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三岁半女童医院昏迷 父亲楼顶痛哭欲自杀

三岁半女童医院昏迷 父亲楼顶痛哭欲自杀
发表人:医疗科普小站

三岁半的小瑶(化名)在丰台一医院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突然昏迷,父亲陈先生悲痛欲绝,甚至爬上楼顶欲轻生。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儿童医疗安全、麻醉风险以及家庭心理支持的广泛关注。

儿童医院专家会诊认为,小瑶昏迷的原因可能与麻醉有关。由于小瑶患有脊髓脊膜膨出,需要手术,因此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前需要进行诱导麻醉。然而,由于父母未如实告知小瑶进食情况,导致检查时孩子恶心呕吐,食物进入气管引发窒息,最终导致昏迷。

脊髓脊膜膨出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脊髓和脊膜在脊柱发育过程中未能正常闭合,导致脊髓和脊膜暴露在外。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和感觉功能,甚至可能导致瘫痪。

麻醉是儿童手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由于儿童生理特点,麻醉风险较高。因此,在进行儿童麻醉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麻醉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此外,家庭心理支持也是儿童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面对孩子的疾病,家长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这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家长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

为了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医院需要加强儿童医疗安全管理,严格规范麻醉操作流程,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同时,家长也要提高对孩子的关爱程度,关注孩子的饮食和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风险。

总之,儿童疾病的治疗需要医院、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昏迷疾病介绍:
昏迷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颅脑内高级神经中枢受到严重而广泛的抑制,是十分严重的意识障碍。昏迷按照严重程度可以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临床表现为意识大部分或者完全丧失,没有自主运动,对光、声等某些外部刺激无反应,严重者对各类刺激均没有反应,角膜反射、吞咽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各类神经反射出现障碍。凡是出现昏迷的情况,绝大多数都与颅内病变有关,需紧急治疗。因此,当出现患者昏睡,呼之不能唤醒时,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该情况,并且应该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者前往最近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逐年上升,药物治疗成为维持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增加,容易发生药物中毒事件。因此,了解老年人药物中毒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一、老年人药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1. 药物滥用:老年人由于对药物认知不足,容易发生药物滥用,如过量服用安眠药、抗抑郁药等。

    2. 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常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物中毒。

    3. 药物代谢能力下降: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容易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中毒。

    4. 记忆力减退: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容易忘记服药时间或剂量,导致药物过量。

    二、老年人药物中毒的急救措施

    1. 立即停药:一旦怀疑老年人发生药物中毒,应立即停药。

    2. 清除毒物:如果毒物经口进入,应尽快催吐或导泻,以清除体内毒物。

    3.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老年人出现窒息,应立即采取人工呼吸或环甲膜穿刺等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

    4. 保持体温:保持老年人体温,避免发生低体温或高体温。

    5. 寻求专业救治:尽快将老年人送往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救治。

    三、预防老年人药物中毒的措施

    1. 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老年人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剂量、用法和注意事项。

    2. 定期复查:老年人应定期复查,监测药物浓度和肝肾功能。

    3. 遵医嘱用药:老年人应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

    4. 询问医生:老年人如有疑问,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 秋季,天高云淡,空气干燥,人们容易出现口干、鼻燥、皮肤干燥等症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秋燥。秋燥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心情。

    中医认为,秋燥是由燥邪侵袭人体所致,治疗方法主要是润燥、清热、生津。少商穴是治疗秋燥的一个常用穴位,位于拇指指甲侧边缘,距离指甲根部约0.1寸。少商穴具有清热解毒、通络止痛的作用,对于咽喉肿痛、鼻出血、高热、昏迷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除了少商穴,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缓解秋燥:

    1. 饮食调养: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蜂蜜、银耳、百合等。

    2. 适量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4. 充足的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5. 按摩穴位:除了少商穴,我们还可以按摩其他穴位,如合谷穴、足三里穴等,以缓解秋燥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和月经期女性在使用少商穴时,要谨慎,避免用力过大。

  • 弥漫性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部疾病,其特点是脑内广泛出血,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昏迷等严重症状。那么,弥漫性脑出血能否醒来,以及醒来的时间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弥漫性脑出血患者将处于昏迷状态,醒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昏迷状态到植物人状态,再到最低意识状态,患者也可能保持其中一种状态,比如永久植物人。部分患者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清醒。

    家属在观察昏迷患者时,可以注意患者的眼睛和肢体活动。这类患者需要长期康复治疗才能苏醒。

    弥漫性出血是指一个或多个组织和器官出血的症状,可能由疾病损害组织或器官,或创伤导致组织损伤。常见的弥漫性出血病因包括败血症、局部皮肤组织损伤、器官破裂、严重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弥漫性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包括止血药物和促进血肿吸收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则包括血肿清除和其它相关手术。

    在日常生活中,弥漫性脑出血患者需要更多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熬夜。昏迷和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给予鼻液体饮食。通过口腔进食的患者建议吃更多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各种蔬菜和水果,并补充优质蛋白质。

    弥漫性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家属也需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在高温天气下,人体容易因外界环境温度过高而出现体温调节障碍,导致体内热量过多,进而引发中暑。中暑症状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皮肤干燥、体温升高等。那么,中暑拉肚子拉水怎么办呢?

