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玉米抗衰又防癌!这样吃营养翻倍

玉米抗衰又防癌!这样吃营养翻倍
发表人:康复之路

玉米,这个看似普通的农作物,却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健康益处。它不仅美味可口,还能帮助我们抵抗衰老、预防癌症,堪称健康饮食中的佳品。

丰富的维生素,助力健康

玉米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C和E,这些维生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抵抗自由基的侵害,延缓衰老过程。此外,玉米中的维生素还能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等疾病。

膳食纤维,呵护肠道健康

玉米富含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降低肠道癌的风险。同时,膳食纤维还能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钙质丰富,助力骨骼健康

每100克玉米含有近300毫克的钙,与乳制品中的钙含量相当。钙质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症。

抗氧化物质,预防癌症

玉米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谷胱甘肽、玉米黄质等,这些物质可以抑制癌细胞生长,预防癌症的发生。

多种吃法,营养翻倍

玉米的吃法多种多样,可以煮、蒸、烤、炖等。下面介绍几种玉米的常见吃法:

1. 玉米炖排骨:将玉米和排骨一起炖煮,汤汁鲜美,营养丰富。

2. 玉米炒鸡蛋:将玉米粒和鸡蛋一起炒制,简单易做,美味可口。

3. 玉米糊:将玉米磨成粉,加入水煮成糊状,口感细腻,营养丰富。

4. 玉米沙拉:将玉米粒、黄瓜、西红柿等蔬菜切成小块,加入沙拉酱拌匀,清爽可口。

5. 玉米饼:将玉米面和面粉混合,加入水和面,烙成饼,香脆可口。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肠癌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长期便秘与肠癌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频繁便秘,且长期未得到缓解,确实会增加患肠癌的风险。肠癌可能发生在直肠、乙状结肠或肝曲结肠等部位。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便秘会导致肠道内大便干燥,毒素吸收增加,从而刺激直肠或大肠粘膜,容易引发粘膜破裂、不典型增生和癌症。

    便秘还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

    1. 痤疮:长期便秘会导致毒素堆积,影响皮肤健康,引发痤疮、色素沉着等问题。

    2. 妇科疾病:便秘会增加盆腔压力,引发痛经、阴道痉挛、尿潴留等症状。

    3. 痔疮:便秘会导致直肠颈部的压力增加,静脉回流受阻,最终形成痔疮。

    4. 心脑血管疾病:便秘时用力排便会增加腹内压力,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预防和治疗便秘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

    2. 增加运动量,促进肠道蠕动。

    3.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

    4. 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压力。

    5. 如果便秘问题严重,应及时就医。

  • 在癌症的治疗与预防领域,科学家们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最近,一项研究指出,阿司匹林在降低结肠癌风险方面可能存在个体差异。研究发现,对于体内酶活性较高的人群,服用阿司匹林能有效降低结肠癌风险;而对于酶活性较低的人群,阿司匹林的效果则不明显,甚至可能增加风险。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物,其主要成分是水杨酸。它具有抗炎、镇痛、解热等作用,在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近年来,阿司匹林在降低癌症风险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

    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可以抑制一种名为前列腺素E2(PGE2)的分子,这种分子会促进结肠细胞的生长并导致炎症,增加患癌风险。阿司匹林通过抑制PGE2的产生,从而降低结肠癌的风险。

    然而,不同人群对阿司匹林的反应存在差异。研究发现,体内15-PGDH酶活性较高的人群,服用阿司匹林后,结肠癌风险降低幅度更大;而对于15-PGDH酶活性较低的人群,阿司匹林的效果则不明显,甚至可能增加风险。

    此外,阿司匹林在预防结肠癌的同时,也可能增加胃肠道出血等风险。因此,对于是否使用阿司匹林预防结肠癌,需要根据个体情况综合考虑。

    对于有结肠癌家族史、长期吸烟、高脂肪饮食等高风险人群,可以考虑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预防结肠癌。而对于其他人群,则应谨慎使用阿司匹林,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个体化治疗。

