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有降血糖功效的中草药推荐

有降血糖功效的中草药推荐
发表人:医疗星辰探秘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中草药在降低血糖方面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具有降血糖功效的中草药,它们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良好的效果。

1. 丹参

丹参煎剂能够有效降低实验动物的血糖,并且作用可持续长达5小时。此外,丹参还具有降低血脂和血黏稠度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丹参常与花粉、葛根、黄芪等药材配伍,用于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凝血、高血脂等并发症。

2. 地黄

地黄(生地、熟地)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研究发现,按2克/公斤体重计算,地黄喂服实验动物后,血糖明显下降,同时可抑制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糖上升。地黄在临床应用中,常与天冬、枸杞子等药材配伍,用于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3. 玉米须

玉米须发酵剂对实验动物糖尿病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同时可改善糖尿病性高血压、肾病等并发症。在临床应用中,玉米须常与黄芪、白术、猪胰等药材配伍,用于食疗。

4. 知母

知母水提取物能够降低实验动物血糖,对药物引起的血糖升高作用更为明显。在临床应用中,知母常与天花粉、麦冬、黄连等药材配伍,用于改善糖尿病上消症状,如口渴、多饮等。

5. 枸杞子

枸杞子提取物能够促进实验动物糖尿病血糖持久下降,同时可改善糖尿性血脂升高、视力不佳等并发症。在临床应用中,枸杞子常与五味子、黄精、元参等药材配伍,用于改善消渴症状。

6. 人参

人参能够促进实验动物血糖降低,同时可降低糖尿性血脂升高及无力症状。在临床应用中,人参常与生地、黄芪等药材配伍,用于治疗早期轻症糖尿病。对于中、重症糖尿病患者,人参可与胰岛素合用,以增强降血糖效果。

除了以上提到的中草药外,黄芪、淮山药、菟丝子、茯苓、黄连、石膏、乌梅、苍术、白术、玉竹、玄参、仙鹤草、地骨皮、苍耳子、麦芽、泽泻、桔梗、黄精、冬桑叶、仙灵脾等药材在临床应用中也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草药的应用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乱用。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尿糖阳性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尿糖阳性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我叫小李,今年38岁,生活在枣庄市。十年前,我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起初,我并没有太在意,觉得只要按时吃药就行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病情开始恶化。最近,我经常感到腰疼,尤其是在早晨起床时。更让我担心的是,我的尿蛋白和尿糖都高了。这些症状让我非常焦虑和恐惧,担心自己可能患上了糖尿病肾病。

    在这段时间里,我尝试了各种方法来控制我的血糖,包括改变饮食习惯、增加运动量等。然而,我的症状并没有明显改善。于是,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我听说了京东互联网医院,于是决定在线上咨询一位专业的医生。

    在与医生的对话中,我详细描述了我的症状和病史。医生告诉我,根据我的情况,可能需要住院检查以确定是否患有糖尿病肾病。虽然我很害怕,但我知道这是必要的。医生还建议我吃达格列净来控制血糖和保护肾脏。

    我非常感谢这位医生,他的专业知识和耐心解答让我感到安心。现在,我已经住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我希望通过我的经历,能够提醒其他糖尿病患者要及时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避免病情恶化。

    糖尿病肾病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糖尿病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腰疼、尿蛋白和尿糖高、血压升高等。易感人群主要是长期患有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 推荐科室 内分泌科或肾内科 调理要点 1. 控制血糖和血压,避免过高或过低; 2. 饮食上要低盐、低脂、低糖,多吃蔬菜和水果; 3.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4. 定期检查肾功能和眼底情况; 5. 如果医生建议,服用达格列净等药物来保护肾脏。

  • 我还记得那天接到体检中心的电话,心情像坠入深渊一样。尿酮和尿糖高,这意味着我可能面临着糖尿病的风险。作为一个年轻人,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无助和恐惧。我的母亲就是因为糖尿病而饱受折磨的,我不想重蹈覆辙。于是,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我找到了任医生。通过视频咨询,他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和生活习惯,告诉我尿糖高可能与我服用的达格列净有关。同时,他也提醒我,尿酮高可能是因为我在减肥过程中过度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导致身体开始分解脂肪产生酮体。

    任医生建议我增加主食量,多喝水,并适当调整运动强度。最重要的是,他让我明白,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控制好血糖,就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他还鼓励我去做进一步的检查,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在任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天早上,我会测量血糖,根据结果来调整饮食和运动。同时,我也开始学习更多关于糖尿病的知识,了解如何预防和控制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尿酮和尿糖都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不能等到身体出现问题才开始关注健康,而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感谢任医生和京东互联网医院,让我重新找回了健康和自信。

