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油温越高越易致癌?

油温越高越易致癌?
发表人:医疗科普小站

烹饪,作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满足了我们的味蕾,也提供了必需的营养。然而,烹饪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却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首先,炒菜后不刷锅接着炒的行为,看似省时省力,实则暗藏隐患。残留的油脂和食物残渣在高温下可能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质,增加癌症风险。

其次,炒菜结束后立即关闭油烟机,同样不利于健康。油烟机在排除废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炒菜结束后仍有未排干净的废气残留在厨房,对健康造成影响。

此外,油冒烟时才下锅也是不科学的烹饪方式。此时油温已经超过200℃,不仅会增加致癌物产生,还会破坏蔬菜中的营养素,降低油的营养价值。

另外,将油炸过的油继续用于炒菜,同样不可取。高温加热过的油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的油脂氧化产物,增加致癌物产量。

为了保障健康,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炒菜后及时清洗锅具,避免残留物产生有害物质。

2. 炒菜结束后让油烟机继续运转3-5分钟,确保有害气体完全排出。

3. 控制油温,避免过高温度烹饪。

4. 避免将油炸过的油用于炒菜。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烹饪过程中的健康,让美味与健康同行。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燃烧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燃烧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随着夏季的到来,烧烤成为许多人的美食选择。然而,近期有关韩国烧烤可能增加患癌风险的说法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探讨烧烤与癌症的关系,并提供一些预防建议。

    研究表明,烧烤过程中会产生两种致癌物质:杂环胺和多环芳烃。这些物质主要来源于烤肉时蛋白质的分解和烤肉香味的来源。高脂肪的肉类在烧烤时会产生更多的致癌物质。

    为了降低癌症风险,建议选择低脂肪的肉类,如鸡肉、海鲜等,并尽量减少加工肉制品的摄入。此外,腌制时间过长的肉类也容易产生致癌物质。

    除了烧烤本身,烧烤的卫生问题也不容忽视。烧烤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往往不佳,容易导致食物污染。因此,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烧烤摊位非常重要。

    除了烧烤,中式烧烤也存在类似的风险。因此,建议控制烧烤的摄入量,并保持均衡的饮食习惯。

    总之,烧烤虽然美味,但长期大量食用确实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为了保障健康,建议适量食用烧烤,并注意饮食卫生。

  • 烹饪方式对健康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观念认为,大火爆炒能够使菜肴更加美味,但实际上,这种烹饪方式却可能带来健康隐患。

    研究表明,油烟是多种疾病的诱因之一,其中包括肺癌。在烹饪过程中,高温产生的油烟中含有苯并芘等致癌物质,长期吸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那么,如何才能在保证食物美味的同时,又能避免油烟带来的健康风险呢?专家建议,选择合适的油和烹饪方法至关重要。

    首先,不同的油适合不同的烹饪方法。例如,压榨油适合“热锅凉油”法,而浸出油则适合“凉锅凉油”法。此外,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也是减少油烟危害的重要措施。炒菜时,要始终打开抽油烟机,没有抽油烟机时,一定要开窗通风,使油烟尽快散尽。

    除了以上方法,还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也需要注意。例如,炒菜时不要把油锅烧得太热,并在厨房安装脱排油烟机,以减少菜肴中脂肪氧化物和厨房空气中油烟雾凝聚物的含量。最好食用去除有害杂质的精炼油。做饭燃煤的人家及早改用液化气,同时加强厨房通风,这些都是减少厨房空气污染、防止疾病的有效措施。

    总之,烹饪方式与健康息息相关。通过选择合适的烹饪方法、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以及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我们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呵护自己的健康。

  • 烧烤,作为我国传统的美食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近年来,有关烧烤致癌的争议不断。那么,经常吃烧烤是否会增加患癌风险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解答。

    烧烤与癌症的关系

    研究表明,烧烤食品中确实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这是因为,在烧烤过程中,肉类食品在高温下会发生焦炭化反应,产生多环芳烃、杂环胺等致癌物质。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如何降低烧烤致癌风险

    虽然烧烤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享用。以下是一些降低烧烤致癌风险的方法:

    1. 控制烧烤温度:尽量选择可控温的烤炉,将温度控制在160度以下,减少致癌物的产生。

    2. 提前腌制:用专门的烤肉酱汁浸泡肉和鱼,可以减少烧烤时的致癌物质。

    3. 调整烤架位置:将肉与火源保持一定距离,减少致癌物的产生。

    4. 多吃蔬菜:新鲜的绿叶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E,可以减少致癌物的产生。

    烧烤与癌症的其他因素

    除了烧烤本身,以下因素也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1. 长期大量吸烟或饮酒。

    2. 长期暴露于有害环境中。

    3. 遗传因素。

    4. 免疫功能低下。

    因此,在享受烧烤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这些因素,降低患癌风险。

  • 生活中,许多细节都与温度息息相关,掌握适宜的温度,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健康。

