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肝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目前我国肝移植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肝癌及肝胆系统其他恶性肿瘤的肝移植亟需规范化。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大部分为不可切除的大肝癌,且肝内外门静脉系统中存在癌栓的比例高达1/3甚至50%以上。移植后,即使积极治疗,一年内的复发率仍可达到80%,3年生存率低于30%。对于晚期肝癌尤其是门静脉大分支内有癌栓的患者进行肝移植,不仅浪费了有限的供肝资源,也浪费了社会资源。
其次,来自供肝的乙肝病毒感染复发及再感染是影响术后中长期生存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强术前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并在术后规范长期应用抗乙肝免疫球蛋白治疗及监测,同时完善对供体乙肝病毒感染的检测。
第三,乙肝病毒感染者术后肝炎复发率可达90%,移植前后如不加有效治疗,是导致患者移植后迅速发生肝硬化及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据统计,我国有超过2亿人患有肝病,每年需要肝移植的患者超过万人。肝病患者从入院检查到手术,再到出院,整个过程需要20万至25万元,术后药费每年仍在万元以上。因此,有专家呼吁,在肾脏移植者术后抗排斥药物已被纳入医保后,肝移植药费也应该纳入医保。
为了提高我国肝移植的生存率,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对肝癌及肝胆系统其他恶性肿瘤的规范化治疗,避免浪费有限的供肝资源。
2. 加强对乙肝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降低术后肝炎复发率。
3. 加强对肝移植患者的术后护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4. 将肝移植药费纳入医保,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5. 加强肝移植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对肝移植的认知度。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小宝(化名)安静的躺在床上喝着奶,眼睛好奇的盯着病房里的来人,不知他幼小的心里是否知道是妈妈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呢?
主管的护士说,手术前小宝每天都很烦躁,经常哭闹,手术后变得很乖,喝饱了就安静的躺着,逗他还会笑。
先天性胆道闭锁
这是一个8个月大的宝宝,不幸的患上了先天性胆道闭锁,发育严重受影响,正常情况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体重应在10公斤左右,而小宝入院时仅5.6公斤。
家长回忆,小宝出生一周后,就出现了黄疸症状,粪便也呈棕黄、淡黄米色,开始以为是正常现象,后来才发现粪便变成了陶土样灰白色,紧张下才送院检查,确诊为先天性胆道闭锁。
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王东平副教授介绍,先天性胆道闭锁是一种肝内外胆管出现阻塞并可导致淤胆性肝硬化而最终发生肝功能衰竭的疾病,其发病率为1∶8000~1∶14000,如果进展到肝功能衰竭,唯一的出路只能进行肝移植。
小宝是幸运的,经过配型,确定妈妈的肝脏是适合他的,所以他们在3月1日进行了肝移植手术,手术很顺利,妈妈已在术后一周出院,而小宝也将于近日出院。
中国,99%的
在中国,器官来源方面,有两种途径:一种来自三代内直系亲属的捐献,另一来自志愿者的捐献。王东平副教授介绍,在亲属的器官捐献方面,在中国的比例还是很低,以肝移植为例,亲属捐献的器官移植仅大概只占手术的0.1%,而在国外,亲属捐献可占到器官移植的60%。相关原因一方面在于中国限制了三代内直系亲属才能捐,另一方面,中国捐献的多为女性,女性的肝脏体积较小,通常无法满足男性患者身体的需要。
据了解,中国每年有100万的患者需要进行肝移植,但因为肝源问题,只有1%的患者能顺利手术,“我们的手术相当于看菜吃饭,没有肝源,我们也无法为患者进行手术,以至于许多的患者还未等到合适的肝源,就已经离世。”对于这一现状,王教授只好叹气。
肝移植手术成熟 术后可过正常人生活
此次进行的肝移植手术,由于小宝比较年龄较小,对肝脏的需求也很小,只取了妈妈140克的肝脏就足够了,王东平副教授指出,妈妈的肝脏重量在970克,取出140克对妈妈的健康也没有太大影响。“小宝是幸运的,对于不少患上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孩子,很多家庭选择了放弃,这个很可惜。”王东平副教授遗憾的说。据了解,由于很多人对器官移植存在一定的误区,小孩一旦出现肝衰竭,需要肝移植的时候,家长担心手术风险,担心小孩移植后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担心终身的用药,往往会选择放弃治疗。
王教授指出,其实这些担忧都是不必要的,肝移植在中国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技术,第一例肝移植的患者,到现在已经有13年了。肝移植后,虽然需要终身服用抗排斥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用药量会越来越小。对于小宝这样的小患者,天生对器官的排斥就小于成年人,所以每天只需要吃少量的抗排斥药即可。
肝移植后,妈妈的肝脏马上就会在小宝体内发挥作用,并随着小宝的身体成长,小宝日后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运动。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了那家知名的互联网医院,我的心里充满了不安和期待。我的名字叫小杨,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几天前,我被告知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
我的主治医生,一位经验丰富的肝胆外科专家,在我手术前一天告诉我,目前不需要立即进行治疗,必须等到我的身体状况稳定一些后再进行。我感到很安心,因为我知道,这位医生的专业和耐心将是我战胜病魔的关键。
手术顺利进行,第二天我的凝血功能就恢复了正常。医生告诉我,目前还不需要进行放化疗,因为化疗或放疗对于预防复发来说没有特别大的意义。他建议,如果术后甲胎蛋白升高,可以考虑使用经肝动脉化疗灌注(HAIC)来预防复发。
在术后恢复期间,医生一直关注着我的病情,他告诉我,术后应该监测AFP指标,如果升高,就可以考虑使用HAIC。此外,他还建议我进行宏基因检测,以明确是否存在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
有一天,我听说我的血象有点异常,中性粒细胞比例偏高。医生告诉我,这是轻微的感染症状,不需要过于担心。他给我开了一些药物,并告诉我,这些药物将帮助我对抗感染。
在这段艰难的康复过程中,医生始终陪伴在我身边,他的专业和耐心让我深感安慰。我知道,有了他的帮助,我一定能够战胜病魔,重新找回健康的生活。
现在,我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阶段,我的身体状况正在逐渐恢复。我要感谢我的医生,是他们的专业和关心让我有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近年来,肝癌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病毒性肝炎、食物黄曲霉素污染、酒精性肝损害、饮用水污染和肝吸虫感染是诱发肝癌的五大高危因素。