    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 常见症状 糖尿病的常见症状包括多尿、口渴、饥饿感、视力模糊、疲劳等。长期不控制血糖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肾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 推荐科室 内分泌科 调理要点 1. 合理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2. 适当运动,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 3. 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如果需要,按医嘱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 5.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许多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腿部疼痛的症状,这可能与神经和血管等多个因素有关。

    首先,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这种病变多见于下肢神经。患者可能会感到针刺样或烧灼样的疼痛,严重时甚至影响夜间睡眠。其次,下肢血管病变也可能导致腿部疼痛,尤其是在行走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腿部肌肉酸痛,甚至出现间歇性跛行。

    为了确定腿部疼痛的原因,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的具体表现、持续时间、相关疾病、家族史等。此外,还会进行实验室检查,如空腹血糖、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尿糖、尿酮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并进行分类。同时,医生还会根据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判断是否存在并发症。

    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治疗需要综合进行,包括饮食治疗、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治疗至关重要,同时需要积极参与糖尿病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此外,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参与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和神经肌电图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并治疗腿部疼痛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腿部受到外伤,并适当进行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总之,糖尿病患者腿部疼痛可能与神经和血管等多个因素有关。了解疼痛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注意日常保养,有助于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 血糖与尿糖是糖尿病患者最常用的两项检查指标。许多患者认为,这两项检查没有太大区别,为了节省时间和避免扎针,常常只关注尿糖。然而,尿糖并不能完全代表血糖水平,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血糖与尿糖的定义。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而尿糖则是指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正常情况下,肾小管会将大部分葡萄糖重吸收回血液,因此尿液中只含有极微量的葡萄糖。当血糖超过肾小管的吸收能力时,就会产生尿糖。

    尿糖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血糖浓度、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尿糖并不能真实反映血糖水平。例如,老年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即使血糖超过正常范围,也可能不出现尿糖。

    尿糖阳性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血糖增高,如糖尿病、类固醇性糖尿、应激性糖尿等;二是血糖正常,如肾性糖尿、妊娠糖尿、药物性假糖尿等。

    因此,我们不能完全依赖尿糖来诊断糖尿病。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定期进行血糖和尿糖的同步检查,并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才能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

    此外,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合理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糖分摄入。
    • 规律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对血糖的利用率。
    • 定期监测血糖,及时发现血糖波动。
    • 遵医嘱用药,控制病情。
    •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 怀孕33周时进行24小时尿液检查,可以检测尿液中蛋白质、葡萄糖、尿比重等指标,以判断是否存在蛋白尿、尿糖高等情况。由于孕晚期子宫增大可能压迫膀胱,孕妇可能出现尿频。如果24小时尿液检查发现蛋白质含量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是尿路感染或肾脏疾病等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孕妇应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并注意营养均衡。

  • 糖尿病作为我国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攀升。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了解其分型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1型与2型糖尿病的区别,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这两种疾病。

    首先,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存在显著差异。1型糖尿病主要由于胰岛B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而2型糖尿病则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随胰岛素分泌不足。

    其次,1型糖尿病的治疗依赖于胰岛素注射,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而2型糖尿病可以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口服降糖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才需要胰岛素注射。

    此外,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青少年期,病情进展迅速;2型糖尿病则多见于中老年人群,起病较缓慢。1型糖尿病患者往往体型消瘦,而2型糖尿病患者则多伴有肥胖。

    了解1型与2型糖尿病的区别,有助于患者进行正确的治疗和自我管理。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保持低盐低糖低脂的饮食,并积极进行运动,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的治疗需要综合管理,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和血糖监测。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方案,帮助您更好地控制血糖。

    1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胰岛素注射。根据病情,医生会为您制定个性化的胰岛素治疗方案。胰岛素注射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以确保治疗效果。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常见的降糖药物有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胰岛素增敏剂等。医生会根据您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除了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运动也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糖尿病患者应遵循低盐低糖低脂的饮食原则,并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通过血糖监测,您可以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孕期,对于每一位准妈妈来说,都是人生中一段充满喜悦和期待的特殊时光。然而,在这段幸福的时光里,也潜藏着一些风险,妊娠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为了确保母婴健康,孕妇糖尿病筛查成为了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那么,究竟何时进行孕妇糖尿病筛查最为合适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一、孕妇糖尿病筛查的重要性

    妊娠糖尿病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首次出现的糖代谢异常。这种疾病不仅会对孕妇的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增加胎儿畸形、早产、巨大儿等风险。因此,进行孕妇糖尿病筛查,及时发现并控制妊娠糖尿病,对于保障母婴健康至关重要。