    1. **绿茶泡制的最佳温度**:绿茶的叶子较为柔弱,适宜用76摄氏度的水温冲泡,避免过高的水温使绿茶变得苦涩。

    2. **洗澡的水温**:洗澡水温应控制在35~40摄氏度,过高的水温会破坏皮肤保护层,使皮肤失去抵御污染和细菌的能力。

    3. **鲜切花的水温**:鲜切花适宜的水温为32~37.7摄氏度,温暖的水温有助于花朵开放。

    4. **养鱼的水温**:养鱼的水温应保持在18~23摄氏度,过高或过低的水温都会影响鱼的活力。

    5. **红酒的最佳饮用温度**:红酒适宜的饮用温度为16~18摄氏度,不宜冰镇,喝前需醒酒1小时。

    6. **白葡萄酒的最佳饮用温度**:白葡萄酒适宜的饮用温度为4~10摄氏度,喝前取出冰箱,常温放置20分钟即可。

    7. **卷发棒的使用温度**:卷发棒的使用温度应根据发质选择,正常发量使用中挡温度160摄氏度,浓密头发使用高挡温度221摄氏度,每次接触头发时间不超过5秒。

    8. **煎鸡蛋的温度控制**:煎鸡蛋的最佳温度为71摄氏度,保持鸡蛋营养和美味。

    9. **办公环境的温度**:办公环境的温度应控制在22~25摄氏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工作效率。

    10. **睡眠环境的温度**:睡眠环境的温度应控制在20摄氏度,夏天不宜过低,冬天不宜过高。

  • 烹饪,作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满足了我们的味蕾,也提供了必需的营养。然而,烹饪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却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首先,炒菜后不刷锅接着炒的行为,看似省时省力,实则暗藏隐患。残留的油脂和食物残渣在高温下可能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质,增加癌症风险。

    其次,炒菜结束后立即关闭油烟机,同样不利于健康。油烟机在排除废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炒菜结束后仍有未排干净的废气残留在厨房,对健康造成影响。

    此外,油冒烟时才下锅也是不科学的烹饪方式。此时油温已经超过200℃,不仅会增加致癌物产生,还会破坏蔬菜中的营养素,降低油的营养价值。

    另外,将油炸过的油继续用于炒菜,同样不可取。高温加热过的油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的油脂氧化产物,增加致癌物产量。

    为了保障健康,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炒菜后及时清洗锅具,避免残留物产生有害物质。

    2. 炒菜结束后让油烟机继续运转3-5分钟,确保有害气体完全排出。

    3. 控制油温,避免过高温度烹饪。

    4. 避免将油炸过的油用于炒菜。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烹饪过程中的健康,让美味与健康同行。

  •   孩子,你喜欢吃烧烤吗?烤得焦黑的肉串,香气扑鼻,令人垂涎。然而,你是否知道,烧烤中的焦黑物质,是否真的会致癌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避开用量谈后果都是耍流氓。日本明病院癌症研究对照实验的结果显示,只有每天吃一吨以上的焦黑物质,才可能致癌。也就是说,即使你喜欢吃烧烤,狂吃特吃,你其实也吃不到致癌的那个量。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担心烧烤中的焦黑物质会致癌呢?这是因为,烧烤在高温烹饪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叫做多环芳烃(PAHs)的致癌物质。PAHs是一类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具有很高的致癌性。

      然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PAHs的产生并不仅仅局限于烧烤。任何高温烹饪的食品,如煎炸、烧烤、烤肉等,都可能会产生PAHs。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因为烧烤会产生PAHs,就完全杜绝烧烤。

      那么,如何才能在享受烧烤的同时,降低致癌风险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尽量选择烤制时间短、火候适中的烧烤食品。

      2. 尽量不要吃烤焦的部分。

      3. 与其他食品搭配食用,如蔬菜、水果等。

      4. 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度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除了烧烤,高温烹饪对心血管的影响更值得留意。苏格兰爱丁堡大学的学者开展的研究显示,当食材遇上150℃以上的高温时,它们的化学结构就会发生变化,产生有毒的新型污染物(NFCs)。包括不利心血管健康的反式脂肪酸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

