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催眠药可能增加死亡风险及肿瘤发病率

催眠药可能增加死亡风险及肿瘤发病率
发表人:康复之路

近年来,催眠药在治疗失眠等睡眠障碍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催眠药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包括增加死亡风险和肿瘤发病率。

一项发表在《BMJ Open》杂志上的研究指出,即使在最小处方剂量范围内,使用催眠药也与死亡风险增加2倍以上相关。当使用最大剂量催眠药时,风险增加4倍以上。此外,使用最大剂量催眠药者的肿瘤发病率也有所增加。

该研究纳入了10,529例因睡眠较差而接受催眠药处方的患者,并与23,676例一般情况匹配且未接受催眠药处方的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每年处方0.4~18剂催眠药的受试者的死亡危险比(HR)为对照者的3.60倍,每年处方18~132剂的受试者的死亡危险比为对照者的4.43倍,每年处方132剂以上的受试者的死亡危险比为对照者的5.32倍。

研究人员认为,催眠药使用与死亡和肿瘤风险增高相关的原因可能包括混合药物过量和抑郁症发病率增加、运动和认知能力受损、睡眠呼吸暂停、胃食管疾病和感染等。

因此,医生在处方催眠药时,应谨慎权衡死亡风险和催眠药的有限益处,即使仅短期使用也应慎重考虑是否足够安全。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催眠药中毒疾病介绍:
镇静催眠药中毒指过大剂量摄入镇静催眠类药物从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等表现。一般起病急,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通常是患者在情绪比较激动的情况下服用大量镇静催眠药物或因失眠而大量服用镇静催眠类药物等。镇静催眠药物具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呼吸中枢受到抑制,患者因中枢受到抑制发生呼吸减弱,甚至可危及生命。可通过药物及洗胃等方法治疗,及时治疗预后较好,未及时治疗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在今天的图文问诊中,我向医生咨询了关于甜梦口服液、盐酸哌罗匹隆片和阿戈美拉汀片的用药情况。医生非常耐心地解答了我的问题,并提醒我由于疫情原因,部分药品可能缺乏,建议线下开具。医生还很关心地询问了我在武汉是否有亲朋好友,给了我很多温暖的关怀。最后,医生还为我准备了药品邮寄的方案,非常贴心。

    通过这次问诊,我深切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关怀。他们不仅熟知医疗知识,还有着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品质。让我在线上问诊中也感受到了医生对患者的关心和支持,让我倍感温暖。

    总的来说,这次问诊让我对互联网医院的服务有了更好的认识,也让我对医生们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有了更深的体会。感谢医生们为我们的健康提供了这么好的服务。

  • 近年来,催眠药在治疗失眠等睡眠障碍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催眠药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包括增加死亡风险和肿瘤发病率。

    一项发表在《BMJ Open》杂志上的研究指出,即使在最小处方剂量范围内,使用催眠药也与死亡风险增加2倍以上相关。当使用最大剂量催眠药时,风险增加4倍以上。此外,使用最大剂量催眠药者的肿瘤发病率也有所增加。

    该研究纳入了10,529例因睡眠较差而接受催眠药处方的患者,并与23,676例一般情况匹配且未接受催眠药处方的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每年处方0.4~18剂催眠药的受试者的死亡危险比(HR)为对照者的3.60倍,每年处方18~132剂的受试者的死亡危险比为对照者的4.43倍,每年处方132剂以上的受试者的死亡危险比为对照者的5.32倍。

    研究人员认为,催眠药使用与死亡和肿瘤风险增高相关的原因可能包括混合药物过量和抑郁症发病率增加、运动和认知能力受损、睡眠呼吸暂停、胃食管疾病和感染等。

    因此,医生在处方催眠药时,应谨慎权衡死亡风险和催眠药的有限益处,即使仅短期使用也应慎重考虑是否足够安全。

  • 互联网医疗:一位患者的心路历程

    在一个晴朗的午后,我如往常一样打开了我的手机,这次是去京东互联网医院寻求专业的医疗咨询。

    我向一位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医生咨询了我的失眠问题。最近,我因为吃了非法减肥药而感到食欲不振和失眠。医生耐心地听我讲述了连续三天四、五点才睡的情况。

    医生告诉我,由于国家政策,所有的助眠药都属于精二药品,无法线上销售,只能到医院面诊。他建议我白天不睡,多运动,晚上尽量早点上床,早上早点起床,并且23-7点是合适的卧床时间。他还建议我在睡前泡泡脚,做一做冥想放松。

    尽管我非常希望能开一些药物来缓解我的失眠,但医生告诉我,这类药物都是国家管制,全网都无法销售,快递也不能运输。他建议我先尝试自我调整,如果两周后没有改善,甚至情绪出现波动,那么我需要及时到就近的精神心理专科医院评估失眠的严重程度,明确有无焦虑抑郁。

    这次线上问诊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疗的便捷和专业。虽然我暂时没有找到解决失眠的药物,但我对医生的专业和耐心表示由衷的感谢。

  • 在这个医学发达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方便快捷。

    一位患者向医生咨询说自己睡眠不好已经1-2年了,曾在医院接受治疗,但症状仍然持续。患者还提到自己患有糖尿病和胃炎,医生通过耐心的沟通了解到可能是焦虑引起的失眠。医生建议患者尝试甜梦胶囊来缓解症状。

    医生给出了合理的治疗建议,向患者解释了药物信息并提供了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方案。在整个问诊过程中,医生展现了出色的沟通能力,细心倾听患者的描述,给予专业建议。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患者感受到了医生的关心和细心关怀,同时也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建议,为自己的健康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案。

  •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群体逐渐扩大,而随之而来的是老年人对睡眠质量的关注。催眠药作为一种常见的助眠药物,被广泛应用于老年人群体中。然而,催眠药对老年人却存在诸多危害,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长期使用催眠药会导致老年人出现多种后遗症。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催眠药的反应性增高,药物在体内的消除缓慢,半衰期延长,易引起药物的蓄积作用,导致白天嗜睡、迟钝、判断力下降、意识模糊甚至精神紊乱等症状。

    其次,催眠药可引起老年人焦虑和早醒失眠。尤其是使用短效催眠药的老年人,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和恐慌,甚至出现幻觉。这可能是由于机体对药物产生了耐受性,或药物从中枢内的受体部位迅速消除,或药物在体内产生某种毒性代谢产物。

    此外,催眠药还可引起睡眠期间呼吸障碍。研究表明,长期使用催眠药者夜间死亡率较高,这可能与该药物引起的夜间呼吸暂停有关。

    长期使用催眠药还会导致停药后反跳性失眠。老年人对催眠药产生依赖性后,突然停药会出现反跳性失眠,甚至比用药前的失眠更为严重。此外,停药反应还包括恶心、呕吐、耳鸣、焦虑、注意力不集中、震颤及不自主运动等症状。

    因此,老年人使用催眠药应格外谨慎。首先,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要随便服用药物。其次,对于催眠药的使用,应控制在短期内,避免长期连续用药。最后,如需使用催眠药,应遵医嘱,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