    降低核心体温是治疗中暑的关键。降温速度的快慢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在治疗过程中,除了降温,还需要防止器官衰竭,治疗已有的并发症。

    1、病因治疗

    体外降温: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低温环境中,脱去衣服,同时按摩皮肤和肌肉,促进散热。快速冷却的金标准是冷水浸浴或冰水浸浴。患者身体除头部外尽可能浸泡在冷水中,不断搅动水,保持皮肤表面冰冷。用湿毛巾包裹的冰块放在头顶周围。采用蒸发散热的方法降低俯卧患者的体温,如用15摄氏度的冷水反复擦拭皮肤,用浸过冷水的床单包裹全身,使用电风扇或空调等。当体温降至39摄氏度时,停止降温。

    体内降温:对体外降温无效者,可用冰盐水进行洗胃或直肠灌洗,也可用无菌盐水进行腹腔灌洗或血液透析,或自体血体外降温后回体内降温。

    药物降温:氯丙嗪具有调节体温中枢的作用,可引起血管舒张,肌肉松弛,降低耗氧量。如果体温下降较快,出现寒战,可用生理盐水和氯丙嗪静脉滴注,注射时应注意患者血压的变化。中暑患者禁用水杨酸盐。

    2、对症治疗

    昏迷:昏迷患者需要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颅内高压患者给予静脉注射甘露醇降低颅内压。癫痫发作时,静脉注射安定。

    多器官衰竭:对于持续无尿、尿毒症、高钾血症的患者,医生会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医生将使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来预防应激性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根据DIC患者的病情,医生会进行输血,可以输注新鲜的冰冻血浆和血小板。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其中昏迷是较为严重的一种。那么,昏迷有哪些症状?如何应对昏迷患者?以下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昏迷的症状

    1. 轻度昏迷

    轻度昏迷的患者意识丧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但有时会出现不自主的自发动作,如眼球转动等。对强烈刺激,如压迫眶上孔或划足底,患者会出现痛苦表情和防御反射,但无法回答问题和执行简单命令。轻度昏迷时,患者的各种反射(如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等)仍然存在,生命体征大多正常。

    2. 中度昏迷

    中度昏迷的患者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眼球无转动,各种反射减弱。患者可能出现大小便潴留或失禁,呼吸、脉搏、血压可能发生改变,并可出现病理反射。

    3. 重度昏迷

    重度昏迷的患者肌肉松弛,无任何自主动作,对外界一切刺激均无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反射、咳嗽反射及吞咽反射均消失,各种浅深反射和病理反射消失。生命体征不稳定,大小便失禁。若患者出现体温不稳定和瞳孔异常等情况,则需高度重视。

    二、昏迷的应对

    1.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发现昏迷患者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将患者置于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

    3. 避免给患者喂食或饮水

    昏迷患者无法吞咽,给患者喂食或饮水可能导致窒息。

    4.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血压等。

    5. 保持患者舒适

    为患者保暖,避免受凉,并尽量保持患者舒适。

    三、预防昏迷

    1. 注意个人安全

    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安全,避免跌倒、碰撞等意外事故。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预防疾病。

    3.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预防昏迷的发生。

  • 脑梗塞,也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这种障碍会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脑细胞坏死或软化。

    脑梗塞的病因多样,主要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和小动脉闭塞等。患者常常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如偏瘫、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等症状。严重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呕吐、昏迷甚至脑死亡。

    对于昏迷的脑梗塞患者,治疗尤为重要。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预防并发症、做好脑梗的二级预防及加强护理等。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和营养神经治疗。其中,抗血小板治疗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治疗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等,营养神经治疗药物如神经节苷脂、脑苷肌肽、脑蛋白水解物等。

    康复治疗对于脑梗塞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通过康复治疗,可以预防肌肉萎缩、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等。

    此外,日常保养也对脑梗塞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等。同时,患者还应定期进行血压、血糖、血脂等检查,控制慢性病。

    脑梗塞的治疗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尤其常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它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三种情况。轻度酮症酸中毒主要表现为单纯酮症,并无明显的酸中毒症状;中度酮症酸中毒则可能伴有轻中度的酸中毒症状;而重度酮症酸中毒则可能伴有昏迷,或虽无昏迷但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0mmol/L,后者很容易进入昏迷状态。

    较重的酮症酸中毒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糖尿病症状加重:多饮多尿、体力及体重下降的症状加重。

    2. 胃肠道症状:包括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有些患者,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症状,有时甚至被误诊为急腹症。造成腹痛的原因尚不明确,有人认为可能与脱水及低血钾所致的胃肠道扩张和麻痹性肠梗阻有关。