  •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为了所爱的人烹饪美食,但有时候,这些看似美味的食物却隐藏着健康隐患。例如,熏肉、炸土豆饼等加工食品,虽然口感诱人,但过量食用却可能给家人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加工肉类,如烟熏肉、火腿、腊肠等,虽然方便快捷,但其中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和防腐剂,长期食用可能导致肠癌等疾病。研究表明,每天摄入50克加工肉类,患肠癌风险会增加18%。

      除了加工肉类,含糖饮料也是健康的一大杀手。过多的糖分摄入会导致蛀牙、肥胖、糖尿病等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糖分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

      酒精同样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过量饮酒会导致肝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家人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酒精摄入。

      为了家人的健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优先选择新鲜、天然的食材,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

      2. 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均衡。

      3. 控制糖分和酒精的摄入。

      4.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时定量、细嚼慢咽等。

      5.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为家人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远离疾病的困扰。

  • 自1906年有学者首次提出急性阑尾炎与右半结肠癌可能存在联系以来,这一观点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众多研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临床关联,甚至有观点认为急性阑尾炎可以被视为大肠癌的一个潜在征兆。

    阑尾炎与大肠癌的共存现象究竟如何解释呢?以下是几种可能的原因:

    1. 大肠癌导致胃肠功能紊乱,阑尾组织因此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

    2. 阑尾腔部分阻塞:肿瘤生长过程中,阑尾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盲肠及升结肠肿块直接浸润或腔内种植,均可导致阑尾腔堵塞。

    3. 大肠癌干扰机体免疫系统,使细菌在阑尾腔内生长繁殖。

    4. 结肠肿瘤周围区域的炎症扩散,累及到阑尾。

    5. 肿瘤生长导致阑尾血液及淋巴循环受阻。

    6. 结肠癌扩张性生长导致肠腔变窄,出现不完全性梗阻,使肠腔近端压力升高,影响阑尾正常排空,导致阑尾腔内容物淤积,细菌进一步生长繁殖,引发急性阑尾炎。

    尽管目前对急性阑尾炎和大肠癌共存的相关性仍存在争议,但在中老年患者中,两者的联系已经得到证实。遗憾的是,大肠癌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或两者共存时漏诊大肠癌的情况仍较为常见。

    为了减少误诊,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 所有急性阑尾炎患者均应考虑大肠癌共存的可能性,尤其是40岁以上者。

    2. 若术前急性阑尾炎症状不典型,或近期表现为阑尾脓肿,经抗炎治疗肿块不能完全消失或一度消失后又复发,应警惕大肠癌的可能性。

    3. 若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术中发现阑尾正常,应仔细探查回肠末段、盲肠及盲肠以远的全部大肠及其系膜,以排除肿瘤。

    4. 若患者有慢性阑尾炎表现,但不能排除大肠癌共存的可能性,应先行钡灌肠或纤维结肠镜等检查明确诊断,切勿盲目切除阑尾。

    5. 阑尾炎手术后,应定期门诊随访,大便潜血试验列为首选筛选试验,并结合钡灌肠、纤维结肠镜、气钡结肠双重对比造影、CT等检查,以排除大肠癌。

    6. 若术后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低热、贫血、稀便或肠鸣音亢进等不全肠梗阻表现,尤其是腹部扪及肿块或伤口不愈合、有瘘道形成者,应考虑大肠癌的可能性。

  • 那是一个寻常的下午,我坐在北京朝阳区的家中,通过互联网医院与远在广东的***医生进行了一次关于我病情的线上问诊。

    自从肠癌晚期,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的消息传来,我的生活仿佛陷入了黑暗。然而,在***医生的帮助下,我逐渐找到了一丝希望。

