无需特殊处理。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2024年9月5日,22:46:29,九江市的一位患者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与一位专业的医生进行了线上问诊。患者描述了自己在服用左氧氟沙星后出现的呕吐症状,并询问是否可以换药。医生详细询问了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情况,发现患者的咳嗽和流鼻涕症状还比较明显,且有鼻炎和嗓子痒的历史。医生耐心解释了左氧氟沙星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的原因,并建议患者换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头孢克洛胶囊和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进行治疗。患者表示感谢,并询问了用药的注意事项和可能的副作用。医生再次强调了用药安全和个体差异,提醒患者如果症状不缓解或者加重及时就诊。次日,患者反馈用药后出现头晕困倦的症状,医生分析认为可能是复方甲氧那明胶囊中的抗过敏成分导致的,建议患者减少用量并继续观察。整个问诊过程中,医生始终保持着专业、细致和耐心的态度,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赞誉。

  • 我还记得那天早上,胃部的不适感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地攥住了我的心脏。前几天在医院开了甲硝唑,医生说是为了治疗我体内的某种感染。可今天早上,吃完两片药后,胃部开始胀痛,随后便是呕吐和头晕。那种感觉就像世界在我周围崩塌,所有的焦虑和恐惧都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我知道我需要帮助,但我不想再去医院了。经历过一次的等待和检查,我实在不想再经历一次。于是,我打开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APP,开始了一次线上问诊。

    医生很快就接了我的咨询,听完我的描述后,他告诉我这是甲硝唑的不良反应,建议我暂停服用。虽然我知道这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但我实在难受得厉害,只能听从医生的建议。

    医生还给了我一些缓解症状的建议,包括服用保护胃粘膜的药物。虽然我对这些药物并不了解,但我还是决定尝试一下。毕竟,任何能让我好受一点的方法都值得一试。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了新的治疗方案。虽然过程中还有些波折,但总的来说,我的症状逐渐得到了缓解。现在回想起来,那次线上问诊真的是救了我一命。

    甲硝唑引起的胃部不适和呕吐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甲硝唑是一种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然而,部分人群在服用甲硝唑后可能会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这些症状通常在停药后会自行消失,但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 推荐科室 消化内科或感染科 调理要点 1. 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2. 在服用甲硝唑期间,避免饮酒,以免加重不良反应。 3. 可以服用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缓解胃部不适症状。 4.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5. 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指导。

  • 我在网上看了医生,咨询了自己的病情。原来,我吃了药后出现了头疼和四肢酸痛的症状。医生告诉我,这可能是药物不良反应导致的。医生建议我停止服用药物,多喝水,保证充分休息,避免劳累,促进体内药物的排出。医生还提醒我,一般情况下,这种不良反应会在48小时内自行缓解。但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者出现其他不适,建议我及时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我很感激网上医生的耐心和细心。在这次咨询中,医生不仅给了我专业的建议,还让我感受到了医生对患者的关心和关注。我会按照医生的建议,停止用药,多休息,多喝水,希望能尽快缓解身体的不适。

    通过这次网上咨询,我深切体会到医生的专业和耐心,也更加相信医生对患者的关怀和关注。我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更加信任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 铝碳酸镁片在治疗慢性胃炎和胃酸过多等疾病时,作为一种抗酸药,其使用需谨慎。24小时内服用超过4次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如腹泻、腹痛、恶心和呕吐。患者应遵循医嘱,避免盲目用药。对于肾功能不全、高镁血症或高钙血症的患者,铝碳酸镁片是禁用的。服药期间,患者应避免辛辣食物,以免影响药物效果。若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药物不良反应这一现象。研究发现,女性相较于男性,更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本文将探讨女性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常见药物、预防措施等内容,帮助女性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一、女性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

    1. 生理差异:女性的生理结构相较于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激素水平、肝脏代谢酶活性等,这些差异可能导致女性对某些药物的代谢和反应与男性不同。

    2. 药物相互作用:女性可能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3. 老龄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更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这可能与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等因素有关。

    二、常见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

    1. 抗生素:如喹诺酮类、头孢类等抗菌药物,容易引起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2. 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容易引起皮疹、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3. 抗高血压药物:如利尿剂、ACE抑制剂等,容易引起低钾血症、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4. 抗肿瘤药物:如化疗药物,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脱发等不良反应。