    3. 呼吸改变:由于酸中毒所致,当血pH值低于7.2时,呼吸会变得深快,以利于排酸;当pH值低于7.0时,则可能发生呼吸中枢受抑制。部分患者的呼吸中可能会有类似烂苹果气味的酮臭味。

    4. 脱水与休克症状:中、重度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脱水症状,脱水达到5%的患者可能会有脱水表现,如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眼球下陷等。脱水超过体重15%的患者则可能会有循环衰竭,症状包括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及体温下降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5. 神志改变:神志改变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早期可能有头痛、头晕、委靡不振等症状,继而可能出现烦躁、嗜睡、昏迷等症状。造成昏迷的原因包括乙酰乙酸过多、脑缺氧、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循环衰竭等。

    6. 诱发疾病表现:各种诱发疾病均有特殊表现,应予以注意,以免与酮症酸中毒互相掩盖,贻误病情。

    根据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所见,不难及时做出正确诊断。

    为了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老年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血糖、尿酮体等指标,并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一旦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早期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此外,老年糖尿病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2. 注意饮食,合理搭配膳食,避免摄入过多的高糖、高脂食物。

    3.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并发症。

    4.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总之,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积极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昏迷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糖尿病昏迷分为两种类型:高血糖性昏迷和低血糖性昏迷。高血糖性昏迷是由于血糖急剧升高导致的,常见于未得到良好控制的糖尿病患者,表现为意识模糊、呼吸深快、口渴、多尿等症状。低血糖性昏迷则是由胰岛素或降糖药物过量导致的,表现为意识模糊、肌力下降、出汗、颤抖等症状。

    糖尿病昏迷的抢救措施包括:

    1. 确定昏迷类型: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初步判断昏迷类型,以便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2. 立即呼叫急救:一旦发现患者昏迷,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救援。

    3.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置于侧卧位,头部后仰,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

    4. 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提高血氧饱和度。

    5. 补充液体:根据患者的脱水程度,给予静脉输液,补充电解质和水分。

    6. 控制血糖:根据昏迷类型,给予相应的降糖治疗,如使用胰岛素或葡萄糖。

    7. 对症治疗: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如抗感染、抗休克等。

    糖尿病昏迷的预防措施包括:

    1. 严格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并根据医生指导调整治疗方案,严格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2. 规律饮食:糖尿病患者应遵循低糖、低脂、低盐的饮食原则,避免进食过多热量和脂肪。

    3. 规律运动:糖尿病患者应坚持规律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控制血糖。

    4. 定期体检: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5. 学习糖尿病知识: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应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 昏迷,一种让人闻之色变的症状,常常与生命危险紧密相连。那么,病人昏迷多久就会陷入生命危险呢?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昏迷的相关知识,帮助您正确认识这一疾病。

    昏迷,顾名思义,是指意识完全丧失的状态。在临床上,昏迷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发生意味着患者的大脑皮质功能严重受损。昏迷患者主要表现为意识完全丧失,随机运动消失,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或消失。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昏迷患者都会立即陷入生命危险。

    昏迷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为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塞等。此外,心肌梗死、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等原因也可能导致昏迷。因此,一旦患者出现昏迷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昏迷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首先,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脉搏和血压。一旦发现生命体征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其次,要关注患者的出入量,观察尿量是否正常,是否有尿失禁等情况。此外,在昏迷期间,患者不宜进行摇晃、拍打等行为,以免加重病情。

    对于昏迷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药物治疗旨在改善患者脑部血液循环,减轻脑部水肿;手术治疗则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清除脑内血肿、疏通脑部血管等;康复治疗则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昏迷,首先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戒烟限酒等都是预防昏迷的有效措施。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导致昏迷的疾病,也是预防昏迷的关键。

    总之,昏迷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发生与生命危险密切相关。了解昏迷的相关知识,及时就医,做好护理工作,是预防和治疗昏迷的重要手段。

  •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需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昏迷进行鉴别。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鉴别诊断方法:

    1. 病史询问: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是否有糖尿病史、用药史、饮食史等,有助于鉴别诊断。

    2. 临床表现: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如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皮肤黏膜、神经症状等。

    3. 实验室检查:

    (1)血糖:高渗性昏迷患者的血糖水平显著升高,一般大于33.3mmol/L。

    (2)尿糖:尿糖阳性,尿酮体阴性或弱阳性。

    (3)血钠:血钠水平正常或稍高。

    (4)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一般大于350mmol/L。

    (5)血酮:血酮水平正常或稍增高。

    4. 鉴别诊断:

    (1)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患者的血糖水平也升高,但血酮体升高明显,血浆渗透压升高不如高渗性昏迷明显。

    (2)低血糖昏迷:低血糖昏迷患者的血糖水平显著降低,一般小于2.8mmol/L。

    (3)乳酸性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患者的血糖水平正常或稍高,乳酸水平显著升高。

    5. 治疗原则:

    (1)纠正脱水和高渗状态。

    (2)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3)控制感染。

    (4)治疗原发病。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