    医生在了解了我的病情后,详细地解释了我的治疗方案。他告诉我,由于目前属于晚期,不适合手术,建议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并加用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来控制肿瘤进展。虽然一开始我对此方案心存疑虑,但在医生的耐心解释下,我逐渐放下了担忧。

    在与医生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不仅医术精湛,更有着极高的医德。他不仅关注我的病情,更关心我的心理状态,给予我极大的支持和鼓励。每当我感到无助时,他总是耐心地倾听我的诉说,并给予我专业的建议。

    尽管如此,我仍然忍不住问医生,这样的治疗方案能活多久?医生坦诚地告诉我,目前属于晚期,估计生存时间1年左右,无法手术。这让我心情沉重,但我没有放弃。我询问是否有其他办法,医生说,除了现在的治疗方案,暂时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在问诊的最后,我忍不住问医生,有没有治愈的可能性?医生告诉我,没有。听到这个答案,我心中充满了失望,但我没有放弃希望。我询问是否有可能通过移植手术来挽救生命,但医生告诉我,由于我的病情较重,不适合移植手术。

    虽然结果不尽人意,但我对***医生的专业和耐心表示由衷的感谢。他让我明白了,即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也要坚强地面对,珍惜每一天。

  • 您好,我是一位普通的上班族,最近两年我发现自己的体重有所下降,从60公斤左右下降到了56-57公斤。虽然饮食规律,主要以蔬菜、精肉和粗粮为主,每天还会喝无糖黑咖啡,但我还是感到有些担忧。我的大便次数基本稳定,每天3-4次,但偶尔会稀。左侧腹部偶尔会有些疼痛,这让我更加担心是否是肠道肿瘤的问题。

    8月初,我例行体检,癌胚抗原数值正常,这让我稍微安心了一些。但我还是决定寻求医生的帮助,于是选择了线上问诊。通过互联网医院,我联系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消化内科医生。

    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病情,详细了解了我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他告诉我,没有反酸和胃胀的症状,体重下降可能与健身有关,但也不能排除肠道肿瘤的可能性。他建议我做一下幽门螺旋杆菌和癌胚抗原的检查,结果都显示正常。

    医生还告诉我,由于我的大便情况比较稳定,暂时不需要做肠胃镜。他给我开了一些药物,并详细解释了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他还提醒我要注意饮食,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辣椒等。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按照医嘱用药,并调整了饮食。一段时间后,我的体重稳定了,左侧腹部的疼痛也消失了。我对医生的专业和耐心感到非常满意,也庆幸自己选择了线上问诊这种方式。

  • 线上医疗咨询:温暖与专业的交汇

    那是一个平凡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安静的客厅里。我,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坐在沙发上,心中充满了焦虑。儿子,那个曾经活力四射的年轻人,如今却被肠癌的阴影笼罩。

    我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陌生的号码,那是京东互联网医院提供的在线咨询服务。电话那头传来的是一位温和的声音,他自我介绍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肿瘤内科医生,他的话语中充满了专业与关怀。

    我将儿子的病理报告发送了过去,医生很快就回复了。他耐心地分析了报告,详细询问了儿子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我感受到他的专业,更感受到了他的温暖。

    医生告诉我,儿子的病情虽然严峻,但并非没有希望。他推荐了一种化疗方案,并解释了每种药物的作用和可能的副作用。我虽然心中不安,但医生的坚定和耐心让我感到一丝安慰。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通过互联网医院与医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每次咨询,医生都会详细解答我的疑问,给我提供专业的建议。他的话语中充满了鼓励,让我对儿子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终于,手术的日子到来了。手术非常成功,医生告诉我,手术后的病理结果显示淋巴结有癌细胞,但治疗方案已经制定好了。我虽然心中仍然不安,但我知道,我已经找到了可以信赖的医生。