      在高温煎炸下的食品中,油很容易分解成反式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之于心血管的危害已是人尽皆知,尤其当油脂反复使用时,其中反式脂肪酸更多。它在很多国家禁止食用,不少商家借此推出了一系列饱受欢迎的零食熟食,如非油炸方便面、薯片,大家应该不陌生。

      而目前研究显示,AGEs可加速人体衰老,并导致很多慢性退化型疾病的发生。

      因此,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注意健康饮食,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以降低患病风险。

  • 烧烤,作为我国传统的美食之一,深受人们喜爱。然而,烧烤在带来美味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健康隐患。本文将为您盘点烧烤的六大危害,并给出一些预防措施。

    一、烧烤的危害

    1. 损伤消化道黏膜:烧烤食物性质燥热,加之辛辣刺激的调味品,会刺激胃肠道蠕动及消化液分泌,损伤消化道黏膜,导致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

    2. 感染寄生虫:烧烤食物中可能存在寄生虫,如绦虫、囊虫等,食用后可能导致感染。

    3. 致癌物质:烧烤过程中产生的致癌物质,如苯并芘、杂环胺等,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4. 蛋白质利用率降低:烧烤过程中,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遭到破坏,影响人体吸收。

    5. 影响视力:长期食用烧烤,可能导致青少年视力下降,增加患近视风险。

    6. 增加癌症风险:烧烤食物与可乐等饮料搭配食用,可能导致钙质流失,增加患骨癌风险。

    二、预防措施

    1. 适量食用:避免过量食用烧烤食物,尤其是腌制、熏烤类食物。

    2. 选用新鲜食材:确保食材新鲜,避免食用生肉、变质肉等。

    3. 注意卫生:烧烤过程中注意食材和工具的卫生,避免食物中毒。

    4. 营养搭配:烧烤时搭配新鲜蔬菜、水果等,增加营养摄入。

    5. 避免可乐等饮料:烧烤时避免与可乐等含咖啡因饮料搭配食用。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一些看似美观舒适的家具却可能隐藏着健康隐患。近日,一项研究发现,一些家具中添加的阻燃剂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研究表明,为了防止家具起火,一些家居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了名为五溴联苯醚(PentaBD)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阻燃成分。这些阻燃剂成分可能妨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甚至引发癌症。

    此外,美国非盈利环保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国加州居民家中的灰尘中阻燃剂含量已超过安全上限。这些家居产品会逐渐释放有毒化学物质,尤其是在破裂时,有毒物质会融入灰尘中或被人吸入肺中。

    在我国,纺织品中的阻燃剂也比较常见,多用于帆布产品、涤纶织物等。消费者在购买家具时应注意查看阻燃制品标识,选择天然材质的家居用品,并定期清理家中灰尘,减少接触有害物质。

    此外,为了保障家居安全,消费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购买家具时,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并注意查看产品说明书中是否标注了阻燃剂成分。
    • 定期检查家具是否有破损,一旦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换。
    • 保持家中环境整洁,定期清理灰尘。
    • 接触家居用品后,应及时洗手,减少有害物质的摄入。
    • 关注家具产品的环保性能,选择无醛、无污染的家居用品。

    总之,家居安全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消费者在购买家具时应提高警惕,选择健康、安全的家居产品,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

  • 夏日炎炎,街头烧烤摊位热闹非凡。然而,你是否知道,烧烤烟雾的毒害程度远超二手烟,甚至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据内科专家文加斌教授介绍,烧烤烟雾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苯并芘等。其中,苯并芘是一种国际公认的强致癌物,在烧烤过程中会附着在烤肉表面,并随食物进入人体。此外,烧烤过程中产生的二恶英,其毒性甚至堪比香烟。

    蛋白质食品在高温烹饪过程中,会发生热解反应,产生多种诱变剂,吸入人体后容易诱发癌变。烧烤摊点集中的地区,空气中不良化学气体浓度较高,苯并芘浓度高出国家标准60~110倍,吸入颗粒物浓度高出国家标准十几倍。

    为了避免烧烤烟雾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选择室内烧烤店,其设备可以减少烟气对食物的污染;其次,选择有烤盘的烧烤,防止油脂滴入炭火产生有毒烟气;最后,包锡纸、避免坐在烧烤下风向,减少吸入致癌雾气。

    如果您居住在烧烤摊点集中的区域,可以向物业反映情况,如未得到及时解决,可以向环保局反映,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可以拨打市政热线12369,寻求帮助。

    总之,烧烤烟雾的危害不容忽视,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尽量减少接触,保护自己的健康。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