    三、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措施

    1. 了解药物信息:在服用药物前,详细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避免盲目用药。

    2. 合理用药:遵循医嘱,不随意调整药物剂量、用药时间等,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3. 定期体检: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4. 关注药物安全性监测:关注市药监局等相关部门发布的药物安全性信息,及时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 2024年9月5日,朝阳市的某位患者在网上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了线上问诊。起初,患者描述自己感冒发烧反复发作,医生根据症状和检查结果,判断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并给出了相应的治疗建议和注意事项。然而,患者在对话中提到自己有过敏青霉素的历史,并且出现了胃部不适、吐光、低烧等症状。医生耐心地解释了可能是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并建议患者去皮肤科检查小腿内侧的红色点。整个过程中,医生始终保持专业和关心,多次提醒患者注意饮食、休息和避免重体力劳动,体现了医生的优良品质和责任心。最后,医生表示如果患者有任何不适,随时可以来京东健康复诊。

  •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药品不良反应事件逐渐增多,成为医疗纠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我国在药品不良反应纠纷处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缺乏专门的认定机构等,导致患者维权困难。

    一、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针对药品不良反应纠纷的法律,导致患者维权时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认定程序、责任承担等方面规定模糊,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二、缺乏专门的认定机构

    药品不良反应的认定需要专业的技术和知识,而目前我国缺乏专门的认定机构。医院、药检所等机构在认定过程中存在主观性、随意性,容易导致认定结果不公正。

    三、患者维权困难

    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和专门的认定机构,患者维权时面临诸多困难。一些患者因药品不良反应遭受严重损害,却无法获得应有的赔偿。

    四、建议

    为解决药品不良反应纠纷问题,建议:

    1. 加快立法进程,制定专门的药品不良反应纠纷处理条例。

    2. 建立专门的药品不良反应认定机构,提高认定结果的公正性。

    3.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置不良反应。

    4. 完善药品不良反应赔偿机制,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 服用血府逐瘀丸后出现失眠可能是由药物的不良反应、用药不规范、阴虚火旺等原因引起的。血府逐瘀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包括柴胡、当归、地黄等,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瘀血内阻所致的头痛、胸痛等症状。若用药后出现失眠,可能是药物不良反应所致。此外,用药不规范或患者本身存在阴虚火旺的情况也可能导致失眠。失眠还可能与肝火旺盛、气血两虚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原因并得到适当的治疗。

  •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因其独特的疗效和给药方式,在临床应用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随着不良反应事件的不断发生,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中药不良反应报告中,约75%与中药注射剂相关。其中,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数量排名前20位的品种均为中药注射剂。这引发了业界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担忧。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 注射剂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缺陷,如灭菌、灌封等环节不合格,可能导致热源等产生,引发不良反应。
    • 中药注射剂生产环节复杂,涉及药材种植、炮制、提取、中间体、成品等多个步骤,这些过程可能带入树脂、重金属、蛋白质、鞣质等有害物质,引起不良反应。
    • 有效成分或组分的毒副作用也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之一。

    尽管中药注射剂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其在临床应用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例如,银杏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等,几乎覆盖了国内所有三甲医院。

    为了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了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生产工艺评价等7个技术原则,对中药注射剂的研发、临床应用进行了规范。

    专家认为,中药注射剂应受到公正对待,既要看到其安全缺陷,又要提高质量标准、加强质量控制。

    未来,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将面临诸多挑战,但同时也充满机遇。通过技术创新、质量提升、安全性评价等措施,中药注射剂有望实现新的发展。

  • 晕车药主要用于缓解晕动病症状,如恶心、呕吐等,其作用机制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有关;而失眠症则需要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进行调节。因此,使用晕车药治疗失眠症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加重病情。若患者出现失眠症状,应寻求专业医师指导,以确保获得适当的治疗方案。如果患者在服用晕车药物后出现了嗜睡的现象,则可能是晕车药物导致的副作用。此时不必过度担心,一般停药后可自行恢复。建议患者用药需谨慎,并且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以免因用药不当引起严重后果。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