    术后,我继续通过互联网医院与医生保持联系。他告诉我,化疗是接下来的关键步骤,需要我儿子积极配合。医生还建议我儿子可以尝试中医调理,以增强体质,减轻化疗的副作用。

    如今,我的儿子已经完成了化疗,他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我深深地感谢那位医生,是他用他的专业和温暖,给了我儿子生的希望。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优势。它不仅让我足不出户就能得到专业的医疗咨询,更让我感受到了医患之间的温暖和信任。

  • 在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下,正确的诊断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沪六院樊友本主任在一次访谈中,深入探讨了医生在诊断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了仔细、耐心和细心的重要性。

    樊友本主任分享了自己近30年临床经验中的案例,强调了医生在诊断过程中的细致观察和逆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他指出,正确的诊断是治疗的一半,而误诊或漏诊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终生的遗憾。

    文章中,樊友本主任通过多个案例,展示了医生在面对复杂病例时如何通过细致观察、询问病史和合理运用检查手段,最终找到正确诊断的过程。他强调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鼓励患者详细描述自己的症状,为医生提供更多线索。

    此外,文章还讨论了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以及医生如何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检查方法。

    樊友本主任的这篇文章,对于医学生、临床医生以及普通大众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让我们更加了解诊断过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诊断。

  • 结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其癌变风险与息肉的组织类型和大小密切相关。肛肠专家指出,腺瘤性息肉的癌变风险较高,当腺瘤直径大于2cm时,其癌变率可超过50%。因此,对于所有类型的结肠息肉,都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内镜下切除是治疗结肠息肉的主要方法,切除后需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内镜治疗困难的患者,可以考虑外科手术治疗。腺瘤性息肉内镜治疗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和内镜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恶变风险更高,建议尽快进行全结肠切除术。对于息肉数量较多、形态各异的患者,可以采取分批镜下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定期进行随访和内镜复查,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结肠息肉和大肠癌具有家族易感性,遗传倾向明显。因此,一旦确诊为结肠息肉或大肠癌,患者的直系亲属需要长期进行随访,并及时进行必要的检查,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以下三种症状提示可能患有结肠息肉,应及时就医:便血、大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腹痛等)、大便形状异常。早期大肠癌患者手术后的生存率较高,但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患者在发现结肠息肉时未及时就医,导致病情恶化。

    预防结肠息肉和大肠癌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此外,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针对高危人群,如家族中有大肠癌病史的患者,应尽早进行结肠镜检查。

    在治疗方面,除了内镜切除和外科手术外,药物治疗也是辅助治疗手段之一。如奥曲肽、阿米替林等药物可以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但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总之,结肠息肉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疾病,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癌变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大肠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每年约有4.75万人死于大肠癌。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大肠癌的发生?哪些人群更容易患上大肠癌呢?本文将为您一一揭晓。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大肠癌的病因。研究表明,饮食、环境、遗传、种族等因素都与大肠癌的发病有关。其中,饮食和环境因素尤为重要。例如,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大肠癌发病率较低,但随着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日益上升。这主要是因为脂肪饮食增加、纤维素饮食减少,以及环境因素如土壤中缺硒、血吸虫病的影响等。

    那么,哪些人群更容易患上大肠癌呢?以下几种情况应引起注意:

    1. 大肠癌高发区的成人,如我国的大城市及东南沿海一带;

    2. 大肠腺瘤患者,有多发性家族性腺瘤病的家族成员;

    3. 以前患过大肠癌的患者;

    4. 血吸虫病患者;

    5. 大肠癌患者的家庭成员;

    6. 癌症家庭综合征的成员;

    7. 盆腔接受过放射治疗者;

    8.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除了了解大肠癌的病因和高危人群,我们还需要了解大肠癌的症状。大肠癌的症状和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生长的部位、癌肿的大小及病期的早晚。常见的症状包括:

    1. 右半结肠癌:贫血、腹块、腹痛等;

    2. 左半结肠癌:便血、肠梗阻等;

    3. 直肠癌: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

    为了预防大肠癌,我们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加强锻炼、戒烟限酒等。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