    二、孕妇糖尿病筛查的最佳时间

    根据糖尿病专家的建议,正常妊娠且无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在孕24-28周进行血糖筛查。而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如高龄、身材矮小、体重超标、糖尿病家族史等,则应在首次产检时进行筛查。

    三、高危因素识别与筛查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孕妇糖尿病高危因素:

    • 孕妇年龄超过30岁
    • 身高矮于1.59米
    • 孕前体重超过60kg
    • 孕前体重增长过多
    • 糖尿病家族史
    • 孕妇吸烟史
    • 妊高症或有既往不良妊娠史

    孕妇糖尿病筛查主要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1. 挂号:孕妇需提前预约,避免高峰期。
    2. 空腹:检查当天早晨需空腹,禁止进食、饮水、饮料。
    3. 喝糖:空腹状态下,服用75克葡萄糖。
    4. 抽血:服用葡萄糖后1小时和2小时分别抽取静脉血。
    5. 结果分析:根据血糖水平判断是否存在妊娠糖尿病。

    四、糖尿病筛查注意事项

    在进行糖尿病筛查前,孕妇应注意以下几点:

    • 控制糖分和水果摄入量
    • 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
    • 提前预约,避免高峰期

    总之,孕妇糖尿病筛查是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措施。广大孕妇应重视筛查,及时发现并控制妊娠糖尿病,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血糖控制一直是患者关注的焦点。然而,血糖波动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餐后血糖的升高,对血管的损害更为严重。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血糖波动,成为糖尿病患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血糖波动的原因

    1. 餐后血糖升高:餐后血糖升高是导致血糖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医学上称之为“餐后血糖漂移”。餐后高血糖对血管的损害明显大于稳定、持续的高血糖。

    2. 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手段,但使用不当会导致低血糖,进而引起血糖波动。

    二、精细调控血糖的方法

    1. 密切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以了解血糖波动情况。

    2. 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如胰岛素类似物、新一代磺脲类药物等,以降低餐后血糖波动。

    3.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避免盲目跟风。

    4. 早期联合用药: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早期联合用药可以提高疗效。

    5. 注意饮食和运动: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三、糖尿病患者的日常保养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心态。

    2.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3. 学习糖尿病知识: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4. 保持社交活动: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空气污染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隐患。除了引发呼吸道疾病外,研究发现,空气污染还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尤其是儿童群体。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指的是体内组织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吸收的抵抗。德国亥姆霍兹慕尼黑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生活在交通繁忙、人口密集地区,并暴露在空气质量较差环境中的儿童,其胰岛素抵抗水平相对较高。

    研究发现,空气中二氧化氮含量每增加10.6微克/立方米,胰岛素抵抗发生率便增加17%;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每增加6微克/立方米,胰岛素抵抗发生率增加19%。此外,住宅与车流密集路段之间的距离同样不容忽视,儿童居住在公路附近,每接近公路500米,胰岛素抵抗发生率便会提高7%。

    究其原因,空气污染物具有潜在的氧化性,可直接氧化脂肪或蛋白,也可间接激活细胞内氧化,从而引发胰岛素抵抗。此外,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氮浓度升高可导致炎症标记物增加,这也可能是出现胰岛素抵抗的诱因。

    为了降低空气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建议家长尽量减少孩子暴露在污染环境中的时间,加强室内通风,同时注重孩子的饮食和运动,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此外,以下是一些预防糖尿病的建议:

    1. 均衡饮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

    2.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3. 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

    4. 定期体检,关注血糖水平。

    5.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 近年来,糖尿病这一原本被视为成年人的疾病,正逐渐向儿童群体蔓延。据最新资料统计,儿童糖尿病患者占全部糖尿病人数的5%,且以每年10%的幅度递增。其中,2型糖尿病患儿比例高达55%,这一数据令人担忧。

    儿童患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遗传因素:家族中若有糖尿病病史,儿童患糖尿病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2. 环境因素:环境污染、病毒感染等可能导致儿童免疫力下降,进而诱发糖尿病。

    3. 肥胖: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缺乏运动,导致儿童肥胖,进而引发糖尿病。

    糖尿病的主要症状包括:

    1. 频繁口渴、多饮多尿。

    2. 食欲旺盛,却体重减轻。

    3. 易疲劳、乏力。

    4. 倦怠、情绪低落。

    5. 视力模糊。

    针对儿童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专家建议:

    1. 改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吃高热量、高脂肪食物。

    2. 适量运动:鼓励儿童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糖尿病的苗头,及时治疗。

    4. 心理疏导:给予儿童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 寻求专业治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