一项针对广州社区人群的肝癌高危因素调查发现,这五大因素中,广州人生活中就占了三样。此外,广州近10%的人每天喝白酒,超过30%的人曾感染过肝吸虫,其中六成以上的人吃过生鱼。近10%的人携带乙肝病毒,但并未被诊断出来。
两大高危因素让肝癌风险翻番
高危因素一: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癌风险增加100倍
乙型肝炎病毒是仅次于烟草的第二种已知的人类致癌物。HBsAg阳性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发生肝癌的机会比阴性者高100倍以上。我国约有85%的肝癌病人是HBsAg阳性者。
预防乙肝的最佳方法是坚持规范系统的肝炎治疗,注意定期复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同时,推广接种疫苗,可减少约80%的肝癌病人。
高危因素二:鱼生+烈酒,肝癌几率翻倍
嗜酒、吃生鱼等生活习惯也是导致肝癌的高危因素。吃生鱼容易感染肝吸虫,长期反复的损伤可引起癌变。同时,酒精可以作为肝癌危险因素的诱发剂、促进剂,有强化或促进致癌物的作用。
仅10%适合肝移植
肝移植是治疗肝癌的一种方法,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目前,仅有不到10%的患者符合做移植或其他手术的条件。对于中晚期肝癌病人,治愈率仍然很低,早发现早治疗仍是临床上的主要方法。
近年来,肝衰竭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中心近日在五天内成功完成4例肝移植手术,为4名重症肝衰竭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肝衰竭是指肝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易述红教授表示,中山三院肝移植中心已成功完成超过100例肝移植手术,此次一周内连续成功救治4名重症肝病患者,其中3位患者均为完全深度昏迷,使用上呼吸机,体现了中心在处理重症肝炎肝移植上的高水平。
文章中介绍了4位患者的病例,包括办公室白领陈女士、高龄产妇梁女士、乙肝患者张先生和慢性乙肝患者谢先生。他们分别因劳累过度、产后、乙肝病毒感染等原因导致肝衰竭,经过肝移植手术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易述红教授提醒,肝衰竭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诊治。对于有肝炎病史的患者,应定期体检,避免劳累过度、感冒、服用药物、妊娠等加重肝脏负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中心在肝衰竭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
胆道闭锁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肝脏疾病,严重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健康。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肝移植手术成为治疗胆道闭锁的有效手段。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胆道闭锁肝移植手术后的存活情况。
胆道闭锁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较高,术后90%以上的患者可以存活1年左右。其中,70%~80%的患者能够存活5年左右,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存活超过30年。然而,具体的存活时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它与手术是否成功、术后管理、患者自身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术后管理是影响胆道闭锁肝移植手术存活时间的关键因素之一。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嘱托服用抗排异药物,避免自行停药或减量。此外,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监测肝功能、免疫指标等,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除了药物治疗,术后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在饮食方面,患者应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等,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胆道闭锁肝移植手术的成功与否与手术技术密切相关。手术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移植器官,并尽量减少手术创伤。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监测肝脏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排异反应等问题。
胆道闭锁肝移植手术后的存活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护理,患者仍然有较高的生存率。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胆道闭锁患者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肝脏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重要手段,术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预防排斥反应。然而,一些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食物、保健品和药物可能会降低免疫抑制剂的效果,增加排斥风险。
香菇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具有扶正补虚、健脾开胃、祛风透疹、化痰理气、解毒、抗癌等多种功效。香菇中含有提升免疫功能的成分,因此患者可以正常食用,但不宜过多,以免影响免疫抑制效果。
肝脏移植术后,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饮食调理,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但也要避免过量,以免加重肝脏负担。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身体恢复。
除了饮食,肝脏移植术后患者还需要定期复查,监测肝功能、免疫指标等相关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总之,肝脏移植术后患者需要谨慎选择食物和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免疫抑制效果的物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调理和生活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毒性肝炎、黄曲霉毒素、饮水污染、遗传因素等。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这也是医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早期发现肝癌至关重要。由于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晚期。因此,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对于有肝炎病史或病毒性肝炎携带者,及早发现肝癌,提高治疗效果。
目前,肝移植是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肝脏移植不仅能有效治疗肝癌,还能同时解决肝硬化、肝炎等问题。然而,肝脏移植手术风险较大,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肝脏移植术后,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定期复查,预防排斥反应和感染等并发症。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饮酒、熬夜等不良习惯,对肝脏健康至关重要。
除了肝脏移植,肝癌的治疗方法还包括手术切除、放化疗、靶向治疗等。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医生会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重视肝脏健康,预防肝癌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黄曲霉毒素、农药等。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
3.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变质食物。
4.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肝脏疾病。
5.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免疫力。
在医学领域,肝脏移植手术是一项高风险且技术要求极高的手术。近日,北京医院成功完成了一例罕见的“镜面人”肝移植手术,为我国肝移植技术再添辉煌。
“镜面人”是一种罕见病症,患者体内器官位置与常人相反,如心脏位于右侧,肝脏位于左侧等。这种病症的发生率仅为百万分之一,给手术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此次手术由北京医院普通外科韦军民等大夫主刀。手术过程中,医生们首先将患者的病肝和胆囊切除,并成功取出了100多块结石。为将新肝脏植入“镜面人”的左侧,医生们巧妙地将肝脏旋转45度,避免了新肝脏扭曲。经过7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最终取得了成功。
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肝移植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于其他罕见病症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肝脏移植手术的成功,离不开先进的医疗设备、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医生们无私的奉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在更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此外,肝脏移植手术的成功也提醒我们,关注罕见病症患者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加强对罕见病症的研究和宣传,为患者提供更多关爱和支持。
总之,北京医院成功完成“镜面人”肝移植手术,是我国医学领域的一大突破。这不仅为患者带来了希望,也为我国肝移植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干细胞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国科学家在转化型肝脏细胞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为肝脏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承担着解毒、合成、储存等功能。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肝脏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传统的肝脏疾病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惠利健研究小组,成功地将小鼠尾巴上的皮肤成纤维细胞诱导为肝脏细胞。这种转化型肝脏细胞具有与体内肝脏细胞类似的上皮细胞形态、基因表达谱,并获得了肝脏细胞的功能。
这项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它简化了肝脏细胞获取的过程,为将来从病人自身体细胞诱导获得肝脏细胞进行移植的应用奠定了基础。这意味着,未来肝脏移植手术将更加安全、可靠,为无数肝衰竭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此外,转化型肝脏细胞在药物代谢和药物毒理研究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转化型肝脏细胞,科学家可以更准确地预测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毒理作用,为药物研发提供有力支持。
目前,这项研究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应用于临床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转化型肝脏细胞技术将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所谓镜面人,即心脏、肝脏、脾脏、胆等器官的位置与正常人相反,犹如照镜子的倒影,这种罕见的情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所致,发生概率仅为百万分之一。近日,来自温州瑞安的蔡先生,成为全球首位接受镜面人供肝进行二次肝移植的患者。
蔡先生自18岁确诊为镜面人以来,已历经四次开腹手术。32岁时感染乙肝病毒,41岁时被确诊为肝癌,在上海接受了肝癌切除手术。两年后,因肝硬化、脾肿大引发消化道出血,进行第二次开腹手术。一年后,肝癌复发,再次进行肝移植手术。然而,移植肝脏位置不匹配,导致胆道问题,蔡先生反复出现黄疸、发烧等症状,病情逐渐加重。
半年前,蔡先生出现间歇性轻度的肝昏迷状态,多家医院均表示无法进行二次肝移植手术。在绝望之际,蔡先生来到浙大一院,最终等到了合适的镜面人供体。经过8个多小时的奋战,浙大一院肝移植团队成功为蔡先生实施了二次肝移植手术。
蔡先生术后恢复良好,他表示,自己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并注重饮食和生活习惯,这让他能够在经历多次手术后依然保持健康。
镜面人肝移植手术的成功,不仅为蔡先生带来了新的生命,也为镜面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浙大一院肝移植团队表示,将不断探索创新,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